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品牌智能手机语音采集的一致性及其临床可行性研究
1
作者 郑家兴 陈凯文 +6 位作者 汤雨婷 王刚 徐韵婷 欧建林 黄译萱 凌卫新 陈卓铭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6-221,共6页
目的比较国内常用品牌智能手机与专业录音设备采录的语音参数的差异,探究智能手机是否可应用于临床语音研究。方法选取67例正常受试者,分别使用6种不同品牌智能手机(登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康健”筛查小程序)和专业录音设备进行语... 目的比较国内常用品牌智能手机与专业录音设备采录的语音参数的差异,探究智能手机是否可应用于临床语音研究。方法选取67例正常受试者,分别使用6种不同品牌智能手机(登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康健”筛查小程序)和专业录音设备进行语音采集,提取元音/a/、/i/、/u/基频类、频率类、振幅类、共振峰类、能量类等语音声学参数,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和Tukey's HSD对变量进行两两比较。结果6种不同品牌智能手机与专业录音设备之间基频类:Median F0、Mean F0、Max F0、Min F0,频率类:jitter local、jitter local absolute、jitter rap、jitter ppq5、jitter ddp,振幅类:shimmer local、shimmer local dB、shimmer apq3、shimmer apq5、shimmer apq11、shimmer dda,共振峰类:F1、F2、F3、F4语音声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能量类参数:mean energy(F=31.171,P<0.001)、max energy(F=34.193,P<0.001)、min energy(F=5.453,P<0.001)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国内常用智能手机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康健”筛查小程序录音可以代替专业录音设备进行语音研究,但在选取语音声学参数时能量类参数应当谨慎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手机 能量 语音参数 元音 专业录音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脑影像辅助诊断与经颅磁刺激治疗进展
2
作者 翁旭初 静进 +15 位作者 罗建红 段旭君 臧玉峰 王馨 梁九兴 袁丽霞 杨兴洁 李镭 林力孜 徐海青 陈卓铭 黄赛君 陈强 易泉英 梁茂萍 陈艳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61-670,共10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病因机制未明、异质性高,精准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近年来,脑影像技术在ASD脑机制探索和辅助诊断方面展现重要价值,同时也为精准经颅磁刺激(TMS)干预提供了基础。研究表明,融合多模态脑影像数据,构建具有发育特异性...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病因机制未明、异质性高,精准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近年来,脑影像技术在ASD脑机制探索和辅助诊断方面展现重要价值,同时也为精准经颅磁刺激(TMS)干预提供了基础。研究表明,融合多模态脑影像数据,构建具有发育特异性的个体化脑影像指标,可提高ASD诊断和分类的准确性;基于功能磁共振获得的功能连接引导可实现个体化TMS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脑影像 辅助诊断 经颅磁刺激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期儿童学习障碍评估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树濠 牟志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204,共11页
目的:编制适用于我国学龄期儿童的学习障碍评估量表(learning disabilities rating scale,LDRS),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了广东省河源市的1所普通小学的学生进行预测试和正式测试,样本量分别为114和433。在预测试... 目的:编制适用于我国学龄期儿童的学习障碍评估量表(learning disabilities rating scale,LDRS),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了广东省河源市的1所普通小学的学生进行预测试和正式测试,样本量分别为114和433。在预测试阶段,数据分析采用信度分析、项目分析法、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在正式测试阶段,数据分析采用信度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效标效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法评价LDRS的筛查能力。结果:LDRS由5个维度、29个条目构成,5个维度分别是阅读理解、数学能力、书面表达、注意力及情绪行为,经验证其具有良好的信度、结构效度及效标效度。以临床学习障碍诊断作为金标准,确定71.5为量表最佳截断值,敏感度为0.906,特异度为0.756,约登指数为0.662。结论:本研究编制的LDRS是筛查学习障碍的一个可靠且有效的工具,有助于评估我国学龄期儿童的学习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期儿童 学习障碍 评估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诊断评估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综合康复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勋琦 邓乙首 +5 位作者 李丹 邝志强 龚金生 梁振文 陈卓铭 李建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3-558,共6页
目的:明确产后尿失禁患者肛提肌是否存在神经源性损伤或肌源性损伤,进一步观察盆底肌训练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两种损伤类型的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1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均采用同心圆针电极评估左右侧肛提肌后分为神经源性组(n... 目的:明确产后尿失禁患者肛提肌是否存在神经源性损伤或肌源性损伤,进一步观察盆底肌训练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两种损伤类型的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1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均采用同心圆针电极评估左右侧肛提肌后分为神经源性组(n=33)和肌源性组(n=48),两组患者均接受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肛提肌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otor unit action potential,MUAP)波幅,改良牛津评分法(modified oxford scale,MOS)评分,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scale,I-QOL)评分及尿失禁发生的情况。结果:经过6周治疗后,两组I-QOL、MO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肌源性组I-QOL评分(85.26±9.43)明显高于神经源性组I-QOL评分(74.40±8.01)(P<0.05);肌源性组尿失禁发生率(10%)明显低于神经源性组(18%);肌源性组MOS评分明显优于神经源性组(P<0.05);肌源性组左、右侧肛提肌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波幅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神经源性组左、右侧肛提肌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波幅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产后尿失禁患者肛提肌存在神经源性损伤或肌源性损伤,盆底肌训练结合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两种损伤类型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临床症状,但对于肛提肌出现神经源性损伤的患者应考虑做进一步的临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诊断 盆底肌训练 压力性尿失禁 生物反馈 肛提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行训练矫正仪用于治疗偏瘫足下垂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杨伟 牟志伟 +2 位作者 陈卓铭 宋秀豹 胡荣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1,共3页
足下垂可见于不可逆转的中枢神经受损、坐骨神经损伤、腓总神经麻痹及肢体瘫痪等症,是大脑皮质支配的高级运动中枢受到抑制,低位运动中枢失去联络或控制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临床表现受损患者小腿三头肌痉挛、踝背屈肌力不足及伸屈张... 足下垂可见于不可逆转的中枢神经受损、坐骨神经损伤、腓总神经麻痹及肢体瘫痪等症,是大脑皮质支配的高级运动中枢受到抑制,低位运动中枢失去联络或控制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临床表现受损患者小腿三头肌痉挛、踝背屈肌力不足及伸屈张力失调,呈现典型的迈步相足内翻、下垂、髋关节外展外旋之划圈步态,轻者踝背屈外翻不能,重者关节僵硬、挛缩、畸形,该症状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足下垂 疗效分析 步行训练 症状发生率 治疗 矫正 中枢神经受损 坐骨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与传统认知训练联合虚拟技术对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1
6
作者 杨伟 王红 +4 位作者 陈卓铭 牟志伟 卢建亮 徐晓萍 韩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83-788,共6页
目的:运用中药辨证治疗与传统认知训练,联合虚拟现实情景互动技术,对轻度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进行早期认知干预,观察其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例)和治疗组(n=34例),均予每周6天、连续6个月的治疗,对照组... 目的:运用中药辨证治疗与传统认知训练,联合虚拟现实情景互动技术,对轻度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进行早期认知干预,观察其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例)和治疗组(n=34例),均予每周6天、连续6个月的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辨证论治结合传统认知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虚拟现实情景互动(Anokan-VR)技术治疗。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韦氏记忆测验修订版(WMS,1999)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价比较。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的MMSE评分、FIM评分、WMS评分,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传统认知训练结合中药辨证论治,可改善轻度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在此基础上联合虚拟现实情景互动技术,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病 虚拟技术 认知训练 中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训练激活弱链肌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被引量:11
7
作者 梁振文 余秋华 +5 位作者 李丹 龚金生 黄裕恩 周勋琦 林流芳 邝志强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探讨悬吊训练(SET)激活弱链肌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58例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每组29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对症治疗、腰椎牵引、低周波等基础治疗;训练组则增加针对弱链肌群的悬吊训练.... 目的:探讨悬吊训练(SET)激活弱链肌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58例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每组29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对症治疗、腰椎牵引、低周波等基础治疗;训练组则增加针对弱链肌群的悬吊训练.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腰部多裂肌表面肌电图(s EMG)检测.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的ODI、VAS评分下降,弱链侧肌群的平均振幅值(AEMG)上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训练组的ODI、VAS评分下降显著,弱链侧的AEMG明显上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悬吊训练可能通过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弱链侧多裂肌的收缩能力,改善其失能状况,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训练 弱链肌群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认知评估系统用于语言认知障碍评估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周钰 李刚卫 +5 位作者 李弯月 陈艳 凌卫新 单莎瑞 陈卓铭 尚亚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1期3872-3876,3890,共6页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认知障碍的发病率逐年增长,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目前,语言认知障碍的筛查依旧依赖于传统的神经心理量表,量表测量法对评估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花费时间长,受试者对其耐受性较差。...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认知障碍的发病率逐年增长,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目前,语言认知障碍的筛查依旧依赖于传统的神经心理量表,量表测量法对评估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花费时间长,受试者对其耐受性较差。目的探讨语言认知评估系统用于语言认知障碍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于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选取55例入住于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且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基线得分为10~20分的脑卒中/脑损伤患者,以及18例健康受试者(暨南大学本科实习生、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语言认知评估系统、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MMSE、汉语失语成套测验(ABC)评价受试者的语言、认知功能状况。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受试者语言认知评估系统得分与其MMSE、MoCA得分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语言认知评估系统对语言认知障碍的诊断价值,并计算语言认知评估系统在识别语言认知障碍患者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通过对18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受试者对语言认知评估系统的使用满意度。结果Spearman秩相关结果显示,受试者语言认知评估系统得分与MMSE、MoCA得分呈高度正相关(r_(s)值分别为0.910、0.884,P<0.05)。以MoCA得分<26分作为认知障碍诊断标准,结合ABC评估结果,语言认知评估系统识别语言认知障碍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33〔95%CI(0.632,0.834),P<0.001〕,约登指数最大点(0.703)对应的临界值为85分,此时系统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0.703,准确度为0.931(68/73)。18例健康受试者满意度平均得分为(4.07±0.48)分,满意度总体处于“满意”水平。结论受试者对语言认知评估系统的满意度较高。语言认知评估系统具有良好的效度和诊断价值,可有效评估受试者的语言认知功能状况,并且可应用于语言认知障碍患者的筛查与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认知评估系统 语言障碍 认知障碍 筛查 诊断 可行性 满意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言心理加工与失语症评估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卓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91-1094,共4页
失语症是指获得语言能力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原有的语言能力受损或丧失,包括对语言的理解和语言符号的表达,表现为语言理解、表达、复述、命名、阅读、书写等能力不同程度的受损[1],其发生机制与各种原因导致语言功能区受损有关.语言功... 失语症是指获得语言能力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原有的语言能力受损或丧失,包括对语言的理解和语言符号的表达,表现为语言理解、表达、复述、命名、阅读、书写等能力不同程度的受损[1],其发生机制与各种原因导致语言功能区受损有关.语言功能区主要位于优势半球的颞叶、顶叶和额叶,如优势半球的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额前区、梭状回和舌回、前脑岛、第一运动感觉区、补充运动区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心理 失语症 语言功能区 评估 加工 汉语 语言能力 语言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促醒疗效 被引量:31
10
作者 沈龙彬 欧阳辉 +4 位作者 杨承佑 林珍萍 牟志伟 王红 陈卓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11-1417,共7页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促醒疗效。方法: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将我院康复科、神经外科56例重症颅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VS)/无反应觉醒综合征(UWS)意识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8)和试验...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促醒疗效。方法: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将我院康复科、神经外科56例重症颅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VS)/无反应觉醒综合征(UWS)意识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8)和试验组(n=28)。试验组按频率3Hz的rTMS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给假r TMS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每天1次,每周5天,rTMS时间20min,共治疗20次。治疗前后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改良昏迷恢复量表(CRS-R)量表评估,脑电图(EEG)、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SEP)神经电生理检查,评估患者能否从VS/UWS进入微弱意识状态(MCS)。结果:共55例患者完成试验。①治疗组GCS的评分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②治疗组CRS-R的评分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③治疗组脑电图慢波减少,出现α节律或α波波幅增高(P<0.05);④上肢SSEP波间潜伏期缩短,出现N20波或波幅增高(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有效帮助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患者从VS/UWS进入MCS,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意识障碍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康复 促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流利性失语患者语义系统的基础表征形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嘉煜 程文文 +3 位作者 王红 欧阳辉 牟志伟 陈卓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40-1246,共7页
目的:探讨非流利性失语(non-fluent aphasia)患者语义系统的基础表征形式,为非流利性失语康复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基于句图再认范式的单因素被试内两水平设计,通过E-Prime心理学实验软件呈现任务,对10例非流利性失... 目的:探讨非流利性失语(non-fluent aphasia)患者语义系统的基础表征形式,为非流利性失语康复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基于句图再认范式的单因素被试内两水平设计,通过E-Prime心理学实验软件呈现任务,对10例非流利性失语患者进行检测,收集患者的任务正确率以及不同变量水平下的任务反应时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对任务反应时间数据进行有效清洗后,非流利性失语患者语境匹配条件下句图再认任务反应时间为(2119.34±731.69)ms,非语境匹配条件下任务反应时间为(2391.90±962.34)ms,不同条件下反应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96,P=0.029)。结论:非流利性失语患者进行语义加工时会自动提取形状知觉信息,表明非流利性失语患者语义系统的基础表征形式为知觉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流利性失语 语义系统 基础表征形式 知觉符号 句图再认任务 形状知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手机采录帕金森病患者语音的声学特征分析
12
作者 郑家兴 韩梦澜 +5 位作者 王刚 汤雨婷 廖成钜 陈凯文 凌卫新 陈卓铭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5年第6期560-563,共4页
目的通过智能手机采录的语音,探究帕金森病患者语音声学特征与正常健康者之间的差异,为后续语音智能云检测帕金森病奠定基础。方法81例帕金森病患者和63例正常对照组,随机选择华为、小米、苹果智能手机,使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康健... 目的通过智能手机采录的语音,探究帕金森病患者语音声学特征与正常健康者之间的差异,为后续语音智能云检测帕金森病奠定基础。方法81例帕金森病患者和63例正常对照组,随机选择华为、小米、苹果智能手机,使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康健”筛查小程序录制语音,通过Python中Praat库提取平均基频(Mean F0)、基频最小值(Min F0)、基频最大值(Max F0)、共振峰类(F1、F2、F3、F4)、振幅微扰(shimmer)和基频微扰(jitter)等指标,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帕金森病患者/ba/、/bi/、/bu/和/bo/的jitter和shimme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bi/和/bo/的Mean F0和Max F0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bi/和/bu/的Min F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间/ba/、/bi/、/bo/、/bu/的F1、F2、F3、F4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智能手机采录的语音进行定量分析可以分析出帕金森病患者的语音变化,为下一步语音智能云检测帕金森病系统构建打好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共振峰 语音声学分析 基频 智能手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