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 被引量:47
1
作者 卢建亮 陈卓铭 +2 位作者 吴浩 杨伟 陈辉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34-339,共6页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共60例发病<6个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减重步行训练(BWSTT组,30例)或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Robot组,30例),分别于训练...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共60例发病<6个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减重步行训练(BWSTT组,30例)或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Robot组,30例),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8周时采用Fugl-Meyer下肢评价量表(FMA-LE)评价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平衡功能、下肢康复机器人力矩反馈系统评价下肢肌力。结果与训练前相比,两组患者训练8周时FMA-LE(P=0.000)和BBS(P=0.000)评分、步态周期中患侧髋关节(P=0.000)和膝关节(P=0.000)反馈力矩值均增加;与BWSTT组相比,训练8周时Robot组仅步态周期中患侧髋关节(P=0.000)和膝关节(P=0.000)反馈力矩值增加。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和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均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在提高下肢肌力方面优于减重步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运动障碍 下肢 机器人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康复治疗对轻中度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的疗效 被引量:18
2
作者 欧阳辉 宋秀豹 +2 位作者 王玉苹 朱丽花 史长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轻中度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BME)的疗效.方法:选择核磁共振(MRI)诊断为BME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轻中度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BME)的疗效.方法:选择核磁共振(MRI)诊断为BME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指导原则进行规范化的综合康复治疗,采用布洛芬胶囊(0.3 g,一日两次)+氨基葡萄糖(750 mg,一日两次)+综合康复治疗(体外高频热疗+肌力训练),共12周;对照组:布洛芬胶囊(0.3 g,一日两次)+氨基葡萄糖(750 mg,一日两次),共12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问卷调查进行疼痛和关节功能评分.BME评估利用MRI技术采用Felson等方法进行评分.结果:综合康复治疗在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方面的疗效优于药物组,两组BM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BME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方法均能有效减少BME,且综合康复疗法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结论:通过MRI观察,综合康复治疗(体外高频热疗+肌力训练+药物)能够减轻膝骨关节炎的骨髓水肿,具有消炎、消肿、止痛、延缓软骨退变、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关节炎 骨髓水肿 综合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语加工神经机制与双语失语康复
3
作者 陈卓铭 李金萍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395-398,共4页
掌握双语或多语者由于大脑损害致言语功能损害或缺失称为双语或多语失语。随着双语失语人群的不断增加,对康复治疗产生迫切需求,选择何种语言进行康复治疗更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既往基于临床表现和神经定位的失语分类和康复指导理论... 掌握双语或多语者由于大脑损害致言语功能损害或缺失称为双语或多语失语。随着双语失语人群的不断增加,对康复治疗产生迫切需求,选择何种语言进行康复治疗更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既往基于临床表现和神经定位的失语分类和康复指导理论已经无法解决目前双语失语的康复问题。本文基于双语加工神经机制,对目前双语恢复模式和康复语种模式进行评述,并思考和简述双语失语的康复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非MeSH词) 语言加工(非MeSH词) 失语 康复 言语和语言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癸基泛醌对中波紫外线诱导的HaCaT细胞光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4
作者 王妍 赵波 +4 位作者 童嘉玲 马宇昕 王欣 亓翠玲 唐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12-2318,共7页
目的:探讨癸基泛醌(DUb)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人永生化表皮角质细胞(HaCaT)光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UVB辐射HaCaT细胞建立光损伤模型,设置对照组、UVB模型组(30 mJ/cm^(2)UVB)、UVB+低、中、高剂量(2.5、5和10μmol/L)DUb干预... 目的:探讨癸基泛醌(DUb)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人永生化表皮角质细胞(HaCaT)光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UVB辐射HaCaT细胞建立光损伤模型,设置对照组、UVB模型组(30 mJ/cm^(2)UVB)、UVB+低、中、高剂量(2.5、5和10μmol/L)DUb干预组及DUb(10μmol/L)组,共计6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aCaT细胞形态学改变;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Bax、Bcl-2、caspase-3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VB模型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形态改变明显,ROS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GSH含量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DUb干预后显著提高了经UVB诱导的HaCaT细胞活力(P<0.05或P<0.01),减少细胞内ROS和MDA的生成(P<0.05,P<0.01),增加GSH含量和SOD活性(P<0.05或P<0.01),减少了细胞凋亡(P<0.01)。同时中、高剂量DUb干预组中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及p53的水平显著低于UVB组(P<0.01),而抗凋亡蛋白Bcl-2的水平显著高于UVB组(P<0.01)。结论:DUb可以减轻UVB对HaCaT细胞的损伤,减少细胞的凋亡和增强细胞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癸基泛醌 中波紫外线 HACAT细胞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运动功能训练的循证医学研究 被引量:108
5
作者 姚滔涛 王宁华 陈卓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5-570,共6页
近年来,脑卒中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它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四大特点。临床中发现脑卒中后大约有2/3的患者能存活下来,但却有1/2的生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 近年来,脑卒中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它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四大特点。临床中发现脑卒中后大约有2/3的患者能存活下来,但却有1/2的生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 运动功能训练 医学研究 循证 躯体功能障碍 全球性问题 人类健康 高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留针时间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何扬子 韩冰 +5 位作者 林秀华 王丽娜 陈卓铭 胡静 李静铭 彭菊秀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2-266,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留针时间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管血流速度的影响,以探索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时效关系的机理。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恢复期的患者34例,按轻、中和重度随机分成留针20、40和60 m in 3组。在针刺治疗的疗程前后,对患... 目的:观察不同留针时间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管血流速度的影响,以探索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时效关系的机理。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恢复期的患者34例,按轻、中和重度随机分成留针20、40和60 m in 3组。在针刺治疗的疗程前后,对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测。结果:针刺可提高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管血流速度,以留针60 m in作用最为明显。结论:针刺留针时间与脑血管血流速度之间有一定的时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留针时间 缺血性中风 脑血管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类风湿关节炎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欧阳辉 何雪常 +3 位作者 沈龙彬 周毅 李朝霞 陈卓铭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4-180,共7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影响因素,观察运动频率对RA伴发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BMD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初诊RA患者的性别、...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影响因素,观察运动频率对RA伴发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BMD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初诊RA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抗CCP抗体)、RA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评分)等指标,观察这些临床因素对RA患者的BMD及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血清骨代谢指标包括β-胶原降解产物(β-C-terminal telopeptide region of collagen type1,β-CTX)、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I pro collagen N-terminal pro peptide,PINP)、骨钙素(osteocalcin,OC)、25羟维生素D[25-(OH)D],通过电话回访RA患者的康复运动情况,分析运动频率对RA伴OP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本组RA伴发OP的发生率为46.67%,BMD的下降以腰椎、股骨颈最明显。BMD的改变与年龄、病程、DAS28评分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程的延长、DAS28评分的升高,BMD降低(P<0.05)。骨吸收指标β-CTX在年龄≤65岁组、病程≤0.5年组、抗CCP抗体阳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骨形成指标PINP、OC在年龄≤65岁组、抗CCP抗体阳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水平在DAS28评分<2.6组高于DAS28评分≥2.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伴OP患者中,经常运动组的全身及腰椎BMD、PINP、OC均高于不运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INP、OC与经常运动呈正相关(P<0.05),β-CTX与抗CCP抗体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全身BMD受血清25-(OH)D水平及运动频率影响明显,随着血清25-(OH)D水平及运动频率的提高,全身BMD呈增加趋势。结论 RA伴发OP的发病率高,骨密度与年龄、病程、疾病的活动、25-(OH)D水平、运动频率相关。RA伴发OP属于高转换型骨代谢异常,在疾病早期、活动期骨破坏和骨形成均加快。运动可促进骨形成、提高骨密度,建议临床应重视在内科治疗基础上的运动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代谢标志物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致吞咽障碍及其机制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小云 陈卓铭 +1 位作者 王红 向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7-679,共3页
目的:应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致吞咽障碍,探讨其吞咽障碍恢复的可能潜在机制。方法:分析3例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致吞咽障碍的患者应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分级、吞咽造影检查(VFSS)及相关吞... 目的:应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致吞咽障碍,探讨其吞咽障碍恢复的可能潜在机制。方法:分析3例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致吞咽障碍的患者应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分级、吞咽造影检查(VFSS)及相关吞咽肌群的表面肌电检测(s EMG)。结果:3例患者经8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后,才藤吞咽功能评定由1—2级恢复到5—6级。VFSS评分由2—3分提高到6—9分,在s EMG检测中吞咽阶段各肌群的吞咽时程缩短、募集最大振幅提高。结论:采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改善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患者的吞咽功能,其恢复机制可能是增强了感觉刺激的传入,促进脑干吞咽中枢受损侧残留的前运动神经元与对侧中枢建立起新的联系,开始承担起受损区的功能,并促进了皮质核束的神经再生和重组,进而使脑功能重新组织和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吞咽障碍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表面肌电检测 吞咽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短波紫外线加超短波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带状疱疹感染 被引量:6
9
作者 欧阳辉 王玉苹 杨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5-677,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短波紫外线加超短波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带状疱疹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小剂量短波紫外线加超短波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口服阿昔洛韦片与外涂阿昔洛韦软膏治疗。结果:治疗组... 目的:观察小剂量短波紫外线加超短波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带状疱疹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小剂量短波紫外线加超短波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口服阿昔洛韦片与外涂阿昔洛韦软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止痛、止疱、结痂时间、总病程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LE活动性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结论:小剂量短波紫外线加超短波治疗SLE患者带状疱疹感染疗效高,病程缩短,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且未增加SLE的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带状疱疹 短波紫外线 超短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特定动作下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表面肌电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欧阳静明 王楚怀 +4 位作者 王于领 张洲 缪萍 王玉娟 余秋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1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研究太极拳特定动作中股内侧肌(VMO)和股外侧肌(VL)的肌纤维募集情况。方法收集15名健康志愿者在维持5个太极拳定势(白鹤亮翅、金鸡独立、搂膝拗步、十字手、仆步)时VL、VMO的表面肌电信号,比较平均肌电值(AEMG)、平均功率频率(MPF... 目的研究太极拳特定动作中股内侧肌(VMO)和股外侧肌(VL)的肌纤维募集情况。方法收集15名健康志愿者在维持5个太极拳定势(白鹤亮翅、金鸡独立、搂膝拗步、十字手、仆步)时VL、VMO的表面肌电信号,比较平均肌电值(AEMG)、平均功率频率(MPF)、中位频率(MF)、零点通过率(ZCR)。结果维持白鹤亮翅、金鸡独立时,其支撑脚VMO、VL的所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维持搂膝拗步、十字手、仆步时,其支撑脚VL的AEMG、MFC、ZCR、MF均小于VMO(P<0.05);与股四头肌的最大随意收缩负荷相比,所测试的动作下,肌肉负荷属于中小负荷,并且能募集到更多的慢肌纤维。结论进行太极拳运动时,肌肉负荷较小,并且能募集到更多的慢肌纤维;某些太极拳动作下,VMO可以较多地募集到肌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表面肌电图 股内侧肌(VMO) 股外侧肌(V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弓状纤维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红 余齐卫 +4 位作者 牟志伟 陈小云 严嘉健 李淑青 陈卓铭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0-166,共7页
目的:运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对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大脑双侧弓状纤维束形态结构在语言康复治疗前后改变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期探讨大脑白质纤维结构在卒中后失语症恢复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1例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进行5个月的语言康复治... 目的:运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对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大脑双侧弓状纤维束形态结构在语言康复治疗前后改变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期探讨大脑白质纤维结构在卒中后失语症恢复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1例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进行5个月的语言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汉语失语成套测验(ABC)评估和DTI扫描,观察各语言功能亚项和大脑双侧弓状纤维束形态结构的改变,并分析各语言功能亚项改变与双侧弓状纤维束形态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经过5个月的语言康复治疗,患者ABC各语言分项治疗前后得分百分比为:听理解(治疗前66.38%,治疗后69.40%);命名(治疗前84.76%,治疗后84.76%);复述(治疗前64.00%,治疗后72.00%);口语表达(治疗前69.81%,治疗后81.13%),其中听理解和命名功能未见明显改善,而复述和口语表达改善较明显.在口语表达分项的各亚项中,信息量(治疗前66.67%,治疗后83.33%)和流利性(治疗前48.15%,治疗后66.67%)得分明显提高.复述分项中则以句复述亚项得分百分比提高为主,从治疗前的52.63%提高到63.16%.DTI纤维追踪结果显示患者双侧弓状纤维束的纤维数量和致密性增加并出现损伤部位的结构重建.结论: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经过语言康复治疗后大脑双侧弓状纤维束可发生完整性增加及结构重建等改变,这种改变可能参与语言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失语症 语言治疗 弥散张量成像 弓状纤维束 恢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骨性鼻泪管的影像解剖学测量 被引量:5
12
作者 钟晖 宋秀豹 +3 位作者 孙洁 张莉 王莉 张越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2-395,共4页
目的: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观察正常婴幼儿鼻泪管的解剖学特征。方法:应用螺旋CT对27例(54侧)正常婴幼儿和15例(30侧)成人骨性鼻泪管三维重建,再测量骨性鼻泪管长度,鼻泪管长轴与正中矢状切面,水平切面,冠状切面投影的夹角等解剖学数... 目的: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观察正常婴幼儿鼻泪管的解剖学特征。方法:应用螺旋CT对27例(54侧)正常婴幼儿和15例(30侧)成人骨性鼻泪管三维重建,再测量骨性鼻泪管长度,鼻泪管长轴与正中矢状切面,水平切面,冠状切面投影的夹角等解剖学数据,同时用解剖学方法测量7例(14侧)儿童尸头骨性鼻泪管长度作对照,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婴幼儿骨性鼻泪管长度为(10.06±0.29)mm,儿童尸头骨性鼻泪管长度为(9.95±0.31)mm,成人骨性鼻泪管长度为(11.51±1.54)mm,前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前两者与成人鼻泪管长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婴幼儿鼻泪管长轴与正中矢状切面投影的夹角为7.96°±1.62°,与水平切面投影的夹角为73.24°±6.75,°与冠状切面投影的夹角为12.31°±2.03°;成人鼻泪管长轴与正中矢状切面,水平切面,冠状切面投影的夹角分别为8.08°±0.63,°72.69°±3.85,°12.09°±1.21°,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测量婴幼儿鼻泪管解剖学数据的一种有效方法,所得解剖学数据对婴幼儿泪道疾病的手术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鼻泪管 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活性与强连接:脑梗死后慢性期失语症的静息态脑功能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戴燕红 王红 +5 位作者 罗海龙 赵钊 黄颖安 汪睿清 邹月华 李淑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96-1504,共9页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rs-f MRI)探讨脑梗死后慢性期重度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脑功能的变化。方法:首先,扫描得到15例脑梗死后慢性期重度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和18例健康人对照者...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rs-f MRI)探讨脑梗死后慢性期重度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脑功能的变化。方法:首先,扫描得到15例脑梗死后慢性期重度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和18例健康人对照者的静息态磁共振数据,采用DPARSF软件进行比率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f ALFF)分析,利用REST软件进行独立双样本t检验,得到失语症患者组f ALFF信号减低的脑区,并与汉语失语成套测验评估量表(aphasia battery Chinese,ABC)各言语亚项得分及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测评量表(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BDAE)失语症严重程度做相关性分析,然后选择与失语症严重程度及言语功能评分有相关性的脑区作为感兴趣区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分析并进行双样本t检验,得到失语症患者组和健康人对照组语言功能网络的差异脑区。结果:(1)f ALFF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失语症患者左侧额中回的f ALFF信号减弱最为显著且与失语症严重程度、部分语言学评分有显著正相关(BDAE严重程度分级:r=0.524,P=0.045;流畅性:r=0.562,P=0.029;听理解:r=0.615,P=0.015;复述:r=0.523,P=0.045;命名:r=0.543,P=0.037),其他脑区均无相关性。(2)FC结果:以左侧额中回作为感兴趣区,失语症患者组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主要集中在左侧半球,而连接增强的脑区不仅位于左侧半球传统语言功能区周围(左侧颞上回、左侧眼眶部额下回),右侧半球亦可见连接增强的脑区:右侧海马、右侧颞中回、右侧岛叶、右侧扣带回中部、右侧眼眶部额下回。结论:静息状态下,与正常对照相比,脑梗后慢性期重度失语症的脑功能活动存在以左侧额中回低功能活动水平为基础的强功能连接重组,包括周边连接以及对侧半球连接。这种语言功能区域的漂移、代偿,可为失语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的深入理解提供客观的影像学特征以指导临床诊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比率低频振幅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配合超声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被引量:13
14
作者 周丰慧 赵海燕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0-721,共2页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超声波治疗与超短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TM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针刺配合超声波治疗与单纯超短波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超声波治疗TM...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超声波治疗与超短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TM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针刺配合超声波治疗与单纯超短波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超声波治疗TMD方法简单、见效快、疗程短,可迅速消除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配合 超声波 治疗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导入丹参注射液治疗颈性失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欧阳辉 王玉苹 贾艳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71-1173,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颈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符合入选条件的颈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丹参注射液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心理辅导和西药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心理辅导和西药治疗。分别评定治...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颈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符合入选条件的颈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丹参注射液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心理辅导和西药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心理辅导和西药治疗。分别评定治疗前、治疗第2周和治疗结束后2周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国际上统一睡眠效率值(简称睡眠率)。结果入选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睡眠质量指数和睡眠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2周,对照组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疗效明显(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颈性失眠临床疗效显著并无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失眠 丹参注射液 离子导入 直流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ti-MBP与大鼠脑组织损伤后脑干继发性脱髓鞘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卫 陈善成 +3 位作者 汪志刚 宋秀豹 王玉苹 张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28-1030,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脑组织损伤后,血液中髓鞘碱性蛋白抗体(Anti-MBP)效价与继发性脑干脱髓鞘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制作大鼠脑组织损伤模型,通过间接ELISA法检测伤后不同时期血液中MBP含量、Anti-MBP效价,锇酸染色法检测脑干中髓鞘变性的程度... 目的研究大鼠脑组织损伤后,血液中髓鞘碱性蛋白抗体(Anti-MBP)效价与继发性脑干脱髓鞘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制作大鼠脑组织损伤模型,通过间接ELISA法检测伤后不同时期血液中MBP含量、Anti-MBP效价,锇酸染色法检测脑干中髓鞘变性的程度。结果伤后早期大鼠血液中MBP含量上升,10d后显著下降;伤后4d起Anti-MBP效价显著上升,同时,脑干中脱髓鞘病变的程度也明显加重;10d后两者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Anti-MBP效价上升了4倍,脱髓鞘病变数量上升10倍;30d后逐渐下降。相关分析显示Anti-MBP效价与脱髓鞘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颅脑损伤后,特异性抗原MBP释放入血,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Anti-MBP。后者与继发性脑干脱髓鞘病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组织损伤 髓鞘碱性蛋白抗体 脱髓鞘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免疫抑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欧阳辉 何雪常 +1 位作者 周毅 李朝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77-1581,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带状疱疹(HZ)病毒感染的临床免疫特点及物理治疗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合并HZ感染的SLE患者,与同期住院的无感染的SLE患者30例比较,观察两组的一般资料,发病前、发病时、治愈后的实验室指标及T淋...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带状疱疹(HZ)病毒感染的临床免疫特点及物理治疗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合并HZ感染的SLE患者,与同期住院的无感染的SLE患者30例比较,观察两组的一般资料,发病前、发病时、治愈后的实验室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SLE合并HZ组发病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发病时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C反应蛋白升高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淋巴细胞亚群检查指标比较:SLE合并HZ组发病前CD3+百分率升高、CD16+CD56+百分率下降、4/8Ratio计数异常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百分率升高、CD8+计数升高、CD16+CD56+计数下降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时CD3+百分率升高、CD8+百分率升高、CD4+百分率下降、4/8Ratio计数异常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6+CD56+百分率下降、CD8+计数升高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愈后CD16+CD56+百分率下降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Z感染的治疗时间5±1.3 d,治愈率100%,无后遗神经痛发生。结论 SLE合并HZ感染存在免疫抑制状态。提示我们在SLE治疗过程中应加强T淋巴细胞亚群的监测。抗病毒药物和物理治疗对SLE合并HZ感染的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带状疱疹 免疫 物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鼠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缓解小鼠体力疲劳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成成 祝爱珍 +4 位作者 周艳华 刘革修 何冬梅 谭广销 陈卓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05-1708,共4页
目的:观察胎鼠间充质干细胞(MSCs)缓解体力疲劳的作用,探讨其改善肌无力患者或者中老年体弱者生活质量的意义。方法:取孕13.5 d的BALB/c胎鼠,分离纯化得到胎鼠MSCs。6月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单纯运动组和MSCs+运动组。M... 目的:观察胎鼠间充质干细胞(MSCs)缓解体力疲劳的作用,探讨其改善肌无力患者或者中老年体弱者生活质量的意义。方法:取孕13.5 d的BALB/c胎鼠,分离纯化得到胎鼠MSCs。6月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单纯运动组和MSCs+运动组。MSCs+运动组尾静脉输注第5代MSCs,其余2组输注同体积生理盐水。24 h后进行负重游泳试验,测定血尿素氮(BUN)、血乳酸、肝糖原和肌糖原,以及肝、肌肉、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心功能。结果:(1)原代细胞呈梭形、多角形,散在、集落式分布;第5代细胞均匀平行排列或者漩涡状排列,表达CD44和CD105,不表达CD34和CD45,能向成骨细胞或脂肪细胞分化,具备MSCs基本特点。(2)MSCs缓解体力疲劳作用:MSCs+运动组与单纯运动组比较,负重游泳时间明显延长,BUN和血乳酸水平降低,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备增加,肝脏和肌肉组织SOD活性升高,MDA水平降低,以上差异均显著(P<0.05)。(3)心功能增强:MSCs+运动组与单纯运动组比较,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和左室舒张期容积均增加。结论:胎鼠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具有缓解小鼠体力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疲劳 负重游泳试验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治疗与药物治疗106例带状疱疹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小燕 谢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9-109,112,共2页
关键词 紫外线 超短波 带状疱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音治疗对Broca失语症口语表达能力影响的弥散张量成像个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淑青 王红 梁俊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4-356,共3页
Broca失语是失语症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口语表达障碍,目前对Broca失语症的康复治疗方法很多,其中语音治疗法是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口语表达,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明确。
关键词 Broca失语症 口语表达能力 语音治疗 弥散张量成像 个案分析 口语表达障碍 治疗方法 主要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