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igh综合征肌肉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宋元宗 王自能 +1 位作者 柳国胜 刘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35-236,239,共3页
 目的:研究Leigh综合征肌肉的超微结构。方法:取1例Leigh综合征患儿腓肠肌组织,经常规样品制备后进行电镜观察。结果:部分肌纤维出现下列超微结构改变:(1)局灶性肌原纤维、线粒体和肌浆网消失。(2)肌膜下柱状同心圆板层体聚集。(3)细...  目的:研究Leigh综合征肌肉的超微结构。方法:取1例Leigh综合征患儿腓肠肌组织,经常规样品制备后进行电镜观察。结果:部分肌纤维出现下列超微结构改变:(1)局灶性肌原纤维、线粒体和肌浆网消失。(2)肌膜下柱状同心圆板层体聚集。(3)细胞核两端线粒体聚集,线粒体内晶格状包涵体常见。结论:本病例出现的形态学改变提示Leigh综合征不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而且是一种线粒体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IGH综合征 晶格状包涵体 同心圆板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例肝功能异常学龄儿童输血传播病毒的检测结果 被引量:2
2
作者 罗有同 肖昕 +2 位作者 周晓光 帅春 张金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61-65,共5页
 目的:分析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的学龄儿童(7~12岁)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情况,并对其致病性及与其它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做初步探讨。方法: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NestedPCR),对62例体检发现ALT升高和75例ALT正常的学龄儿...  目的:分析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的学龄儿童(7~12岁)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情况,并对其致病性及与其它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做初步探讨。方法: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NestedPCR),对62例体检发现ALT升高和75例ALT正常的学龄儿童血标本进行TTVDNA扩增,通过凝胶电泳分离扩增产物;用ELISA方法同时检测甲、乙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标志。结果:ALT升高者中,TTVDNA检出率为12 9%(8/62),其中3例HBsAg同时阳性(4 8%),1例与抗-HCV同时阳性(1 6%);ALT正常者中,TTVDNA检出率为2 7%(2/75),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肝功能异常学龄儿童存在较高的TTV感染率且有可能致肝功能损害。TTV与肝炎病毒可重叠感染同一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传播病毒 肝炎病毒 肝炎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及天然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秀香 肖昕 +1 位作者 熊爱华 赵国英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30-632,共3页
目的综合比较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合成和天然制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条件的6篇研究文献,应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定性、定量综合分析。结果与合成制剂相比较,天然制剂治疗新生儿RDS后72h内氧浓度(FiO2... 目的综合比较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合成和天然制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条件的6篇研究文献,应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定性、定量综合分析。结果与合成制剂相比较,天然制剂治疗新生儿RDS后72h内氧浓度(FiO2)和平均气道压力(MAP)低,而动脉血氧分压与肺泡氧分压的比率(a/A)高;两种PS制剂在降低患儿围产期死亡率以及治疗后脓毒败血症、肺出血、脑室内出血和动脉导管未闭发生危险性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合成制剂治疗者气胸发生率高P<0.05)。结论天然PS治疗新生儿RDS的疗效好于合成制剂;除气胸发生率高外,合成制剂在安全性上与人工制剂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元退行性变方式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1
4
作者 章韵 王自能 +1 位作者 郑佩娥 苗竹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02-707,共6页
 目的:利用电镜技术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元退行性变方式。方法:对7日龄SD大鼠采用左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联合体积分数为7 7%低氧吸入1h复制模型。分别在复氧后4、24、72h及1周取材,观察左侧海马皮质部退行性变神经元...  目的:利用电镜技术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元退行性变方式。方法:对7日龄SD大鼠采用左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联合体积分数为7 7%低氧吸入1h复制模型。分别在复氧后4、24、72h及1周取材,观察左侧海马皮质部退行性变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结果:神经元退行性变形式包括坏死、杂合体、凋亡、脂性退变及暗细胞。结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神经元退行性变形式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退行性变 新生大鼠 变方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左侧 超微结构 结扎 方式 结论 形式多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微生物利用DC-SIGN逃逸机体免疫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莉平 肖昕 王自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88-688,F0004,共2页
关键词 DC-SIGN 病原微生物 IMMUNODEFICIENCY 机体 免疫作用 生物利用 逃逸 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儿生长受限效果及其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宁 熊爱华 +1 位作者 肖昕 李莉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L-精氨酸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致胎儿生长受限的效果及其对脐血流参数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妊娠的孕妇68例,其中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精氨酸治疗,监测治疗前后胎儿脐血流... 目的探讨L-精氨酸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致胎儿生长受限的效果及其对脐血流参数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妊娠的孕妇68例,其中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精氨酸治疗,监测治疗前后胎儿脐血流参数变化、孕妇外周血和新生儿出生时脐血NO水平。结果L-精氨酸治疗后,胎儿脐血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下降(P=0.0000),快速血流比值升高(P=0.0000);L-精氨酸组孕妇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000),但仍低于对照组(P=0.0008);L-精氨酸组新生儿脐血清NO水平高于常规组(P=0.0017),但仍低于对照组(P=0.0000);L-精氨酸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大于常规治疗组(P=0.0068),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1762)。结论L-精氨酸能显著提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外周血及脐血中NO水平,改善脐血流,有助于胎儿宫内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受限 一氧化氮 L-精氨酸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