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视网膜轴机制及其与眼科疾病的相互作用
1
作者 黄银花(综述) 陈建苏 唐仕波(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53-1059,共7页
肠道菌群是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16S rRNA和宏基因组等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微生物有了更加深入而全面的认识,在动物和人类中的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不仅参与免疫性、代谢性和神经系统等全身性疾病的病变过程,还与... 肠道菌群是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16S rRNA和宏基因组等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微生物有了更加深入而全面的认识,在动物和人类中的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不仅参与免疫性、代谢性和神经系统等全身性疾病的病变过程,还与眼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宿主高血糖、免疫异常、衰老和高眼压等因素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肠-血屏障通透性增加。肠道菌群相关的脂多糖和肽聚糖等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穿过受损的肠道屏障进入体循环,最终沉积到视网膜和葡萄膜组织中,参与免疫及炎症反应过程,而肠道来源的宿主免疫细胞或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又可加重眼部炎症的级联反应。同时,包括饮食和环境诱导在内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如胆红素、胆汁酸和短链脂肪酸等,通过调节免疫T细胞平衡、miRNA表达和视网膜细胞炎性活化等参与视网膜疾病的进展。本文拟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肠道菌群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青光眼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讨肠道菌群通过肠-视网膜轴参与眼科疾病的可能机制,为眼部疾病的机理研究和防治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肠-视网膜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葡萄膜炎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青光眼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杨丽丹 李青蒨 +4 位作者 陈倩茵 马红婕 东田理沙 林迪 林晨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00-504,共5页
近年来,随着以深度学习(DL)为代表的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为眼科领域带来了新的研究手段,提高了眼科疾病的筛查和诊断水平。目前,AI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角膜炎等多种疾病的诊断效率较高。在青光眼方面,AI... 近年来,随着以深度学习(DL)为代表的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为眼科领域带来了新的研究手段,提高了眼科疾病的筛查和诊断水平。目前,AI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角膜炎等多种疾病的诊断效率较高。在青光眼方面,AI可用于分析眼底彩色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视野等多模态影像综合评估结构及功能改变,从而提高青光眼的诊断水平。本文主要对AI在青光眼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优势和现阶段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