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朱致惠 汤泰秦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66-70,共5页
 目的:了解20岁以上成年人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对比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方法:(1)通过1026名20岁以上成人体检,应用修订的代谢综合征的美国诊断标准,凡具备以下5项标准中3项及3项以上者,即①体质指数(BMI)≥24,②甘油三酯...  目的:了解20岁以上成年人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对比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方法:(1)通过1026名20岁以上成人体检,应用修订的代谢综合征的美国诊断标准,凡具备以下5项标准中3项及3项以上者,即①体质指数(BMI)≥24,②甘油三酯ρ(TG)≥150mg/dL,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ρ(HDL-C)男<40mg/dL、ρ(HDL-C)女<50mg/dL,④空腹血糖ρ(FBG)≥110mg/dL,⑤收缩期血压(SBP)≥130mmHg或舒张期血压(DBP)≥85mmHg或SBP/DBP≥130mmHg/85mmHg(1mmHg=0.133kPa),诊断为代谢综合征,共检出136名为病例组。(2)从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血脂异常史,且本次筛检未纳入代谢综合征的人群中,抽取与病例组性别、年龄相当的136名进行配对调查分析,计算其相关因素的χ2值、P值、机会比(OR)值,以及机会比值的95%可信限(OR95%CI)。结果:(1)从1026名中共检出代谢综合征136名,其发生率为13 26%;(2)调查分析发现摄入过量和长时间处于坐位而又缺乏运动两项可能为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而运动可能是代谢综合征的保护因素。结论:(1)本次广东地区部分人群筛查20岁以上成人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3 26%,虽较美国人为低,但中年组为17 48%,老年组高达29 27%,必须引起重视;(2)坚持终身运动和合理膳食可能是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铁降低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泵功能衰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叶刚 刘丽 +2 位作者 余健 甘峰 韦宏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0-61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铁水平降低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发生院内急性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87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整个队列血清铁水平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比较不同血清铁水平组的院... 目的:探讨血清铁水平降低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发生院内急性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87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整个队列血清铁水平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比较不同血清铁水平组的院内急性心衰发病率;分析血清铁水平与Hb、BNP、cTnI、hsCRP水平等参数间的关系;比较血清铁水平、BNP、cTnI和hsCRP等生物标志物与住院期间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发病率和死亡率等不良后果的关系。结果全部287名STEMI患者的入院平均血清铁水平是10.20μmol/L(6.90,14.40μmol/L),血清铁水平的四分位数:Q1≤6.90μmol/L,Q26.91-10.19μmol/L,Q310.20-14.39μmol/L,Q4≥14.40μmol/L。从Q1到Q4组,院内急性心力衰竭发病率分别是Q179.5%,Q264.3%,Q350.0%和Q445.9%(P〈0.001);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铁水平低于8.95μmol/L组患者发生院内急性心衰的危险度(OR)是血清铁高于8.95μmol/L组的近3倍(OR 3.358,95%CI 1.791-6.294,P〈0.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R 2.316(95%CI 1.205-4.453,P=0.012)。结论血清铁水平降低是STEMI患者院内急性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血清铁 缺铁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与疾病需求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潘丽贞 刘春桃 +1 位作者 蔡韶芳 郭玉芝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1期12-15,共4页
目的 对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和疾病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采用糖尿病患者特异性量表 (DSQL)和自编疾病需求量表对 10 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评价研究 ,单因素分析用Spearman’s相关分析 ,多因素分析用偏相关系数分析和多... 目的 对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和疾病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采用糖尿病患者特异性量表 (DSQL)和自编疾病需求量表对 10 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评价研究 ,单因素分析用Spearman’s相关分析 ,多因素分析用偏相关系数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生理功能维度受损最大 ,疑难解答需求最高 ,经济条件和大血管并发症是 7个因素中对两种量表得分都有影响的因素。结论 应对低收入患者提供更多的门诊和住院的关怀帮助 ,提高医护人员对合并大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因素 糖尿病 生存质量 疾病需求 特异性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与主动脉弓及颅内外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21
4
作者 郭毅 赵宏文 +2 位作者 陈实 张少文 姜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主动脉弓及颅内外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及分布特点。以进一步认识缺血性中风的病因。方法 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经食道超声(TEE)检查主动脉弓;同时对所有的患者进行了颈动脉超声、TCD、头部CT检查,部分...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主动脉弓及颅内外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及分布特点。以进一步认识缺血性中风的病因。方法 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经食道超声(TEE)检查主动脉弓;同时对所有的患者进行了颈动脉超声、TCD、头部CT检查,部分患者还检查DSA及MR。结果 89例患者中52例(58.4%)发现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AAA)。轻度病理性改变11例(12.4%),中度18例(20.2%),重度23例(25.8%)。45例(50.6%)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AAA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病率(37例,71.2%)明显高于无AAA组的患者(8例,21.6%),OR=3.291,P<0.001。TCD检查异常有54例(60.7%)。在AAA组中TCD的异常率也高于无AAA组(69.2%:48.7%,OR:=1.423,95%CI:O.976-2.076)。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高龄组、男性、糖尿病史,吸烟史组AAA的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AA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学中是一个应该值得重视的潜在栓塞源。具有高度危险性的颈动脉病变同样具有高度危险的主动脉病变。颈动脉斑块性病变多,严重狭窄的少,可能是构成我国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一个特点,而且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并不像以往所示以颅内段为主。高龄,男性,糖尿病史,吸烟史是AAA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主动脉弓 颅内外 脑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肾病综合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方 柳文鉴 +3 位作者 刘平平 何国玲 郭志强 刘佩玲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6-251,共6页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小儿肾脏疾病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用PCR方法检测4 0例肾病综合症患儿及5 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结果:①血管紧张素M2 35T基因多态性MM、MT、TT基因型肾病组分...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小儿肾脏疾病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用PCR方法检测4 0例肾病综合症患儿及5 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结果:①血管紧张素M2 35T基因多态性MM、MT、TT基因型肾病组分别为37 5 %、2 7 5 %、35 0 % ;对照组分别为6 6 0 %、18 0 %、16 0 %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基因多态性AA、AC、CC基因型肾病组分别为4 5 0 %、2 7 5 %、2 7 5 % ,对照组分别为6 8 0 %、2 0 0 %、12 0 %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Ⅱ、DI、DD基因型肾病组分别为4 5 0 %、4 2 5 %、12 5 % ,对照组分别为4 6 0 %、4 4 0 %、10 0 %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其中难治性肾病组(2 0例)与非难治性肾病组(2 0例)比较、激素敏感组(2 9例)与激素耐药组(11例)比较,血管紧张素M2 35T基因多态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基因多态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 >0 0 5 )。结论:血管紧张素M2 35T基因TT型可能与小儿肾病综合症的发病密切相关;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基因多态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小儿肾病综合症的发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症 肾素 血管紧张素 基因多态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人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安定 余科 +5 位作者 卓文燕 林秀华 谭少华 李虹 陈明星 吴宜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45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排除合并中风或中风历史、糖尿病及其他颅内疾病患者。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动脉异常作为反映颅内动脉病变的指标,观察年龄、高血压病程、...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45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排除合并中风或中风历史、糖尿病及其他颅内疾病患者。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动脉异常作为反映颅内动脉病变的指标,观察年龄、高血压病程、血脂代谢和血尿酸水平对颅内动脉病变的影响。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总颅内动脉异常率和血速增快率(20 14%,13 50%)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3 34%,7 48%,各P<0 001),而两组间血速减慢率无差别。老年组各单一动脉异常率均较非老年组高,其中大脑中动脉、椎动脉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 05)。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总颅内动脉异常率及颈内动脉系各动脉异常率明显增加(各P<0 01),但椎基底动脉系各动脉异常率增加不明显。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甘油三脂(OR3 398,95%CI:1 211-7 831)、高血压病程(OR1 671,95%CI:1 063-3 327)、年龄(OR1 235,95%CI:1 023-1 640)和高血压病人颅内动脉异常密切相关(各P<0 05)。结论:年龄、高血压病程和甘油三脂是高血压病人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颅内动脉 经颅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5例中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单光华 李自成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和中年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高血压病合并心律失常病例285例,统计分析老年和中年组各类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差别。结果:老年组与中年组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有差别。老...  目的:了解老年和中年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高血压病合并心律失常病例285例,统计分析老年和中年组各类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差别。结果:老年组与中年组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有差别。老年组心房纤颤发生率较高,室性早搏发生率相对较低,而中年组室性早搏发生率较高。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以心房纤颤最常见;中年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则以室早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律失常 老年 中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临床疗效研究和相关论文书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8
作者 汤泰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2期1903-1905,共3页
关键词 论文写作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尿酸性关节炎一例及文献复习
9
作者 李启权 付元芳 +1 位作者 周振寰 吴发源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01-104,共4页
黑尿酸尿症发病率极小,有人估计约为1/20万~1/25万,或3~5例/百万人口。本症是1908年Archibald Garrad首先提出的4种氨基酸先天性代谢异常之一,并且是最先被记述的人类遗传性疾病。本症在我国仅有徐氏、苏氏、商氏、陈氏及叶氏各1例报... 黑尿酸尿症发病率极小,有人估计约为1/20万~1/25万,或3~5例/百万人口。本症是1908年Archibald Garrad首先提出的4种氨基酸先天性代谢异常之一,并且是最先被记述的人类遗传性疾病。本症在我国仅有徐氏、苏氏、商氏、陈氏及叶氏各1例报导,均为黑尿酸尿症或并发色素沉着,无明确并发关节炎。我院1990年5月收治一例褐黄病并发关节炎,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病史:患者黎某,男,60岁。1990年5月10日入院(住院号49977)。诉述年初开始左上腹痛,进食后两小时疼痛明显,并有恶心,反酸,近10余天腹痛加重。自1971年起右腰痛,小便久置第2天呈酱油色。1985年右膝关节红肿疼痛。在当地医院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2年后左膝、左腕关节出现相同症状。近来双膝活动受限,行路缓慢。有二子一女,无家族病史。尿酸黑尿酸定性试验均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黑尿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剂与低钾血症
10
作者 吴发源 刘升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4期46-48,共3页
对支气管哮喘与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36例,合用β_2受体激动剂与茶碱类制剂治疗,对比观察了用药前后补钾组与未补钾组血清钾浓度的变化,发现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清钾浓度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未补钾组降低程度显著,前后比较... 对支气管哮喘与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36例,合用β_2受体激动剂与茶碱类制剂治疗,对比观察了用药前后补钾组与未补钾组血清钾浓度的变化,发现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清钾浓度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未补钾组降低程度显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补钾组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兴奋剂 茶碱 低钾血症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烷氨基磺酸钙对叙利亚仓鼠原发性心肌病疗效观察
11
作者 李梅兰 谢作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64-67,共4页
把BIO FID亚历山在叙利亚仓鼠分成5组,每组40只,雌雄各半,每天分别给予钦含0、275、1 100和2 200 mg/kg的环已烷氨基磺酸钙的水,连续处理90天。这些剂量没有引起动物任何病变,相反,这些动物的原发性心肌病表现出与上述剂量成明显负相关... 把BIO FID亚历山在叙利亚仓鼠分成5组,每组40只,雌雄各半,每天分别给予钦含0、275、1 100和2 200 mg/kg的环已烷氨基磺酸钙的水,连续处理90天。这些剂量没有引起动物任何病变,相反,这些动物的原发性心肌病表现出与上述剂量成明显负相关,提示利用环己烷氨基磺酸钙治疗人的某些心肌病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烷氨基磺酸钙 原发性心肌病 治疗 疗效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内镜检查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大出血诊断3例报告
12
作者 杨见权 赵佩云 刘振坚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4期97-98,共2页
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由于急诊纤维内镜检查、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同位素扫描等技术的开展,诊断率已大大提高。但临床上仍有部分病人由于各种原因未能确诊而行紧急剖腹探查术,我院对这一部分病人开展术中内镜检查辅助出血部位... 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由于急诊纤维内镜检查、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同位素扫描等技术的开展,诊断率已大大提高。但临床上仍有部分病人由于各种原因未能确诊而行紧急剖腹探查术,我院对这一部分病人开展术中内镜检查辅助出血部位和病因诊断,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1.1 例1,男,15岁,因血便伴头晕心悸7天,于1991年3月23口入院。入院体查:心率120次/分。BP 14/8kPa,Hb 48g/L ,大便潜血++++。给予输血、补液、止血敏、雷尼替丁及生大黄粉等药物治疗后,病情无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内窥镜检 手术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流引起脑血栓素A_2和前列环素变化的研究
13
作者 徐安定 宋雪文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34-38,共5页
采用SD大鼠制成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流模型,观察24小时内血栓素A_2(TXA_2)、前列环素(PGI_2)代谢的动态变化及红花黄色素对其影响。结果显示TXA_2-PGI_2平衡紊乱在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流后2小时内最明显,以后逐渐代偿,至24小时仍未恢... 采用SD大鼠制成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流模型,观察24小时内血栓素A_2(TXA_2)、前列环素(PGI_2)代谢的动态变化及红花黄色素对其影响。结果显示TXA_2-PGI_2平衡紊乱在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流后2小时内最明显,以后逐渐代偿,至24小时仍未恢复正常。红花黄色素对不完全性脑缺血时PGI,影响不大,但明显抑制TXA_2的增高,从而改善TXA_2-PGI_2平衡紊乱。对缺血后再灌流,红花黄色素不仅抑制了TXA_2的增高,而且有使PGI_2增高的作用,从而使TXA_2-PGI_2平衡在再灌流后6小时就接近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素A2 前列环素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血性脑梗塞的临床与CT(附10例报告)
14
作者 黄舜韶 路晓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4期102-103,共2页
缺血性中风病人梗塞灶内血流再通而继发出血,称出血性脑梗塞。多由脑动脉栓塞而引起,发生率约占脑梗塞的3%~5%。CT问世后,该诊断才由过去的病理学上的诊断成为临床诊断。近年来国内公开报导不足200例。我科于1986年6月至1992年7月共... 缺血性中风病人梗塞灶内血流再通而继发出血,称出血性脑梗塞。多由脑动脉栓塞而引起,发生率约占脑梗塞的3%~5%。CT问世后,该诊断才由过去的病理学上的诊断成为临床诊断。近年来国内公开报导不足200例。我科于1986年6月至1992年7月共收治经CT诊断本病患者10例,现就其临床与CT表现进行分析讨论。 1 资料 10例中,男女各5例。年龄34~80岁,其中53~66岁7例,平均60岁。既往患高血压病2例、冠心病3例(1例伴房颤、1例伴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曾2次心肌梗塞发作),风心病2例(1例伴房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塞 出血性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死亡原因分析
15
作者 李梅兰 李昌棣 谢作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4期41-45,共5页
统计分析了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0年间内科住院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病死率和死亡原因。RHD住院患者病死率为7.35%(25/340)。心力衰竭是RHD死亡的首要原因,占56%(14/25),其中78.6%(11/14)都有过度疲劳、情绪激动、妊娠和风湿活... 统计分析了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0年间内科住院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病死率和死亡原因。RHD住院患者病死率为7.35%(25/340)。心力衰竭是RHD死亡的首要原因,占56%(14/25),其中78.6%(11/14)都有过度疲劳、情绪激动、妊娠和风湿活动等明显诱因,其次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占20%(5/25),栓塞16%(4/25),猝死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各占4%(1/25)。并讨论了死亡原因的防治措施和体会,认为心力衰竭应是降低RHD病死率的主要防治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死亡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病与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16
作者 李鸿智 王彤歌 +1 位作者 余郁良 杨力健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9-23,共5页
对34例经CT及临床诊断为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McAb)检查,并就脑血管病的不同类型、病变部位、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与T族及B族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探讨,结果提示,脑血管病患者T抑制细胞升高(P<... 对34例经CT及临床诊断为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McAb)检查,并就脑血管病的不同类型、病变部位、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与T族及B族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探讨,结果提示,脑血管病患者T抑制细胞升高(P<0.05),以脑血栓组尤为显著。脑出血组总T细胞降低(P<0.05)。底节区病变时,T辅助细胞下降,T抑制细胞上升,T_H:T_S值下降显著(P<0.01)。病程短于2周者,总T细胞与T辅助细胞值较病程长于1年者为低(P<0.05)。T_H细胞值随年龄增高而降低,70岁以上组与50岁以下组比较P<0.05。脑血管病患者前B细胞普遍性的增高(P<0.001),而成熟B细胞未见有显著增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流行性痉挛性斜颈
17
作者 王彤歌 李鸿智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2期80-81,共2页
流行性痉挛性斜颈是以感染和痉挛性斜颈发作为临床特征的疾病,与病毒感染有关。因此有作者认为应称为急性感染性斜颈。自1975年起曾经流行我国的安徽、江苏、山东、河北、辽宁、湖北等省。流行季节多在春秋二季。广东地区目前尚未见报... 流行性痉挛性斜颈是以感染和痉挛性斜颈发作为临床特征的疾病,与病毒感染有关。因此有作者认为应称为急性感染性斜颈。自1975年起曾经流行我国的安徽、江苏、山东、河北、辽宁、湖北等省。流行季节多在春秋二季。广东地区目前尚未见报道。于1987年8、9月广州东圃地区曾出现流行性痉挛性斜颈,现将我院收治的12例予以整理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资料:本组男6例、女6例,发病年龄在13~26岁。其中13岁1例,16~26岁1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斜颈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5岁老人心肌梗塞一例报告
18
作者 黄开廉 李昌棣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4期143-145,共3页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简称急性心梗)预后差、病死率高。国内蒋健等报道80岁以上老年人的急性心梗,住院期的病死亡率达64.7%。我们收治一例95岁的急性心梗患者,伴发心源性休克,经抢救后,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1 病例患者刘某,女,95岁,...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简称急性心梗)预后差、病死率高。国内蒋健等报道80岁以上老年人的急性心梗,住院期的病死亡率达64.7%。我们收治一例95岁的急性心梗患者,伴发心源性休克,经抢救后,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1 病例患者刘某,女,95岁,广东阳江县,农民,住院号40316。患者于1991年8月9日自觉发热(未测体温),呕吐胃内容物,无血块,在当地用药后好转。8月13日又复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无血块,并伴上腹部隐痛不适。无心悸及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老年人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A—2系统与多道记录仪测定左室收缩时间间期的对照分析
19
作者 黄铮 陈玉琼 林利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5-37,共3页
采用多道生理记录仪直接描记法测定的 STI 作为对照,用 CPA-2系统对31例病人(自身对照)进行 STI 值的测定,以评价 CPA-2系统这一新的无创性心功能检测方法.结果显示两者所测得的 HR、Q-S_2、LVET、PEP 及 PEP/LVET均具有显著性正相关(P&... 采用多道生理记录仪直接描记法测定的 STI 作为对照,用 CPA-2系统对31例病人(自身对照)进行 STI 值的测定,以评价 CPA-2系统这一新的无创性心功能检测方法.结果显示两者所测得的 HR、Q-S_2、LVET、PEP 及 PEP/LVET均具有显著性正相关(P<0.01).说明 CPA-2系统可以替代多道生理记录仪测定 S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A-2系统 左室收缩时间 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康唑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一例报告
20
作者 郭黎 崔亚平 林敏婵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84-85,共2页
氟康唑(Fluconazole FCZ)在国外已用于治疗各种真菌感染(隐球菌病、粘膜、全身性念珠病、化疗及放射合并真菌感染),我们应用美国辉瑞有限公司生产的FCZ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一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导如下: 1 病例患者,男,37岁,住院号:57... 氟康唑(Fluconazole FCZ)在国外已用于治疗各种真菌感染(隐球菌病、粘膜、全身性念珠病、化疗及放射合并真菌感染),我们应用美国辉瑞有限公司生产的FCZ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一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导如下: 1 病例患者,男,37岁,住院号:57088,因头痛伴低热3周,加重7天于1992年2月20日入院。体征:双眼球外展略受限,露白2mm;颈有抵抗,颏胸距3横指,Kernig′s Sign(+),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隐球菌性 氟康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