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4篇文章
< 1 2 1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暨南大学教工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凤新 刘国宁 郑自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3-294,297,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暨南大学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方法:利用年度体检的机会,对高校人群进行一般情况及病史的问卷调查及全面体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及腰围,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等),... 目的:了解广州暨南大学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方法:利用年度体检的机会,对高校人群进行一般情况及病史的问卷调查及全面体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及腰围,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等),并将结果进行了不同性别及年龄组的比较。结果:该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2.5%,男多于女,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青年组较低,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及中年组,随年龄上升明显(P<0.01);在该组代谢综合征人群中,高体重指数检出率为最高,其次为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脂蛋白;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无任何一项异常者,男女合计在青年组约72%,中年组约50%,老年组约30%,多项异常者男性多于女性。结论:广州高校人群代谢综合征发病率与北京及上海相近,男多于女,随年龄增加,发病率上升明显。中年人群约半数以上、老年人群约七成出现不同程度代谢异常,提示这2组人群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高校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医院老年患者出院延续护理转介单的设计及应用
2
作者 王琳 黄瑞英 +2 位作者 牛亚荣 刘敏 林海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08-111,共4页
目的设计三级医院老年患者出院延续护理转介单,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参考文献资料,采用焦点小组讨论法,设计老年患者出院延续护理转介单,嵌入医院电子病历信息系统,病区护士使用转介单对有延续护理需求的患者进行转介,延续护理服务部专... 目的设计三级医院老年患者出院延续护理转介单,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参考文献资料,采用焦点小组讨论法,设计老年患者出院延续护理转介单,嵌入医院电子病历信息系统,病区护士使用转介单对有延续护理需求的患者进行转介,延续护理服务部专职护士接收转介,到病区为患者提供出院计划服务及出院后上门护理。结果2021-2022年全院21个老年患者所在科室均应用老年患者出院延续护理转介单实施转介,转介患者386例,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219例(56.7%),内科系统9个科室共转介患者267例(69.2%)。为386例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提供上门护理服务597例次,患者出院30 d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率为5.2%。结论设计及应用老年患者出院延续护理转介单,有利于促进转介及提高不同部门工作人员之间合作协调性,从而满足出院老年患者延续护理服务需求及降低出院后非计划性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医院 老年患者 出院护理 延续护理 转介单 上门护理服务 非计划性再入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37家医院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广东省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临床调查协作组 韩莎莎 +1 位作者 李冰肖 颜子为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0-399,共10页
目的:探讨广东省37家医院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患儿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为该疾病的系统管理、医患沟通和医保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广东省37家医院新生儿科2015~2020年PPHN患儿的病案信息,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 目的:探讨广东省37家医院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患儿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为该疾病的系统管理、医患沟通和医保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广东省37家医院新生儿科2015~2020年PPHN患儿的病案信息,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对住院费用的特征进行分析,应用单因素分析及递归系统模型对住院费用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PPHN患儿的平均住院总费用逐年上升,从2015年的31 758(16 715,46 430)元逐渐上升至2020年的52 505(30 400,84 216)元,其中死亡患儿住院总费用为26 146(14 771,52 505)元,存活患儿住院总费用为44 245(21 274,74 197)元。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经济水平地区(P<0.001)、分娩方式(P<0.001)、受孕方式(P<0.001)、出生胎龄(P<0.001)、出生体质量(P<0.001)、性别(P=0.046)、PPHN诱发病因(P<0.001)、是否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P<0.001)、是否使用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P<0.001)、是否使用一氧化氮(iNO)治疗(P<0.001)、住院天数(P<0.001)是PPHN患儿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递归系统模型分析显示,影响因素按总效应值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住院天数、呼吸机辅助通气、足月儿、晚期早产儿、使用iNO治疗、使用PS治疗、诱发病因为肺炎、分娩地区为非珠三角地区、合并2种及以上诱发病因、患儿性别为女性。结论:2015~2020年广东省PPHN的救治费用逐年上升,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住院天数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保证医疗质量和患儿安全的前提下,适当缩短住院天数,可有效减少PPHN患儿的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住院费用 一氧化氮 呼吸机辅助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与中老年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复合指标与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对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李敬 胡金蓉 +2 位作者 苟园园 姚隆 曹洁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6,共12页
目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TG-AP)起病急,病情进展及复发的风险高,早期识别重症患者有助于降低多器官衰竭发生的风险和病死率。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年与中老年HTG-AP患者炎症复合指标和D... 目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TG-AP)起病急,病情进展及复发的风险高,早期识别重症患者有助于降低多器官衰竭发生的风险和病死率。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年与中老年HTG-AP患者炎症复合指标和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变化及其对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至2023年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收治的230例HTG-AP患者,先将其分为青年组(≤45岁)和中老年组(>45岁),再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比较各组间炎症复合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MLR)、C反应蛋白与淋巴细胞比值(C-reactive protein-to-lymphocyte ratio,CLR)、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index,SIR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和D-D等指标。运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筛选青年和中老年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价危险因素的预测效能,并用Delong检验比较各危险因素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差异。通过Bootstrap法(n=1000)对危险因素的预测效能进行内部验证。结果:青年组(n=127)与中老年组(n=103)间NLR、PLR、MLR、SIRI、SII、CLR和D-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青年患者中,与轻度组(n=68)相比,重度组(n=59)中的NLR、CLR、SIRI、SII和D-D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中老年患者中,与轻度组(n=54)相比,重度组(n=49)中的CLR和D-D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D水平升高是青年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7,OR=1.458,95%CI 1.107~1.920);D-D水平(P=0.001,OR=2.267,95%CI 1.413~3.637)和CLR(P=0.003,OR=1.007,95%CI 1.003~1.012)是中老年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D-D预测青年和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的AUC分别为0.653和0.741,敏感度分别为67.8%和57.1%,特异度分别为72.1%和88.9%;CLR预测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87、63.3%和70.4%。Delong检验结果显示D-D与CLR预测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93,P=0.321)。D-D的预测效能在Bootstrap内部验证模型中输出的AUC为0.73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1%和91.0%。结论:不同年龄段、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HTG-AP患者在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方面存在差异。D-D和CLR分别是青年、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D-D对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病情进展 炎症复合指标 D-二聚体 危险因素 年龄 C反应蛋白与淋巴细胞比值 青年 中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玲玉 蔡宇 +3 位作者 杨丽 朱晓峰 王攀攀 张荣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216,共5页
为了清晰把握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研究现状与趋势,为后续研究及建设实践提供支撑,运用CiteSpace对近30年国内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的研究进展、热点和前沿进行分析。检索范围为CNKI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已发表的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相关文献。... 为了清晰把握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研究现状与趋势,为后续研究及建设实践提供支撑,运用CiteSpace对近30年国内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的研究进展、热点和前沿进行分析。检索范围为CNKI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已发表的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相关文献。结果显示,该领域文献发文量整体呈增长后回落态势,反映出学界对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关注度的变化。高频关键词如“安全体系”“云计算”“物联网”等,揭示了当前研究的侧重点及新兴技术在实验室中的应用。关键词聚类、突现、时间线图谱展示不同时间段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脉络。采用CiteSpace从宏观层面对高校实验室信息化进行分析与总结,为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信息化 研究热点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舒泓 徐炳东 +2 位作者 林英泽 杨丹萍 张玉生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3,共7页
肿瘤相关性缺血性卒中是肿瘤患者常见且复杂的并发症,表现为多部位血栓形成和多发性脑梗死,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本文对肿瘤直接作用、高凝状态、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肿瘤相关检查或治疗等肿瘤相关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综... 肿瘤相关性缺血性卒中是肿瘤患者常见且复杂的并发症,表现为多部位血栓形成和多发性脑梗死,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本文对肿瘤直接作用、高凝状态、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肿瘤相关检查或治疗等肿瘤相关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肿瘤患者制订个体化抗癌和卒中预防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缺血性卒中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广东省医院管理年督导中护理质量问题的反思 被引量:27
7
作者 彭刚艺 冯秀兰 +1 位作者 陈伟菊 黄惠根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第3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医院管理体制 护理管理 质量问题 督导检查 广东省 护理质量管理 护士队伍建设 护理技术 护理服务 职能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血小板疾病伴急性髓系白血病倾向致病基因RUNX1新变异c.509-2A>G的识别和致病性
8
作者 马菁菁 张成成 +3 位作者 邓梅 林伟霞 郭丽 宋元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6-374,共9页
目的:家族性血小板疾病伴急性髓系白血病倾向(familial platelet disorder with predisposition to acute myeloid leukemia, FPD/AML)是RUNX1(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1)基因变异导致的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研究报告... 目的:家族性血小板疾病伴急性髓系白血病倾向(familial platelet disorder with predisposition to acute myeloid leukemia, FPD/AML)是RUNX1(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1)基因变异导致的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研究报告了1例FPD/AML 3日龄男婴患儿的临床表型和RUNX1基因型特征,旨在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整理患儿的临床信息,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运用高通量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方法寻找可能的遗传学病因,基于Minigene剪接变异体分析技术研究了剪接位点新变异的异常剪接机制,并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分析新变异的致病性。结果:患儿因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2 d入院。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和骨髓巨核细胞发育不良。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患儿是RUNX1基因c.509-2A>G变异的杂合子,为国内外文献所未曾报道的新生变异。Minigene基因分析发现该变异导致异常转录本r.509_515del (p.Gly170Alafs*3)的形成,可明确诊断为FPD/AML。经对症支持处理,患儿血小板数量稳定,但仍明显低于正常,远期预后尚有待随访观察。结论:本研究识别了1个新生RUNX1基因剪接位点变异,并通过Minigene技术确认了其可导致FPD/AML,拓展了RUNX1基因变异谱,对FPD/AML的诊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1基因 家族性血小板疾病伴急性髓系白血病倾向 Minigene剪接变异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Flow技术预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接受血运重建术后30天内大截肢事件
9
作者 李锐东 李承志 +2 位作者 张艳 王晓白 李王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iFlow技术用于预测急性下肢缺血(ALLI)患者接受血运重建术后30天内发生大截肢事件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310例接受血运重建术ALLI患者,根据术后30天内接受大截肢手术与否将其分为大截肢组(n=36)与无大截... 目的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iFlow技术用于预测急性下肢缺血(ALLI)患者接受血运重建术后30天内发生大截肢事件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310例接受血运重建术ALLI患者,根据术后30天内接受大截肢手术与否将其分为大截肢组(n=36)与无大截肢组(n=274)。对血运重建后DSA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iFlow参数,包括达峰时间(TTP)和峰值(Peak);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TTP和Peak预测术后大截肢的最佳截断值并将其转换为二分类变量,与其他参数共同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可用于预测术后大截肢的独立因素。结果大截肢组TTP高于、而Peak低于无大截肢组(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TTP及Peak预测术后30天内大截肢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1及0.712,其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6 s及1.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AF)[OR(95%CI)=3.048(1.076,8.632)]、皮肤花斑[OR(95%CI)=6.035(2.323,15.677)]、血运重建后TTP≥16 s[OR(95%CI)=8.414(3.116,22.723)]及术后48 h高肌红蛋白[OR(95%CI)=1.001(1.001,1.001)]均为ALLI患者接受血运重建术后30天内发生大截肢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而Peak二分类变量并非独立预测因子[OR(95%CI)=0.485(0.183,1.283),P=0.145]。结论DSA iFlow参数中的TTP可用于预测接受血运重建术ALLI患者30天内发生大截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下肢 截肢术 外科性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缺氧环境下葡萄糖转运蛋白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
10
作者 李美玲 高锶琦 +5 位作者 刘哲夫 廖欢燕 刘繁茂 夏文豪 郭军 李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4-455,共1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缺血缺氧环境下对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迁移、粘附和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调控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实验,将HUVECs置于模拟缺血缺氧的环境中(1%O_(2),5%CO_(2),94%N_(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缺血缺氧环境下对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迁移、粘附和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调控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实验,将HUVECs置于模拟缺血缺氧的环境中(1%O_(2),5%CO_(2),94%N_(2)),对比分析了常氧与缺血缺氧条件下HUVECs的生物学特性,通过检测细胞活性、细胞增殖能力以及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比较缺血缺氧条件下GLUT1、HIF-1α、VEGFA蛋白的表达变化。进一步采用质粒转染技术过表达GLUT1,并通过划痕实验、细胞粘附实验和管状结构形成实验来评估HUVECs的增殖、迁移、粘附和血管形成能力,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变化,Seahorse代谢分析仪检测氧消耗率(OCR)以评估线粒体功能。【结果】与常氧条件相比,缺血缺氧环境显著抑制了HUVECs的增殖、细胞活性、迁移和粘附能力,并损害了其血管形成能力。同时,GLUT1,HIF-1α及VEGFA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而在上调GLUT1表达的情况下,HU-VECs的迁移、粘附和血管形成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同时HIF-1α和VEGFA的蛋白表达量也增加。透射电镜显示,缺血缺氧导致线粒体肿胀和基质损伤,而GLUT1过表达显著缓解线粒体形态异常。OCR结果表明,GLUT1过表达可增强缺血缺氧环境下内皮细胞氧化磷酸化从而改善能量代谢。这些结果提示GLUT1可能通过调节葡萄糖代谢和能量供应,影响HUVECs的功能和血管生成能力。【结论】本研究揭示了GLUT1在缺血缺氧环境下对HUVECs功能的重要调控作用,这种调控可能通过调节细胞能量代谢和信号传导途径,进而影响细胞增殖、迁移、粘附和血管形成。这些发现为理解GLUT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可能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潜在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蛋白1 缺血缺氧环境 血管形成 内皮细胞 能量供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11
作者 王聪秀 陈文清 +2 位作者 麦若兰 刘东 管保章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4,共12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与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首次MHD的...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与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首次MHD的189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访至2022年10月31日。研究终点为进行血液透析后出现新发的心血管事件。根据X-tile软件计算出的PLR最佳截断值(133.0)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低PLR组(PLR<133.0)和高PLR组(PLR≥133.0),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基线特征差异,分析PLR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利用Kaplan-Meier曲线绘制2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概率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2组差异的显著性。同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为了均衡潜在混杂因素的分布,采用逆概率加权后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探讨PLR与心血管事件的因果关系。结果:与低PLR组患者相比,高PLR组患者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患病率、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血小板计数较高(P<0.05)。PLR与CVD、CRP、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呈正相关(P<0.05)。Log-rank检验结果提示高PLR组与低PLR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概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7.396,P=0.007)。校正了年龄、CVD病史、舒张压、血糖、血清白蛋白、CRP等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PLR是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1.867(1.023~3.410),P=0.042]。根据PLR分组对基于逆概率加权后建立的虚拟人群进行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PLR组的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低PLR组的1.9倍[HR(95%CI)=1.931(1.033~3.606),P=0.039]。结论:PLR可反映MHD患者炎症状态并可以用于评估MH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且是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LR与MH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可能存在因果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血管事件 慢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α和ClC-3的周期性表达与他莫昔芬抗乳腺癌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李雪苛 侯秀颖 +3 位作者 刘世情 杨海峰 朱林燕 何伟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7-426,共10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和ClC-3氯通道的周期性表达、分布和相互作用及其与他莫昔芬(TAM)抗乳腺癌周期特异性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网络数据库分析ERα与ClC-3的表达相关性,三维分子模拟软件和免疫共沉淀法分析ERα和ClC-3的蛋白间...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和ClC-3氯通道的周期性表达、分布和相互作用及其与他莫昔芬(TAM)抗乳腺癌周期特异性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网络数据库分析ERα与ClC-3的表达相关性,三维分子模拟软件和免疫共沉淀法分析ERα和ClC-3的蛋白间相互作用;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dR)双阻断释放法和诺考达唑阻滞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MTT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ERα和ClC-3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ERα和ClC-3的亚细胞分布。结果:(1)网络数据库分析表明,ERα和ClC-3的表达显著相关;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这两种蛋白存在相互作用;(2)使用TdR双阻断释放法和诺考达唑获得不同周期的人乳腺癌T47D细胞;(3)TAM对G2/M期的细胞活力抑制作用最强;(4)ERα和ClC-3的蛋白表达均有周期差异,且二者亚细胞分布存在周期性特点并表现为共定位;(5)ERα和ClC-3在各周期均存在蛋白间的相互作用;(6)TAM作用于各周期细胞后,处于G2/M期细胞的ERα蛋白表达最高,但对ClC-3在各周期的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人乳腺癌T47D细胞中ERα和ClC-3的表达和分布存在周期差异性,并且ERα和ClC-3存在蛋白间的相互作用;ERα的周期特性可能介导了TAM的抗乳腺癌作用周期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Α ClC-3氯通道 他莫昔芬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腔微生物群落构成分析
13
作者 余心源 邱于芳 +5 位作者 戴志达 张智翔 胡乔斌 张春雷 刘璠娜 李经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4,共10页
目的: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口腔菌群构成变化。方法:纳入25名MHD患者(MHD组)与16名健康对照者(HC组),分别收集舌背菌群并进行测序,分析两组人群口腔菌群多样性及差异物种。结果:... 目的: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口腔菌群构成变化。方法:纳入25名MHD患者(MHD组)与16名健康对照者(HC组),分别收集舌背菌群并进行测序,分析两组人群口腔菌群多样性及差异物种。结果:MHD组患者牙周健康状况明显较差,同时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显著低于HC组(P<0.001)。两组人群口腔菌群多样性无明显差异,而口腔菌群组成存在显著差异(P<0.05)。伴放线聚集杆菌、链球菌在MHD组中显著富集,且与eGFR、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等肾功能指标呈正相关,而普雷沃氏菌属、微单胞菌属等7个菌属在MHD组中显著减少(P<0.05)。同时,MHD患者中包括脂质代谢在内的16条信号通路在基因功能预测中发生显著变化。结论:两组人群口腔菌群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口腔菌群失调可能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慢性肾脏病 口腔菌群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Ts通过调控细胞骨架和黏着斑形成抑制子痫前期胎盘中滋养细胞的迁移
14
作者 叶迅伽 庸安露 +5 位作者 庾洁盈 鲁馨瑶 李瑞满 杨雪松 宛硕 王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4-1144,共11页
目的:探讨胎盘中中性粒细胞细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发生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胎盘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中性粒细胞在PE和正常孕妇胎盘中的浸润差异,通过胎盘单细胞测序数据... 目的:探讨胎盘中中性粒细胞细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发生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胎盘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中性粒细胞在PE和正常孕妇胎盘中的浸润差异,通过胎盘单细胞测序数据(GSE173193)分析PE胎盘中NETs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和ELISA检测NETs在胎盘组织中的水平,以及通过体外诱导NETs产生,用NETs对人绒毛外滋养细胞(extravillous trophoblast,EVT)株HTR8/Svneo进行处理,结合RNA测序技术,揭示NETs调控滋养细胞功能的潜在信号通路。结果:PE胎盘中中性粒细胞浸润及NETs形成相关基因MPO(myeloperoxidase)和ELANE(elastase,neutrophil expressed)表达相较于对照组胎盘显著增加;对临床胎盘样本进行检测验证,结果显示PE胎盘中NETs水平相较于正常组胎盘增加;NETs显著抑制HTR8/Svneo细胞的迁移;在NETs处理24 h后的HTR8/Svneo细胞中观察到F-actin排列紊乱,聚集体形成以及桩蛋白(paxillin)表达减少。胎盘单细胞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应力纤维和黏着斑通路在PE胎盘的EVT中下调。结论:中性粒细胞浸润和NETs形成相关基因表达在PE胎盘中增加。NETs可能通过诱导EVT应力纤维解体及下调paxillin表达,进而破坏细胞骨架和黏着斑形成来抑制EVT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中性粒细胞细胞外诱捕网 滋养细胞 细胞迁移 应力纤维 黏着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妤 朱小燕 李燕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502-2503,共2页
关键词 工作压力 护士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认知及躯体功能量表中文版测评抑郁症患者的效度和信度 被引量:14
16
作者 贾艳滨 李雪果 +3 位作者 柯宇璐 陈骏浩 单炎炎 赵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3-477,共5页
目的:引进Fava编制的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认知及躯体功能量表(CPFQ),并检验中文版在抑郁症患者中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采用连续入组的方法,对111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重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成年患者进行施测,选取汉... 目的:引进Fava编制的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认知及躯体功能量表(CPFQ),并检验中文版在抑郁症患者中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采用连续入组的方法,对111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重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成年患者进行施测,选取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淡漠评估量表-医生版(AES-C)、简明疲劳量表(BFI)、持续操作测验(CPT)作为效度指标,与133例正常被试对比进行实证效度研究,2周后对其中42例患者进行重测以评价其信度。结果:中文版CPFQ包含7条目,量表符合原单因素模型,共解释67.6%的方差变异;量表总分与HAMD得分呈正相关(r=0.60,P<0.01),条目1~3得分分别与AES-C、HAM D睡眠障碍因子、BFI得分呈正相关(r=0.41~0.60,P<0.01),2周重测后CPT与条目4~7总分的分数变化呈负相关(r=-0.28,P<0.05);抑郁组CPFQ各条目分及总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重测信度为0.68。结论:中文版CPFQ测评抑郁症患者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版CPFQ 抑郁症 效度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时间评估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池琦 赵颖 +6 位作者 韩东倩 张锶琪 杜沛洁 董琬玥 徐安定 杨振国 孟珩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3-499,共7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急性期治疗的重点是再灌注治疗,且再灌注治疗具有严格的时间依赖性。而醒后卒中患者由于发病时间不明确,其再灌注治疗决策面临挑战。本文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时间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涵盖了基于昼夜节律、影... 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急性期治疗的重点是再灌注治疗,且再灌注治疗具有严格的时间依赖性。而醒后卒中患者由于发病时间不明确,其再灌注治疗决策面临挑战。本文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时间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涵盖了基于昼夜节律、影像学和人工智能的评估方法,分析了不同方法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时间的效能,以期为醒后卒中患者再灌注治疗的选择提供支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醒后卒中 发病时间 影像学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区医院人性化服务之门诊患者隐私保护及启示 被引量:7
18
作者 林清然 陈伟菊 周佩如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0期103-105,共3页
通过参观台湾地区3所医院,总结台湾地区医院对门诊患者隐私保护的措施,包括现代化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医院人性化环境设置、患者就诊过程的科学管理以及知情同意权的充分体现;分析我国大陆患者隐私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 通过参观台湾地区3所医院,总结台湾地区医院对门诊患者隐私保护的措施,包括现代化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医院人性化环境设置、患者就诊过程的科学管理以及知情同意权的充分体现;分析我国大陆患者隐私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大陆的实际情况,提出对患者隐私保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权 台湾医院 门诊 人性化服务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3D腹腔镜回肠代双侧输尿管联合膀胱扩大术修复放射治疗后双侧输尿管狭窄并膀胱挛缩
19
作者 黄万伟 沙显燊 +6 位作者 张艺宝 伍国豪 骆峰 陈智慧 叶东明 李学松 赖彩永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9-795,共7页
目的:探讨完全3D腹腔镜回肠代双侧输尿管并膀胱扩大术修复放射治疗后双侧输尿管长段狭窄合并膀胱挛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2例因放射治疗导致双侧输尿管长段狭窄合并膀胱容量... 目的:探讨完全3D腹腔镜回肠代双侧输尿管并膀胱扩大术修复放射治疗后双侧输尿管长段狭窄合并膀胱挛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2例因放射治疗导致双侧输尿管长段狭窄合并膀胱容量减少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别为72、54岁,临床表现均为双侧腰部疼痛、反复畏寒发热,伴随尿频、尿急。术前输尿管狭窄长度分别为左侧10.4 cm、右侧8.7 cm和左侧10.6 cm、右侧11.7 cm;术前经肾造瘘顺行尿路造影评估膀胱容量为90 mL和130 mL。2例患者均采用基于膜解剖的完全3D腹腔镜一期、单一体位的双侧肠代输尿管并膀胱扩大手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手术由同一名拥有20年临床经验的泌尿外科医生完成,手术时间分别为420 min、355 min,术中出血均为50 mL,无需术中输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第4.5、3天。2例患者围手术期无重大并发症发生。术后2个月拔除输尿管支架,影像结果显示肾积水减轻,输尿管排泄顺畅,膀胱形态对称,膀胱壁光滑。术后2个月造影提示膀胱容量分别为230 mL和250 mL。截至2025年4月,分别随访10、8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腰痛及尿频、尿急症状明显缓解,均未出现肠瘘、尿瘘、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1例患者血清肌酐轻度升高,另1例较术前有所降低,均维持稳定。结论:基于膜解剖的分离技术有助于游离并显露纤维化的输尿管,减少出血和副损伤。完全3D腹腔镜回肠代双侧输尿管并膀胱扩大术有效解除了输尿管长段梗阻,并提高了膀胱容量。手术方法安全、可行,但仍需更多临床数据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 膀胱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后广泛输尿管狭窄 回肠代输尿管术 完全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细胞癌相关性缺血性卒中1例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韦静雯 宋萍萍 +1 位作者 丁燕 张玉生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2,共5页
恶性肿瘤可明显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而缺血性卒中会加重肿瘤患者病情,是患者非肿瘤性死亡的重要原因。肿瘤相关性缺血性卒中(cancer-associated ischemic stroke,CAIS)发病机制复杂,预后差。早期识别和综合管理CAIS对改善患者预... 恶性肿瘤可明显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而缺血性卒中会加重肿瘤患者病情,是患者非肿瘤性死亡的重要原因。肿瘤相关性缺血性卒中(cancer-associated ischemic stroke,CAIS)发病机制复杂,预后差。早期识别和综合管理CAIS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1例胆管细胞癌相关性缺血性卒中病例的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复习,阐述CAIS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与预后,为临床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缺血性卒中 胆管细胞癌 特鲁索综合征 高凝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