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凶险性前置胎盘12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0
1
作者 王英兰 王硕石 +2 位作者 张海鹰 杨斌 王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8-352,共5页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围手术期的高危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对127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病例产前出血、术中出血、围手术期出血、子宫切除率、及其他母儿严重并发症进行分析.根据前置胎盘类型分为:中央性前置胎盘组与部分行前置胎盘组...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围手术期的高危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对127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病例产前出血、术中出血、围手术期出血、子宫切除率、及其他母儿严重并发症进行分析.根据前置胎盘类型分为:中央性前置胎盘组与部分行前置胎盘组.根据术中胎盘剥离情况分为:胎盘植入组、胎盘粘连组及正常剥离组.结果:(1)胎盘植入率:中央组为49.5%,明显高于部分组胎盘植入率23.1%(P<0.05).(2)围手术期出血:中央组平均为1 800 m L,高于部分组平均1 128 m L(P<0.01).胎盘植入组平均2 636 m L,胎盘粘连组平均1 342 m L,胎盘正常剥离组平均822 m L,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3)输血情况:胎盘植入组有98.2%患者术后接受输血治疗,平均输血量2 255 m L,胎盘粘连组有88.2%患者接受输血,平均1 267 m L,正常剥离组有53.7%患者接受输血,平均1 165 m L,胎盘植入组明显高于粘连组(P<0.05)及正常剥离组(P<0.01),而粘连组与正常剥离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子宫切除情况:中央组为34.7%,高于部分组15.4%(P<0.05).胎盘植入组为62.5%,明显高于胎盘粘连与正常联合组5.6%(P<0.05).(5)预后:产妇有1例术中出现心脏骤停经抢救预后良好,1例新生儿畸形死亡,其余母儿预后均良好.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率高,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者,出血是最主要的风险,大量输血准备及果断行子宫切除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性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产后出血 子宫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4
2
作者 凌地洋 王哲银 +2 位作者 卢振和 黄乔东 陈金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87-591,共5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50):口服普瑞巴林300 mg/d治疗;观察组(n=50):在口服普瑞巴林300 mg/... 目的:观察选择性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50):口服普瑞巴林300 mg/d治疗;观察组(n=50):在口服普瑞巴林300 mg/d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选择性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期(术后1月、术后2月和术后3月)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的变化。采用简化McGill评分(short-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及睡眠质量综合评定治疗效果,并记录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期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观察组治疗后各时期SF-MPQ评分较对照组同期明显降低,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同期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在治疗后12 h内未出现颈部血肿和气胸。两组患者在口服普瑞巴林后出现程度不等的不良反应,患者均可耐受。结论:选择性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好,可迅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背根神经节 脉冲射频 普瑞巴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玉华 吴本清 +2 位作者 黄若谷 肖智辉 王慧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649-2651,共3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和临床特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以发热3~5 d收治我院儿科,最后确诊为KD的10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无MP感染组和合并MP感染组。对两组患儿外周血...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和临床特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以发热3~5 d收治我院儿科,最后确诊为KD的10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无MP感染组和合并MP感染组。对两组患儿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K-MB)进行对比分析,并统计两组的治疗与转归。结果 107例KD患儿中合并MP感染者36例,占33.64%。合并MP感染组患儿hs-CRP、PCT、ALT、CK-MB水平高于无MP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MP感染组与合并MP感染组WBC、PLT、ES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MP感染组冠状动脉异常19例(占26.76%),合并MP感染组21例(占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P<0.05)。无MP感染组平均住院时间(6.5±2.1)d,合并MP感染组(8.9±3.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P<0.05)。1~3个月后复查心脏彩超,两组冠状动脉损害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MP感染KD患儿hs-CRP、PCT、GPT、CK-MB水平高于无MP感染的KD患儿,且病程长,冠状动脉损害多,合并其他脏器损害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肺炎 支原体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眼异时性视网膜母细胞瘤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守龙 郑朝攀 +1 位作者 崔燕辉 赵军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9-561,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双眼异时性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儿的临床资料,确定高危因素,制订合理的随访计划,从而使肿瘤得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2014年12月至2019年3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第一眼确诊为RB后,第二眼发现新发R... 目的通过分析双眼异时性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儿的临床资料,确定高危因素,制订合理的随访计划,从而使肿瘤得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2014年12月至2019年3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第一眼确诊为RB后,第二眼发现新发RB的病例共21例,分析双眼确诊间隔时间、发病年龄、首发症状,以及第二眼的确诊方法与肿瘤分期(IIRC)关系等。眼底检查以全身麻醉下间接眼底镜联合RetCam作为常规检查。结果第一眼发病时患儿的年龄为1~36个月,平均12.2个月,13例年龄≤12个月;第二眼发病年龄为3~84个月,平均25.7个月,19例年龄≤36个月;双眼发病间隔时间为1~48个月,平均13.7个月。第二眼有首发症状者4例,17例(81.0%)在随诊例行检查时发现,无临床症状。第二眼肿瘤分期A期8例,B期4例,C期1例,D期6例,E期2例。第二眼肿瘤以全身麻醉下间接眼底镜联合RetCam检查发现为主,患者多为早期。结论第一眼RB发病年龄≤12个月是第二眼发生RB的高危因素,双眼确诊的间隔时间多≤36个月;定期、规律随诊和全身麻醉下间接眼底镜联合RetCam检查是早期发现第二眼RB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眼异时性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Cam检查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乳突的改良完壁式鼓室成形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廖志芳 马玉坤 +2 位作者 涂博 肖志文 蒋立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局限于上鼓室区病变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行上鼓室径路保留乳突的改良完壁式鼓室成形术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诊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47例(47耳)患者,结合患者专科检查,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A、B两组,A组行上... 目的探讨局限于上鼓室区病变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行上鼓室径路保留乳突的改良完壁式鼓室成形术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诊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47例(47耳)患者,结合患者专科检查,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A、B两组,A组行上鼓室径路保留乳突的改良完壁式鼓室成形术,B组行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术后随访5~7年。每种手术方式的患者分别进行术前、术后气导(AC)和术前、术后骨导(BC)的比较以及术前、术后气骨导差(ABG)的比较。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气导改善值及气骨导差缩小值。结合听力改善程度、成功率、复发率、干耳时间,分析并探讨上鼓室径路保留乳突的改良完壁式鼓室成形术在中耳炎性疾病中的临床疗效。结果上鼓室径路保留乳突的改良完壁式鼓室成形术和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术后听阈改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上鼓室径路保留乳突的改良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术后气导阈值改善≥30 dB5例(16.7%),20~30 dB11例(36.7%),10~19 dB10例(33.3%),<10 dB 4例(13.3%),术后ABG小于20 dB 28例(93.3%)。两组术后均未见鼓膜穿孔及内陷,未见复发,上鼓室径路保留乳突的改良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术后干耳时间2~4周,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术后干耳时间4~7周,上鼓室径路保留乳突的改良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术后干耳时间更短。结论上鼓室径路保留乳突的改良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治疗局限于上鼓室区病变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局限上鼓室病变 胆脂瘤 改良完壁式 鼓室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戈莫德增效多粘菌素B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发现
6
作者 吴夏丽 黄维 典灵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5-196,共2页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迫切需要开发新抗生素的最优先级关键性病原体之一[1]。多粘菌素B(PolymyxinB,PB)对包括CRPA在内的耐药革兰阴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迫切需要开发新抗生素的最优先级关键性病原体之一[1]。多粘菌素B(PolymyxinB,PB)对包括CRPA在内的耐药革兰阴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被认为是治疗其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1]。然而,PB的毒性及临床上出现的多粘菌素耐药是阻碍其临床应用的两个重要因素[2]。开发新的替代PB的抗生素是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方式,但周期较长且成功率极低,而开发其增效剂则是一种很好的替代方案[3]。本研究通过对已知靶点化合物库的筛选发现芬戈莫德可增强PB的抗PA活性,具有与PB形成联合用药方案的潜能。芬戈莫德(Fingolimod)的中文化学名称:2-氨基-2-[2-(4-辛烷基苯基)乙基]-1,3-丙二醇,分子式为C19H33NO2,分子量为307.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多粘菌素B 芬戈莫德 pmrB 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PmrB_(△Leu172)缺失突变对多黏菌素B耐药的影响
7
作者 邓珍 黄维 王晓琴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9-815,共7页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mrB_(△Leu172)突变对多黏菌素B耐药的影响。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铜绿假单胞菌PmrB_(△Leu172)突变株,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多黏菌素B对野生株和突变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利用转录组测序明确PmrB_(△Leu172)缺失突变...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mrB_(△Leu172)突变对多黏菌素B耐药的影响。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铜绿假单胞菌PmrB_(△Leu172)突变株,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多黏菌素B对野生株和突变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利用转录组测序明确PmrB_(△Leu172)缺失突变对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利用反转录荧光定量PCR验证PmrB_(△Leu172)缺失突变对铜绿假单胞菌中受PmrB调控的基因表达水平影响。PmrB_(△Leu172)缺失突变株较野生株最低抑菌浓度与最低杀菌浓度分别提高了4和2倍,突变株表现出对多黏菌素B更强的耐受性;突变株中受PmrB调控的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铜绿假单胞菌PmrB_(△Leu172)缺失突变可引起PmrA-PmrB双组分系统的调控能力提升,从而导致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产生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pmrB 耐药性 多黏菌素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不耐受与儿童慢性腹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玉华 项立 +1 位作者 肖智辉 王慧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170-2172,共3页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与儿童慢性腹痛的相关性及不耐受食物忌食或轮替疗法对慢性腹痛患儿的疗效。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68例以腹痛>3个月为主诉就诊的门诊患儿血清14种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同时进行3个月...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与儿童慢性腹痛的相关性及不耐受食物忌食或轮替疗法对慢性腹痛患儿的疗效。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68例以腹痛>3个月为主诉就诊的门诊患儿血清14种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同时进行3个月不耐受食物忌食或轮替疗法,观察疗效。结果慢性腹痛患儿食物不耐受阳性率为98.5%,牛奶、鸡蛋的阳性率最高,其次为鳕鱼、西红柿、大豆、螃蟹等。女性患儿鳕鱼、西红柿不耐受程度高于男性(Z值分别为2.096和2.038,P值分别为0.036和0.042)。≤6岁组与>6岁组患儿鸡蛋、西红柿、大豆Ig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326、2.100和2.934,P值分别为0.001、0.036和0.003),年龄越大,鸡蛋、大豆不耐受程度越轻,西红柿不耐受程度越重。不耐受食物忌食或轮替疗法有效率为92.6%。结论儿童慢性腹痛与食物不耐受关系密切。不耐受食物以牛奶、鸡蛋最多见。不耐受食物忌食或轮替疗法对大多数慢性腹痛患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不耐受 儿童 腹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杆菌毒素奇神经节阻滞术治疗慢性会阴部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凌地洋 王哲银 +2 位作者 卢振和 陈金生 黄乔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794-796,共3页
会阴部神经痛属于顽固的内脏神经痛,可产生于由奇神经节所支配的任何结构,包括会阴、直肠远端、肛门、尿道口远端、外阴/阴囊及阴道远端三分之一,疼痛多弥漫,无法准确定位,伴局部烧灼感、排尿或排便紧迫感等[1],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治... 会阴部神经痛属于顽固的内脏神经痛,可产生于由奇神经节所支配的任何结构,包括会阴、直肠远端、肛门、尿道口远端、外阴/阴囊及阴道远端三分之一,疼痛多弥漫,无法准确定位,伴局部烧灼感、排尿或排便紧迫感等[1],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治疗标准,致使临床医师面临较大挑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目前临床上采用电/化学毁损术治疗该症疗效确切,但其治疗后潜在的局部不良反应或功能障碍仍不可被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神经节 肉毒杆菌毒素 会阴部 诊断治疗标准 临床医师 内脏神经 尿道口 毁损术 社会功能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LA-G对复发性流产患者滋养细胞侵袭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英兰 苏放明 +1 位作者 陈德珩 周雅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可溶性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G(sHLA-G)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RSA)患者滋养细胞侵袭功能的影响,为探索RSA的有效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正常组30例,为正常早孕人流患者,无自然流产史,孕周8-10周;RSA组20例,相应孕周RS... 【目的】探讨外源性可溶性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G(sHLA-G)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RSA)患者滋养细胞侵袭功能的影响,为探索RSA的有效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正常组30例,为正常早孕人流患者,无自然流产史,孕周8-10周;RSA组20例,相应孕周RSA患者,绒毛组织20例。滋养细胞原代培养,分离绒毛外滋养细胞,正常组患者每例滋养细胞接种1瓶、RSA患者每例3瓶备实验用。正常组及RSA对照组、研究1组、研究2组分别以生理盐水、生理盐水、5×10-4/L%终浓度sHLA-G、0.1%终浓度sHLA-G干预培养16 h,取悬浮细胞获得绒毛外滋养层细胞(EVCT)团,加入CD146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滋养细胞CD146阳性率。【结果】①正常组EVCT CD146阳性率为(63.29±6.76)%,明显高于RSA对照组(10.61±3.34)%,P<0.01。②研究1组EVCT的CD146的阳性率为(30.61±7.52)%,较RSA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研究2组EVCT的CD146的阳性率为(64.15±9.54)%,显著高于研究1组及RSA对照组,P均<0.0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sHLA-G干预可显著提高RSA患者EVCT侵袭功能,可望成为RSA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G 滋养细胞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流行性出血热7例报道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英兰 苏放明 +2 位作者 魏晓萍 沙文琼 陈文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7-400,共4页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流行性出血热(EHF)的临床特点及对母婴预后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总结7例妊娠合并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特征性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母儿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临床表现:6例(85.7%)患者有发热,5...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流行性出血热(EHF)的临床特点及对母婴预后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总结7例妊娠合并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特征性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母儿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临床表现:6例(85.7%)患者有发热,5例(71.4%)有不同形式的出血.(2)辅助检查:7例患者均出现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APTT与TT延长、肝酶升高、低血钾及EHF-IgM抗体阳性.(3)预后情况:孕妇4例痊愈、2例遗留肾功异常、死亡1例.而胎儿-新生儿预后:2例新生儿健康,1例早产儿合并先心病、坏死性小肠炎,3例胚胎-胎儿死亡;1例胎心好孕22周患者失访.结论:妊娠合并EHF母儿病死率均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特征性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肝酶升高及低血钾,确诊的依据为EHF-IgM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流行性出血热 汉坦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za-CdR对CEM细胞生长抑制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李玉华 文飞球 +1 位作者 陈亦欣 陈俐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96-1598,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在体外作用48h对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EM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用MTS法及流式细胞仪分析5-Aza-CdR对CEM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1.0、2.5、5.0μmol/L的5-A...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在体外作用48h对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EM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用MTS法及流式细胞仪分析5-Aza-CdR对CEM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1.0、2.5、5.0μmol/L的5-Aza-CdR处理CEM细胞48h,对CEM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1.6%、5.6%、7.5%,5.0μmol/L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5-Aza-CdR可使CEM细胞凋亡率增加,且作用呈浓度依赖性,1.0、2.5、5.0μmol/L组细诱导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4.8%、8.2%、13.8%。结论:5-Aza-CdR能抑制CEM细胞生长,并且可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5-氮杂-2′-脱氧胞苷 CEM细胞 生长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肿瘤ADC图纹理特征诊断脑胶质瘤分级 被引量:16
13
作者 梅东东 罗燕 +2 位作者 龚静山 彭全洲 成志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76-98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全肿瘤ADC图的纹理特征鉴别高级别胶质瘤(HGG)与低级别胶质瘤(LGG)的价值。方法收集66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HGG 41例和LGG 25例。基于术前ADC图,提取107个全肿瘤纹理特征,比较HGG与LGG患者107个纹理特征和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基于全肿瘤ADC图的纹理特征鉴别高级别胶质瘤(HGG)与低级别胶质瘤(LGG)的价值。方法收集66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HGG 41例和LGG 25例。基于术前ADC图,提取107个全肿瘤纹理特征,比较HGG与LGG患者107个纹理特征和临床特征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出HGG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评价其诊断HGG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LGG与HGG患者性别、年龄和3个纹理特征(表面体积比、总能量和区域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2,优势比=1.090)和区域熵(P=0.003,优势比=2.984)为HGG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年龄和区域熵诊断HGG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4,敏感度为75.6%,特异度为88.0%。结论基于全肿瘤ADC图纹理特征有助于判断脑胶质瘤级别,联合临床特征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表观扩散系数 放射组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堵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培堃 孔健 +2 位作者 吴迪 黄同海 杨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53-1054,1056,共3页
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是肺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有效的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尚无确切、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直径≥5 mm BPF的治疗。现将我院2012年1月1例应用房间隔缺损封... 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是肺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有效的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尚无确切、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直径≥5 mm BPF的治疗。现将我院2012年1月1例应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成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全肺切除术后BPF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封堵器 支气管胸膜瘘 耐多药肺结核 肺切除术后 治疗方法 BPF 并发症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呼吸道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及展望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黛诗 柯朝阳 陈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62-967,共6页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在生物体中广泛表达,是许多生理过程的关键酶,参与细胞的各种重要活动,包括染色质重塑、蛋白转录调节、细胞周期、衰老、氧化应激、炎症和免疫基因的表达等。研究表明,组蛋白乙酰化和去乙酰化平衡状态与呼吸道炎...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在生物体中广泛表达,是许多生理过程的关键酶,参与细胞的各种重要活动,包括染色质重塑、蛋白转录调节、细胞周期、衰老、氧化应激、炎症和免疫基因的表达等。研究表明,组蛋白乙酰化和去乙酰化平衡状态与呼吸道炎性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表达失衡可导致炎症基因的表达及氧化应激的发生。本文从HDAC的结构分类及其与呼吸道相关炎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这两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慢性鼻窦炎 变应性鼻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CT和促血管生成因子在胶质瘤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黛诗 郑朝攀 +1 位作者 杜甲珺 胡继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85-1288,共4页
目的:探讨xCT和促血管生成因子在胶质瘤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中的表达,以及TAMs对胶质瘤进展的影响。方法:分离并培养人新鲜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的TAMs。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M2表型标记物CD14和CD86,促血管生成因... 目的:探讨xCT和促血管生成因子在胶质瘤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中的表达,以及TAMs对胶质瘤进展的影响。方法:分离并培养人新鲜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的TAMs。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M2表型标记物CD14和CD86,促血管生成因子Arg-1和CD209,以及xCT mRNA表达水平。组织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68和xCT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结果:xCT和CD68在胶质母细胞瘤(WHO°Ⅳ)中的表达明显高于WHO°Ⅱ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且xCT和CD68共同表达于小胶质细胞中。xCT mRNA在分化程度差的胶质瘤中表达明显增高。此外,小胶质细胞M2表型标记物表达水平(CD14和CD86)、活化状态的TAMs数目和促血管生成因子(Arg-1和CD209)与肿瘤分级相关。结论:TAMs能够通过xCT过表达,促炎症因子和促血管生成因子促进胶质瘤的发展。肿瘤中M2表型的TAMs募集与脑胶质瘤的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胶质瘤 CD68 xCT M2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靶向微泡破碎联合半乳糖聚乙烯亚胺介导凋亡素基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17
作者 张园 朱惠明 +3 位作者 李银鹏 王娜 姜岭梅 黄庆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1-35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靶向微泡破碎(ultra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联合半乳糖聚乙烯亚胺(PEI-Gal)介导凋亡素基因(VP3)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2)PEI-Gal组;(3)PEI-... 目的:探讨超声靶向微泡破碎(ultra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联合半乳糖聚乙烯亚胺(PEI-Gal)介导凋亡素基因(VP3)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2)PEI-Gal组;(3)PEI-Gal+超声组;(4)PEI-Gal+超声+微泡组。转染24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pEGFP-VP3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V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Annexin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流式细胞仪、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PEI-Gal+超声+微泡组的转染效率为(28.83±2.07)%、VP3 mRNA水平为0.92±0.02,蛋白水平为1.65±0.06,HepG2凋亡率为(37.40±2.12)%,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均P<0.01)。结论:UTMD联合PEI-Gal可明显提高VP3基因转染HepG2细胞的效率及在HepG2细胞内的表达,增加HepG2细胞的凋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超声学 超声靶向微泡破碎 半乳糖聚乙烯亚胺 凋亡素基因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MRI特征与IDH基因表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8
作者 梅东东 罗燕 +2 位作者 彭全洲 成志强 龚静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41-645,648,共6页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MRI特征与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表型之间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且术前行MRI检查的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测序法检测肿瘤IDH1/2的突变状态;比较IDH野生型及突变型...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MRI特征与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表型之间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且术前行MRI检查的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测序法检测肿瘤IDH1/2的突变状态;比较IDH野生型及突变型胶质瘤之间的MRI特征。结果37例胶质瘤患者中,18例(48.6%)为IDH基因突变型,其中14例(77.8%)为低级别胶质瘤、4例(22.2%)为高级别胶质瘤;19例(51.4%)IDH为野生型,其中6例(31.6%)为低级别胶质瘤、13例(68.4%)为高级别胶质瘤。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IDH突变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H野生型和突变型胶质瘤的部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H突变型胶质瘤好发于额叶,其次是颞叶;而IDH野生型胶质瘤无分布优势。本组IDH突变型胶质瘤的增强率为(38.7±37.7)%,低于IDH野生型肿瘤的(77.6±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H突变组与野生型组间MRI强化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H突变型胶质瘤常表现为条片状强化;而IDH野生型胶质瘤多为环形强化。IDH突变型和野生型胶质瘤直径、水肿程度及表观扩散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特征与脑胶质瘤IDH基因表型有关,影像学特征可成为评价IDH基因表型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异柠檬酸脱氢酶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和人工唾液对自锁托槽摩擦力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邓莉华 熊国平 +2 位作者 梁晨曦 周艳 曾群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4-556,共3页
目的探讨在干燥和人工唾液条件下,自锁托槽在后牙段所产生摩擦力的差异。方法在干燥和人工唾液条件下,分别测试2种被动自锁托槽系统(Damon 33、M SmartClip)、1种主动自锁托槽系统(Time 2)与3种弓丝(0.019×0.025英寸镍钛方丝、0.01... 目的探讨在干燥和人工唾液条件下,自锁托槽在后牙段所产生摩擦力的差异。方法在干燥和人工唾液条件下,分别测试2种被动自锁托槽系统(Damon 33、M SmartClip)、1种主动自锁托槽系统(Time 2)与3种弓丝(0.019×0.025英寸镍钛方丝、0.019×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0.016×0.022英寸镍钛方丝)组合的静、动摩擦力。结果同一自锁托槽系统中,实验组(人工唾液组)的静、动摩擦力均高于对照组(干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干燥和人工唾液条件下,不同自锁托槽系统摩擦力均存在显著差异,人工唾液能增加自锁托槽系统的摩擦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托槽 弓丝 摩擦力 人工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膜活检术在渗出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凌伟 邱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5期1793-1794,共2页
目的:观察胸膜活检术在渗出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50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膜活检,同时取胸水及痰送检抗酸杆菌及癌细胞。结果:150例胸膜活检第一次活检成功率70.0%,特异性病理诊断92例,病理诊断阳性率61.3%。恶性胸腔积... 目的:观察胸膜活检术在渗出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50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膜活检,同时取胸水及痰送检抗酸杆菌及癌细胞。结果:150例胸膜活检第一次活检成功率70.0%,特异性病理诊断92例,病理诊断阳性率61.3%。恶性胸腔积液胸膜活检阳性率54.7%,胸水细胞学检查阳性率20.8%,痰找癌细胞阳性率22.6%。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活检阳性率41.2%,胸水找抗酸杆菌阳性率1.0%,痰找抗酸杆菌阳性率5.2%。结论:胸膜活检是一项安全、简单、有效的明确胸膜疾病的手段,结合痰细胞学检查可提高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阳性率,在结核性胸膜炎中胸膜活检是重要的内科确诊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胸膜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