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PCR筛选临床细菌耐药整合子基因 被引量:9
1
作者 肖增璜 石磊 +5 位作者 邱春嫦 付强 苏健裕 冯洁 陈洵 李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0-485,共6页
目的:建立多重PCR方法并对临床菌株进行扩增及整合子分类。方法:采用多重PCR对21株来自临床的耐药菌株进行了第一、二和三类整合酶基因(intI)筛选。结果:16株携带第一类整合酶基因;1株携带第一和第二类整合酶基因;2株含第二类整合酶基... 目的:建立多重PCR方法并对临床菌株进行扩增及整合子分类。方法:采用多重PCR对21株来自临床的耐药菌株进行了第一、二和三类整合酶基因(intI)筛选。结果:16株携带第一类整合酶基因;1株携带第一和第二类整合酶基因;2株含第二类整合酶基因;1株含第三类整合酶基因;1株不含第一、二和三类整合酶基因。结论:筛选细菌耐药整合子基因分类的多重PCR方法简便可靠;整合子广泛存在于临床耐药细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整合子 整合酶基因 耐药菌株 酶基因 合子 临床 细菌 筛选 PC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和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2
作者 林俐红 查显丰 +2 位作者 李珉珉 吴勇 蒋亚斌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103例ACI患者及31例健康对照组血清Lp-PLA2和hs-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I患者血清Lp-PLA2和hs-CRP检测水平...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103例ACI患者及31例健康对照组血清Lp-PLA2和hs-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I患者血清Lp-PLA2和hs-CRP检测水平分别为(297.36±87.51)ng/m L和(18.27±5.46)m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8.37±34.69)ng/m L和(7.15±2.38)mg/L(均P<0.01).ACI患者病情越重,血清Lp-PLA2和hs-CRP水平越高(均P<0.01).血清Lp-PLA2水平与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82,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Lp-PLA2和hs-CRP水平升高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联合检测两者水平对判断患者病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V和RDW测定在地中海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菊香 胡颖 +3 位作者 尹更生 谢庆芳 苏运钦 黄云祖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1-824,共4页
目的: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 ean corpuscu lar volum e,MCV)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 lood cell volum e d istribution w idth,RDW)对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MD)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血,M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血细胞自... 目的: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 ean corpuscu lar volum e,MCV)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 lood cell volum e d istribution w idth,RDW)对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MD)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血,M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测定不同病因的贫血患者的MCV和RDW值。结果:MD患者,MCV降低,RDW升高,且α-地贫与β-地贫无差异;MA患者,MCV和RDW升高;急性失血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p lastic anem ia,AA)患者,MCV和RDW正常。结论:MCV和RDW红细胞参数,可作为贫血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参考线索,对地贫和巨幼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平均红细胞体积 红细胞分布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临床菌株中整合子结构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石磊 陈洵 肖增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研究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部分临床菌株样本的整合子及其基因盒的分布特性。方法多重PCR检测与细菌耐药关系密切的1、2、3类整合酶基因,进一步对阳性样本可变区的基因盒序列鉴定分析。结果随机抽取109株临床菌株,整合酶... 目的研究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部分临床菌株样本的整合子及其基因盒的分布特性。方法多重PCR检测与细菌耐药关系密切的1、2、3类整合酶基因,进一步对阳性样本可变区的基因盒序列鉴定分析。结果随机抽取109株临床菌株,整合酶阳性检出率为97.2%(106/109),其中1类整合酶阳性菌100株(91.7%),2类整合酶阳性菌1株(0.92%),此外有5株(4.6%)同时检出1、2类整合酶,没有检测到3类整合酶;基因盒鉴定结果显示,插入基因盒以dfrA(甲氧苄氨嘧啶耐药相关)和aadA(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家族为主,也在少数菌株中发现了aacA4、cmlA1、catB3以及sat1基因盒。其中又以dfrA12、orfF和aadA2组合最为常见,耐药基因盒PCR扩增片段为1913bp(64.6%);此外,还发现了同时存在两种整合子结构的菌株。结论整合子普遍存在于临床菌株中,可通过基因水平转移在不同菌属间传播,提示各医药单位必须加强耐药监测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减少多重耐药细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子 整合酶 细菌耐药 临床分离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何扬子 曾纪伟 +5 位作者 吴丽红 沈亚琴 王彤歌 彭菊秀 林秀华 郑仕富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1-414,417,共5页
目的:观察项针配合常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162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项针组和对照组。项针组取风池、完骨穴配合常规针刺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伏兔、足三里、解溪及太冲等。对照组仅常规针刺取穴。每天针刺1... 目的:观察项针配合常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162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项针组和对照组。项针组取风池、完骨穴配合常规针刺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伏兔、足三里、解溪及太冲等。对照组仅常规针刺取穴。每天针刺1次,连续治疗15次为一个疗程。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P<0.05),项针组对面瘫、言语、上肢肌力、手肌力及步行能力的改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项针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9%和79.0%(P>0.05);显效率分别为59.3%和30.9%(P<0.01)。结论:项针疗法治疗中风疗效确切,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项针 缺血性中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液流变学联合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38
6
作者 尹更生 李菊香 +1 位作者 邱霞 刘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液流变学5项指标的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65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与40例正常人的HbA1c和血液流变学5项进行比较分析。应用糖化血红蛋白自动分析仪测定HbA1c,全自动血液流变...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液流变学5项指标的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65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与40例正常人的HbA1c和血液流变学5项进行比较分析。应用糖化血红蛋白自动分析仪测定HbA1c,全自动血液流变仪(LBR-NBC)测定血液流变学5项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刚性指数、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浓度(Fib)。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HbA1c含量和5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HbA1c与血液流变学的5项指标之间呈正相关。结论:联合应用HbA1c和血液流变学5项指标,有助于监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预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脑梗塞 血液流变学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78
7
作者 肖燕青 黄滨 +1 位作者 李菊香 邹海珠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7-439,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患有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患儿血清中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探讨其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辅助诊断作用。方法:选用临床确诊为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新生患儿42例,健康新生儿30例,检测其... 目的:通过检测患有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患儿血清中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探讨其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辅助诊断作用。方法:选用临床确诊为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新生患儿42例,健康新生儿30例,检测其血清中的PCT、CRP以及血液中的WBC,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42例新生患儿中PCT阳性率(PCT≥0.5 ng/mL为阳性)为90.5%,WBC阳性率(WBC>20×109/L为阳性)为28.5%,CRP阳性率(CRP>8 mg/L为阳性)为44.7%,三者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均升高,但是PCT阳性率明显高于CRP和WBC,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PCT、WBC和CRP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指导临床早期用药有一定的价值,而且相比于WBC和CRP,PCT是一个能够更早,更灵敏地反映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白细胞 C反应蛋白 新生儿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菊珍 肖增璜 +2 位作者 叶仲毅 付强 李菊香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8-420,共3页
目的:监测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发生率,分析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及耐药性,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支原体分离鉴别培养和药敏试剂盒,监测1998-2009年我院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结果:11 881例患者中检出支原体... 目的:监测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发生率,分析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及耐药性,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支原体分离鉴别培养和药敏试剂盒,监测1998-2009年我院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结果:11 881例患者中检出支原体3 494例,阳性率为29.41%,其中UU阳性2 676例(22.52%)。UU+MH混合感染577例(4.86%),MH阳性241例(2.03%)。男性4 701例,阳性406例(3.41%);女性7180例,阳性3 088例(26%)。UU感染对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为69.42%,其次是氧氟沙星为42.30%;UU与MH混合感染者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83.59%,其次是环丙沙星为82.81%;MH感染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88.89%,其次是罗红霉素为76.76%。结论:临床对泌尿生殖道UU感染可首选克拉霉素、交沙霉素;而对MH感染,UU、MH混合感染可首选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尽量参照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定期监测支原体的耐药性变迁,规范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在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苏运钦 叶聪秀 +3 位作者 车玉传 刘菊珍 邹海珠 余广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ICU病房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特征,分析其基因同源性,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病房分离的107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PCR扩增g... 目的了解我院ICU病房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特征,分析其基因同源性,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病房分离的107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PCR扩增gltA、gyrB、gdhB、recA、cpn60、gpi和rpoD 7个管家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与PubMLST数据库比对分析,利用eBURST软件绘制不同基因型之间的进化关系图。结果 107株鲍曼不动杆菌被分为4个基因型,分别是ST-136(31株)、ST-195(7株)、ST-208(58株)和一个新的基因型(11株),其中ST136、ST195和ST208基因型具有同源相关性。结论我院ICU病房的鲍曼不动杆菌具有水平传播特征,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可用于临床鲍曼不动杆菌的基因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金属β-内酰胺酶检测 被引量:23
10
作者 余广超 徐霖 +7 位作者 袁广卿 张甜 陈康 蒋岗 姜余琴 许沙沙 常彦敏 曹开源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了解金属β-内酰胺酶在广州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中的流行状况及其流行亚型,完善广州地区金属β-内酰胺酶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采用双纸片协同法和双纸片增效法对164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筛选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阳性的菌株... 目的了解金属β-内酰胺酶在广州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中的流行状况及其流行亚型,完善广州地区金属β-内酰胺酶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采用双纸片协同法和双纸片增效法对164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筛选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阳性的菌株,采用PCR检测5类金属β-内酰胺酶的编码基因(IMP家族、VIM家族、GIM-1、SPM-1和SIM-1),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检测到的金属β-内酰胺酶亚型进行比对分析并制作分子进化树。结果 164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中筛选出22株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阳性的菌株,IMP阳性15株(9.1%),其中11株为IMP-9亚型,另外4株携带一个新的亚型,命名为IMP-25,VIM阳性5株(3.0%),均为VIM-2亚型,未检测到GIM-1、SPM-1和SIM-1型金属β-内酰胺酶。结论广州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已经出现多型化的特征,同时存在IMP型和VIM型金属β-内酰胺酶的流行,本次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金属β-内酰胺酶亚型(IMP-25),为IMP家族金属β-内酰胺酶的多样性及其分子流行病学资料提供了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金属Β-内酰胺酶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1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病原菌检测及耐药谱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苏运钦 刘菊珍 +2 位作者 李菊香 谢庆芳 尹更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1-943,共3页
目的:了解引起我院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谱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提供依据。方法:用无菌方法采集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利用VITEK2 Compact生物鉴定系统对细菌培养阳性的菌株进行种属... 目的:了解引起我院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谱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提供依据。方法:用无菌方法采集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利用VITEK2 Compact生物鉴定系统对细菌培养阳性的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方法,采用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用WHONET 5.6软件分析病原菌的耐药谱特征。结果:121例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中,革兰阳性细菌感染患者93例(76.8%),革兰阴性细菌28例(23.2%),其中分离率前3位的细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9例,23.9%)、溶血性葡萄球菌(23例,19.0%)和表皮葡萄球菌(18例,14.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种主要革兰阳性细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全部敏感,对庆大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西丁、苯唑西林和环丙沙星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7.1%~78.4%),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0%以上;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全部敏感,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等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14.5%~69.7%)。结论:我院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应以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病原菌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2
作者 王珏鑫 余广超 温旺荣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24-828,共5页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近年来临床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不断上升,成为医院感染中最重要的致病菌之一。鲍曼不动杆菌因其强大的生存力、极高的耐药率引起了广泛地关注。其耐药机制主要包括碳青霉烯...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近年来临床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不断上升,成为医院感染中最重要的致病菌之一。鲍曼不动杆菌因其强大的生存力、极高的耐药率引起了广泛地关注。其耐药机制主要包括碳青霉烯酶产生、外膜孔蛋白改变、外排泵活性增强、青霉素结合蛋白位点改变及整合子机制。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百色市胎儿羊水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罗宏成 王春芳 +3 位作者 向阳 雷茗 邓鹰 韦叶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0-524,共5页
目的:运用分子杂交和基因芯片技术对百色市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孕妇进行羊水地贫基因检测,了解地贫胎儿的发病率及基因突变类型.方法:采用跨跃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gap-PCR)及膜-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中国人常见的缺失型α-... 目的:运用分子杂交和基因芯片技术对百色市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孕妇进行羊水地贫基因检测,了解地贫胎儿的发病率及基因突变类型.方法:采用跨跃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gap-PCR)及膜-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中国人常见的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突变型α-地中海贫血及β-地中海贫血.结果:检出单纯性α-地中海贫血145例(47.3%),中、重型α-地中海贫血52(36.2%),重型Bart's水肿胎儿16例(11.3%),中型血红蛋白H病(Hb H)病36例(24.8%);单纯性β-地中海贫血103例(33.6%),β-地中海贫血中重型28例(27.2%);复合型αβ地中海贫血21例(6.8%);壮族人群α-地中海贫血发生率为56.6%,瑶族人群α-地中海贫血发生率为27.6%,汉族人群检出α-地中海贫血发生率为15.8%;壮族人群β-地中海贫血发生率为66.0%,瑶族人群β-地中海贫血发生率为21.4%,汉族人群β-地中海贫血发生率为12.6%.结论:百色地区胎儿羊水地贫基因检测阳性率较高,特别是中重型地中海贫血类型胎儿阳性率也很高;壮、瑶、汉各民族α-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壮、瑶、汉各民族β-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该地区孕育胎儿的夫妇应该进行产前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及孕育知识的长期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羊水 基因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及外膜孔蛋白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余广超 李菊香 +3 位作者 刘菊珍 付强 刘丽玲 温旺荣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4-246,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2007年-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探讨外膜孔蛋白缺失介导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外膜孔蛋白OprD的编码基因,利用Whonet 5.4软件...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2007年-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探讨外膜孔蛋白缺失介导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外膜孔蛋白OprD的编码基因,利用Whonet 5.4软件对药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铜绿假单胞菌每年的分离数量分别为132株、159株和173株,分离率分别为13.6%、14.1%和19.3%,主要分离至呼吸内科和ICU病房,标本类型则以痰液为主,474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最高,分别是89.50%和81.5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7.1%和34.80%,多重耐药菌株占49.50%,其中7.80%为泛耐药菌株。随机选择的8株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有一株外膜孔蛋白OprD编码基因出现缺失。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整体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也较高;OprD的缺少是引起本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外膜孔蛋白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S1抗原与HBeAg联合检测用于预测HBV-DNA的水平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珉珉 洪丹妮 +1 位作者 朱勤爱 朱穗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7-640,共4页
目的:联合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血清前S1(PreS1)抗原和乙肝e抗原(HBeAg)两项指标,判断其与HBV-DNA定量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两步法)检测PreS1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法(一步法)检测HBe... 目的:联合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血清前S1(PreS1)抗原和乙肝e抗原(HBeAg)两项指标,判断其与HBV-DNA定量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两步法)检测PreS1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法(一步法)检测HBeAg,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BV-DNA。结果:在335例慢性HBV携带者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率为42.7%,HBeAg阳性率为36.4%,HBV-DNA阳性率为53.4%。在179例HBV-DNA阳性患者中,HBeAg阳性109例(60.9%);156例HBV-DNA阴性患者中,HBeAg阴性143例(91.7%)。在179例HBV-DNA阳性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89例(49.7%);在156例HBV-DNA阴性患者中,PreS1抗原阴性102例(65.4%)。PreS1和HBeAg双阳性的感染者HBV-DNA阳性率为93.8%(45/48);在PreS1和HBeAg双阴性的感染者中,HBV-DNA阳性率仅为22.0%(26/118)。结论:HBeAg与HBV-DNA的相关性比PreS1抗原与HBV-DNA的相关性高。PreS1和HBeAg双阳性的感染者HBV的复制程度高,而双阴性的感染者复制程度较低。因此,PreS1抗原与HBeAg联合检测可用于预测HBV-DNA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HBV携带者 PRES1抗原 乙肝病毒DNA 乙肝E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6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胡向国 余广超 刘菊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92-595,共4页
目的研究2010—2016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969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特征及其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利用Whonet 5.6软件,对2010—2016年2969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资料和药敏结果进行分... 目的研究2010—2016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969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特征及其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利用Whonet 5.6软件,对2010—2016年2969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资料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利用PCR方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的blaOXA-23基因。结果我院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病区主要分布在ICU病房和呼吸科病房;2010—2016年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是5.6%、42.9%、61.9%、75.0%、65.2%、78.1%和81.3%,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是5.8%、40.7%、58.6%、74.3%、68.5%、79.2%和80.7%;2969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407株携带blaOXA-23基因。结论最近几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整体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产blaOXA-23碳青霉烯酶是其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高频接触表面环境清洁卫生质量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陶胜茹 杨涛 +1 位作者 余广超 余浩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8-572,共5页
目的评价荧光标记法和微生物法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高频接触表面环境清洁卫生质量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某院综合ICU和呼吸科ICU,采用荧光标记法和微生物法自2017年第3季度—2019年第2季度每季度最后一个月对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监测与... 目的评价荧光标记法和微生物法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高频接触表面环境清洁卫生质量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某院综合ICU和呼吸科ICU,采用荧光标记法和微生物法自2017年第3季度—2019年第2季度每季度最后一个月对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监测与采样,比较同时间段两种方法的监测合格率。结果2017年第3季度—2019年第2季度共进行8次监测,结果显示荧光标记清除合格率呼吸科ICU为41.62%,综合ICU为71.45%。微生物法检测合格率呼吸科ICU为45.58%,综合ICU为45.18%。呼吸科ICU荧光标记法合格率随时间逐渐增高,2017年第3季度最低,比微生物法低28.42%,2019年第1季度最高,比微生物法高24.90%;综合ICU荧光标记法合格率均高于微生物法,两种方法合格率差值为2.86%~44.66%。结论荧光标记法可以作为环境卫生清洁质量的评估标准,但需结合微生物法监测才能做到更准确,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接触表面 环境清洁 卫生质量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ns综合征血型鉴定误诊1例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运钦 李菊香 +4 位作者 余广超 邱春娥 谭润平 谢庆芳 李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3-424,共2页
关键词 血清学鉴定 综合征 血型 误诊 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小板减少 溶血性贫血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全自动电泳系统筛查地中海贫血和异常血红蛋白病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凤平 李菊香 +4 位作者 苏运钦 尹更生 胡向国 谢庆芳 黎永玲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3-604,610,共3页
目的:探讨全自动电泳系统在筛查婚前、产前人群及新生儿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和异常血红蛋白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法国seb ia电泳仪对3 800例婚前、产前及新生儿血液标本作全自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3 800例血液标本中检出地中... 目的:探讨全自动电泳系统在筛查婚前、产前人群及新生儿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和异常血红蛋白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法国seb ia电泳仪对3 800例婚前、产前及新生儿血液标本作全自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3 800例血液标本中检出地中海贫血及异常血红蛋白病816例(占21.5%),其中地贫795例(占20.9%),异常血红蛋白病21例(占0.55%)。结论:全自动电泳系统筛查地中海贫血和异常血红蛋白病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可显示清晰区带,及检出微量成分,扫描定量准确,大大提高对地贫及异常血红蛋白病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全自动电泳系统 地中海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CE2水平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变化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娟 林玉壁 +7 位作者 尹更生 李自成 陈万群 胡娟 谭琳琳 许少玲 郑冬玲 潘涌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水平,分析ACE2与冠心病(CHD)不同病程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CHD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非CHD对照组样本85例,CHD样本174例,并按照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分成轻度(<50%)狭窄组(ls-CH...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水平,分析ACE2与冠心病(CHD)不同病程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CHD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非CHD对照组样本85例,CHD样本174例,并按照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分成轻度(<50%)狭窄组(ls-CHD组)、中度(50%~75%)狭窄组(ms-CHD组)和严重(≥75%)狭窄组(ss-CHD组)。通过ELISA检测所有样本血清中ACE2水平,统计分析CHD不同病程下的ACE2水平,从而探讨血清ACE2水平与CHD发生发展间的关系。结果:ls-CHD、ms-CHD和ss-CHD组血清ACE2水平均高于非CHD组,并且随着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加深而上升。男性血清ACE2水平要比女性的高。单一性别内,ls-CHD、ms-CHD和ss-CHD组血清ACE2水平均高于非CHD组,并有显著性差异。回归分析发现性别、糖尿病、CHD与血清ACE2水平相关,并且性别和CHD是血清ACE2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男性血清ACE2水平高于女性;与非CHD患者相比,CHD患者血清ACE2水平升高;在CHD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ACE2水平随CHD病情的恶化而持续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