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29
1
作者 高明 王存川 +2 位作者 杨景哥 龚瑾 唐家慧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4-317,共4页
目的比较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3月~2012年3月采用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32例与同期30例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安全性及其疗效。结果 2组术后... 目的比较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3月~2012年3月采用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32例与同期30例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安全性及其疗效。结果 2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量、标本长度、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5.0月及57.0月,差异无显著性(log-rankχ2=0.995,P=0.318)。结论完全腹腔镜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可获得相同手术安全性及肿瘤学疗效。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更加微创,但手术要求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结肠切除术 结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大出血的处理及防治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进义 王存川 +2 位作者 胡友主 杨景哥 杨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大出血(出血量>300 ml)的出血规律及防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14年6月胸乳入路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3812例资料,共发生大出血9例(0.2%),术中出血5例(其中2例有"高气压后暂时不出血"现象)...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大出血(出血量>300 ml)的出血规律及防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14年6月胸乳入路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3812例资料,共发生大出血9例(0.2%),术中出血5例(其中2例有"高气压后暂时不出血"现象),术后出血4例(术后3 h^9 d,其中2例为术后72 h后的迟发性出血)。出血量300~800 ml,平均416.7 ml。结果 9例均手术止血成功。术中出血1例中转开放手术,4例腔镜下止血;术后出血1例行开放手术,3例行腔镜手术。使用超声刀凝固、结扎缝扎套扎血管、切除渗血腺体、加压包扎等方法止血。出血部位为胸壁皮下隧道3例,颈前静脉1例,甲状腺血管3例,甲状腺腺体断面2例。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大出血发生率不高,易于发现,可治可防,但其迟发性出血和"高气压后暂时不出血现象"应引起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内镜 甲状腺 出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氢骆驼蓬碱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增强其对5-氟尿嘧啶和顺铂的敏感性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强 曹明溶 +1 位作者 刘志龙 蒋建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4-289,共6页
目的:研究去氢骆驼蓬碱体外诱导HepG2细胞凋亡过程中c-Jun N末端激酶(JNK)途径的作用,并观察其联合化疗药物对HepG2细胞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联合或不联合使用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不同浓... 目的:研究去氢骆驼蓬碱体外诱导HepG2细胞凋亡过程中c-Jun N末端激酶(JNK)途径的作用,并观察其联合化疗药物对HepG2细胞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联合或不联合使用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不同浓度药物对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PI单染检测细胞亚二倍体率;Annexin V-PI双染测定细胞早期凋亡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JNK和p-JNK蛋白表达的改变;联合5-氟尿嘧啶(5-FU)或顺铂(DDP)观察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去氢骆驼蓬碱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抑制作用增强,48 h后IC50为9.80 mg/L;去氢骆驼蓬碱能显著抑制细胞克隆形成,并且导致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PI单染检测发现细胞周期的G1期前有亚二倍体凋亡峰,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出现明显的早期凋亡细胞群;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随着去氢骆驼蓬碱浓度增加PARP及p-JNK蛋白表达增加,JNK蛋白表达减少;联合使用SP600125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减弱;联合5-FU或顺铂明显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增敏倍数分别为1.47和5.78倍。结论:去氢骆驼蓬碱对HepG2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凋亡,激活JNK信号通路可能是其主要机制之一;同时去氢骆驼蓬碱可以增强HepG2细胞对5-FU和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骆驼蓬碱 HEPG2细胞 c—Jun N末端激酶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指征的探讨(附36例报告) 被引量:9
4
作者 高明 曹明溶 +1 位作者 劳学军 龚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1-632,636,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指征。方法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选择36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结果选择的36例开放性及闭合性脾破裂患者,治疗成功32例(88.89%),4例中转手术,无死亡病例。全部随... 目的探讨创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指征。方法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选择36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结果选择的36例开放性及闭合性脾破裂患者,治疗成功32例(88.89%),4例中转手术,无死亡病例。全部随访1年到5年未见迟发性出血病例。结论血液动力学指标是选择非手术治疗非常重要的参考条件,同时还要考虑脾脏损伤的程度、年龄、治疗条件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脾损伤 非手术治疗 适应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胆囊结石与大肠癌发生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高明 曹明溶 劳学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74-1176,共3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胆囊结石与大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微机检索及溯源方法 ,按照筛选标准收集1997~2008年已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胆囊结石与大肠癌发生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原始文献,并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共...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胆囊结石与大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微机检索及溯源方法 ,按照筛选标准收集1997~2008年已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胆囊结石与大肠癌发生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原始文献,并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共有5篇文献入选。由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得到的胆囊结石与大肠癌发生关系的合并OR值为1.79,其95%可信区间为(1.40,2.29),总效应测定结果 Z=4.65,P<0.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人群大肠癌的发生与胆囊结石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大肠肿瘤 中国人群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FP及hTERT双启动子调控的针对人IGF-II基因的siRNA特异性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 被引量:5
6
作者 汤绍辉 吴胜兰 +4 位作者 王旷靖 张良鹏 罗羽宏 曹明溶 周鸿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22-1427,共6页
目的:设计并筛选高效沉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II)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构建由重组人甲胎蛋白(hAFP)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双启动子调控的该si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根据siRNA设计原则,参照IGF-I... 目的:设计并筛选高效沉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II)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构建由重组人甲胎蛋白(hAFP)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双启动子调控的该si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根据siRNA设计原则,参照IGF-II mRNA序列设计3对siRNA序列及1对阴性对照序列,转染人肝癌Huh7细胞,转染24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GF-II mRNA表达量变化,筛选干扰效率最高的siRNA序列。采用PCR扩增出hAFP及hTERT启动子的核心序列,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重组hAFP和hTERT双启动子调控的该siRNA表达载体。将上述siRNA表达载体转染Huh7细胞及L-02人正常肝细胞,观察IGF-II mRNA表达及细胞生长情况变化。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siRNA3在25 nmol/L浓度时抑制效率最高,约90%。成功扩增hAFP及hTERT启动子核心序列,将其分别克隆入pGL3-Basic载体,构建成重组pGL3-hAFP-hTERT载体;将siRNA3克隆至pGL3-hAFP-hTERT载体,构建成重组pGL3-hAFP-hTERT-siRNA3表达载体。Huh7细胞IGF-II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抑制效率达86%,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L-02细胞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成功构建双重RNA聚合酶II启动子(hAFP及hTERT双启动子)调控的针对IGF-II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即pGL3-hAFP-hTERT-siRNA3;该siRNA表达载体可特异性抑制IGF-II mRNA表达及肝癌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FP hTERT双启动子 RNA干扰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现状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存川 任亦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1期1077-1078,共2页
关键词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疾病 手术瘢痕 外科手术 图像放大 腔镜手术 手术切口 美观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乳晕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舌管囊肿6例报告 被引量:9
8
作者 包真 龚瑾 +1 位作者 王存川 李进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47-849,共3页
目的探讨完全乳晕入路行腔镜甲状舌管囊肿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6月我科对6例先天性甲状舌管囊肿行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腔镜下显露囊肿,处理舌骨及其以上的病变部分,完成甲状舌管囊肿切除。结果 6例顺... 目的探讨完全乳晕入路行腔镜甲状舌管囊肿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6月我科对6例先天性甲状舌管囊肿行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腔镜下显露囊肿,处理舌骨及其以上的病变部分,完成甲状舌管囊肿切除。结果 6例顺利完成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手术时间65~90 min,(75.8±10.7)min;术中出血量5~20 ml,(10.0±6.3)ml。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6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24.7±8.6)月,复查颈部B超或CT均未见复发。结论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具有较佳的美容效果,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舌管囊肿 完全乳晕入路 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瘢痕隐藏式与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梁俊杰 由田 +1 位作者 刘志龙 胡友主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瘢痕隐藏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6年6月107例瘢痕隐藏式LA(瘢痕隐藏组)和134例传统LA(传统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疼... 目的探讨瘢痕隐藏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6年6月107例瘢痕隐藏式LA(瘢痕隐藏组)和134例传统LA(传统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美容评分。结果 2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瘢痕隐藏组术后并发症1例(切口感染1例),传统组术后并发症2例(切口感染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瘢痕隐藏组与传统组手术时间[(48.0±15.9)min vs.(45.2±11.5)min,t=1.585,P=0.114]、术中出血量[(12.9±8.4)ml vs.(14.0±10.7)ml,t=-0.870,P=0.385]、术后排气时间[(1.3±0.7)d vs.(1.3±0.5)d,t=0.000,P=1.000]、疼痛评分[(4.9±1.2)分vs.(5.2±1.5)分,t=-1.683,P=0.09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9%vs.1.5%,χ~2=0.000,P=1.000]、术后住院时间[(3.2±1.1)d vs.(3.5±1.4)d,t=-1.814,P=0.071]差异均无显著性,瘢痕隐藏组美容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4.4±0.6)分vs.(4.0±0.9)分,t=3.949,P=0.000]。结论瘢痕隐藏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安全可行,美容效果极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阑尾炎 瘢痕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袖状胃缩小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1例报告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存川 杨景哥 +4 位作者 陈鋆 胡友主 许朋 潘运龙 李进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症 腔镜 胃大弯侧 胃旁路术 束带 术中生命体征 肋缘 饮食量 针灸减肥 TROC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通过抑制p38 MAPK活化降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门静脉压力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埏芳 钟健 +4 位作者 汤绍辉 陈昭琳 吴小娟 胡建军 劳学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p38 MAPK信号通路在辛伐他汀降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门静脉压力(PP)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复合因素法构建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模型,成模后将存活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辛伐他汀治疗组(n=11)和p38 MAPK信号... 目的:探讨p38 MAPK信号通路在辛伐他汀降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门静脉压力(PP)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复合因素法构建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模型,成模后将存活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辛伐他汀治疗组(n=11)和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处理组(n=10),后2组分别给予辛伐他汀及SB203580干预处理;另设正常对照组(n=8)。处理结束后检测大鼠PP、肝脏总p38 MAPK蛋白、磷酸化p38 MAPK蛋白、总eNOS蛋白、磷酸化eNOS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肝脏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1)模型组大鼠P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辛伐他汀治疗组及SB203580处理组PP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辛伐他汀治疗组PP明显低于SB203580处理组(P<0.01)。(2)与正常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总p38 MAPK蛋白及总eNOS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磷酸化p38 MAPK蛋白及磷酸化eNOS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增高与降低(P<0.01);辛伐他汀治疗组大鼠肝脏磷酸化p38 MAPK蛋白及磷酸化eNOS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与增高(P<0.01);SB203580处理组大鼠肝脏磷酸化p38 MAPK蛋白及磷酸化eNOS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与增高(P<0.01),但磷酸化eNOS蛋白表达水平增高的程度低于辛伐他汀治疗组(P<0.01)。(3)辛伐他汀治疗组肝脏NO含量[(15.73±1.59)μmol/(g protein)]及SB203580处理组肝脏NO含量[(13.98±1.27)μmol/(g protein)]明显高于模型组[(9.81±1.12)μmol/(g protein)](P<0.01),辛伐他汀治疗组NO含量明显高于SB203580处理组(P<0.01)。结论:辛伐他汀降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门静脉压力可能与其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p38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放置引流的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39例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进义 王存川 +4 位作者 潘运龙 陈鋆 胡友主 许朋 杨景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33-1434,共2页
目的探讨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不放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可行性与适应症。方法对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选择性不放置引流管的39例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所采用的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39例全部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53.5 min... 目的探讨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不放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可行性与适应症。方法对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选择性不放置引流管的39例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所采用的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39例全部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53.5 min,平均手术出血量4.2 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3.5 d。1例术后有皮下积液,无出血、窒息、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确当的适应症及精细的腔镜下手术操作,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不放置引流管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腹腔镜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54例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玉华 邓丽红 高丽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828-1829,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4例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患者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保持胃肠减压固定通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应用促进肠蠕动的药物,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54例肠粘...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4例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患者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保持胃肠减压固定通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应用促进肠蠕动的药物,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54例肠粘连松解术的术后随访有1例半年后出现腹胀、腹痛,经保守治疗后恢复。其余53例均无发生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肠梗阻症状。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再粘连机会少的优点,医生娴熟的操作技巧以及术前术后正确得当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疾病 腹腔镜 护理 肠粘连 松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联合化疗药物的抗肝癌效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志龙 曹明溶 +2 位作者 李强 高明 蒋建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7-291,共5页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并检测其是否影响HepG2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CCK-8法观察不同浓度青蒿琥酯对HepG2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检测青蒿琥酯对HepG2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Hoechst 3...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并检测其是否影响HepG2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CCK-8法观察不同浓度青蒿琥酯对HepG2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检测青蒿琥酯对HepG2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青蒿琥酯作用HepG2细胞后细胞形态的变化;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青蒿琥酯对HepG2细胞周期以及亚二倍体率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测定青蒿琥酯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CCK-8法检测青蒿琥酯对HepG2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1)青蒿琥酯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后,能有效抑制其增殖,随着浓度的升高,增殖抑制率越高,IC50值为19.2μmol/L。(2)青蒿琥酯作用HepG2细胞7 d后,能有效抑制HepG2细胞形成的克隆数。(3)青蒿琥酯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后,Hoechst 33258染色可见实验组细胞胞核固缩、边聚和裂解、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形态学变化。(4)青蒿琥酯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后,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发现实验组细胞明显阻滞于G2期。(5)青蒿琥酯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后,PI单染实验检测实验组出现明显的亚二倍体凋亡峰;Annexin V-PI双染实验检测实验组细胞出现明显的早期凋亡细胞群。(6)青蒿琥酯分别联合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卡铂和表柔比星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后,能明显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增敏倍数分别为3.33、2.02和1.71。结论:(1)青蒿琥酯对人肝癌HepG2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凋亡。(2)青蒿琥酯能提高人肝癌HepG2细胞对5-氟尿嘧啶、卡铂和表柔比星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HEPG2细胞 细胞凋亡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与大鼠胃旁路术后血清总胆汁酸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伟丽 翟贺宁 +3 位作者 许戈阳 杨景哥 杨华 王存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2-468,共7页
目的:观察胃旁路术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及肥胖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总胆汁酸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并分析2011年6月~2016年6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共87例术后血糖恢复情况及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变化... 目的:观察胃旁路术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及肥胖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总胆汁酸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并分析2011年6月~2016年6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共87例术后血糖恢复情况及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变化数据。动物实验选用SD大鼠,高脂喂养联合腹腔注射低剂量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制作肥胖2型糖尿病模型,分为正常对照(普通饲料喂养非手术)组、胃旁路手术组及假手术组,检测手术前后大鼠血糖及血清总胆汁酸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含量,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CYP7A1和小分子异源二聚体伴侣(SHP)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及模型大鼠胃旁路术后空腹血糖降低,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升高,肝组织合成胆汁酸经典途径的限速酶CYP7A1含量降低,CYP7A1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减少,肝组织胆汁酸合成的负性调节因子SHP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旁路手术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及模型动物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升高,且该变化并非因经典途径合成胆汁酸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旁路术 肥胖 2型糖尿病 胆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通过降低P4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上调人IGF-Ⅱ基因的转录 被引量:2
16
作者 汤绍辉 张良鹏 +5 位作者 吴小娟 张嫚嫚 王旷靖 周鸿科 罗羽宏 曹明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33-1638,共6页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的肝癌细胞株HepG2-HBx,探讨HBx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P4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HBx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HBx,采用磷酸钙...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的肝癌细胞株HepG2-HBx,探讨HBx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P4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HBx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HBx,采用磷酸钙共沉淀法将其转染293FT包装细胞产生逆转录病毒,感染HepG2肝癌细胞,采用嘌呤霉素进行阳性克隆筛选,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达HBx蛋白的肝癌细胞株HepG2-HBx。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HepG2-HBx细胞中P4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P4mRNA表达水平变化。进一步将体外甲基化的人IGF-Ⅱ基因P4启动子驱动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P4及含HBx基因的pCMV-tag2B-X质粒共转染HepG2肝癌细胞,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及双萤光素酶实验检测pGL3-P4载体上P4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转录调控活性变化。结果:(1)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HBx蛋白的肝癌细胞株HepG2-HBx;(2)表达HBx蛋白的HepG2-HBx细胞中P4启动子甲基化CpG位点的比例(9.0%)明显低于对照细胞HepG2-control(25.0%)(P<0.01),而其P4 mRNA表达水平则为对照细胞HepG2-control的2.8倍;(3)共转染pCMV-tag2B-X质粒的HepG2细胞中pGL3-P4载体上P4启动子甲基化CpG位点的比例(60.8%)明显低于共转染对照质粒pCMV-tag2B的HepG2细胞(84.1%)(P<0.01),而前者P4启动子相对萤光素酶活性(14.12±0.89)则明显高于后者(4.61±0.76)(P<0.01)。结论:HBx蛋白可降低IGF-Ⅱ基因P4启动子甲基化水平,进而上调其转录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启动子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x蛋白对IGF-II基因P4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汤绍辉 曲春晖 +2 位作者 杨敏英 罗羽宏 杨冬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表达载体pEYFP-C1-X及人IGF-II基因P4启动子调控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P4,并初步探讨HBx对IGF-II基因P4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HBx基因及P4启动子分别克隆入pEYFP-C1及pGL3-Basi...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表达载体pEYFP-C1-X及人IGF-II基因P4启动子调控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P4,并初步探讨HBx对IGF-II基因P4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HBx基因及P4启动子分别克隆入pEYFP-C1及pGL3-Basic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YFP-C1-X及pGL3-P4;将pEYFP-C1-X稳定转染HepG2细胞,进行G418筛选;将体外甲基化pGL3-P4瞬时转染HepG2-EYFP-X细胞,采用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P4启动子的转录调控活性。结果:(1)经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中的目的片段HBx和P4启动子的大小分别为465bp及1246bp,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一致。(2)获得了表达HBx的细胞系HepG2-EYFP-X,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黄绿色荧光。(3)转染HepG2-EYFP-X细胞的甲基化P4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高于其对照细胞HepG2-EYFP(P<0.01)。结论:HBx可增加P4启动子的转录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P4启动子 转录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18
作者 巫青 潘运龙 +3 位作者 皮江 林贾颖 张利国 林唯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550-2554,共5页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研究顺铂对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在纳米级水平上分析顺铂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顺铂处理HepG2细胞24 h、48 h后,通过AFM分析细胞表面形貌和超微结构变化;同时,MTT...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研究顺铂对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在纳米级水平上分析顺铂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顺铂处理HepG2细胞24 h、48 h后,通过AFM分析细胞表面形貌和超微结构变化;同时,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AFM检测到随着顺铂作用时间延长,HepG2细胞形变程度加深;细胞膜表面形成的凹陷和孔洞增多;细胞膜表面粒径大小、高低差(Rp-v)、平均粗糙度(Ra)、均方根粗糙度(Rq)和平均高度(Meant Ht)均显著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明显升高。结论:顺铂使HepG2细胞形态皱缩、细胞膜表面孔洞形成及粗糙度增加,进而诱导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顺铂 肝癌HEPG2细胞 超微结构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