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广州某社区老年人皮肤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陈祖辉
莫海霞
冼俊芳
余浩辉
邓列华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2
|
新生儿皮肤再生不良1例 |
乔建军
张宏
曾翰翔
|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3
|
汉防己甲素对氟康唑抗白念珠菌活性增效作用的体内实验研究 |
王凯丽
张宏
姜红浩
石建萍
高爱莉
何罕燕
巢和安
|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4
|
|
4
|
口服异维A酸联合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
吴实
邓列华
李克俭
徐瑾
林幼娜
胡云峰
刘赛君
赵刚
|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6
|
|
5
|
氯雷他定联合冰黄肤乐软膏治疗亚急性及慢性手部湿疹的临床观察 |
吴实
邓列华
胡云峰
刘赛君
赵刚
陈国瑞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5
|
|
6
|
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联合高频电灼术治疗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
金泓
邓列华
谢明
徐瑾
李克俭
|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5
|
|
7
|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红-蓝光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
何咏
邓列华
徐瑾
李克俭
李诗娜
陈国瑞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1
|
|
8
|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
李璟蓉
邓列华
赵刚
胡云峰
李克俭
林幼娜
徐瑾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9
|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
胡云峰
邓列华
赵刚
李垣君
李克俭
林幼娜
徐瑾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10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吴实
刘赛君
何咏
邓列华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11
|
伐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
吴实
张顺莲
胡云峰
陈国瑞
李克俭
徐瑾
邓列华
|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12
|
氧化苦参碱抑制二硝基氟苯所致小鼠接触性皮炎及淋巴细胞增殖 |
伍斌
蔡小嫦
曾耀英
施军
王通
肇静娴
黄秀艳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3
|
|
13
|
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匹多莫德片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观察 |
张潇艺
邓列华
胡云峰
赵刚
刘赛君
孙乐栋
罗育武
谢明
金泓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4
|
|
14
|
汉防己甲素对氟康唑抗白念珠菌菌丝相活性的增效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李丰霞
张宏
单孔荣
|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2
|
|
15
|
汉防己甲素对氟康唑外用治疗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 |
石建萍
张宏
张志东
高爱莉
王凯丽
|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6
|
喘可治注射液抑制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实验研究 |
熊恺轩
曾耀英
蔡小嫦
王通
肇静娴
易敏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
17
|
卡泊三醇和哈西奈德序贯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观察 |
郭梅艳
邓列华
徐爱莉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18
|
汉防己甲素对益康唑抗须癣毛癣菌活性增效作用的体内实验研究 |
张丁
张宏
李海瑞
李水秀
石建萍
|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9
|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及赛庚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
林桂艳
邓列华
胡云峰
陈信生
赵刚
罗育武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20
|
亚硒酸钠对UVB损伤人角质形成细胞的保护作用 |
刘赛君
郭梅艳
邓列华
赵刚
胡云峰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