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朝霞 黎晓萱 +2 位作者 徐春雪 徐宏贵 周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EFT)的改变,并探讨其与心脏彩超参数及心血管疾病(CVD)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我院住院的SLE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量2组的E...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EFT)的改变,并探讨其与心脏彩超参数及心血管疾病(CVD)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我院住院的SLE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量2组的EFT,根据EFT是否增厚将SLE患者分为增厚组及不增厚组,比较2组炎症指标、心脏彩超参数及CVD传统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EFT的危险因素。结果:SLE组患者的EFT[4.40(2.60)mm]较对照组[3.10(1.60)mm]显著增厚(P<0.001)。病例组患者中EFT增厚者占42.0%(76/131),对照组EFT增厚者仅占9.5%(9/95)。病例组中EFT增厚组与不增厚组比较结果显示,EFT增厚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左心房直径(LAD)、右心室内径(RV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均显著高于不增厚组。EFT与年龄、病程、BMI、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AD、RVD、IVST、LVPWT及CIMT等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PWT增加是EFT增厚的危险因素。结论:SLE患者的EFT增厚与心脏结构或功能参数的改变相关,提示应对EFT增厚及心脏结构或功能参数异常的SLE患者进一步筛查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 心脏彩超参数 细胞因子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住培医师心理健康状况与住培满意度的关系——基于职业压力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婕 郭军 +3 位作者 王丹 卢春婷 冯宗选 黄莉萍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3-939,共7页
目的:探讨住培满意度对住培医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职业压力在影响路径上的中介作用。方法: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期间,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纳入广东省住培医师5198例,使用住培医师一般情况调查表、住培满意度调查表、职业压... 目的:探讨住培满意度对住培医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职业压力在影响路径上的中介作用。方法: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期间,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纳入广东省住培医师5198例,使用住培医师一般情况调查表、住培满意度调查表、职业压力源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收集数据,利用中介效应检验三步法和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作用分析。结果:广东省住培医师心理健康状况自评筛查阳性2147例(41.30%),各因子阳性率从高到低分别是强迫症(37.90%)、抑郁(30.63%)、人际敏感(26.28%)、焦虑(21.84%)、敌对(19.51%)、躯体化(19.08%)、偏执(18.33%)、精神病性(17.49%)、恐怖(15.18%);中介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工作负荷、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医患关系、组织管理、外部环境、职业兴趣等七个维度的职业压力均在住培满意度影响住培医师心理健康状况路径上起到中介作用。结论:广东省住培医师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差;住培满意度通过缓释住培医师的职业压力,进而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因此,采取优化住培管理、重视临床教学、有效心理干预等措施降低住培医师的职业压力,有助于缓释较低的住培满意度对住培医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培满意度 住培医师 职业压力 心理健康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42
3
作者 边宁 龚博君 +2 位作者 郭军 黄正一 李自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4-418,共5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分析其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及AS组,每组30只。AS组采用维生素D3腹腔注射联合高...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分析其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及AS组,每组30只。AS组采用维生素D3腹腔注射联合高脂饲料饲养的方法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用相关生化方法检测血清各项生化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和钙离子,比色法检测血清NO浓度,并对主动脉行HE染色,免疫组化技术检测iNOS蛋白表达,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简单线性相关分析NO与钙离子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相关性。结果:90 d后成功构建了主动脉中膜钙化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清NO浓度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逐步下降,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钙离子呈正相关,与NO呈负相关。在90 d的AS组粥样斑块区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到iNOS蛋白表达。结论: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主动脉粥样斑块区iNOS蛋白高表达,但血清NO浓度逐渐降低,NO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P联合APACHE Ⅱ评分在危重病患者预后评价中的意义 被引量:21
4
作者 黄世芳 李自成 +2 位作者 高友山 张民杰 郭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1-913,共3页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水平联合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在评价危重病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期间进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ICU病房的62例危重症患者在24 h内进行APACHE Ⅱ评分及测定血...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水平联合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在评价危重病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期间进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ICU病房的62例危重症患者在24 h内进行APACHE Ⅱ评分及测定血清BNP水平,分析两者与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的发生率及通气时间等主要预后指标的关系。结果:62例患者存活44例,死亡18例,病死率为29.0%。其中死亡组APACHE Ⅱ评分值和血清BNP浓度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APACHE Ⅱ评分、呼吸机使用率及病死率随BNP水平升高而升高。结论:BNP和APACHE Ⅱ评分的升高对危重症患者的存活、机械通气的发生率及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主要预后指标的预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钠尿肽 APACHE Ⅱ评分 危重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对心室肌细胞膜钠通道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巫少荣 李自成 +3 位作者 余健 郭军 张爱东 林如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8-661,共4页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心室肌细胞膜钠通道电流(I_(Na))的影响,探讨大蒜素在离子通道水平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用急性酶解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对钠通道的影响。结果:(1)快钠通道电流:大蒜...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心室肌细胞膜钠通道电流(I_(Na))的影响,探讨大蒜素在离子通道水平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用急性酶解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对钠通道的影响。结果:(1)快钠通道电流:大蒜素对豚鼠心室肌细胞I_(Na)呈电压依赖性和浓度依赖的抑制作用。(2)大蒜素对I_(Na)电流密度-电压关系(I-V)曲线的影响:给药前I_(Na)电流密度在膜电位-40mV达到最大峰值为(-13.41±6.95)pA/pF;在500μmol/L灌流法给药后,电流密度最大峰值为(-8.53±3.70)pA/pF,给药后电流密度减少约48%。给药前后电流密度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3)大蒜素对I_(Na)激活-失活曲线的影响:在大蒜素500μmol/L灌流法给药后,激活曲线显示给药前后半数激活电压为(-44.72±15.61)mV vs(-45.66±17.86)mV,斜率因子为-2.7±0.8vs-2.2±0.7,给药前后变化无显著差异。失活曲线显示大蒜素使失活曲线向负电位方向变化,差异显著;半数失活电压为(-88.61±9.60)mV vs(-103.03±8.90)mV(P<0.01),斜率因子为-7.85±0.88vs -7.55±2.75(P>0.05)。结论:大蒜素可浓度依赖性和电压依赖性地抑制心肌细胞膜钠通道电流;给药后I-V曲线上移,显著减少电流密度;其对失活曲线有明显影响,提示大蒜素主要作用于钠通道的失活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膜片钳术 钠通道 心室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F-1α改善高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活及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与分子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海瑞 郑栋 +2 位作者 江灿 郭军 张爱东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6-142,共7页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对高糖环境(25 mmol/L)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 MSCs)存活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全髓贴壁法纯化培养r MSCs,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Hoechst 33258染色从形态学角度观察...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对高糖环境(25 mmol/L)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 MSCs)存活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全髓贴壁法纯化培养r MSCs,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Hoechst 33258染色从形态学角度观察细胞凋亡评估SDF-1α对高糖环境下r MSCs存活的影响,同时通过transwell实验评估SDF-1α对高糖环境下r MSCs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发现,与低糖培养液(5.6mmol/L)比较,高糖培养液可明显抑制r MSCs增殖、促进细胞凋亡(P<0.05),SDF-1α(50 ng/m L)可减轻高糖培养液对细胞增殖的抑制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P<0.05),CXCR4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MD3100(10μg/m L)虽能进一步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Transwell实验发现高糖培养液可明显抑制r MSCs的迁移作用(P<0.05),SDF-1α(50 ng/m L)可逆转高糖培养液对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P<0.05),AMD3100(10μg/m L)可进一步抑制细胞迁移,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DF-1α可能通过CXCR4受体改善高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能力的抑制,而其改善高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活的抑制则可能通过非CXCR4受体介导,为改善MSCs用于治疗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心梗后心力衰竭疗效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1α 凋亡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豚鼠心室肌细胞膜钠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爱东 李自成 庄宁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46-1949,共4页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xy)对豚鼠心室肌细胞膜钠通道电流的影响,探讨Oxy在离子通道水平的 作用机制。方法:用急性酶解法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Oxy对钠通道 的影响。结果:用Oxy 1、10、100、1 000...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xy)对豚鼠心室肌细胞膜钠通道电流的影响,探讨Oxy在离子通道水平的 作用机制。方法:用急性酶解法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Oxy对钠通道 的影响。结果:用Oxy 1、10、100、1 000μmoL/L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钠电流。在100μmol/L时,给药后电流密度抑制 约40%(P<0.01),可使心肌细胞钠电流-电压曲线上移,但激活电位、峰电位及反转电位无改变;Oxy使失活曲线向 负电位方向变化,并使灭活后恢复过程延迟;对激活曲线无明显影响。结论:Oxy可通过浓度依赖性和电压依赖性地 抑制心肌细胞膜钠通道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膜片钳术 钠通道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BCG4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差异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郭军 蔡军 李自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67-2071,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DNA启动子甲基化的差异,期待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初步揭示人类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方法:实验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原发性高血压组,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全基因组DNA。通过DNA甲基化芯片高通量筛选,共得到...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DNA启动子甲基化的差异,期待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初步揭示人类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方法:实验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原发性高血压组,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全基因组DNA。通过DNA甲基化芯片高通量筛选,共得到差异甲基化基因627个。筛选FZD7、LRP、TTBK1、USFP1、SYCE1、NDUSF8、ZNF540和ABCG4共8个可能与高血压相关基因,并进行后续亚硫酸氢盐测序PCR分析。结果:8个候选基因中,ABCG4差异甲基化程度最为显著。原发性高血压组ABCG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18.3%,正常组为32.4%,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本研究证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BCG4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可能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 高血压 启动子 基因 ABCG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CE2水平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变化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娟 林玉壁 +7 位作者 尹更生 李自成 陈万群 胡娟 谭琳琳 许少玲 郑冬玲 潘涌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水平,分析ACE2与冠心病(CHD)不同病程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CHD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非CHD对照组样本85例,CHD样本174例,并按照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分成轻度(<50%)狭窄组(ls-CH...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水平,分析ACE2与冠心病(CHD)不同病程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CHD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非CHD对照组样本85例,CHD样本174例,并按照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分成轻度(<50%)狭窄组(ls-CHD组)、中度(50%~75%)狭窄组(ms-CHD组)和严重(≥75%)狭窄组(ss-CHD组)。通过ELISA检测所有样本血清中ACE2水平,统计分析CHD不同病程下的ACE2水平,从而探讨血清ACE2水平与CHD发生发展间的关系。结果:ls-CHD、ms-CHD和ss-CHD组血清ACE2水平均高于非CHD组,并且随着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加深而上升。男性血清ACE2水平要比女性的高。单一性别内,ls-CHD、ms-CHD和ss-CHD组血清ACE2水平均高于非CHD组,并有显著性差异。回归分析发现性别、糖尿病、CHD与血清ACE2水平相关,并且性别和CHD是血清ACE2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男性血清ACE2水平高于女性;与非CHD患者相比,CHD患者血清ACE2水平升高;在CHD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ACE2水平随CHD病情的恶化而持续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与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福成 单光华 +3 位作者 边宁 陈向辉 蓝县武 张爱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17-1620,共4页
目的:分析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厚度与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115例因胸痛住院的患者行冠脉CTA并进一步行冠脉造影明确有无冠心病,选取冠脉CTA右心室游离壁切面测定EAT厚度。自动生化分析... 目的:分析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厚度与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115例因胸痛住院的患者行冠脉CTA并进一步行冠脉造影明确有无冠心病,选取冠脉CTA右心室游离壁切面测定EAT厚度。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结果:81例患者确诊为稳定性冠心病,34例患者排除冠心病。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正常。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的自然对数[ln(NT-pro BNP)]明显高于无冠心病患者(P<0.05),EAT厚度明显高于无冠心病患者(P<0.05),两者之间呈正相关(P<0.05)。校正相关影响因素后,ln(NT-pro BNP)仍与EAT厚度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EAT厚度是ln(NT-pro BN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EAT厚度和血浆NT-pro BNP水平均明显增加,两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外膜脂肪组织 N端脑利钠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素对红细胞血红蛋白携氧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单光华 李自成 +1 位作者 黄耀熊 吴正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67-2469,共3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是否影响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方法:应用拉曼光谱扫描光谱分析肾上腺素作用下及酸性环境下的红细胞氧合血红蛋白的改变。采集健康人红细胞,悬浮于不同pH值(pH 5.0、pH7.4)等渗PBS缓冲液,肾上腺素预处理红细胞,...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是否影响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方法:应用拉曼光谱扫描光谱分析肾上腺素作用下及酸性环境下的红细胞氧合血红蛋白的改变。采集健康人红细胞,悬浮于不同pH值(pH 5.0、pH7.4)等渗PBS缓冲液,肾上腺素预处理红细胞,在拉曼光谱点扫描分析检测单个活态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特征光谱变化。结果:酸性环境下,红细胞的氧合血红蛋白特征峰在肾上腺素的作用下显著升高(P<0.05);而在正常pH时,肾上腺素的这一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肾上腺素在酸性环境时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氧合力,减少氧从血红蛋白的解离,不利于缺氧组织供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类 拉曼光谱 儿茶酚胺类 携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在中青年高血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海瑞 彭伟 巫少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8-254,共7页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青年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20%,并逐年上升。这可能与中青年人群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有关,主要表现为以舒张压升高为主。中青年高血压与慢性冠心病或脑卒中明显相关,积极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长期...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青年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20%,并逐年上升。这可能与中青年人群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有关,主要表现为以舒张压升高为主。中青年高血压与慢性冠心病或脑卒中明显相关,积极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长期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风险。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血压,更适用于舒张压升高为主的中青年高血压患病人群。本文通过回顾文献分析了中青年高血压的流行病学数据、潜在机制及临床意义,探讨了β受体阻滞剂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主要作用及应用要点,为临床医生治疗中青年高血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 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 中青年 Β受体阻滞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大鼠心肌功能障碍的常规超声心动图与组织多普勒成像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单光华 徐雅倩 +9 位作者 唐翔诩 李红梅 王彦平 黎凯颖 邢云 戴晓萌 杨多猛 吕秀秀 陆大祥 王华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43-1248,共6页
目的:利用脓毒症大鼠模型,比较常规超声和组织多普勒超声指标在早期诊断脓毒症大鼠心肌内在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中的价值。方法:利用盲肠结扎穿孔(CLP)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22只大鼠随机分成CLP组与假手术组,每组11只。利用ELISA和Western... 目的:利用脓毒症大鼠模型,比较常规超声和组织多普勒超声指标在早期诊断脓毒症大鼠心肌内在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中的价值。方法:利用盲肠结扎穿孔(CLP)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22只大鼠随机分成CLP组与假手术组,每组11只。利用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水平;离体心脏灌流、常规超声心动图和心脏组织多普勒成像测定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CLP术后6 h,大鼠血清中TNF-α水平及左心室ICAM-1和VCAM-1表达显著升高,左心室±dp/dtmax显著降低,左心室每搏输出量与舒张末期容积显著降低,但左室射血分数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性,二尖瓣血流速度E波峰值和A波峰值显著降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波峰值和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波峰值显著降低,而E/E’比值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性。相关分析显示,E’波峰值和A’波峰值分别与-dp/dtmax呈正相关(r分别为0.460和0.520,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成像可以有效评价脓毒症早期心肌内在舒张功能障碍,E’与A’峰值可以作为检测左室心肌舒张功能障碍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功能障碍 离体心脏灌流 组织多普勒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突发意识障碍为表现的Danon病一例
14
作者 颜建龙 邵文明 张爱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5-515,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17岁,因“意识障碍、心肺复苏术后3h余”入院,上课时出现头晕不适,伴恶心,随即突发意识障碍,伴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无尿便失禁,旁人就地行胸外心脏按压,约10min后急救车到达现场,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及球... 1临床资料 患者,男,17岁,因“意识障碍、心肺复苏术后3h余”入院,上课时出现头晕不适,伴恶心,随即突发意识障碍,伴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无尿便失禁,旁人就地行胸外心脏按压,约10min后急救车到达现场,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及球囊辅助通气,后转入外院,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先后反复除颤5次,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意识障碍 持续胸外心脏按压 临床资料 心肺复苏 四肢抽搐 尿便失禁 辅助通气 心室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疾病应对方式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耀霞 杨巧红 +3 位作者 邱玮瑜 余红雨 黄贤珍 柯琦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992-2997,3012,共7页
背景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能够预防疾病复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过往研究提示50%以上的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疾病消极应对方式,并对其预后和生命质量造成负向影响,但其疾病应对方式选择的个人及社会文化方面的深层原因尚不明晰。... 背景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能够预防疾病复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过往研究提示50%以上的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疾病消极应对方式,并对其预后和生命质量造成负向影响,但其疾病应对方式选择的个人及社会文化方面的深层原因尚不明晰。自我调节理论已被广泛运用于脑卒中、慢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的行为分析、综合干预、健康促进等研究中,目前尚缺乏从该理论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中青年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目的基于自我调节系统四因素理论探讨中青年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疾病应对方式。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1—6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中青年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信息饱和原则确定研究样本量,最终纳入15例患者。课题组成员和专家对预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后确定最终访谈提纲,对研究对象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运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中青年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疾病应对方式可归纳为2个主题:(1)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并存,包括积极应对(调整心态与控制情绪,正面疾病与自我激励,转变生活方式,寻找新的平衡),消极应对(忍耐、回避、无奈接受、屈服、隐瞒);(2)影响应对方式选择的因素(社会支持、预后估计、行为益处获得情况、榜样的力量)。结论中青年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疾病应对方式为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并存,且消极应对情况不容忽视,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多途径个性化健康教育,切实做好健康行为益处教育,并善于发挥榜样引领、激励和监督的作用,以改善患者疾病消极应对的状况、增强积极应对,最终促进患者身心全面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中年人 青年人 应对方式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AS抑制剂用于冠心病防治:优选ACEI还是ARB?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奕 李自成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6-283,共8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不仅被广泛用于降压治疗,在冠心病的防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ACEI和ARB这两类药物在冠心病防治中愈合区别以及优选哪一种,仍...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不仅被广泛用于降压治疗,在冠心病的防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ACEI和ARB这两类药物在冠心病防治中愈合区别以及优选哪一种,仍是临床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对RAAS抑制剂ACEI和ARB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其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伴动态左心室流出道梗阻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抒璇 郭军 陈向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98-1598,共1页
图1冠状动脉造影A.前降支闭塞,前向血流TIMI 0级(箭);B.前降支植入支架1枚,前向血流TIMI 3级(箭)图2末次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左心室流出道频谱多普勒A.静息状态左心室流出道峰值血流速度123 cm/s,峰值压力阶差6 mmHg;B.瓦氏动作时左心... 图1冠状动脉造影A.前降支闭塞,前向血流TIMI 0级(箭);B.前降支植入支架1枚,前向血流TIMI 3级(箭)图2末次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左心室流出道频谱多普勒A.静息状态左心室流出道峰值血流速度123 cm/s,峰值压力阶差6 mmHg;B.瓦氏动作时左心室流出道峰值血流速度285 cm/s,峰值压力阶差33 mmHg患者女,55岁,因“4 h前在家中进食后突发胸前区闷痛、气促不适”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室性流出道阻塞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估肺动脉收缩压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浩辉 郭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9-313,共5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收缩压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纳入198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分为脑卒中组(n=39),非脑卒中组(n=159).通过统计学分析方法得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 目的:探讨肺动脉收缩压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纳入198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分为脑卒中组(n=39),非脑卒中组(n=159).通过统计学分析方法得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因素,并进一步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在脑卒中组中,有61.5%的患者存在肺动脉高压,而非脑卒中组中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仅有26.4%(P<0.01).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肺动脉高压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4.072,P<0.01).通过ROC曲线分析比较CHA2DS2-VASc-hPAP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结果表明前者对于脑卒中事件的预测价值明显优于后者.结论: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PASP≥30mmHg与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密切相关.而CHA2DS2-VASc-hPAP评分在预测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价值或许要优于CHA2DS2-VASc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肺动脉收缩压 CHA2DS2-VASc评分 CHA2DS2-VASc-hPAP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复氧致心肌AC16细胞损伤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戴文芝 叶文峰 +4 位作者 何原 陈灿 黄石安 雷桅 郭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32-1235,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复氧条件下不同复氧时间致心肌细胞损伤的途径。方法:培养人心肌AC16细胞,先置入1%O2、无糖无血清条件下培养24 h,再更换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联合21%O2进行不同时间的复氧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并通过Western ... 目的:探讨缺氧复氧条件下不同复氧时间致心肌细胞损伤的途径。方法:培养人心肌AC16细胞,先置入1%O2、无糖无血清条件下培养24 h,再更换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联合21%O2进行不同时间的复氧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细胞损伤途径标记分子的蛋白水平,如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II/-I、细胞焦亡相关蛋白caspase-1和gasdermin D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和Bcl2。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缺氧复氧组细胞活力降低,且随复氧时间延长,细胞活力相应持续降低(P<0.05),同时缺氧组LC3-II/-I上调(P<0.05),而复氧后LC3-II/-I较缺氧组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此外,cleaved caspase-1和cleaved gasdermin D蛋白在复氧6 h组和复氧12 h组表达水平上调(P<0.05);cleaved caspase-3水平和Bax/Bcl2在复氧12 h组上调(P<0.05)。结论:缺氧致心肌AC16细胞的自噬上调,并随复氧时间增加自噬水平减弱,且在复氧过程中细胞焦亡的激活早于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复氧 心肌细胞 细胞自噬 细胞焦亡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