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影像技师岗位胜任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林志超 闫秀芳 叶茂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目的:分析医学影像技师岗位胜任的影响因素,旨在为考核评估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文献分析和访谈法设计和制作问卷,并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对410名医院的影像技师分二轮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4.0统计分析其岗位胜任的影响因... 目的:分析医学影像技师岗位胜任的影响因素,旨在为考核评估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文献分析和访谈法设计和制作问卷,并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对410名医院的影像技师分二轮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4.0统计分析其岗位胜任的影响因素。结果:两轮问卷函调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6.1%(173/180)和91.7%(211/230),统计分析显示影响技师岗位胜任主要因素有综合能力、职业形象、价值观、技师特性及就业动机,影响因素的权重比例分别为45.94%、7.65%、6.10%、9.82%;经相关性分析显示医学影像技师胜任程度与技师综合技能、职业形象、职业价值观、技师特性及就业动机呈正相关(P<0.05),与影像技师所处医院等级及最后学历变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除影像技师所处医院等级及最后学历外,影像技师综合能力、职业形象、价值观、技师特性及就业动机是影响医学影像技师胜任上岗最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可为医院影像技师工作评价、岗位选拨、绩效评估及培训考核等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技师 胜任力 相关性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例贲门癌不同影像学检查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叶泳松 陈棣华 +1 位作者 刘波 吴珊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5-858,861,共5页
目的:探讨贲门癌不同影像学检查的比较。方法:65例经病理证实的贲门癌患者全部行消化道造影,30例同时行CT检查,17例同时行MR I检查。结果:65例贲门癌表现为贲门区肿块影;CT示6例淋巴结转移,1例腹壁转移;MR I示11例淋巴结转移,4例肝脏转... 目的:探讨贲门癌不同影像学检查的比较。方法:65例经病理证实的贲门癌患者全部行消化道造影,30例同时行CT检查,17例同时行MR I检查。结果:65例贲门癌表现为贲门区肿块影;CT示6例淋巴结转移,1例腹壁转移;MR I示11例淋巴结转移,4例肝脏转移。能清楚显示胃壁的多层影像MR I检查有88%(15/17),而CT为37%(11/30);MR I检查T分期的准确率为87%(13/15),而CT为73%(8/11)。结论:钡剂造影是诊断贲门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和MR I是有效的补充,能做出较准确的肿瘤TNM分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依据。但MR I对贲门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钡剂造影 电子计算机横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模型对食管癌术后个体化辅助治疗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莫笑开 林少帆 +6 位作者 伍光恒 陈焯枝 郑旭峰 胡泽桓 肖健宁 林黛英 张水兴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2-311,共10页
目的:构建及验证基于影像组学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切除术后的无病生存期(DFS)模型,并进一步其评估术后辅助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放射科医师手工勾画患者治疗前CT图像上的肿瘤感兴趣区后... 目的:构建及验证基于影像组学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切除术后的无病生存期(DFS)模型,并进一步其评估术后辅助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放射科医师手工勾画患者治疗前CT图像上的肿瘤感兴趣区后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Cox回归筛选关键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同时,通过临床特征筛选及建立临床模型,结合以上模型后得到影像组学-临床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指数)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影像组学模型由10个影像组学特征构成。病理淋巴结分期为DFS独立的临床风险因素。影像组学-临床模型表现出对肿瘤进展高低风险人群的良好区分度,训练集C指数为0.744,95%置信区间(CI)为0.689~0.799,验证集C指数为0.774,95%CI为0.676~0.872。高风险组中位DFS明显小于低风险组其中训练集(16个月vs 39个月,P<0.001);验证集(11个月vs 24个月,P<0.001)。同时,在训练集的低风险患者中,手术后辅助治疗患者与单纯手术患者的DFS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DFS分别为34.4个月,32.5个月,P=0.816)。结论:本研究构建并验证了基于治疗前CT图像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DFS的影像组学-临床模型,该模型具有评估术后肿瘤进展低风险人群的辅助治疗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无病生存期 辅助治疗 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CT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6
4
作者 任洁 周毅 +2 位作者 吴会霞 朱丽花 蔡香然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4-386,共3页
目的探讨双能CT(DECT)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1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强直性脊柱炎(AS)及3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行第2代DECT对最痛部位包括手腕关节或肘关节或膝关节或足踝关节及腰椎、骨盆和骶髂关节进行扫描。... 目的探讨双能CT(DECT)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1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强直性脊柱炎(AS)及3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行第2代DECT对最痛部位包括手腕关节或肘关节或膝关节或足踝关节及腰椎、骨盆和骶髂关节进行扫描。用DE Image view处理软件独立分析、评价,以检查部位有绿色伪彩结晶沉积作为诊断依据。记录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血尿酸水平。3例痛风患者穿刺活检检查尿酸盐结晶,与DECT结果进行比对。10例入组时DECT显示有尿酸盐结晶沉积的慢性痛风患者服用降尿酸药物6月后复查相同关节部位DECT,比较治疗前后尿酸盐沉积情况。结果痛风性关节炎组、AS组、RA组DECT(+)分别为98.4%(60/61),13.3%(4/30)、6.7%(2/30)(χ2=95.522,P<0.05)。21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DECT(+)为95.2%(20/21),40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DECT(+)为100%(40/40)。3组高尿酸血症患者比例分别为60.7%(37/61),30%(9/30),23.3%(7/30)。3组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中DECT(+)分别为97.3%(36/37),44.4%(4/9),28.6%(2/7)(χ2=24.197,P<0.05)。痛风组共发现344处尿酸盐结晶,最常出现结晶沉积的部位依次为第一跖趾关节(22.1%)、第一趾中远端(19.8%)、跟骨(17.4%)、胫骨下端(13.4%),AS组共发现17处尿酸盐结晶,RA组共发现5处尿酸盐结晶。3例穿刺活检发现尿酸盐结晶的痛风患者,DECT在活检部位均检测到绿色标记的尿酸盐沉积。10例DECT显示有尿酸盐结晶沉积的慢性痛风患者服用降尿酸药物6月后复查相同关节DECT,发现局部尿酸盐结晶减少。结论 DECT可以清晰显示尿酸盐结晶,有助于痛风与其他关节炎的鉴别诊断及随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双能CT 尿酸盐结晶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康复治疗对轻中度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的疗效 被引量:18
5
作者 欧阳辉 宋秀豹 +2 位作者 王玉苹 朱丽花 史长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轻中度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BME)的疗效.方法:选择核磁共振(MRI)诊断为BME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轻中度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BME)的疗效.方法:选择核磁共振(MRI)诊断为BME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指导原则进行规范化的综合康复治疗,采用布洛芬胶囊(0.3 g,一日两次)+氨基葡萄糖(750 mg,一日两次)+综合康复治疗(体外高频热疗+肌力训练),共12周;对照组:布洛芬胶囊(0.3 g,一日两次)+氨基葡萄糖(750 mg,一日两次),共12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问卷调查进行疼痛和关节功能评分.BME评估利用MRI技术采用Felson等方法进行评分.结果:综合康复治疗在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方面的疗效优于药物组,两组BM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BME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方法均能有效减少BME,且综合康复疗法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结论:通过MRI观察,综合康复治疗(体外高频热疗+肌力训练+药物)能够减轻膝骨关节炎的骨髓水肿,具有消炎、消肿、止痛、延缓软骨退变、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关节炎 骨髓水肿 综合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对早期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黄少君 孙升云 +2 位作者 徐梅 颜显欣 沈思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278,共6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对早期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软骨的影响.方法: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取6只为正常组,12只制作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2周后待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建立,均行MRI检查,再将12只造模兔随机分为模型组6只、药物组6只.第15日起每天... 目的:研究淫羊藿对早期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软骨的影响.方法: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取6只为正常组,12只制作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2周后待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建立,均行MRI检查,再将12只造模兔随机分为模型组6只、药物组6只.第15日起每天开始予药物组淫羊藿按质量分数为1 g/kg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则给予等量蒸馏水,所有实验兔灌胃4周后,再行MRI检查,测量信噪比(SNR)、T1ρ值,取胫骨平台用实时PCR测定软骨中MMP-3mRNA表达水平,股骨远端行HE和番红-固绿染色.结果:造模2周后,造模组SNR值低于正常组(P<0.05),T1ρ值高于正常组(P<0.01);经治疗后,药物组SNR值高于模型组(P<0.01),T1ρ值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较正常组MMP-3mRNA表达水平增加(P<0.05),关节软骨组织结构破坏严重,软骨细胞外基质中蛋白多糖减少;药物组较模型组MMP-3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软骨结构破坏减轻,蛋白多糖丢失明显减少.结论:淫羊藿可减缓膝骨性关节炎的软骨退变,可能与减少蛋白多糖的丢失、下调软骨中MMP-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骨性关节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3 蛋白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刺激状态下正常成人电针光明穴的脑功能性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周全 高鹏 +2 位作者 赵仓焕 黄心洁 李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07-911,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针刺足少阳胆经光明穴(GB37)与视觉刺激后引起的人脑血液动力学反应,探讨分析视觉刺激状态下针刺对脑功能活动区的影响。方法:25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无视觉刺激电针组(10例)与视觉刺激状态电针组(15例)。视觉刺激状态电针... 目的:对比研究针刺足少阳胆经光明穴(GB37)与视觉刺激后引起的人脑血液动力学反应,探讨分析视觉刺激状态下针刺对脑功能活动区的影响。方法:25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无视觉刺激电针组(10例)与视觉刺激状态电针组(15例)。视觉刺激状态电针组15例健康自愿者中12例取得成功,并在2种不同的刺激模式(包括视觉刺激任务与视觉刺激状态下针刺光明穴)状态下进行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BOLD-fMRI)实验;应用闪烁棋盘方格为视觉刺激任务,频率8Hz,最后以图像数据重组方法,检测受试者在接受视觉刺激任务与针刺状态时的大脑响应功能区的激活,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视觉刺激任务时见脑干、小脑后叶大面积激活、及边缘叶、海马、颞中回、颞下回激活;针刺状态时见顶叶中央后回、顶下小叶、顶叶楔前叶、额中回激活。在视觉刺激下时电针光明穴见额上回,额下回、顶叶楔前叶及枕叶舌回激活。结论:功能性磁共振技术可看出针刺后脑功能响应功能区的激活情况;视觉刺激的参与导致针刺脑激活区改变,且该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刺足少阳胆经光明穴对视觉系统转导通路整合有一定影响;此外,外界的刺激亦对针刺疗效可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光明穴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型患者脑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贾艳滨 王颖 +1 位作者 凌雪英 黄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型患者主要脑区白质纤维束有无异常。方法对未系统使用过精神药物治疗的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型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测量胼胝体膝部、压部、双侧额叶白质...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型患者主要脑区白质纤维束有无异常。方法对未系统使用过精神药物治疗的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型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测量胼胝体膝部、压部、双侧额叶白质、双侧扣带束前部和双侧海马头部分各向异性(FA)值。结果①患者组及对照组组内比较,左右侧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患者组左侧海马头和胼胝体压部FA值[(0.17±0.03),(0.73±0.09)]显著低于对照组[(0.20±0.02),(0.79±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患者组左右侧扣带束前部FA值[(0.28±0.06),(0.29±0.05)]低于对照组[(0.43±0.07),(0.38±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型患者双侧扣带束前部、胼胝体压部及左侧海马头的白质纤维束完整性受损,提示其可能存在脑神经发育连接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胼胝体 海马 扣带回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版(2020)WHO骨肿瘤分类解读 被引量:28
9
作者 刘斯润 蔡香然 邱麟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2期1086-1091,共6页
2020年发行的第5版WHO骨与软组织肿瘤分册中骨肿瘤分类有一定的改变,笔者就该部分的主要改变作简要的总结和概括,主要归纳为新版中整体骨肿瘤分类的调整、各骨肿瘤的分级和命名、新增/删除的病变、重新归类的病变和已知肿瘤的重新定义等... 2020年发行的第5版WHO骨与软组织肿瘤分册中骨肿瘤分类有一定的改变,笔者就该部分的主要改变作简要的总结和概括,主要归纳为新版中整体骨肿瘤分类的调整、各骨肿瘤的分级和命名、新增/删除的病变、重新归类的病变和已知肿瘤的重新定义等,与2013年发行的第4版进行比较,以帮助读者更快地理解应用新分类的内容,指导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WHO分类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活性与强连接:脑梗死后慢性期失语症的静息态脑功能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戴燕红 王红 +5 位作者 罗海龙 赵钊 黄颖安 汪睿清 邹月华 李淑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96-1504,共9页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rs-f MRI)探讨脑梗死后慢性期重度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脑功能的变化。方法:首先,扫描得到15例脑梗死后慢性期重度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和18例健康人对照者...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rs-f MRI)探讨脑梗死后慢性期重度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脑功能的变化。方法:首先,扫描得到15例脑梗死后慢性期重度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和18例健康人对照者的静息态磁共振数据,采用DPARSF软件进行比率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f ALFF)分析,利用REST软件进行独立双样本t检验,得到失语症患者组f ALFF信号减低的脑区,并与汉语失语成套测验评估量表(aphasia battery Chinese,ABC)各言语亚项得分及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测评量表(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BDAE)失语症严重程度做相关性分析,然后选择与失语症严重程度及言语功能评分有相关性的脑区作为感兴趣区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分析并进行双样本t检验,得到失语症患者组和健康人对照组语言功能网络的差异脑区。结果:(1)f ALFF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失语症患者左侧额中回的f ALFF信号减弱最为显著且与失语症严重程度、部分语言学评分有显著正相关(BDAE严重程度分级:r=0.524,P=0.045;流畅性:r=0.562,P=0.029;听理解:r=0.615,P=0.015;复述:r=0.523,P=0.045;命名:r=0.543,P=0.037),其他脑区均无相关性。(2)FC结果:以左侧额中回作为感兴趣区,失语症患者组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主要集中在左侧半球,而连接增强的脑区不仅位于左侧半球传统语言功能区周围(左侧颞上回、左侧眼眶部额下回),右侧半球亦可见连接增强的脑区:右侧海马、右侧颞中回、右侧岛叶、右侧扣带回中部、右侧眼眶部额下回。结论:静息状态下,与正常对照相比,脑梗后慢性期重度失语症的脑功能活动存在以左侧额中回低功能活动水平为基础的强功能连接重组,包括周边连接以及对侧半球连接。这种语言功能区域的漂移、代偿,可为失语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的深入理解提供客观的影像学特征以指导临床诊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比率低频振幅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形态学指标在肺动脉高压肺心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义 汤彦 +1 位作者 周全 刘斯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108-1109,共2页
目的 :评价MRI形态学指标在肺动脉高压肺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MRI检测肺动脉高压肺心病患者主肺动脉、右下肺动脉及右室流出道宽径、室间隔厚度、右室前后径、右房横径、右房长径等指标 ,与相应CR胸片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目的 :评价MRI形态学指标在肺动脉高压肺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MRI检测肺动脉高压肺心病患者主肺动脉、右下肺动脉及右室流出道宽径、室间隔厚度、右室前后径、右房横径、右房长径等指标 ,与相应CR胸片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指标比较。结果 :MRI与CR胸片测定右下肺动脉干宽径分别为 ( 16 5± 2 7)mm、( 17 7± 3 5 )mm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MRI与彩超测定主肺动脉宽径、室间隔厚度分别为 ( 3 1 4± 5 3 )、( 2 5 1± 3 8)mm ;( 16 5± 3 1)mm、( 11 6± 2 0 )mm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MRI与彩超测定右室流出道、右室前后径、右房横径、右房长径分别为 ( 3 2 2± 7 3 )mm、( 3 3 9± 7 7)mm ;( 2 4 9± 6 9)mm、( 2 3 1± 6 2 )mm ;( 4 0 0± 7 1)mm、( 3 9 3± 9 8)mm ;( 4 4 8± 7 1)mm、( 4 3 8± 10 1)mm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对于临床确诊的病人 ,MRI右下肺动脉、MRI主肺动脉、彩超主肺动脉与CR胸片右下肺动脉检测对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与临床符合率分别为91 7%、10 0 0 %、5 0 0 %、91 7% ,MRI主肺动脉与彩超主肺动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MRI、彩超与CR胸片对肺心病诊断与临床符合率分别为 10 0 0 %、10 0 0 %、41 7% ,MRI、彩超与CR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MRI 肺动脉高压 彩超 胸片 肺心病 右下肺动脉 显著性 差异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的导管直接溶栓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红 张艳 +3 位作者 乔宏宇 洪晓涛 王林 王晓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216-2217,共2页
目的对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进行系统性溶栓和导管直接溶栓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对本院介入与血管外科2004年3月至2012年3月8年内采用导管直接溶栓与系统溶栓进行治疗的102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41例、女性61例,年龄21... 目的对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进行系统性溶栓和导管直接溶栓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对本院介入与血管外科2004年3月至2012年3月8年内采用导管直接溶栓与系统溶栓进行治疗的102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41例、女性61例,年龄21~81(46.5±9.1)岁。所有病例患股髂DVT平均(6.9±4.6)d。通过外周或导管直接输注尿激酶进行治疗。溶栓后残留静脉狭窄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和/或支架置入治疗。结果 77例行导管直接溶栓,69例成功地使栓塞静脉段重开通。31例(40.26%)行PTA治疗,14例(18.18%)残留狭窄以支架成形治疗。25例行系统溶栓,7例(25.93%)成功地使栓塞静脉段重开通。结论导管直接溶栓在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 thrombosis,DVT)中较系统溶栓较高的复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溶栓 髂股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鹏 周全 康举龄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1-622,共2页
关键词 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的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美萍 梁长虹 +6 位作者 黄力 郑君惠 曾琼新 王为岗 曾晖 周正根 谭绍恒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5期322-324,共3页
目的 :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3DDCEMRA)技术及其对主动脉夹层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 73例疑主动脉夹层患者 ,均行 3DDCEMRA检查 (重复时间 9ms,回波时间 4ms或 5ms,翻转角 60°) ,对比剂用量 0 .1 5~ 0 .2mmol/... 目的 :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3DDCEMRA)技术及其对主动脉夹层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 73例疑主动脉夹层患者 ,均行 3DDCEMRA检查 (重复时间 9ms,回波时间 4ms或 5ms,翻转角 60°) ,对比剂用量 0 .1 5~ 0 .2mmol/kg,先行减影处理 ,再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 (MIP)重建。以手术和 /或综合检查为标准 ,评价 3DDCEMRA诊断结果。结果 :手术和 /或综合检查发现AD 60例 ,3DDCEMRA检出 58例 ,其敏感性 97% ,特异性 1 0 0 %。 58例均显示了内膜片及真假腔并正确分型 ,显示内膜破口 54个 ,对主动脉分支血管受累评价准确率 89% ,血栓形成表现为假腔内造影剂充盈缺损。结论 :3DDCEMRA扫描时间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图像增强 主动脉疾病 夹层动脉瘤 NMR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皮质梗死慢性期非流利性失语症灰质体积的改变
15
作者 戴燕红 黄嘉英 +4 位作者 罗海龙 汪睿清 黄颖安 陈卓铭 王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85-790,共6页
目的探讨脑皮质梗死慢性期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灰质体积的改变及其与语言功能的关系。方法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脑皮质梗死慢性期非流利性失语症住院患者19例为患者组,健康人28例为对照组,分别行结构磁共振扫... 目的探讨脑皮质梗死慢性期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灰质体积的改变及其与语言功能的关系。方法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脑皮质梗死慢性期非流利性失语症住院患者19例为患者组,健康人28例为对照组,分别行结构磁共振扫描,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分析两组灰质体积存在差异的脑区,提取有体积差异的脑区与患者组汉语失语成套测验评估量表(ABC)部分亚项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组右额下回三角部、右额下回岛盖部、右角回、右内侧额上回、左岛叶、左内侧额上回灰质体积增加,右苍白球灰质体积减少。患者组左岛叶体积与复述(r=0.665,P=0.001)和命名(r=0.638,P=0.003)评分相关,右额下回三角部与听理解(r=0.493,P=0.031)、复述(r=0.576,P=0.009)和命名(r=0.674,P=0.001)评分相关。结论脑皮质梗死慢性期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左岛叶、右额下回三角部体积增大,可能与语言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失语症 结构磁共振成像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 灰质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R2*mapping评估大鼠急性放射性肝损伤模型早期肝纤维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荣 崔盟 +2 位作者 张冬 史长征 罗良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44-1648,共5页
目的探讨MR R2*mapping技术评估SD大鼠急性放射性肝损伤模型早期肝纤维化的可行性。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以固定剂量对大鼠右半肝进行单次放疗,制备急性放射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于放疗前、放疗后1个月(A组)、2个月(B组)和3个... 目的探讨MR R2*mapping技术评估SD大鼠急性放射性肝损伤模型早期肝纤维化的可行性。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以固定剂量对大鼠右半肝进行单次放疗,制备急性放射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于放疗前、放疗后1个月(A组)、2个月(B组)和3个月(C组),分别行T1WI、T2WI及R2*扫描。扫描后处死大鼠行病理学检查、评估肝纤维化分期。测定大鼠左、右半肝的T1WI和T2WI的信号强度及R2*值,分析R2*值与大鼠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最终7只大鼠死亡,A组8只、B组8只、C组7只纳入研究。A、B、C组大鼠肝左叶及右叶相对T1、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后3组肝右叶R2*值均高于肝左叶(P均<0.05)。3组组间两两比较,肝右叶R2*值随放疗后时间延长而升高(P均<0.05),肝左叶的R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前大鼠肝右叶R2*值为(38.42±5.69)Hz,S0期大鼠肝右叶R2*值为(50.75±6.12)Hz,S1期为(58.73±6.40)Hz,S2期(64.34±5.87)Hz。肝右叶R2*值与病理分期呈高度正相关(rs=0.819,P<0.05)。结论 R2*值可用于准确反映SD大鼠急性放射性肝损伤模型早期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深度学习的活动性/非活动性肺结核分类模型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依迪丽·尼加提 米日古丽·达毛拉 +1 位作者 张斌 张水兴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77,86,共10页
目的:评价基于深度学习框架(3D ResNet-50)的肺结核CT辅助诊断模型在活动性/非活动性肺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经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检测并接受胸部高分辨率CT平扫... 目的:评价基于深度学习框架(3D ResNet-50)的肺结核CT辅助诊断模型在活动性/非活动性肺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经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检测并接受胸部高分辨率CT平扫检查的1 94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活动性肺结核患者(ATB)960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non-ATB)980例。所有数据以7∶2∶1的比例随机分组,用于训练、验证和测试集,使用3D Nested UNet模型预先分割肺野区域,然后使用3D ResNet-50进行分类,并收集了用于模型外部验证的外部测试集ATB 100例,non-ATB 100例。为了量化评估深度学习模型的性能,绘制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ACC)、召回率(Recall)、F1分数(F1 score)作为模型评价指标,并使用类激活图来评估感兴趣的激活区域,最后,将该模型与两位放射科医生的外部测试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本组ATB患者比非ATB患者年龄大。结果显示ATB患者咳嗽更多,而非ATB患者出现更多胸痛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及外部验证的诊断性能AUC分别为0.970、0.951、0.933、0.942;ACC分别为0.996、0.981、0.975、0.967,Recall分别为0.989、0.953、0.951、0.952,F1 score分别为0.995、0.983、0.972、0.969。此外,3D ResNet-50模型的性能高于两名放射科医生,AI模型诊断效能也比放射科医师快10倍。结论:3D ResNet-50 AI系统诊断水平与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水平接近,可作为活动性肺结核检测及鉴别诊断的快速辅助诊断工具,快速区分活动性和非活动性肺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图像 活动性肺结核 非活动性肺结核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差值联合梗死体积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冠业 李秋冬 +3 位作者 周志敏 林志超 朱杰琳 欧鸿儒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3-629,共7页
目的:探讨ADC差值联合梗死体积对急性脑梗死后静脉溶栓发生脑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住的急性脑梗死并接受静脉溶栓的61例病例,所有病例均在溶栓前完成头颅MR平扫(包括DWI和FLAIR序列)扫描,测量... 目的:探讨ADC差值联合梗死体积对急性脑梗死后静脉溶栓发生脑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住的急性脑梗死并接受静脉溶栓的61例病例,所有病例均在溶栓前完成头颅MR平扫(包括DWI和FLAIR序列)扫描,测量梗死核心区最低ADC值及其镜面正常区域ADC值,并计算其ADC差值,同时测量梗死体积;溶栓后2周内复查头颅CT或MRI,观察HT发生情况,统计分析ADC差值及梗死体积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预测价值。结果:61例病例中仅13例发生HT。ADC差值对预测发生HT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2(0.747,0.996),特异度为0.958,敏感度为0.692,约登指数为0.650,最佳截断值为(398.9×10^(-6))mm^(2)/s;梗死体积对预测发生HT风险的AUC为0.946(0.889,1.000),特异度为0.854,敏感度为0.923,约登指数为0.777,最佳截断值为28.1mL。构建联合预测模型预测发生HT风险的AUC为0.976(0.943,1.000),特异度为0.937,敏感度为1,约登指数为0.937;结果提示当梗死体积在28.1 mL、ADC差值在(398.9×10^(-6))mm^(2)/s时对预测发生HT风险的效能最佳。结论:ADC差值和梗死体积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其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预测发生HT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出血转化 ADC差值 梗死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对抗式网络在心脏磁共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维肖 方进 +2 位作者 王莹 莫笑开 张水兴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9-144,共6页
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成像是评估心血管结构与功能的重要检查方法。深度学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CMR图像处理中。生成对抗式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GAN)作为深度学习中的一种新兴网络,利用负责图像... 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成像是评估心血管结构与功能的重要检查方法。深度学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CMR图像处理中。生成对抗式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GAN)作为深度学习中的一种新兴网络,利用负责图像生成的生成器与负责判断图像真假的判别器之间的对抗博弈,可创建具有强大生成和泛化能力的图像处理模型。本文总结GAN在CMR图像分割与合成、图像重建、超分辨率重建、虚拟增强方面的主要应用,结合目前CMR的临床应用需求,分析GAN模型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展望,以期尽快提升其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图像处理 生成对抗式网络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X线诊断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莫琦岚 张水兴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9-204,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胸片的深度学习模型检测新生儿肺炎,旨在提高新生儿肺炎的影像诊断水平及效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36幅新生儿胸片,其中新生儿肺炎176例,正常160例。随机将图像按8∶1∶1的比例分... 目的:构建基于胸片的深度学习模型检测新生儿肺炎,旨在提高新生儿肺炎的影像诊断水平及效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36幅新生儿胸片,其中新生儿肺炎176例,正常160例。随机将图像按8∶1∶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及验证集。利用ResNet50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训练模型,然后进行验证。结果:验证组中深度学习模型诊断新生儿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931。结论: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准确诊断新生儿肺炎,但尚需大样本多中心进一步验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深度学习 ResNet50 残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