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酸受体在血液肿瘤细胞株的表达及叶酸-聚乙烯亚胺共聚物的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韩新爱 曾慧兰 +3 位作者 古晨 蒋建伟 钟启 朱海扬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8-663,共6页
目的:研究叶酸受体(folatereceptor,FR)在血液肿瘤细胞表达的特点,合成叶酸-聚乙烯亚胺(FA—PEI)聚合物,探讨其作为靶向性基因输送载体的可行性。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法检测α、β、γ3种FR在血液肿瘤细胞K... 目的:研究叶酸受体(folatereceptor,FR)在血液肿瘤细胞表达的特点,合成叶酸-聚乙烯亚胺(FA—PEI)聚合物,探讨其作为靶向性基因输送载体的可行性。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法检测α、β、γ3种FR在血液肿瘤细胞K562、K562/A02、U266细胞株上的表达;利用叶酸(FA)活性酯在微碱性条件下与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的支链氨基反应,合成FA-PEI共聚物;用葡聚糖凝胶柱G-25分离、纯化;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波长扫描法及氢核磁共振谱(1HNMR)法验证交联是否成功。结果:α、β、γ3种FR在K562、K562/A02、U2663种细胞株上均表达,其中,α-FR的表达占优势,较β-FR和γ-FR表达量高;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图谱在365nm处出现叶酸的特征性吸收峰;核磁共振(1HNMR)示:在2.5~3.2处出现PEI亚甲基质子的特征性化学位移,在6.5~9.0处出现叶酸芳香质子的特征性氢信号。结论:FR在K562、K562/A02、U2663种细胞株上均有较高表达;FA—PEI偶联成功,为其作为血液肿瘤治疗中1种潜在的靶向性基因输送载体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受体 叶酸-聚乙烯亚胺共聚物 K562细胞 K562/A02细胞 U26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GV及预后相关趋化因子/受体基因在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罗强 金真伊 +5 位作者 陈少华 杨力建 李萡 李文瑜 李扬秋 吴秀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2-366,共5页
目的分析非γδ T细胞型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受体γ(TCR γ)亚家族可变区Ⅰ、Ⅱ、Ⅲ(TRGVⅠ、Ⅱ、Ⅲ)基因和预后相关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基因(CCL20、CCR6、CCL17、CCL22以及CCR4)的表达情况,探讨γδ T细胞与趋化因子/受体表... 目的分析非γδ T细胞型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受体γ(TCR γ)亚家族可变区Ⅰ、Ⅱ、Ⅲ(TRGVⅠ、Ⅱ、Ⅲ)基因和预后相关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基因(CCL20、CCR6、CCL17、CCL22以及CCR4)的表达情况,探讨γδ T细胞与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疾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7例非γδ T细胞型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样本,同时收集9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样本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T细胞淋巴瘤患者以及正常人外周血中TRGVⅠ~Ⅲ亚家族基因以及CCL20/CCR6、CCL17/CCL22/CCR4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初发组、难治复发组和缓解组的TRGVⅠ~Ⅲ亚家族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TRGV亚家族表达模式发生改变。初发组和难治复发组的CCL22和CCR4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而CCL17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初发、缓解和难治复发组的患者外周血中TRGV各亚家族基因与各趋化因子及受体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模式也发生改变。初发组和难治复发组存在低表达的TRGVⅡ亚家族,治疗缓解后TRGVⅡ亚家族的表达升高。结论 TRGVⅡ亚家族可能是抗T细胞淋巴瘤的T细胞功能亚群,可能与疾病的发病和转归相关。T细胞淋巴瘤中高表达水平的CCL22/CCR4,可能与疾病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受体γ(TCR γ)亚家族可变区Ⅰ、Ⅱ、Ⅲ(TRGVⅠ、Ⅱ、Ⅲ) γδ T细胞 淋巴瘤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消安-氟达拉滨预处理方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症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潘焕玉 朱康儿 +1 位作者 张涛 陈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白消安(BU)联合氟达拉滨(Flud)预处理方案在无任何预防措施情况下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症(HVOD)的影响。方法:分析以Bu-Flud为预处理方案的12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用小... 目的:探讨白消安(BU)联合氟达拉滨(Flud)预处理方案在无任何预防措施情况下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症(HVOD)的影响。方法:分析以Bu-Flud为预处理方案的12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用小质量分数肝素预防HVOD,而80例则不予任何药物预防,并观察了两组HVOD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未发生HVOD,包括非亲缘供者移植和HLA单倍体相合供者移植,有乙型肝炎病史者,移植前转氨酶水平和总胆红素水平增高者。结论:以Bu-Flud为预处理方案的allo-HSCT患者,即使无HVOD预防也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达拉滨(Flud) 白消安(Bu) 肝静脉闭塞病(HVOD)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他滨对NB4及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韩新爱 曾慧兰 +1 位作者 韩艳萍 孙尔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6-360,共5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DAC)对NB4及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DAC对NB4及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DAC作用后细胞周期的变化和CD11b的表达水平;瑞氏染色法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形... 本研究旨在观察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DAC)对NB4及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DAC对NB4及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DAC作用后细胞周期的变化和CD11b的表达水平;瑞氏染色法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形态变化;DNA梯形片段电泳分析细胞凋亡。结果表明,DAC显著抑制NB4及K562细胞的增殖(P<0.05),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DAC作用NB4及K562细胞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113μmol/L和0.138μmol/L;不同浓度DAC作用72 h后,0.15μmol/L DAC处理组两种细胞株G0/G1期细胞比例均显著增高,而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两种细胞株的髓系分化抗原CD11b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两种细胞株经不同浓度DAC处理48 h后,0.15μmol/L DAC处理组均出现典型的凋亡梯形DNA条带。结论:DAC抑制NB4及K56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凋亡;DAC对NB4细胞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NB4细胞 K562细胞 增殖 凋亡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古丁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曾慧兰 卜欠欠 +8 位作者 陈慧中 覃永亮 李阳 柏小芬 钟启 余泮熹 刘宏伟 刘革修 苏泽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8-783,共6页
目的:探讨尼古丁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方法:尼古丁作用MSCs后,硝酸还原酶法测NO的释放情况;分光光度计法测NOS和i... 目的:探讨尼古丁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方法:尼古丁作用MSCs后,硝酸还原酶法测NO的释放情况;分光光度计法测NOS和iNOS活性;流式细胞技术测ROS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ELISA法测培养上清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变化。结果:在24 h和36 h,NO水平随尼古丁浓度上升而增加(P<0.05),但在48 h,0.8 g/L与1.0 g/L组,NO水平低于对照组;NOS和iNOS活性随尼古丁浓度上升而逐渐增加;尼古丁可增加MSCs的ROS水平,并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在尼古丁作用下,MSCs分泌SDF-1、TGF-β1、IGF-I及bFGF水平下降,ICAM-1、MMP-9及TIMP-1表达均上升。结论:尼古丁通过增加NO、NOS、iNOS和ROS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使SDF-1、TGF-β1、IGF-I及bFGF分泌下降,ICAM-1、MMP-9及TIMP-1表达上升,可能影响MSCs的增殖、黏附、迁移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间充质干细胞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活性氧 线粒体膜电位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非小细胞肺癌重要临床研究纵观与解读 被引量:6
6
作者 甘彬 刘思阳 吴一龙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95-302,共8页
尽管2021年新冠病毒仍在肆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研究并未止步。得益于肺癌治疗模式的进步,NSCLC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改变了术后辅助治疗... 尽管2021年新冠病毒仍在肆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研究并未止步。得益于肺癌治疗模式的进步,NSCLC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改变了术后辅助治疗的现状,建立了可手术NSCLC治疗新标准。局部晚期和晚期NSCLC同样有重要的研究进展,包括新的治疗模式、新的治疗药物等,均为临床治疗带来更多选择。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疗法都将为NSCLC的治疗带来改变,并逐步走向肺癌“慢病化”的道路。因此,本文简要综述了2021年改变肺癌治疗临床实践的重要研究以及值得关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辅助治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P中T细胞活化信号分子c-Cbl和Cbl-b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钟隽 陈少华 +5 位作者 郁志 陆帅 谭家雄 杨力建 李萡 李扬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2-475,共4页
目的:分析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T细胞活化信号通路相关分子Cbl-b和c-Cbl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18例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bl-b和c-Cbl基因的表达水平,20例健... 目的:分析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T细胞活化信号通路相关分子Cbl-b和c-Cbl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18例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bl-b和c-Cbl基因的表达水平,2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结果:ITP组Cbl-b的表达水平(中位数为0.091%)与健康成人组Cbl-b的表达水平(中位数为0.366%)相比,明显降低(P<0.001);而c-Cbl基因在ITP组中的表达水平(中位数为0.372%)与健康成人组的表达水平(中位数为0.298%)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但c-Cbl基因在ITP女性患者样本中的表达水平(中位数为0.236%)明显低于男性患者样本c-Cbl的表达水平(中位数为0.479%)(P=0.039).结论:ITP患者外周血中Cbl-b表达下调,可能是其T细胞免疫异常活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CBL-B C-CBL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L病人外周血T细胞CD3基因表达模式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力建 陈少华 +4 位作者 王亮 陈思 郁志 卢育洪 李扬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937-941,共5页
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病人中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分子CD3ζ基因表达下调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分析病人外周血中全部4种CD3γδεζ基因的表达模式特点,以深入了解病人的T细胞免疫中信号转导的变化。利用SYBR GreenⅠ实... 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病人中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分子CD3ζ基因表达下调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分析病人外周血中全部4种CD3γδεζ基因的表达模式特点,以深入了解病人的T细胞免疫中信号转导的变化。利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17例初诊慢性期CML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γ、δ、ε和ζ链的表达水平,以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G)作为内参照,采用相对定量公式:2-△Ct×100%,计算CD3分子各亚单位的相对mRNA表达量,以17例健康成人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表明:CML中CD3γ、δ、ε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2.344%,0.515%和3.516%(中位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3.093%,0.853%和2.302%)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72,p=0.190,p=0.615),而CML中CD3ζ链基因的表达水平(0.395%)则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538%)(p<0.001)。在CML中4种CD3分子表达水平模式依次为CD3ε>CD3γ>CD3δ>CD3ζ,而对照组中则为CD3γ>CD3ε>CD3ζ>CD3δ。结论:本研究首先提供了CML病人中CD3各基因表达模式情况,显示以CD3ζ为主的TCR信号分子的表达缺陷,4种CD3链分子的表达水平模式也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CD3链基因 基因表达 免疫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细胞核抗原siRNA序列的设计、合成与筛选 被引量:2
9
作者 蒋建伟 史金桃 +4 位作者 吴智慧 曾慧兰 严玉霞 陈涛 丁文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4-489,共6页
目的:设计并筛选能有效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人结肠癌Caco2细胞、人胃癌SCG-7901细胞增殖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siRNA。方法:总结以往提出的siRNA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设计4条PCNAsiRNA,体外转录合成PCNAsiRNA;并作用于3种肿瘤细胞,W... 目的:设计并筛选能有效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人结肠癌Caco2细胞、人胃癌SCG-7901细胞增殖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siRNA。方法:总结以往提出的siRNA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设计4条PCNAsiRNA,体外转录合成PCNAsiRNA;并作用于3种肿瘤细胞,WST-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筛选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siRNA序列;RT-PCR检测细胞PCNA mRNA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PCN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4条PCNA siRNA中,有3条序列(No.2、No.4、No.3)的siRNA能有效抑制3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其中No.2、No.4作用效果最优,以50 nmol/L浓度作用48 h,对3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可达到62%以上,No.2、No.4 PCNAsiRNA均能在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CNA的表达。结论:PCNA siRNA能在体外有效抑制SMMC-7721细胞、Caco2细胞、SCG-7901细胞的增殖,其适宜作用浓度为50 nmol/L,适宜作用时间为4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SIRNA 结直肠肿瘤 肝肿瘤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门冬酰胺酶与盐霉素联合作用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锦灿 陈小宇 +3 位作者 刘成成 祝爱珍 刘革修 曾慧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72-2276,共5页
目的:研究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与盐霉素(salinomycin,Sal)联合作用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 目的:研究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与盐霉素(salinomycin,Sal)联合作用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及细胞色素C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之间的差别。结果:不同浓度的L-ASP和Sal单独处理Jurkat细胞株后均显示出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L-ASP的IC50为8.12 IU/L,Sal的IC50为0.75μmol/L。而两药联合使用的增殖抑制作用更显著(P<0.05);合用指数计算公式结果显示两药为协同作用。Western blotting显示联合用药组与L-Asp、Sal单独处理组相比,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和胞浆细胞色素C水平明显增高;干预48 h后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L-ASP(2.5 IU/L)单独处理组和Sal(0.5μmol/L)单独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11±0.23)%和(25.43±0.47)%,与对照组(6.67±0.13)%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39.12±1.97)%分别与L-ASP、Sal单独处理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门冬氨酸酶与盐霉素联合作用于Jurkat细胞具有协同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酰胺酶 盐霉素 急性T细胞白血病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肺部并发症的CT表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灶松 张涛 +3 位作者 陈盛亭 王永安 罗良平 史长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受者肺部并发症的CT表现。方法:对32例HSCT受者肺部并发症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发生已确诊或临床诊断的肺部并发症22例次:真菌性肺炎13例次,主要表现为结节和(或)团块状影,部分出现空洞,空...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受者肺部并发症的CT表现。方法:对32例HSCT受者肺部并发症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发生已确诊或临床诊断的肺部并发症22例次:真菌性肺炎13例次,主要表现为结节和(或)团块状影,部分出现空洞,空洞内可见分隔征及空洞周围见晕征;巨细胞病毒性肺炎3例次,主要表现为磨玻璃样密度,气腔实变及网织状改变;细菌性肺炎3例次,主要表现为气腔实变及结节影;闭塞性细支气管炎1例次,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支气管扩张、管壁增厚;白血病肺部浸润1例次,表现为左上肺单发结节,伴晕征;肺结节病1例次,表现为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右上肺大片状气腔实变并双肺弥漫性粟粒结节。32例患者中,铺路石征3例,发生率为9.4%,该3例病人均在胸部CT检查发现铺路石征后40 d内死于呼吸衰竭。结论:本组32例HSCT受者肺部并发症的CT表现多种多样,其中空洞伴分隔征或晕征高度提示真菌性肺炎,出现铺路石征可能提示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肺部并发症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使用G-CSF对aGVHD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亮 朱康儿 +1 位作者 张涛 陈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88-2194,共7页
目的:探讨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雄性C57BL/6小鼠(H-2b)为异基因供鼠,雄性BALB/c小鼠(H-2d)为同基因供鼠;以接受... 目的:探讨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雄性C57BL/6小鼠(H-2b)为异基因供鼠,雄性BALB/c小鼠(H-2d)为同基因供鼠;以接受8 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TBI)预处理雌性BALB/c小鼠为受鼠,并随机分为7组:单纯TBI组、同基因骨髓+脾细胞移植(Syn-BMST)组、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组、异基因骨髓+脾细胞移植(allo-BMST)组、Syn-BMST后G-CSF给药(Syn-BMST+G-CSF)组、allo-BMT后G-CSF给药(allo-BMT+G-CSF)组和allo-BMST后G-CSF给药(allo-BMST+G-CSF)组,各G-CSF给药组从移植后第1天(+1 d)开始皮下注射G-CSF 2μg/d,观察至+60 d。比较各组生存时间、a GVHD发生情况和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H2-Kb+细胞百分率(异基因嵌合率),比较allo-BMST和allo-BMST+G-CSF组+10 d时血清细胞因子(IL-2、IL-4、IFN-γ和TNF-α)水平、脾总有核细胞数(Sp TNC)和脾细胞免疫表型的差异。结果:单纯TBI组小鼠于照射后9~15 d死于造血衰竭,其余各组+10 d时均100%获得造血重建,随机抽取2只异基因骨髓移植受鼠,+30 d供者细胞嵌合率分别为99.8%和99.4%,表明清髓性allo-HSCT模型建立成功。Syn-BMST、Syn-BMST+G-CSF、allo-BMT和alloBMT+G-CSF组小鼠观察至+60 d均未发生a GVHD。与allo-BMST组相比,allo-BMST+G-CSF组受鼠出现a GVHD时间早、程度重、病理改变严重、存活时间明显缩短(P〈0.05)、+10 d Sp TNC明显增加(P〈0.05)、脾脏NK细胞显著扩增(P〈0.01)、DC1/DC2比值减低(P〈0.05),而2组血清IL-2、IL-4、IFN-γ和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移植后使用G-CSF对小鼠异基因单纯骨髓移植后a GVHD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加重allo-BMST后a GVHD的严重程度并缩短受鼠生存时间,该效应可能与G-CSF诱导供鼠NK细胞扩增有关,提示临床allo-HSCT后早期使用G-CSF可能触发或加重a GVHD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古丁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卜欠欠 陈慧中 +5 位作者 曾慧兰 覃永亮 钟启 李阳 刘宏伟 苏泽轩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2-366,共5页
目的:研究尼古丁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超微结构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尼古丁诱导HUCMSCs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尼古丁作用HUCMSCs后,透射电镜(TEM)观察HUCMSCs超微结构变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HUCMSCs胞内过氧化氢酶(C... 目的:研究尼古丁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超微结构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尼古丁诱导HUCMSCs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尼古丁作用HUCMSCs后,透射电镜(TEM)观察HUCMSCs超微结构变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HUCMSCs胞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化学比色法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分光光度计法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结果:尼古丁作用HUCMSCs后,细胞内出现大量空泡状结构,粗面内质网扩张成池,线粒体嵴扩张。细胞内CAT、SOD、GSH活性均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增加,呈浓度依赖性。NOS、iNOS活性随尼古丁浓度上升而逐渐增加。结论:尼古丁可增加HUCMSCs的NOS、iNOS活性,使细胞发生凋亡结构改变,呈氧化应激状态,发生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探测人正常与慢性淋巴白血病外周血B淋巴细胞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秋兰 卢育洪 +2 位作者 李盛璞 龚超群 蔡继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05-1010,共6页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到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结合磁珠分选的方法进一步纯化得到正常B淋巴细胞,探索了正常和肿瘤B淋巴细胞之间的差异。通过应用具有高分辨率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正常人和慢性淋巴白血病人外周血B淋巴细...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到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结合磁珠分选的方法进一步纯化得到正常B淋巴细胞,探索了正常和肿瘤B淋巴细胞之间的差异。通过应用具有高分辨率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正常人和慢性淋巴白血病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进行成像,并对这两种B淋巴细胞的高度、直径、体积及膜表面的颗粒平均高度、平均粗糙度和颗粒分布进行测量,对比观察两组细胞膜表面宏观和纳米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慢性淋巴白血病B淋巴细胞比正常的B淋巴细胞高大,细胞膜表面颗粒更大且细胞膜粗糙。此外,对这两组淋巴细胞进行了机械性质方面的测量和统计,结果发现慢性淋巴白血病B淋巴细胞粘附力(524.1±160.0)pN比正常B淋巴细胞粘附力(1091±260)pN约小1倍,且癌变的B淋巴细胞硬度明显比正常的小。当正常细胞癌变时,细胞的形貌、超微结构及骨架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实验证明应用AFM可在形态学和机械性质上明显区别正常和慢性淋巴白血病B淋巴细胞,为临床诊断慢性淋巴白血病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白血病 B淋巴细胞 形貌 原子力显微镜(A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阳 曾慧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483-2485,共3页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高达500多万,与烟草相关的疾病占全球死因的第一位。心血管疾病是我国首要的死亡原因,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患者中约30%~40%是由吸烟引起的,吸烟是心血...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高达500多万,与烟草相关的疾病占全球死因的第一位。心血管疾病是我国首要的死亡原因,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患者中约30%~40%是由吸烟引起的,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危险因素,其中.吸烟导致血小板功能异常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在正常循环中,血小板处于静息状态,在某些生理状态或病理状态下,血小板被激活,发生变形、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当血小板过度激活,可导致血栓形成,诱发心肌梗死等多种严重缺血性疾病发生。本文就吸烟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功能异常 吸烟 心血管疾病 公共卫生问题 致病危险因素 烟草危害 死亡原因 过度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古丁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慧中 卜欠欠 +3 位作者 孔卫东 曾慧兰 李阳 刘宏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4-329,共6页
目的:探讨尼古丁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s)形貌、超微结构、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方法:用原子力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尼古丁作用PDLFs后的细胞形貌及超微结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率;E... 目的:探讨尼古丁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s)形貌、超微结构、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方法:用原子力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尼古丁作用PDLFs后的细胞形貌及超微结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率;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细胞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尼古丁作用于PDLFs后,细胞固缩,出现大量空泡,水肿,胞核固缩崩解,粗面内质网扩张成池,线粒体嵴扩张;细胞增殖受抑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细胞G0/G1期比例增高,G2期和S期比例下降,凋亡率增高,周期阻滞和凋亡率随尼古丁浓度递增而增加;尼古丁作用后,PDLFs分泌bFGF和IGF-I水平下降,ICAM-1、VCAM-1、TGF-β1及VEGF水平均上升。结论:尼古丁使PDLFs形貌及超微结构出现凋亡改变,并抑制其增殖。尼古丁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影响PDLFs的修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超微结构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检测BK病毒时尿样本的优化处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春兰 卢育洪 +3 位作者 陈少华 李扬秋 朱康儿 张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8-441,共4页
目的建立简便有效的样本处理方法,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尿液中BK病毒载量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任意选择24例BK病毒阳性样本,每一样本进行4种不同的处理:原尿、原尿病毒DNA提纯、1:10稀释尿液、1:100稀释尿液,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目的建立简便有效的样本处理方法,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尿液中BK病毒载量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任意选择24例BK病毒阳性样本,每一样本进行4种不同的处理:原尿、原尿病毒DNA提纯、1:10稀释尿液、1:100稀释尿液,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样本BK病毒载量,所测数据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尿液中BK病毒载量有明显的影响:原尿阴性3例,病毒载量在4组中的最低值占66.7%;1:100稀释尿阴性2例,病毒载量在4组中的最高值占79.2%,但中位值和1:10稀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NA纯化组与1:10稀释尿液病毒检出率相当,均为100%,但DNA纯化组目标基因的流失量较明显。结论在临床尿液中BK病毒载量检测时,1:10稀释尿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K病毒时DNA损失小,效率高,且处理过程简便、成本低,是一种较好的尿样本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K病毒 尿 实时荧光定量PCR 病毒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端粒酶与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覃永亮 曾慧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603-4604,共2页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来源于发育早期中、外胚层的多能干细胞,存在于骨髓、胎盘、脐带血、外周血等组织中,出生后在所有组织中定居[1-2],具有向成骨细胞、成脂细胞、肝脏细胞、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等多系列细胞分化潜能,且支持造血、...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来源于发育早期中、外胚层的多能干细胞,存在于骨髓、胎盘、脐带血、外周血等组织中,出生后在所有组织中定居[1-2],具有向成骨细胞、成脂细胞、肝脏细胞、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等多系列细胞分化潜能,且支持造血、调节免疫、对损伤的组织和器官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衰老 端粒酶 多能干细胞 成骨细胞 成脂细胞 肝脏细胞 分化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盛亭 张学利 +4 位作者 曾慧兰 李娟 童秀珍 钟隽 张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2例MM患者的HGF血清水平,观察其变化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贫血、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以及β2 微球蛋白的关系。结果:具...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2例MM患者的HGF血清水平,观察其变化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贫血、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以及β2 微球蛋白的关系。结果:具有较明显的贫血[血红蛋白ρ(Hb) <85g/L]、高钙血症[c(血清钙Ca2 +) >2 982mmol/L]和肾功能损害[c(血清肌酐CRN)≥176 8μmol/L]的MM患者,其血清HGF水平分别比贫血较轻[ρ(Hb)≥85g/L]、高钙血症较轻[c(血Ca2 +)≤2 982mmol/L]以及无明显肾功能损害[c(CRN) <176 8μmol/L]的MM患者明显增高,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值均<0 0 5 )。ρ(血β2 微球蛋白) >4mg/L组的血清HGF水平高于ρ(血β2微球蛋白)≤4mg/L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 0 1)。MM患者年龄、性别与血清HGF无明显关系。结论:MM患者的血清HGF水平与MM患者的贫血程度、高钙血症程度及有无明显肾功能不全等临床表现有关,也与MM患者的血清β2 微球蛋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肝细胞生长因子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11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隽 张学利 朱康儿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3-825,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发生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1例ATLS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尿酸血症、高血钾、高血磷、低血钙和肾功能损害,3例行血液透析治疗,3例自动出...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发生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1例ATLS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尿酸血症、高血钾、高血磷、低血钙和肾功能损害,3例行血液透析治疗,3例自动出院,3例用别嘌呤醇及碱化尿液、利尿后,短期内血液生化指标恢复正常;2例死亡患者中1例死于高血钾所致的心脏骤停,1例死于肾衰好转后的脑出血。结论: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别嘌呤醇及静脉碱化利尿是治疗ATLS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溶解综合征 恶性血液病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