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守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八例的体会
1
作者 吴远杰 柳文建 钟泰谦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7-41,共5页
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以下称吻合口痿)是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率高达50%左右。对其采用保守治疗或争取时机第二次开胸处理各家意见不一。自1979年6月至1987年5月,作者采用保守治疗8例胸内吻合口瘘,结果7例治愈1例死... 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以下称吻合口痿)是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率高达50%左右。对其采用保守治疗或争取时机第二次开胸处理各家意见不一。自1979年6月至1987年5月,作者采用保守治疗8例胸内吻合口瘘,结果7例治愈1例死亡。文中提出由十二指肠管饲为主要途径,以支持营养为核心的综合性保守治疗,同时强调必须坚持斜坡位防止胃液对吻合口的侵蚀至关重要。并认为在应用抗菌素控制感染的同时辅以中药煎剂口服,可促使瘘口愈合,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内 食管 胃吻合中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内食管机械吻合66例分析
2
作者 钟泰谦 柳文建 +3 位作者 吴远杰 杨庆生 洪丰 谷继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2期64-68,共5页
自1983年3月至1990年12月应用上海GF—Ⅰ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施行胸内食管胃吻合术共66例均痊愈出院。其中,64例为食管及贲门癌,食管慢性炎症所致中段局限性狭窄1例,食管中段乳头状囊性腺瘤1例。术后发生与吻合器本身无直接关系的吻合口... 自1983年3月至1990年12月应用上海GF—Ⅰ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施行胸内食管胃吻合术共66例均痊愈出院。其中,64例为食管及贲门癌,食管慢性炎症所致中段局限性狭窄1例,食管中段乳头状囊性腺瘤1例。术后发生与吻合器本身无直接关系的吻合口或胃底痿3例,发生率为4.54%;术后发生轻或中度吻合口狭窄4例,发生率为6.06%。35例门诊定期随访1~4年,X线摄片可见缝合钉逐渐松散、脱落,但不产生症状。若在术后2周内发现缝合钉松散脱落者,应高度警惕吻合口漏的可能性,要及早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吻合 食管胃吻合 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白细胞介素的表达模式对免疫治疗疗效和预后的作用
3
作者 钟思敏 张东东 +3 位作者 郭舒月 张逸铠 刘思阳 金真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7-566,共10页
【目的】为了明确对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治疗应答反应较差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与肿瘤组织白细胞介素(ILs)表达水平之间的潜在关联,探讨其在NSCLC患者肿瘤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患者ICB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从既往研究数据中回... 【目的】为了明确对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治疗应答反应较差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与肿瘤组织白细胞介素(ILs)表达水平之间的潜在关联,探讨其在NSCLC患者肿瘤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患者ICB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从既往研究数据中回顾性收集确诊为NSCLC且经过ICB治疗的61例患者,取得其ICB治疗前的肿瘤组织转录组测序及生存相关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显著影响患者ICB治疗疗效与预后的ILs,以无进展生存期(PFS)评价疗效和总生存期(OS)评价患者的预后,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ROC曲线分析ILs对NSCLC患者ICB疗效和预后的预测作用及效能。【结果】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9个与NSCLC患者OS相关的ILs(P<0.1),经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得到与NSCLC患者不良预后显著相关的ILs,结果提示IL-11、IL-17D和IL-36A高表达与NSCLC患者ICB治疗的不良预后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表明IL-17D高表达与NSCLC患者的PFS和OS显著负相关,高表达患者的中位PFS为3.1个月对比低表达患者6.5个月[95%CI为(1.178,3.655),P=0.009],中位OS高表达组对比低表达组为9.8个月对比21.8个月[95%CI(1.116,4.392),P=0.018],ROC曲线表明其预测性能较好[AUCPFS=0.702,95%CI(0.562,0.842),P=0.027;AUCOS=0.684,95%CI(0.550,0.818),P=0.014]。虽然IL-11和IL-36A不能很好地预测NSCLC患者的PFS和OS(P>0.05),但当两者与IL-17D的表达模式联合时,发现上述3种ILs均为高表达的NSCLC患者,中位PFS与OS分别缩短至2.2个月(P=0.003)和3.0个月(P<0.001),ROC曲线表明其预测效能得到提升[AUCPFS=0.748,95%CI(0.615,0.880),P=0.007;AUCOS=0.703,95%CI(0.573,0.833),P=0.007]。【结论】IL-11、IL-17D和IL-36A高表达提示NSCLC患者疾病进展的风险较高,与患者不良的PFS和OS相关,可能为NSCLC的ICB辅助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1 IL-17D IL-36A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和钼靶X线联合诊断2cm以内乳腺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61
4
作者 林欢 林汉生 梁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99-1703,共5页
目的评价超声和钼靶X线联合诊断2cm以内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总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03/01/01-2013/04/30),纳入关于超声和铝靶X线联合诊断2c... 目的评价超声和钼靶X线联合诊断2cm以内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总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03/01/01-2013/04/30),纳入关于超声和铝靶X线联合诊断2cm以内乳腺癌的文献。按QuADAs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用RenewManager5.2和Meta-DiSc1.4统计软件计算超声、钼靶X线和联合诊断的合并敏感度(sEN)、合并特异度(SPE)、合并诊断比值比(DOR)和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结果纳入9个研究,结果显示:SEN超声为0.75,SEN钼靶为0.66,SEN联合为0.92;SPE超声为0.75,SPE钼靶为0.83,SPE联合为0.82;DOR超声为7.11,DOR钼靶为8.67,DOR联合为60.82;AUC超声为0.7902,AUC钼靶为0.8120,AUC联合为0.9496。结论联合应用超声和钼靶X线可明显提高2cm以内乳腺癌的诊断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 钼靶X线 早期诊断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6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汪旭东 区伟俊 +2 位作者 鲁建军 罗红鹤 顾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5-830,共6页
【目的】探讨基因Mir-16在肺腺癌细胞株A549中的表达状况以及Mir-16对A54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Mir-16在肺腺癌细胞中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后将Mir-16转染至A549细胞,用MT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 【目的】探讨基因Mir-16在肺腺癌细胞株A549中的表达状况以及Mir-16对A54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Mir-16在肺腺癌细胞中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后将Mir-16转染至A549细胞,用MT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构建野生型及突变型WIP1 3’-UTR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检测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验证在肺腺癌中WIP1是Mir-16的作用靶点。【结果】在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Mir-16呈低表达;将Mir-16转染至A549细胞后表达上升,并可促进A549细胞的增值率明显降低;早期凋亡的细胞比例增加;处于G1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减少。与各对照组相比,Mir-16显著抑制野生型WIP1-3’UTR表达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结论】Mir-16在肺腺癌细胞中低表达,并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及促进细胞的早期凋亡,有望成为肺腺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Mir-16 肺腺癌 A549细胞株 基因表达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原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吴远杰 柳文建 林继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2期57-61,共5页
本文对九例食管癌切除手术后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患者着重分析瘘发生的原因,其中有胃、十二指肠梗阻、术后早期并发肺部严重感染,因操作不当误伤食管壁肌层及被胃管压迫致食管侧后壁坏死而发生瘘各一例;过早进食粗糙食物二例;因使用“... 本文对九例食管癌切除手术后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患者着重分析瘘发生的原因,其中有胃、十二指肠梗阻、术后早期并发肺部严重感染,因操作不当误伤食管壁肌层及被胃管压迫致食管侧后壁坏死而发生瘘各一例;过早进食粗糙食物二例;因使用“气箱式胃肠减压器”不当造成向胃内充气致瘘二例。本组9例中8例为胸内瘘,1例为颈瘘。在8例胸内瘘中其吻合口位于主动脉弓上者6例,位于主动脉弓下者2例。结合本组发生瘘的原因,对吻合口的张力及吻合口周围缺乏组织保护与瘘发生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吻合口瘘 食管癌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液体通气对猪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婵 颜亮 +5 位作者 蒋光愉 王仲红 彭雪梅 谷继 邹鹏 李经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70-1073,共4页
目的 :在肺灌洗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ALI)家猪实施以氟碳 (PFC)为媒介的部分液体通气 (PLV) ,观察其对肺气体交换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并比较PLV及气体通气两种方式对肺形态学的影响 ,以探讨PLV改善肺气体交换的机制。方法 :12头体重为 2 ... 目的 :在肺灌洗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ALI)家猪实施以氟碳 (PFC)为媒介的部分液体通气 (PLV) ,观察其对肺气体交换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并比较PLV及气体通气两种方式对肺形态学的影响 ,以探讨PLV改善肺气体交换的机制。方法 :12头体重为 2 5 - 30kg的健康雌猪 ,麻醉后经肺灌洗建立ALI模型。随机分为PLV组及CV(气体通气组 )。对照组以呼吸机行常规机械通气 ,PLV组动物经气管导管肺内灌以 15mL/kg的PFC ,然后以与对照组同样的呼吸参数行机械通气。每小时记录肺气体交换及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于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 ,取肺标本送病理分析。结果 :PLV组肺气体交换明显改善 ,而血液动力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基本维持稳定。组织学检查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两组均为肺不张、肺气肿及肺过度膨胀交替出现 ,肺泡间质因水肿及细胞渗出而扩展。PLV组与CV组比较显示较轻微的肺不张、肺内炎性细胞渗出、肺出血及肺间质扩张。PLV组动物腹侧肺组织学损伤改变明显较背侧轻微。结论 :在肺灌洗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幼猪 ,以氟碳为媒介的部分液体通气可明显地改善肺气体交换 ,并无明显的血液动力学损伤。同时可见PLV相对于对照组明显减轻的肺组织学损伤及肺泡扩张 ,证实PLV具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氟碳化合物 液体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K3R1基因低甲基化在肺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田甜 陈港军 +2 位作者 胡创 蔡兴东 赖文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8-370,共13页
目的:为早期筛查、获取有效诊治手段来提高肺腺癌(LUAD)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探索PIK3R1基因低甲基化指标对肺腺癌诊疗及预后判断的影响。方法:使用大型公共数据库:TCGA、GEO、GEPIA2、UALCAN、KaplanMeier Plotter、LinkedOmics和TIMER进... 目的:为早期筛查、获取有效诊治手段来提高肺腺癌(LUAD)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探索PIK3R1基因低甲基化指标对肺腺癌诊疗及预后判断的影响。方法:使用大型公共数据库:TCGA、GEO、GEPIA2、UALCAN、KaplanMeier Plotter、LinkedOmics和TIMER进行在线分析。在LUAD人群不同的临床特征亚组中构建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低表达的PIK3R1会导致LUAD患者的总生存期(OS)、首次进展后生存期(FP)和疾病进展后生存期(PPS)较差。性别、肿瘤分期、吸烟史、T分型、N分型和PIK3R1低表达是LUAD发病的危险因素,低表达的PIK3R1是LUAD的潜在独立危险因素。DNA甲基化分析显示,探针ID(包括cg01239651、cg24797508、cg16664523和cg25008444)的PIK3R1启动子内CpGs的低甲基化通过DNA甲基转移酶(DNMT1)降低PIK3R1的表达。ROC曲线分析显示,PIK3R1的甲基化和表达在LUAD的准确诊断中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免疫分析研究表明,PIK3R1低甲基化和表达与免疫细胞(B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浸润有关。此外,共表达基因(PGR、C5orf41、SCN7A、RBMS3、FAT4、RASSF2、A2M、ITGA8、FLI1和RECK)通常与PIK3R1具有相似的功能。结论:PIK3R1的低甲基化及表达可视为肺腺癌的一种特异性诊断生物标志物和独立的预后因素,并可以预测免疫治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PIK3R1生物标志物 肺腺癌 预后因素 免疫治疗效果 PI3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