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眼科图像公开数据库使用指南(2022) 被引量:9
1
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数字影像与智能医疗专委会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 +11 位作者 邵毅 杨卫华 陈蔚 谭钢 杨文利 黄永志 徐积兄 张慧 黄锦海 赵慧 刘祖国 邵婷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25-932,共8页
可公开获取的医学数据是数字健康研究的宝贵资源。目前,一些包含眼科图像的公开数据库常被用于机器学习的研究中,但如何规范高效地使用这些数据库尚无统一标准。本指南旨在筛选确定部分公开可用的眼科图像数据库,详细描述其包含的疾病... 可公开获取的医学数据是数字健康研究的宝贵资源。目前,一些包含眼科图像的公开数据库常被用于机器学习的研究中,但如何规范高效地使用这些数据库尚无统一标准。本指南旨在筛选确定部分公开可用的眼科图像数据库,详细描述其包含的疾病类型、图像来源和成像方式。使用MEDLINE、Google搜索引擎和Google数据集搜索,确定了94个开放获取数据库,包含来自122364名患者的507724张图片和125段视频。该指南为眼科数据库相关研究提供了帮助与参考。同时,指南还发现数据库中不同人群和疾病群体代表性的差距越来越大。改进的元数据报告将使研究人员能够根据他们的需要访问最合适的数据库,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图像数据资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图像 眼科数据库 图像数据库 使用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7激动剂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玲 蔡铠红 +2 位作者 詹文珠 殷国干 叶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9-773,共5页
Toll样受体(TLR)7是TLR家族中的一员,是Ⅰ型跨膜糖蛋白,由细胞质Toll/白细胞介素-1受体同源性(TIR)信号传导结构域和包含19~25个串联富含亮氨酸重复基序的外部抗原识别结构域组成。人体内TLR7主要分布在浆树突状细胞(pDC)和B细胞的胞体... Toll样受体(TLR)7是TLR家族中的一员,是Ⅰ型跨膜糖蛋白,由细胞质Toll/白细胞介素-1受体同源性(TIR)信号传导结构域和包含19~25个串联富含亮氨酸重复基序的外部抗原识别结构域组成。人体内TLR7主要分布在浆树突状细胞(pDC)和B细胞的胞体内体膜上,通过高尔基体的囊泡从内质网穿梭至内体。内体膜上的TLR7与病毒来源的单链RNA分子或咪唑啉类似物结合从而被激活,进一步诱导Ⅰ型干扰素的合成,从而启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细胞的激活,快速招募炎症细胞到感染部分,发挥抗病毒、抗肿瘤以及抗过敏的功能。TLR7激活后由于具有调节TH1/TH2细胞比例的作用,其配体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该文围绕TLR7激动剂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以及过敏性脑炎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7激动剂 TOLL样受体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检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局部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丽娜 樊宁 +3 位作者 申晓丽 成洪波 赖铭莹 赵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0-534,共5页
背景传统眼底照相的方法诊断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局部缺损依赖于检查者的主观经验,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可以客观判断RNFL的局部缺损,新的频域OCT对RNFI,缺损的显示更直观。目的评价频域OCT、时域OCT对青光眼RNFL局部缺损... 背景传统眼底照相的方法诊断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局部缺损依赖于检查者的主观经验,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可以客观判断RNFL的局部缺损,新的频域OCT对RNFI,缺损的显示更直观。目的评价频域OCT、时域OCT对青光眼RNFL局部缺损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眼底彩色照相的一致性。方法由2位青光跟专家通过眼底彩色照相一致确认存在RNFL局部缺损的青光眼患者55例55眼和正常对照41名41眼纳入研究,分析眼底彩色照相、频域CirrusHD-OCT、时域Stratus OCT分别检测的RNFL局部缺损的位置和宽度,进行三者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研究,评价OCT对RNFL局部缺损的诊断价值。结果确认青光眼患者55眼中共有RNFL局部缺损75处,分别位于颞上和颞下象限。CirrusHD-OCT和Stratus OCT检测RNFL损害的灵敏度分别是88.O%和69.3%,特异度分别是927%和97.6%。CirrusHD-OCT和Stratus OCT检测RNFL缺损的位置均与眼底彩色照相结果的检测值呈高度正相关(r=0.993、r=0.992,P〈0.01);二者检测的RNFL缺损宽度与眼底彩色照相结果的检测值呈正相关(r=0.420、r=0.432,P=0.019、P=0.002),CirrusHD-OCT和Stratus OCT检测RNFL缺损宽度与眼底彩色照相的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irrusHD-OCT:P=0.114;Stratus OCT:P:0.074)。CirrusHD-OCT和Stratus-OCT检测RNFL缺损宽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频域OCT和时域OCT均具有较好的诊断RNFL局部缺损的价值,与眼底彩色照相检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晓敏 樊宁 刘旭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3-269,共7页
青光眼是主要致盲眼病,青光眼性视神经退行性病变的特征表现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眼压升高是青光眼视神经结构和功能损害主要的危险因素.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以及... 青光眼是主要致盲眼病,青光眼性视神经退行性病变的特征表现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眼压升高是青光眼视神经结构和功能损害主要的危险因素.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以及剥脱性青光眼(XFG)是全球范围常见的青光眼类型.青光眼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遗传因素在几种主要类型的青光眼发病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人类遗传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和研究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青光眼的发病基础有了更多的认识,在青光眼发病相关的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一些致病基因及其致病机制相继被揭示.本文中对POAG、CACG、XFG及其他类型青光眼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青光眼/遗传学 突变 青光眼/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高眼压兔视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申晓丽 樊宁 +2 位作者 赵军 李强 黄丽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对高眼压兔视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A组)、高眼压模型组(B组)、高眼压模型+玻璃体内注射mNGF组(C组... 目的观察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对高眼压兔视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A组)、高眼压模型组(B组)、高眼压模型+玻璃体内注射mNGF组(C组)、高眼压模型+玻璃体内注射mNGF联合超声组(D组)、高眼压模型+玻璃体内注射mNGF联合超声微泡组(E组)。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检测,记录P100波潜伏期及振幅;取各组兔视网膜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透射电镜观察兔视神经超微结构。结果 B组眼压在造模后1周、2周、4周分别为(33.4±2.8)mmHg(1 kPa=7.5 mmHg)、(34.1±2.5)mmHg和(34.8±2.2)mmHg,与A组眼压(13.6±1.8)mmHg、(13.4±1.7)mmHg和(13.3±1.4)mmHg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B组的P100潜伏期(125.00±18.70)ms和振幅(5.50±3.03)nV较A组的P100潜伏期(46.20±6.90)ms和振幅(15.90±2.48)nV明显延长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的P100潜伏期(63.80±8.35)ms和振幅(11.37±2.84)nV较B、C、D组明显缩短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计数(14.97±1.30)个明显少于A组(26.04±0.7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RGC计数(23.97±0.90)个明显高于B、C、D组,但仍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兔视网膜各层结构较B、C、D组完整,分层较清晰。E组兔视神经髓鞘结构尚完整,轴突内微管、微丝结构可见,较B、C、D组视神经超微结构明显改善。结论超声微泡造影剂与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使用可增强鼠神经生长因子对高眼压兔视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泡 鼠神经生长因子 高眼压 视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蘖碱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欧阳明 刘桂琴 +1 位作者 樊宁 应方微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小蘖碱对体外培养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眶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眶前脂肪细胞,鉴定与传代,加入小蘖碱使其浓度分别为10 mol·L^(-1)、20 mol·L^(-1)、40 mol·L^(-1)、80 ... 目的观察小蘖碱对体外培养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眶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眶前脂肪细胞,鉴定与传代,加入小蘖碱使其浓度分别为10 mol·L^(-1)、20 mol·L^(-1)、40 mol·L^(-1)、80 mol·L^(-1)组,另设不加小蘖碱的为对照组,进行诱导分化及油红O染色,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分化后脂肪细胞内脂质/核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结果体外培养的前脂肪细胞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为间叶来源。不同浓度小蘖碱分化后脂肪细胞内脂质/核的平均IOD值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其中对照组IOD值为1.11±0.21,10 mol·L^(-1)、20 mol·L^(-1)、40 mol·L^(-1)、80 mol·L^(-1)小蘖碱组IOD值分别为0.93±0.15、0.68±0.13、0.31±0.09、0.19±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53,P<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小蘖碱可以抑制眼眶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和细胞内脂质的形成,抑制程度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小蘖碱 前脂肪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病候选基因芯片在一汉族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分子遗传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晓敏 黄辉 +4 位作者 王瑛 吴静 樊宁 蒋善明 刘旭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99-703,共5页
背景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累及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及色素上皮细胞的遗传性致盲眼病.RP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较复杂,具有遗传异质性和临床异质性.随着基因组学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手段应用于RP致病基因筛查.目的 通过眼科... 背景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累及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及色素上皮细胞的遗传性致盲眼病.RP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较复杂,具有遗传异质性和临床异质性.随着基因组学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手段应用于RP致病基因筛查.目的 通过眼科基因芯片测序方法探讨一常染色体遗传RP家系临床表型及其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于2013年6月在重庆市荣昌县收集一汉族RP家系,对该家系所有患者进行眼科检查确诊后,抽取12名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各1 ml,应用华大基因眼科芯片目标区域捕获技术进行基因突变检测.该基因芯片覆盖了眼病相关的基因编码区(包括59个RP候选基因),选择家系内2例RP患者(Ⅱ5、Ⅱ7)的DNA样本进行目标区域捕获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对共有的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 该家系为常染色体遗传的RP家系.通过基因芯片分析发现该家系Ⅱ5和Ⅱ7患者存在2个共有基因突变:USH2A (c.3065T>C,p.Phe1022Ser)突变和PDE6A(c.1699G>A,p.Ala1319Gly)突变,家系其他成员检测结果表明2个基因突变未与疾病共分离.该眼科基因芯片高通量测序技术虽然未定位该家系致病基因,但快速排除了RP常见候选基因,为进一步分析奠定了研究基础.结论 采用基于目标区域捕获测序的眼科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筛查RP常见候选基因,是眼科疾病遗传研究的一项适用且高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基因 二代测序 分子遗传学 家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眶内段视神经的CT重建和参数测量 被引量:4
8
作者 游勇 成洪波 +4 位作者 樊宁 王宁利 杨洁 刘璐 刘旭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15-1018,共4页
背景青光眼的视神经损害与颅内压的变化有一定的关联,传统的测量方法是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压力以评估颅内压变化,而测量眶内段视神经参数来判断颅内压的方法具有无创性和可重复检测的优点,但目前眶内段视神经的正常参数了解较少。目... 背景青光眼的视神经损害与颅内压的变化有一定的关联,传统的测量方法是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压力以评估颅内压变化,而测量眶内段视神经参数来判断颅内压的方法具有无创性和可重复检测的优点,但目前眶内段视神经的正常参数了解较少。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重建并测量正常人眶内段视神经鞘横断面直径和面积,探讨正常人视神经的形态及特征。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市中医院影像科行颅脑CT检查的20~70岁的正常成年人105人105眼,采用多层螺旋CT行颅脑容积扫描,将扫描图像经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眶内段视神经的曲面重建,分别测量距球后视神经起始部3、6、9、12、15mm处视神经鞘横断面直径的最大值、最小值和面积,分析随着距视神经起始部距离的延长视神经参数的变化,比较受检者不同性别和不同眼别间视神经鞘横断面直径的最大值、最小值和面积的差异,并分析受检者年龄与距球后视神经起始部3mm处视神经直径和面积的关系。结果距球后视神经起始部3、6、9、12、15mm处视神经鞘横断面直径的最大值分别为(6.24±0.47)、(5.56±0.44)、(5.18±0.43)、(4.82±O.41)和(4.69±0.41)mm,最小值分别为(5.56±0.50)、(4.97±0.41)、(4.55±0.35)、(4.26±0.39)和(4.10±0.40)mm;视神经鞘横断面的面积分别为(27.68±4.40)、(22.02±3.35)、(18.74±2.75)、(16.34±2.72)和(15.40±2.68)mm2,随着距球后视神经起始部的增大,视神经逐渐变细,各位点间视神经鞘横断面直径的最大值、最小值和面积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8.329、215.906、246.924,均P=0.001)。受检者不同性别间视神经直径的最大值、最小值和面积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05,P=0.074;t=1.930,P=0.056;t=1.329,P=0.187);受检者不同眼别间视神经直径的最大值、最小值和面积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24,P=0.471;t=1.562,P=0.121;t=1.424,P=0.158);受检者年龄与视神经鞘横断面直径最大值、最小值和面积的偏回归系数分别是1.873、7.415、-0.853,均无线性相关(P=0.847、0.460、0.637)。结论多层螺旋CT可无创、准确地重建和测量眶内段视神经。正常人眶内段视神经鞘横断面呈椭圆形,随着与球壁距离的增加,视神经逐渐变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射线计算机 视神经 生物测量 颅内压 青光眼 成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区域捕获技术鉴定-RP家系USH2A基因的新复合杂合突变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瑛 黄辉 +5 位作者 樊宁 吴静 周晓敏 殷燕 王云 刘旭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4-247,共4页
背景RP为遗传性致盲眼病,其遗传方式和临床表型呈高度异质性,对患者的突变基因进行筛查和诊断对于进一步的基因治疗研究有重要意义。目的利用目标区域捕获技术确定中国一常染色体隐性遗传RP家系成员的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方式。方法收... 背景RP为遗传性致盲眼病,其遗传方式和临床表型呈高度异质性,对患者的突变基因进行筛查和诊断对于进一步的基因治疗研究有重要意义。目的利用目标区域捕获技术确定中国一常染色体隐性遗传RP家系成员的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方式。方法收集2013年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眼科医院1个汉族RP家系,对该RP家系的4个成员进行眼科检查,抽取家系成员的外周血后,利用华大基因眼科芯片目标区域捕获技术对先证者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利用PCR以及Sanger测序法对RP家系中正常表型的成员进行基因突变点验证。结果该家系共3代5名成员,I1、I2、Ⅱ2和Ⅲ1均为表型正常者,Ⅱ1为先证者,自18岁出现夜盲及视力下降,呈管状视野缺损。先证者眼底检查发现视盘呈蜡黄色和视网膜骨细胞样色素沉积,荧光素血管造影可见片状遮蔽荧光和周边视网膜透见荧光。该家系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芯片分析发现先证者USH2A基因存在由C.9958G〉T(P.Gly3320Cys)错义突变和C.11156G〉A(P.Arg3719His)错义突变组成的复合杂合突变,而其表型正常的父亲(I1)为C.9958G〉T(P.Gly3320Cys)杂合突变,表型正常的母亲(I2)为c.11156G〉A(P.Arg3719His)杂合突变,表型正常的女儿(Ⅲ1)为c.9958G〉T(P.Gly3320Cys)杂合突变。结论该RP家系可能由USH2A基因的C.9958G〉T和C.11156G〉A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眼科芯片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筛查RP常见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基因 眼科芯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青光眼病人护理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康建芳 尹红 +1 位作者 陈聪玲 赖铭莹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12期3206-3207,共2页
分析与青光眼相关的护理文献,阐述我国护理人员对青光眼病人护理的研究现状。从护理人员对青光眼病人的干预性研究、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研究及临床护理实践等几方面对文献进行分析,提出青光眼的临床护理和科研工作方法等应依照循证护理原... 分析与青光眼相关的护理文献,阐述我国护理人员对青光眼病人护理的研究现状。从护理人员对青光眼病人的干预性研究、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研究及临床护理实践等几方面对文献进行分析,提出青光眼的临床护理和科研工作方法等应依照循证护理原则,护理人员对青光眼的研究应扩展到多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护理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腺瘤视野表现的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瑛 王剑 +1 位作者 樊宁 刘旭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63-966,共4页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视野表现特征。方法收集于神经外科经病理确诊为垂体腺瘤的371例患者的视野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资料。将垂体腺瘤患者根据视野缺损改变分为颞侧象限性视野缺损组、颞侧垂直性偏盲组...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视野表现特征。方法收集于神经外科经病理确诊为垂体腺瘤的371例患者的视野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资料。将垂体腺瘤患者根据视野缺损改变分为颞侧象限性视野缺损组、颞侧垂直性偏盲组和管状视野组。分析视野缺损形态特征,通过线性相关分析及方差分析对视野缺损形态、视野平均光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MS)等指标与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肿瘤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颞侧象限性视野缺损组、颞侧垂直性偏盲组和管状视野组三组间RNFL厚度、MS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垂体腺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P=0.75)。颞侧垂直性偏盲组与管状视野组中,MS和对应眼鼻侧RNFL厚度有直线关系(R2=0.186,t=4.76,P=0.00;R2=0.146,t=2.65,P=0.01),RNFL厚度、MS与肿瘤体积均无直线关系(均为P>0.05)。结论视野缺损类型与垂体腺瘤侵犯视交叉的位置有关。相应受累眼视野缺损程度与视网膜RNFL厚度、MS值有一致性。受累眼的MS值变化与RNFL厚度有一致性。视野缺损改变、RNFL厚度、MS与肿瘤体积单一因素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视野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AQ/GNA 11突变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磊(综述) 张国明(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91-795,共5页
葡萄膜黑色素瘤(UM)是成人眼内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不仅影响患者的视功能,还易导致死亡。虽然近30年涌现了许多UM的局部治疗方法,但患者的生存率一直未得到改善,主要原因是对于UM的发病机制所知甚少。GNAQ和GNA 11基因负责编码... 葡萄膜黑色素瘤(UM)是成人眼内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不仅影响患者的视功能,还易导致死亡。虽然近30年涌现了许多UM的局部治疗方法,但患者的生存率一直未得到改善,主要原因是对于UM的发病机制所知甚少。GNAQ和GNA 11基因负责编码G蛋白α亚基q族多肽,许多研究表明这2种基因在UM中具有很高的突变率,可能驱动UM的早期生长。本文就GNAQ和GNA 11突变后的功能学改变,以及基因突变所致UM恶性增生相关的信号通路展开综述,以期为UM的早期筛查和靶向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GNAQ基因 GNA 11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兔眼玻璃体微泡注射联合超声辐照干预中最适超声参数的筛选
13
作者 申晓丽 李强 +2 位作者 黄丽娜 赵军 樊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83-988,共6页
背景 微泡可作为药物和基因的转染载体,经超声照射后转染效率提高,从而在多种眼科疾病的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不同超声辐照强度发挥的生物学效应有所不同. 目的 筛选适用于正常兔视网膜组织的超声辐照强度和时间,为超声联合微泡... 背景 微泡可作为药物和基因的转染载体,经超声照射后转染效率提高,从而在多种眼科疾病的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不同超声辐照强度发挥的生物学效应有所不同. 目的 筛选适用于正常兔视网膜组织的超声辐照强度和时间,为超声联合微泡治疗眼底疾病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18只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超声辐照组、单纯玻璃体腔注射组及玻璃体腔注射+低、中、高强超声辐照组.空白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处理,单纯超声辐照组和单纯玻璃体腔注射组分别给予2.0 W/cm^2的超声强度照射实验眼60 s或单纯玻璃体腔注射0.1ml微泡,玻璃体腔注射+低、中、高强超声辐照组兔眼在玻璃体腔注射0.1ml微泡后分别用0.5、1.0和2.0 W/cm^2超声强度照射实验眼60 s.各组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第1天、第7天分别行眼前节照相、直接检眼镜检查和彩色眼底照相观察眼前节和眼底情况,于术后第7天处死实验兔并分离视网膜,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眼视网膜形态学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兔视网膜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空白对照组、单纯超声辐照组、单纯玻璃体腔注射组及玻璃体腔注射+低、中、高强超声辐照组兔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眼前后节均未见明显异常.术后7d,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空白对照组、单纯超声辐照组、单纯玻璃体腔注射组和玻璃体腔注射+低超声辐照组兔10层视网膜组织结构清晰,未见炎症、变性及细胞坏死等改变,而玻璃体腔注射+中强超声辐照组和玻璃体腔注射+高强超声辐照组兔眼视网膜各层组织结构疏松,视细胞层排列紊乱,内核层和外核层不同程度变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数量减少,可见细胞的空泡样变性.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空白对照组、单纯超声辐照组、单纯玻璃体腔注射组及玻璃体腔注射+低强超声辐照组兔视网膜超微结构未见明显异常改变,而玻璃体腔注射+中强超声辐照组和玻璃体腔注射+高强超声辐照组兔眼视细胞排列紊乱,内核层和外核层细胞数目减少,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染色质不均匀,RGCs数目减少.结论 适用于正常兔视网膜组织的理想超声参数为超声强度0.5 W/era2辐照60 s,这一结果为超声联合微泡治疗眼底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超声 微泡 超声处理 玻璃体腔注射 超声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部碱烧伤超声生物显微镜图像特征研究
14
作者 邓宏伟 方玲珠 姚晓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1期835-837,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对不同程度碱烧伤患者眼前段结构进行观察,研究图像特征,对烧伤的程度、治疗手段及预后进行评估。方法观察6例12眼碱烧伤急性期患者,临床Ⅱ度烧伤者6眼,Ⅲ度烧伤者4眼,Ⅳ度烧伤者...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对不同程度碱烧伤患者眼前段结构进行观察,研究图像特征,对烧伤的程度、治疗手段及预后进行评估。方法观察6例12眼碱烧伤急性期患者,临床Ⅱ度烧伤者6眼,Ⅲ度烧伤者4眼,Ⅳ度烧伤者2眼。在烧伤的急性期作UBM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前房、房角、后房、睫状体,并将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相联系。结果碱烧伤急性期6眼UBM图像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前部及中间葡萄膜炎表现,房水混浊,睫状体水肿多见,根据碱烧伤程度和范围不同角膜有不同程度的水肿。UBM表现如下:Ⅱ度碱烧伤图像表现为角膜上皮回声增强,烧伤若累及后弹力层,表现为后弹力层花边样改变,角膜厚度在水肿区明显增厚;Ⅲ度碱烧伤图像表现为角膜上皮缺失区上皮反光带的缺失或不连续,角膜厚度明显增厚,后弹力层出现回声光带不明确以及断裂;Ⅳ度碱烧伤图像表现为角膜正常回声影像完全消失,角膜呈不均匀中强回声,角膜与巩膜相延续部分结构不清,角膜缘后巩膜层水肿明显,巩膜结构呈现不均匀强回声影像。结论UBM可显示不同程度的眼表烧伤后眼前节的情况,严重的碱烧伤不仅造成角膜5层组织不可逆的改变,而且造成眼前节较重的葡萄膜炎表现,导致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碱烧伤 眼前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RI-Rb1肿瘤干细胞的分离扩增及鉴定
15
作者 胡慧玲 蒋丽琼 +1 位作者 佘洁婷 方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8-431,共4页
目的分离培养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WERI-Rb1中的肿瘤干细胞,建立肿瘤干细胞的鉴定方法。方法将WERI-Rb1细胞系接种至无血清培养基,对其中的肿瘤干细胞行分离、培养扩增及传代,观察细胞形态,采用旁群细胞检测、克隆形成实验、CD133流... 目的分离培养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WERI-Rb1中的肿瘤干细胞,建立肿瘤干细胞的鉴定方法。方法将WERI-Rb1细胞系接种至无血清培养基,对其中的肿瘤干细胞行分离、培养扩增及传代,观察细胞形态,采用旁群细胞检测、克隆形成实验、CD133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对肿瘤干细胞特性进行鉴定。结果体外扩增培养的WERI-Rb1细胞系呈疏松葡萄状团块,WERI-Rb1细胞系中存在比例稳定的旁群细胞(0.075±0.017)%,无血清培养基可分离扩增培养出WERI-Rb1中的肿瘤干细胞,形成类氉似胚胎干细胞的克隆团块,后者具备较高的克隆形成能力,克隆形成率为(31.70±1.89)%,且干细胞标记物CD133的基因及蛋白均高表达,CD133基因表达量为WERI-Rb1的(2.25±0.19)倍。结论本研究阐明了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WERI-Rb1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扩增及鉴定方法,证明了WERI-Rb1中肿瘤干细胞的存在,为后续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提供线索,为进一步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干细胞及胚胎干细胞等的特性对比提供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肿瘤干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下囊尾蚴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淼 魏文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40-441,共2页
患者,女,45岁,2015年3月因左眼视物模糊、眼前黑影遮挡感4个月于北京同仁医院就诊。患者籍贯贵州,既住有食用腌制生猪肉的习惯,否认外伤史、糖尿病、高血压及家族疾病史。
关键词 视网膜下 囊尾蚴 家族疾病史 视物模糊 医院就诊 眼前黑影 生猪肉 外伤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