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EO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探讨活血化瘀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倩 赖仁发 刘湘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5-470,共6页
基于GEO数据库挖掘OLP的潜在治疗靶点,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活血化瘀方治疗OLP的主要化学成分、潜在作用靶点与治疗机制。采用R语言爬取GEO数据库中GSE52130数据集,通过差异分析得出OLP的异常表达基因;基于TCMSP数据库获取活血化瘀方中相... 基于GEO数据库挖掘OLP的潜在治疗靶点,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活血化瘀方治疗OLP的主要化学成分、潜在作用靶点与治疗机制。采用R语言爬取GEO数据库中GSE52130数据集,通过差异分析得出OLP的异常表达基因;基于TCMSP数据库获取活血化瘀方中相关化学成分与靶点,利用Perl、Cytoscape软件和String绘制该药方成分-靶点网络与蛋白-蛋白互作网络;通过R语言完成关键靶基因的基因本体论(GO)分析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结果表明:活血化瘀方治疗OLP的关键化学成分共28个,包括槲皮素、山奈酚、豆甾醇等;核心作用靶点共13个,包括IL-1β、PTGS2(COX-2)、MAO等。KEGG分析发现活血化瘀方可影响神经递质代谢、巨细胞病毒感染、AGE-RAGE等通路,为后续中医药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方 口腔扁平苔藓 网络药理学 作用靶点 治疗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法纤维增强复合桥在牙周炎病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湘宁 周磊 +3 位作者 赖仁发 谢黎 李少冰 张晔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0-315,共6页
目的:评价前牙区直接法纤维增强复合桥(FRC bridge)修复单颗切牙缺失伴邻牙松动的牙周炎病例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直接法FRC bridge连接所有同颌前牙修复单颗切牙缺失伴邻牙松动的牙周炎病例12例,以弹性义齿修复14例同类病例作为对照... 目的:评价前牙区直接法纤维增强复合桥(FRC bridge)修复单颗切牙缺失伴邻牙松动的牙周炎病例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直接法FRC bridge连接所有同颌前牙修复单颗切牙缺失伴邻牙松动的牙周炎病例12例,以弹性义齿修复14例同类病例作为对照,修复后1、6及18个月随访,对临床修复效果以及牙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修复后1、6或18个月,直接法FRC bridge修复组和对照组解剖外形和边缘适应性均优于弹性义齿修复组(P<0.05);牙周袋探诊深度(PD)及探诊出血指数(BOP)随着观察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小;修复前后PD、BOP、牙齿松动度(TM)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直接法FRC bridge修复单颗切牙缺失伴邻牙松动的牙周炎病例,能达到良好的临床美学修复效果,并可改善邻牙牙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法 纤维增强复合桥 切牙缺失 牙周炎 纤维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在上颌后牙骨量不足病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婷薇 黄凤琼 +1 位作者 唐昭 刘卫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剩余骨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冲顶式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4例患者,共植入33颗种植体,均采用冲顶式上颌窦内提升术,在植骨的情况下同期植入种植体.结果:上颌窦底平均增加骨高度(5.9±2.8)mm,... 目的:探讨剩余骨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冲顶式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4例患者,共植入33颗种植体,均采用冲顶式上颌窦内提升术,在植骨的情况下同期植入种植体.结果:上颌窦底平均增加骨高度(5.9±2.8)mm,所有种植体均完成冠修复,义齿修复后功能良好.结论:剩余牙槽骨高度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冲顶式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安全可行,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引起种植困难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高度 上颌窦内提升 种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分体桩高嵌体修复无髓磨牙牙体缺损的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湘宁 周磊 +1 位作者 熊坤 李少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4-538,共5页
目的:评价纤维分体桩超瓷高嵌体和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修复无髓磨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用纤维分体桩超瓷高嵌体(n=64)和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n=35)修复牙冠过短且龈高度过低、牙体一壁或多壁缺损至龈下1 mm以内无髓磨牙99颗,修复... 目的:评价纤维分体桩超瓷高嵌体和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修复无髓磨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用纤维分体桩超瓷高嵌体(n=64)和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n=35)修复牙冠过短且龈高度过低、牙体一壁或多壁缺损至龈下1 mm以内无髓磨牙99颗,修复后2周、6个月、18个月随访,参照美国公共卫生署修正标准对临床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修复后2周、6个月或18个月,纤维分体桩超瓷高嵌体和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在各评价项目上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纤维分体桩超瓷高嵌体对牙冠过短且龈高度过低、牙体一壁或多壁缺损至龈下1 mm以内无髓磨牙牙体缺损进行修复,可以获得与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一样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体桩 高嵌体 无髓磨牙缺损 纤维桩 超瓷 金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牙种植义齿单冠修复两种固位方式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陈铁 赵清桐 谢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螺丝固位与黏结固位后牙种植义齿单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上下颌牙列后牙缺损患者35例共48枚种植体,其中22枚采用螺丝固位修复体,26枚采用黏结固位修复体。分别于修复后12个月复诊,检测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改良菌... 目的:探讨螺丝固位与黏结固位后牙种植义齿单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上下颌牙列后牙缺损患者35例共48枚种植体,其中22枚采用螺丝固位修复体,26枚采用黏结固位修复体。分别于修复后12个月复诊,检测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出血指数(mSBI)等临床指标以及患者对种植义齿的美观满意度。结果:螺丝固位组及黏结固位组平均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0.486±0.011)mm和(0.465±0.008)mm;螺丝组与黏结组mPLI平均水平(P50)均为1,mSBI平均水平P50亦均为1;两组美观满意度平均得分P50为1。统计结果显示螺丝固位组与黏结固位组间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mPLI、mSBI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牙区螺丝固位与黏结固位种植义齿短期临床修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丝固位 黏结固位 种植义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纤维带联合树脂粘接技术治疗后牙食物嵌塞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文冲 李林蔚 +1 位作者 刘湘宁 马淑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7-772,共6页
目的:评价短纤维带联合树脂粘接技术微创修复后牙垂直型食物嵌塞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牙垂直型食物嵌塞病例共98例(共135个嵌塞单位),采用石英短纤维带与纳米树脂联合及单纯纳米树脂充填术(联合法)治疗73个嵌塞单位,树脂直接充填(... 目的:评价短纤维带联合树脂粘接技术微创修复后牙垂直型食物嵌塞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牙垂直型食物嵌塞病例共98例(共135个嵌塞单位),采用石英短纤维带与纳米树脂联合及单纯纳米树脂充填术(联合法)治疗73个嵌塞单位,树脂直接充填(充填法)62个嵌塞单位。修复后12、24、36个月随访,参照美国公共卫生署修正标准以及食物嵌塞的改善状况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修复后12、24、36个月联合法治愈率分别为97.3%、97.3%和95.9%,无效率均为0;充填法治愈率分别为85.5%、82.2%和82.2%,无效率分别为4.8%、11.3%和12.9%(组间比较,P<0.05)。结论:短纤维带联合树脂粘接技术治疗活髓后牙的垂直型食物嵌塞,可以在微创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带 树脂粘接 后牙垂直型食物嵌塞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耳后发迹切口区域切除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物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清桐 沈山 张春雷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瘤改良切口及术式的临床效果及其合理性。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耳后发迹切口行保留腮腺咬肌筋膜、保留耳大神经和腮腺区域切除术的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术式,第2组传统的"S"形切口行传统腮腺浅叶... 目的:探讨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瘤改良切口及术式的临床效果及其合理性。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耳后发迹切口行保留腮腺咬肌筋膜、保留耳大神经和腮腺区域切除术的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术式,第2组传统的"S"形切口行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术后随访2~4年。记录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临床检查暂时性面瘫和术后肿瘤复发情况,行Minor试验,问卷调查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耳垂区感觉及面部畸形情况。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或2检验。结果:两组对比显示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术式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暂时性面瘫显著低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涎瘘和术后肿瘤复发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微量淀粉碘试验结果和患者疤痕满意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保留耳大神经,耳垂区麻木症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应用耳后发迹切口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术式可以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显著地减少味觉出汗综合征、耳垂区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患者术后面部畸形也获得良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瘤 腮腺区域切除术 耳后发迹切口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Nd∶YAG激光刻蚀牙釉质对牙釉质形态及其抗剪切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海云 陈铁 谢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研究激光刻蚀牙釉质对其形态的影响,测量激光刻蚀釉质后其抗剪切强度能否达到临床要求。方法:选择55颗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5组。实验组4组分别接受不同电流强度的激光照射。对照组用体积分数37%磷酸酸蚀。5组每组随机抽取一颗离体... 目的:研究激光刻蚀牙釉质对其形态的影响,测量激光刻蚀釉质后其抗剪切强度能否达到临床要求。方法:选择55颗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5组。实验组4组分别接受不同电流强度的激光照射。对照组用体积分数37%磷酸酸蚀。5组每组随机抽取一颗离体牙进行电镜扫描。其余50颗离体牙黏结金属托槽,测量抗剪切强度。结果:对照组釉质表层均匀脱钙,呈凹凸不平的粗糙面,实验组可以看到类似的效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两比较抗剪切强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证实激光刻蚀釉质可以获得与体积分数37%磷酸酸蚀相似的微观结构。②激光刻蚀釉质后黏结托槽其抗剪切强度并不能达到临床治疗要求。③激光刻蚀釉质对髓腔温度的影响与其对抗剪切强度的影响成反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刻蚀 牙釉质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贵金属PFM对48例前牙美容修复效果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刘湘宁 谢黎 陈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1-613,共3页
目的:观察高贵金属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orcelain fused to metal,PFM)对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以高贵金属PFM进行活髓前牙美容修复患者的196颗修复牙体作为实验组,将相同数目的正常邻牙作为对照组,于修复后2月、1年... 目的:观察高贵金属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orcelain fused to metal,PFM)对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以高贵金属PFM进行活髓前牙美容修复患者的196颗修复牙体作为实验组,将相同数目的正常邻牙作为对照组,于修复后2月、1年、3年、5年对随诊病例进行临床观察,检查其修复效果。结果:196颗修复体于修复后2月、1年、3年、5年基牙均无继发龋、牙髓炎以及颈缘牙龈变色,患者对修复体舒适性均表示满意,瓷损坏发生率为0.52%。在修复后2月、1年、3年及5年各时段实验组的牙周探诊深度及龈沟出血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PFM对实验组牙周组织有一定影响,而实验组在2月~5年不同时段之间的牙周探诊深度及龈沟出血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贵金属PFM对前牙美容修复临床效果良好,虽对牙周组织存在一定不利影响,但并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 烤瓷冠 美容修复 牙周探诊深度 龈沟出血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相互作用的关联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琳砚 赖仁发 黄怡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71-1273,共3页
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牙周炎发病率高达70%以上,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及年轻化的趋势,大量研究结果显示,慢性牙周炎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有共同的风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主要病因,炎症反应... 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牙周炎发病率高达70%以上,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及年轻化的趋势,大量研究结果显示,慢性牙周炎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有共同的风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主要病因,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始动因素,而慢性牙周炎作为由微生物引起的慢性多因子炎症性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牙周致病菌中牙龈卟啉单胞菌为慢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相关毒素可穿过牙龈上皮等进入血液循环,通过长期慢性刺激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激活血液中炎症因子,最终促进血管内斑块的形成。本文简要阐述牙周炎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牙周炎 牙龈卟啉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S/TXNIP/Nlrp3探讨芦荟大黄素对P.g-LPS诱导的小鼠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戴临风 谢兆玉 +5 位作者 金佳琪 赖洁青 连大卫 黄琳砚 黄怡 陈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68-1373,共6页
目的研究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AE)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诱导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Nlrp3-inflammasome活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牙周膜成纤维细胞,采用P.g-LPS作为刺激剂,通过Western blot观察不同浓度芦荟大黄素(aloe-emodi... 目的研究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AE)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诱导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Nlrp3-inflammasome活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牙周膜成纤维细胞,采用P.g-LPS作为刺激剂,通过Western blot观察不同浓度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 AE)对Nlrp3、前体caspase-1(pro-caspase-1)、活化caspase-1(cle-caspase-1)、TXNIP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分子活化程度,利用RT-qPCR方法检测其对前体caspase-1、Nlrp3转录水平的影响,并使用荧光探针法评价对ROS生成量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给予P.g-LPS刺激的小鼠牙周膜成纤维细胞Nlrp3、前体caspase-1、TXNIP的蛋白表达量及ROS的生成量明显增高,活化caspase-1的生成明显增多,AE可以明显降低Nlrp3、前体caspase-1,活化caspase-1,TXNIP在细胞内的蛋白表达量,同时抑制Nlrp3和前体caspase-1的转录水平并且减少ROS在细胞内的生成量。结论 AE能通过抑制Nlrp3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减弱ROS/TXNIP诱导的Nlrp3-inflammasome聚集明显抑制P.g-LPS诱导的小鼠牙周膜成纤维细胞Nlrp3-inflammasome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大黄素 Nlrp3-inflammasome ROS TXNIP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CASPAS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龈壁提升术对牙周组织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婧秋 何舒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5-299,共5页
龈下牙体缺损主要由龋坏或冠折引起,传统修复方法因受到多方面的限制,预后不佳。随着数字化技术、粘接材料的发展及微创修复理念的普及,龈壁提升术(deep margin elevation, DME)作为龈下牙体缺损的微创修复方法,其高效便捷的特点越来越... 龈下牙体缺损主要由龋坏或冠折引起,传统修复方法因受到多方面的限制,预后不佳。随着数字化技术、粘接材料的发展及微创修复理念的普及,龈壁提升术(deep margin elevation, DME)作为龈下牙体缺损的微创修复方法,其高效便捷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师的关注。本文从龈壁提升材料、术后边缘完整性及是否侵犯生物学宽度等方面作一综述,介绍DME对牙周组织影响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龈壁提升术 树脂材料 边缘完整性 牙周组织 牙冠延长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例不同成分奥硝唑制剂在根管消毒中的疗效
13
作者 李小玲 黄蜜丝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成分奥硝唑制剂在根管内封药消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组149例,根管内封入奥硝唑氯霉素地塞米松糊剂,对照组151例,根管内封入奥硝唑糊剂,封药1次后7 d复诊,对不同成分奥硝唑制剂的根管消毒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和比较。结果:... 目的:观察不同成分奥硝唑制剂在根管内封药消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组149例,根管内封入奥硝唑氯霉素地塞米松糊剂,对照组151例,根管内封入奥硝唑糊剂,封药1次后7 d复诊,对不同成分奥硝唑制剂的根管消毒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和比较。结果:根管封药1次符合根充率实验组为90.60%,对照组为80.79%,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硝唑氯霉素地塞米松糊剂根管内封药消毒能够减少根管消毒的次数,加快根管治疗术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硝唑 根管消毒 根管治疗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miR-221抑制裸鼠舌鳞癌移植瘤早期改变的IVIM-DWI研究
14
作者 张梦洁 肖泽宇 +1 位作者 李娴 何舒奇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6-151,共6页
目的:应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技术对沉默miRNA-221抑制裸鼠舌鳞癌移植瘤的早期改变进行监测,探讨miRNA-221表达异常对肿瘤早期的病理生理改变与IVIM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建立人舌鳞癌UM1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12只... 目的:应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技术对沉默miRNA-221抑制裸鼠舌鳞癌移植瘤的早期改变进行监测,探讨miRNA-221表达异常对肿瘤早期的病理生理改变与IVIM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建立人舌鳞癌UM1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12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只.实验组注射慢病毒转染的稳定沉默miR-221的UM1细胞,对照组注射慢病毒空转染的UM1细胞.细胞接种7,21 d后,进行IVIM-DWI检测,动态测量纯水分子扩散系数(D值)、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值)及灌注分数(f值).于第21天时间点处死全部裸鼠并获取肿瘤标本,将所取肿瘤标本进行常规HE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裸鼠皮下接种沉默miR-221表达的UM1细胞后,在第7天和21天,实验组的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D值、f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IM-DWI相关参数中的D值、D值和f值,可以对沉默miR-221抑制裸鼠舌鳞癌移植瘤的早期疗效进行监测与定量评估;IVIM的相关参数D值、D值和f值变化与病理改变和CD34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221 舌鳞癌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硫酸化程度的糖胺聚糖成软骨作用的体外研究
15
作者 郑雯 蔡明详 +2 位作者 彭荟桢 刘敏义 刘湘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5-404,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硫酸软骨素(CS)、硫酸皮肤素(DS)与肝素(HEP)对软骨形成细胞成软骨分化和小鼠关节软骨状态维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小鼠软骨发生细胞系(ATDC5)和小鼠关节软骨组织块在含不同硫酸化程度糖胺聚糖的培养基中培养后,使...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硫酸软骨素(CS)、硫酸皮肤素(DS)与肝素(HEP)对软骨形成细胞成软骨分化和小鼠关节软骨状态维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小鼠软骨发生细胞系(ATDC5)和小鼠关节软骨组织块在含不同硫酸化程度糖胺聚糖的培养基中培养后,使用细胞增殖试验、阿利新蓝染色、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分析来观察细胞增殖、成软骨分化、软骨形成、软骨组织维持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潜在机制。结果HEP和DS主要通过激活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信号通路,CS主要通过激活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促进软骨形成细胞的增殖能力、提高基质蛋白多糖的生成、增加Sox9、Ⅱ型胶原蛋白(Col2a1)和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的表达水平。结论本研究探讨了不同硫酸化程度的糖胺聚糖对细胞成软骨与软骨稳态的维持作用差异及其机制,HEP有助于促进软骨形成和维持软骨组织正常状态,CS在损伤软骨组织再生方面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形成 软骨损伤修复 硫酸化糖胺聚糖 硫酸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