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急诊护理行为实施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6
1
作者 陆红 张宁 谭巧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9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防范急诊医疗纠纷和投诉中的作用。方法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正确鉴别和评估风险,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和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同时进行临床业务和安全知识培训,协调好急诊与相关科室部门的工作。结果实施风险管理1年多,...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防范急诊医疗纠纷和投诉中的作用。方法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正确鉴别和评估风险,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和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同时进行临床业务和安全知识培训,协调好急诊与相关科室部门的工作。结果实施风险管理1年多,护患关系明显改善,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降低了纠纷和投诉的发生率。结论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是提高急诊护理服务质量、减少纠纷和投诉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护理行为 风险管理 医部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8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蒋亚斌 朱英娥 黄杏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78-80,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 (NI)的状况和特点。方法 :对 1998年 4月~ 2 0 0 2年3月收治的 813例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医院感染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NI 2 87例 ,感染率为35 30 % ,感染 4 2 7例次 ,例次感染率为 5 2 5 ... 目的 :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 (NI)的状况和特点。方法 :对 1998年 4月~ 2 0 0 2年3月收治的 813例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医院感染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NI 2 87例 ,感染率为35 30 % ,感染 4 2 7例次 ,例次感染率为 5 2 5 2 %。感染多发生于精神分裂症和老年期痴呆患者 ,分别占 4 1 89%和 6 4 1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最高 ,占 4 7 0 7%。年龄越大 ,住院时间越长 ,发生NI的机会也越大。结论 :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NI的感染率较其他患者高 ,应加强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精神病 医院感染 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和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3
作者 林俐红 查显丰 +2 位作者 李珉珉 吴勇 蒋亚斌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103例ACI患者及31例健康对照组血清Lp-PLA2和hs-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I患者血清Lp-PLA2和hs-CRP检测水平...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103例ACI患者及31例健康对照组血清Lp-PLA2和hs-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I患者血清Lp-PLA2和hs-CRP检测水平分别为(297.36±87.51)ng/m L和(18.27±5.46)m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8.37±34.69)ng/m L和(7.15±2.38)mg/L(均P<0.01).ACI患者病情越重,血清Lp-PLA2和hs-CRP水平越高(均P<0.01).血清Lp-PLA2水平与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82,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Lp-PLA2和hs-CRP水平升高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联合检测两者水平对判断患者病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口服抗凝药对我国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颜建龙 赛音夫 +3 位作者 LAM HOANG TRUC 邵文明 谭国强 张爱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41-1347,共7页
背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常引起栓塞事件发生,故抗凝治疗在NVAF治疗中尤为重要。华法林已被证实为有效的传统口服抗凝药,但出血风险高等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弥补了华法林... 背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常引起栓塞事件发生,故抗凝治疗在NVAF治疗中尤为重要。华法林已被证实为有效的传统口服抗凝药,但出血风险高等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弥补了华法林的缺陷而备受临床关注。目的评价NOACs对国内NVAF患者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2015年9月——2016年8月,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筛选关于NOACs与华法林对NVAF患者治疗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纳入文献相关信息,并评价纳入文献质量。结果纳入15篇文献,共2 246例患者,文献质量评分为4~5分。Meta分析显示,与华法林比较,NOACs可降低NVAF患者脑卒中发生率〔OR=0.65,95%CI(0.43,0.97),P=0.04〕、非严重性出血发生率〔OR=0.44,95%CI(0.31,0.61),P<0.001〕及严重性出血发生率〔OR=0.45,95%CI(0.22,0.91),P=0.03〕;而非神经系统性血栓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2,95%CI(0.46,1.14),P=0.16〕。结论采用NOACs治疗NVAF患者脑卒中、非严重性出血及严重性出血发生率低于华法林,非神经系统性血栓栓塞发生率与华法林无差异,NOACs用于治疗国内NVAF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新型口服抗凝药 华法林 栓塞 出血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及eNOS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俞锐敏 周羽竝 +1 位作者 熊爱华 杨钦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SMI)预处理可能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及心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处理组1和处理组2,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以心电图ST段抬高值作为心肌缺血指...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SMI)预处理可能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及心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处理组1和处理组2,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以心电图ST段抬高值作为心肌缺血指标,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和心肌的NO2-/NO3-,RT-PCR检测心肌eNOS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各时点的心电图ST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缺血20min时达高峰,血清和心肌NO2-/NO3-含量及心肌eNOS 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两个处理组于缺血20、30、40min时的心电图ST段抬高幅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血清和心肌NO2-/NO3-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心肌eNOS mRNA表达强于模型组;处理组1和处理组2比较,心电图ST段抬高幅度、血清和心肌的NO2-/NO3-含量及心肌eNOS mRNA表达差异均无显著。结论:参麦注射液可能是通过促进心肌组织eNOS mRNA表达、增强eNOS活性而提高NO水平,达到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心肌缺血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度螺酮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龚晓兵 李淑珍 +4 位作者 黄叶盛 马彦 柳永刚 蒋亚斌 杨见权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6期664-667,共4页
目的:观察坦度螺酮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8例伴有焦虑抑郁的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和莫沙必利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坦度螺酮口服治疗... 目的:观察坦度螺酮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8例伴有焦虑抑郁的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和莫沙必利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坦度螺酮口服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的FD症状、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评分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5.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χ~2=6.49,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坦度螺酮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FD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坦度螺酮 焦虑 抑郁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及其与并发症的关系 被引量:35
7
作者 蒋亚斌 聂立红 荆春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80-2182,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NID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情况及其与合并症、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来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67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检测,同时进行有关合并症、并发症的问卷调查。根据GHbA1c测定将患者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NID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情况及其与合并症、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来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67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检测,同时进行有关合并症、并发症的问卷调查。根据GHbA1c测定将患者分为观察组(GHbA1c>7%)和对照组(GHbA1c≤7%)。结果(1)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者(GHbA1c≤7%)占35.1%(237/676),控制不佳者(GHbA1c>7%)占64.9%(439/676)。(2)观察组合并高血压病和脑血管事件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9.9%vs55.7%,21.8%vs8.9%](均P<0.001)。但两组合并冠心病的比率无显著性差异[18.7%vs17.3%](P>0.05)。(3)观察组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和脂肪肝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6.0%vs35.0%,36.9%vs25.3%](均P<0.01)。但两组并发肾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的比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8.7%vs16.5%,30.8%vs27.4%,5.0%vs3.8%](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率低,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与合并症、并发症有关,应加强健康教育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型HBV感染中白介素-12、白介素-4的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章仕坚 朱宁 +2 位作者 林智强 夏纪田 余锐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24-226,共3页
 目的:以IL-12、IL-4探讨Th1、Th2应答模式在各型HBV感染免疫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各型HBV感染患者血清IL-4、IL-12水平。结果:急性肝炎IL-12、IL-4、IL-12/IL-4明显升高(P<0 05);无症状HBV携带者IL-12无明显改变...  目的:以IL-12、IL-4探讨Th1、Th2应答模式在各型HBV感染免疫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各型HBV感染患者血清IL-4、IL-12水平。结果:急性肝炎IL-12、IL-4、IL-12/IL-4明显升高(P<0 05);无症状HBV携带者IL-12无明显改变(P>0 05),而IL-4明显升高(P<0 05),IL-12/IL-4明显降低(P<0 05);而在慢性肝炎、慢重肝、肝硬化、肝癌各组中IL-4呈现上升,IL-12、IL-12/IL-4呈现下降,并且随各组病情加重以及肝硬化、肝癌发生,IL-12呈递减趋势,IL-4、IL-12/IL-4呈递增趋势。结论:伴有Th1应答下调的Th2优势应答模式是慢性HBV感染以致肝硬化、肝癌发生的重要原因;计算IL-12/IL-4是推断Th1/Th2比势和优势应答模式的一种方法,可作为观察HBV感染的Th应答模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白介素 Th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蒋亚斌 黄立安 +2 位作者 王彤歌 黄舜韶 陈卓铭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7期808-811,共4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同时,采用生理盐水15 mL加生理盐水25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同时,采用生理盐水15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2次/d,均连用14 d。治疗组予注射用灯盏花素5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另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 d。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第7、14、21 d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70.8%)明显高于对照组(40.8%)(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7%)与对照组(6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后90 dMR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依达拉奉与灯盏花素联用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灯盏花素 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安眠药合并酒精混合中毒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俞锐敏 章仕坚 +2 位作者 蒋亚斌 黄新智 蒋建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1-352,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安眠药、酒精混合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混合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对两组催醒时间、症状持续时间、治疗24h前后APACHE-Ⅱ、Glasgow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剂量组催醒时间、症状持...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安眠药、酒精混合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混合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对两组催醒时间、症状持续时间、治疗24h前后APACHE-Ⅱ、Glasgow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剂量组催醒时间、症状持续时间比常规剂量组短(P<0·05),两组治疗24h后APACHE-Ⅱ、Glasgow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大剂量组APACHE-Ⅱ、Glasgow评分改善幅度较常规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安眠药、酒精混合中毒时选用大剂量纳络酮治疗比常规剂量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中毒/药物疗法 催眠药和镇静药/中毒 纳洛酮/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及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汪志刚 张苗青 +3 位作者 郑振声 刘东红 张坡 王西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6-418,共3页
目的:通过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后的冠心病患者,观察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影响,以及是否会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方法:将51例冠心病患者(均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后)分成两组,按1:2匹配,反搏... 目的:通过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后的冠心病患者,观察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影响,以及是否会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方法:将51例冠心病患者(均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后)分成两组,按1:2匹配,反搏组17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此外反搏组予以3个疗程的体外反搏治疗。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NMD)采用Celermajer法;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对照组治疗后FMD、NMD、hsCRP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反搏组治疗后FMD明显升高(P<0.01), NMD也有升高(P<0.05),hsCRP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发现,反搏组FMD和NMD的提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1),两组间hsCRP的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通过提高对血管壁内皮细胞的切应力,改善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内皮功能,使血管的舒张功能增加,且没有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为冠心病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内皮功能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同步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陆红 周涛 佘文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7-249,252,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周剂量紫杉醇同步调强放射(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lung cancer,NSCLC)的放射性肺损伤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周剂量紫杉醇同步调强放射(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lung cancer,NSCLC)的放射性肺损伤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周剂量紫杉醇同步IM-RT,32例对照组应用周剂量紫杉醇同步IMRT。结果:所有的患者均完成了放疗计划,按照RTOG放疗毒副反应评价标准,治疗组Ⅰ-Ⅱ级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及慢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放射治疗过程中,生活质量除社会家庭状况及情感状况外其他领域均有明显差异(P<0.05),放射治疗结束后生活质量的功能状况、附加关注及量表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减少放射性肺损伤的放射率,提高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及放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紫杉醇 调强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2与超液化碘油联合诱导的小鼠肝脏纤维化模型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文斌 姜海平 +2 位作者 张海伟 郭国庆 马秀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22-624,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小鼠肝脏局部纤维化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其可能机制。方法:C57BL/6 J小鼠24只随机分成3组:实验对照组(生理盐水)、碘油组(超液化碘油)、混和液组[超液化碘油+二氧化硅(S iO2)],分别用生理盐水、超液化碘油及混和液各0.2 mL局... 目的:探讨建立小鼠肝脏局部纤维化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其可能机制。方法:C57BL/6 J小鼠24只随机分成3组:实验对照组(生理盐水)、碘油组(超液化碘油)、混和液组[超液化碘油+二氧化硅(S iO2)],分别用生理盐水、超液化碘油及混和液各0.2 mL局部注射小鼠右肝,3个月后观察注射局部病理变化,并比较变性坏死、纤维化及细胞和纤维化结节的面积差异,测量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的变化。结果:3组注射局部肉眼观察无明显差别;HE染色镜下观察,3组小鼠注射局部变性坏死面积不同,其中混和液组引起局部变性坏死面积最大(P<0.01);混和液组与碘油组两两比较变性坏死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在混和液组可见肝脏组织局部的巨噬细胞结节和纤维细胞增生,局部纤维细胞增生较碘油组有显著差异(P<0.05);M asson染色法观察,在混合液组局部胶原纤维形成显著增多,占观察局部面积的10.8%±1.7%(P<0.01);而碘油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8%±1.1%、2.3%±0.7%;3组小鼠血清IgM水平有差异(P<0.01),其中,混合液组最高[(314.7±10.7)mg/L]。结论:S iO2与超液化碘油联合应用可以选择性诱导小鼠肝脏纤维化,同时伴发体液免疫因子IgM的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肝硬化 碘化油 小鼠 免疫球蛋白M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疝修补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文斌 梁中平 郭国庆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52-953,958,共3页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不同年龄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9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根据年龄分成两组:60岁以上和60岁以下组,比较每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在60岁以上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斜疝修补术在手术时间、平均下床...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不同年龄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9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根据年龄分成两组:60岁以上和60岁以下组,比较每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在60岁以上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斜疝修补术在手术时间、平均下床活动时间、疼痛、牵拉不适以及复发等并发症方面优于传统腹股沟斜疝修补术;而在60岁对以下组,并不优于传统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结论疝的治疗应根据个体化原则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2例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被引量:5
15
作者 陆红 张宁 +1 位作者 陈晓玲 郭秀枝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1-842,共2页
关键词 多发伤 院前急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陆红 周涛 刘升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92-2395,共4页
目的分析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中文版肺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L(V4.0),对134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及再次行抗肿瘤治疗的患者进行测量,生命质量各领域分及总量表分为因变量,... 目的分析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中文版肺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L(V4.0),对134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及再次行抗肿瘤治疗的患者进行测量,生命质量各领域分及总量表分为因变量,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再次行放射治疗的男性患者生活质量好于女性患者(P<0.05),脑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局部复发及其他转移的患者(P<0.05)。再次行化疗的女性患者生活质量好于男性患者(P<0.05)。术后复发患者行放射治疗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行化疗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家庭经济、医疗形式和年龄对生活质量有影响,家庭经济与情感状况、特异性模块和总量表呈正相关;医疗形式和社会家庭状况呈正相关。再次行抗肿瘤治疗后患者生理功能与家庭经济呈正相关,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医疗形式与社会家庭状况呈负相关。结论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病理类型、术前分期、和手术方式等均影响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复发转移女性放疗患者及男性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更宜加强心理疏导及社会支持,以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生活质量 化疗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ti-MBP与大鼠脑组织损伤后脑干继发性脱髓鞘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卫 陈善成 +3 位作者 汪志刚 宋秀豹 王玉苹 张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28-1030,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脑组织损伤后,血液中髓鞘碱性蛋白抗体(Anti-MBP)效价与继发性脑干脱髓鞘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制作大鼠脑组织损伤模型,通过间接ELISA法检测伤后不同时期血液中MBP含量、Anti-MBP效价,锇酸染色法检测脑干中髓鞘变性的程度... 目的研究大鼠脑组织损伤后,血液中髓鞘碱性蛋白抗体(Anti-MBP)效价与继发性脑干脱髓鞘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制作大鼠脑组织损伤模型,通过间接ELISA法检测伤后不同时期血液中MBP含量、Anti-MBP效价,锇酸染色法检测脑干中髓鞘变性的程度。结果伤后早期大鼠血液中MBP含量上升,10d后显著下降;伤后4d起Anti-MBP效价显著上升,同时,脑干中脱髓鞘病变的程度也明显加重;10d后两者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Anti-MBP效价上升了4倍,脱髓鞘病变数量上升10倍;30d后逐渐下降。相关分析显示Anti-MBP效价与脱髓鞘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颅脑损伤后,特异性抗原MBP释放入血,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Anti-MBP。后者与继发性脑干脱髓鞘病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组织损伤 髓鞘碱性蛋白抗体 脱髓鞘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救应激条件下实习护生的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陆红 周涛 +2 位作者 周佩如 刘燕清 张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7-61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应用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ECS)设定心脏骤停实施急救的护生69人进行现场测试。... 目的:探讨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应用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ECS)设定心脏骤停实施急救的护生69人进行现场测试。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路径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①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SCL-90除躯体化外,其它各分子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5或P<0.01)。②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的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显著相关。③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作用的路径图中,有1条直接路径:自责对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4条间接路径:退避、客观支持、幻想和求助通过自责对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论:应用ECS设定心脏骤停实施急救的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好,其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 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ECS) 心理健康 护生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许典双 陈克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1358-1359,共2页
目的:为临床减少急腹症误诊的发生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回顾我院近5年来以急性阑尾炎收入院的病例,找出出院诊断为其他急腹症的病例17例,分析总结其误诊原因。结果:误诊病例中,结肠肿瘤2例,妇科疾病10例,泌尿系统结石3例,肠系膜静脉栓塞1... 目的:为临床减少急腹症误诊的发生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回顾我院近5年来以急性阑尾炎收入院的病例,找出出院诊断为其他急腹症的病例17例,分析总结其误诊原因。结果:误诊病例中,结肠肿瘤2例,妇科疾病10例,泌尿系统结石3例,肠系膜静脉栓塞1例,带状疱疹1例。结论:完整的病史询问是避免误诊的前提条件,急诊科医生应向全科医生方向培养,应将尿HCG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作为急腹症女性病人的常规检查,CT检查是确诊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急腹症 临床分析 误诊为 肠系膜静脉栓塞 泌尿系统结石 腹部B超检查 尿HCG检查 出院诊断 误诊原因 误诊病例 结肠肿瘤 妇科疾病 带状疱疹 前提条件 病史询问 全科医生 常规检查 女性病人 CT检查 急诊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组织损伤后局部细胞免疫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克家 李卫 汪志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7-499,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脑组织损伤后不同时期损伤灶局部CD4+、CD8+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的变化及其与损伤灶局部神经元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制作大鼠脑组织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在不同时程检测脑组织损伤灶局部CD4+、CD8+T细胞数及神经元凋亡... 目的研究大鼠脑组织损伤后不同时期损伤灶局部CD4+、CD8+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的变化及其与损伤灶局部神经元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制作大鼠脑组织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在不同时程检测脑组织损伤灶局部CD4+、CD8+T细胞数及神经元凋亡数。结果伤后24h脑组织损伤灶局部CD4+、CD8+T细胞即有明显增加,伤后10d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上升了15倍和20倍,伤后30d逐渐下降。同时期损伤灶局部神经元凋亡数亦呈现出类似的变化规律。相关分析显示损伤灶局部CD4+、CD8+T细胞数变化与神经元凋亡数之间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结论颅脑损伤后,脑组织损伤灶局部CD4+、CD8+T细胞增加非常显著,细胞免疫应答显著增强,介导损伤灶局部神经元凋亡,加重脑组织继发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组织损伤 细胞免疫应答 神经元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