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细胞比值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及英夫利昔单抗疗效的相关性
1
作者 付慧兰 吴佳瑾 +1 位作者 曾珊 任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4-282,共9页
目的:探讨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细胞参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在评估RA疾病活动度和药物疗效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住院的活动性R... 目的:探讨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细胞参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在评估RA疾病活动度和药物疗效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住院的活动性RA患者9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活动性RA患者及健康对照组NLR、PLR、LMR差异及NLR、PLR、LMR与RA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选取接受英夫利昔单抗治疗14周的活动性RA患者53例,观察临床应答组和临床无应答组NLR、PLR、LMR的变化及其与英夫利昔单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①活动性RA组NLR、PLR高于健康对照组,LMR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②低疾病活动组NLR、PLR低于中/高疾病活动组,LMR高于中/高疾病活动组(P<0.05)。③活动性RA患者NLR、PLR与基于红细胞沉降率的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ESR)、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LMR与DAS28-ESR、ESR和CRP呈负相关(P<0.05)。④英夫利昔单抗治疗14周RA患者ESR、CRP、DAS28-ESR、NLR、PLR较基线期下降,LMR较基线期升高(P<0.05)。⑤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后临床应答组NLR、PLR低于临床无应答组,而临床应答组LMR高于临床无应答组(P<0.01)。结论:活动性RA患者外周血NLR、PLR、LMR有助于评估RA疾病活动度及英夫利昔单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英夫利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类风湿关节炎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欧阳辉 何雪常 +3 位作者 沈龙彬 周毅 李朝霞 陈卓铭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4-180,共7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影响因素,观察运动频率对RA伴发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BMD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初诊RA患者的性别、...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影响因素,观察运动频率对RA伴发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BMD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初诊RA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抗CCP抗体)、RA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评分)等指标,观察这些临床因素对RA患者的BMD及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血清骨代谢指标包括β-胶原降解产物(β-C-terminal telopeptide region of collagen type1,β-CTX)、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I pro collagen N-terminal pro peptide,PINP)、骨钙素(osteocalcin,OC)、25羟维生素D[25-(OH)D],通过电话回访RA患者的康复运动情况,分析运动频率对RA伴OP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本组RA伴发OP的发生率为46.67%,BMD的下降以腰椎、股骨颈最明显。BMD的改变与年龄、病程、DAS28评分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程的延长、DAS28评分的升高,BMD降低(P<0.05)。骨吸收指标β-CTX在年龄≤65岁组、病程≤0.5年组、抗CCP抗体阳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骨形成指标PINP、OC在年龄≤65岁组、抗CCP抗体阳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水平在DAS28评分<2.6组高于DAS28评分≥2.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伴OP患者中,经常运动组的全身及腰椎BMD、PINP、OC均高于不运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INP、OC与经常运动呈正相关(P<0.05),β-CTX与抗CCP抗体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全身BMD受血清25-(OH)D水平及运动频率影响明显,随着血清25-(OH)D水平及运动频率的提高,全身BMD呈增加趋势。结论 RA伴发OP的发病率高,骨密度与年龄、病程、疾病的活动、25-(OH)D水平、运动频率相关。RA伴发OP属于高转换型骨代谢异常,在疾病早期、活动期骨破坏和骨形成均加快。运动可促进骨形成、提高骨密度,建议临床应重视在内科治疗基础上的运动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代谢标志物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免疫抑制 被引量:5
3
作者 欧阳辉 何雪常 +1 位作者 周毅 李朝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77-1581,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带状疱疹(HZ)病毒感染的临床免疫特点及物理治疗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合并HZ感染的SLE患者,与同期住院的无感染的SLE患者30例比较,观察两组的一般资料,发病前、发病时、治愈后的实验室指标及T淋...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带状疱疹(HZ)病毒感染的临床免疫特点及物理治疗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合并HZ感染的SLE患者,与同期住院的无感染的SLE患者30例比较,观察两组的一般资料,发病前、发病时、治愈后的实验室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SLE合并HZ组发病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发病时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C反应蛋白升高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淋巴细胞亚群检查指标比较:SLE合并HZ组发病前CD3+百分率升高、CD16+CD56+百分率下降、4/8Ratio计数异常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百分率升高、CD8+计数升高、CD16+CD56+计数下降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时CD3+百分率升高、CD8+百分率升高、CD4+百分率下降、4/8Ratio计数异常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6+CD56+百分率下降、CD8+计数升高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愈后CD16+CD56+百分率下降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Z感染的治疗时间5±1.3 d,治愈率100%,无后遗神经痛发生。结论 SLE合并HZ感染存在免疫抑制状态。提示我们在SLE治疗过程中应加强T淋巴细胞亚群的监测。抗病毒药物和物理治疗对SLE合并HZ感染的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带状疱疹 免疫 物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朝霞 黎晓萱 +2 位作者 徐春雪 徐宏贵 周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EFT)的改变,并探讨其与心脏彩超参数及心血管疾病(CVD)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我院住院的SLE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量2组的E...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EFT)的改变,并探讨其与心脏彩超参数及心血管疾病(CVD)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我院住院的SLE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量2组的EFT,根据EFT是否增厚将SLE患者分为增厚组及不增厚组,比较2组炎症指标、心脏彩超参数及CVD传统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EFT的危险因素。结果:SLE组患者的EFT[4.40(2.60)mm]较对照组[3.10(1.60)mm]显著增厚(P<0.001)。病例组患者中EFT增厚者占42.0%(76/131),对照组EFT增厚者仅占9.5%(9/95)。病例组中EFT增厚组与不增厚组比较结果显示,EFT增厚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左心房直径(LAD)、右心室内径(RV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均显著高于不增厚组。EFT与年龄、病程、BMI、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AD、RVD、IVST、LVPWT及CIMT等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PWT增加是EFT增厚的危险因素。结论:SLE患者的EFT增厚与心脏结构或功能参数的改变相关,提示应对EFT增厚及心脏结构或功能参数异常的SLE患者进一步筛查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 心脏彩超参数 细胞因子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下调ACSL4抑制肝癌细胞体外增殖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培培 周志刚 +3 位作者 杨媛媛 黄树升 涂逸轩 涂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31-2136,共6页
目的分析酯酰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在肝癌中的表达,探究铁死亡调控ACSL4对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肝癌和癌旁正常肝组织临床样本,HE染色病理学鉴定后,微量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RT-qPCR检测ACSL4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 目的分析酯酰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在肝癌中的表达,探究铁死亡调控ACSL4对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肝癌和癌旁正常肝组织临床样本,HE染色病理学鉴定后,微量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RT-qPCR检测ACSL4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ACSL4与PCNA的蛋白表达。体外培养Huh-7人肝癌细胞,先分为3组:即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组、抑制剂Fer-1组、以及Erastin与Fer-1联合作用组;其中Erastin或Fer-1组均包含0、20、40、60、80、100μmol/L共6个浓度,然后采用筛选的Erastin浓度80μmol/L+(0、30、60、90μmol/L)Fer-1,筛选Fer-1浓度后再分为3组:对照组、80μmol/L Erastin单独处理组、80μmol/L Erastin+60μmol/L Fer-1联合处理组,均作用48 h。干预ACSL4、PCNA的表达后,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微量法检测MDA含量的变化。结果相较于癌旁正常肝组织,肝癌组织中MDA含量降低(P<0.01),ACSL4、PCNA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强(P<0.05);Erastin可抑制ACSL4、PCNA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并抑制细胞增殖(P<0.001)、上调MDA含量(P<0.01);单独使用Fer-1对细胞存活率无影响;但加入Erastin后再应用Fer-1,则可逆转Erastin对ACSL4、PCNA表达(P<0.05),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P<0.001),MDA含量的上调(P<0.05)。结论ACSL4在肝癌中表达增强,Erastin可提高MDA含量、下调ACSL4表达,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抑制癌细胞增殖;Fer-1则可逆转Erastin的上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细胞增殖 Erastin ACSL4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治疗对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转归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朱丽花 周毅 杨学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9-421,共3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治疗(环磷酰胺冲击联合糖皮质激素)对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转归预后的影响,通过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来评估规范化治疗的疗效和疾病的转归情况,进一步证实目前被广泛采用的规范化治疗方案的疗效。方... 目的:探讨规范化治疗(环磷酰胺冲击联合糖皮质激素)对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转归预后的影响,通过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来评估规范化治疗的疗效和疾病的转归情况,进一步证实目前被广泛采用的规范化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规范化治疗的重型SLE50例。评估每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2﹑3﹑6和12个月时的SLEDAI评分,比较各阶段SLEDAI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规范化治疗的疗效。结果:SLEDAI评分在规范化治疗的半年内进行性下降,以第1个月最为显著,6个月后下降不明显。治疗后第1个月较治疗前下降8.54[(9.28±4.853)vs.(17.82±4.989),P=0.000],第2个月较第1个月下降2.56(P=0.008),第3个月较第2个月下降1.44(P=0.027),治疗后第6个月较第3个月下降2.08(P=0.004),第6个月与第12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SLEDAI评分(X)与治疗后第12个月SLEDAI评分(Y)有直线相关关系(r=0.402,P=0.004),直线方程为Y=-2.086+0.232X(R2=0.162,P=0.004)。结论:(1)规范化治疗能使重型SLE在短期内迅速控制病情;(2)SLEDAI评分能够比较好的评价病情,在规范化治疗的半年内进行性下降,以治疗后第1个月下降最为显著,在第6个月后变化不明显;(3)治疗前与治疗后12个月的SLEDAI评分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冲击治疗 糖皮质激素 环磷酰胺 疾病活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朝霞 黎晓萱 +2 位作者 周毅 尚靖杰 徐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69-1174,共6页
目的探讨骨代谢、骨密度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初步探索免疫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骨代谢异常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检测SLE患者的骨密度,... 目的探讨骨代谢、骨密度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初步探索免疫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骨代谢异常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检测SLE患者的骨密度,同日检测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结果共纳入92名SLE女性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及病程分别为(42.1±14.1)岁、(84.4±73.0)个月。有62.0%(n=57)患者存在骨代谢异常,其中44.6%(n=41)患者为骨量减少,17.4%(n=16)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症,后者还包括9.8%(n=9)发生脆性骨折的患者。全身骨密度最低值与年龄(r=-0.291,P=0.005)、病程(r=-0.239,P=0.022)、绝经状态(r=-0.288,P=0.005)及碱性磷酸酶(r=-0.221,P=0.033)均呈负相关。Logistics分析显示绝经状态(OR=13.0,P<0.001,95%CI 3.43~49.5)、LDL-C(OR=5.74,P=0.002,95%CI 1.93~17.0)及外周血CD4+T细胞(OR=1.08,P=0.025,95%CI 1.01~1.16)是骨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而年龄(OR=1.12,P<0.001,95%CI 1.06~1.19)是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结论SLE患者骨代谢异常的发生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可能与其发病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淋巴细胞亚群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胃转移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朱丽花 周毅 王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95-1395,共1页
患者女,66岁,因“上腹胀痛、嗳气、消瘦2个月”于2007年12月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以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剑突下疼痛,为持续性钝痛,伴腹胀、嗳气、消瘦、头晕、乏力,2个月来体重下降5妇。无恶心、呕吐、反酸、黑便、大便习惯性改变... 患者女,66岁,因“上腹胀痛、嗳气、消瘦2个月”于2007年12月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以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剑突下疼痛,为持续性钝痛,伴腹胀、嗳气、消瘦、头晕、乏力,2个月来体重下降5妇。无恶心、呕吐、反酸、黑便、大便习惯性改变,无胸痛、咳嗽、咳痰等。胃镜示:胃小弯侧见一约5cm×11cm巨大溃疡,波及前后壁,底凹凸不平,覆白苔,周围黏膜充血、肿胀(活检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胃转移 上腹胀痛 持续性钝痛 体重下降 巨大溃疡 黏膜充血 剑突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外周血中A20基因3'UTR突变与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玲玲 朱丽花 +4 位作者 陆帅 陈少华 杨力建 罗更新 李扬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建立检测NF-κB负调控因子A20基因3'非编码区(3'UT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突变的方法和rs77191406的检测方法.方法:利用PCR扩增99名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DNA的A20基因3'UTR全长片段,并对PCR产物进行核苷酸... 目的:建立检测NF-κB负调控因子A20基因3'非编码区(3'UT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突变的方法和rs77191406的检测方法.方法:利用PCR扩增99名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DNA的A20基因3'UTR全长片段,并对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将所测A20 3'UTR序列与Gen Bank中的序列(NM_006290.3)通过BLAST程序对比,检出可能存在的基因突变.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检测A20基因SNP rs77191406位点多态性.结果:在A20 3'UTR mRNA 3080位点检测出C>T突变,该突变在基因库中已有作为SNP登记(rs77191406),该SNP在7例(7.07%)健康人样本中检测到,但并未发现其他突变和多态性.成功建立PCR-RFLP检测A20基因SNP(rs77191406)的方法.结论:首次报道中国健康人群中A20基因3'UTR存在rs77191406,其意义有待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0 3′非编码区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舞蹈症一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宋广梅 崔艳杰 +3 位作者 乔洁 曹思曼 周毅 朱丽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1-166,共6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舞蹈症在国内相对罕见,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及特异性辅助检查,为排除性临床诊断。本文报道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2022年1月收治的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舞蹈症在国内相对罕见,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及特异性辅助检查,为排除性临床诊断。本文报道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2022年1月收治的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这些病例的临床特点,以提高风湿免疫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舞蹈症 神经精神狼疮 抗磷脂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