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能减排约束下广东地区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1-2020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兵 杜敏哲 《产经评论》 2013年第4期60-72,共13页
本文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DDF)模型,采用序列DEA方法测度和比较了广东省21市的工业在2011-2020年间不同节能减排情景的潜在产出变化,探索出广东工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节能减排情景。结果显示:对大部分地区工业而言,节能减排初始阶段... 本文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DDF)模型,采用序列DEA方法测度和比较了广东省21市的工业在2011-2020年间不同节能减排情景的潜在产出变化,探索出广东工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节能减排情景。结果显示:对大部分地区工业而言,节能减排初始阶段会造成较大的潜在产出净损失,但最终会逐步实现潜在产出净增长;特别地,节能减排行为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珠三角地区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其它地区造成的损失更小。节能减排的技术进步是各地区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动力,当然技术效率在后期也发挥出作用,这些结果反映出各地区须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最终实现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 方向性距离函数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自然环境差异的中国地区能源效率与节能减排潜力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兵 杨雨石 +1 位作者 赖培浩 於露瑾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100,共19页
在考虑自然环境差异的情况下,运用四阶段SBM模型测算了中国30个省区2000-2010年的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碳排放效率和自然效应(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省区的理论节能减排潜力与实际节能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全国平均... 在考虑自然环境差异的情况下,运用四阶段SBM模型测算了中国30个省区2000-2010年的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碳排放效率和自然效应(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省区的理论节能减排潜力与实际节能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全国平均的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和全要素碳排放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节能减排潜力和空间巨大;地形地貌、荒漠化沙化程度和年降水量等自然环境因素对能源效率和碳排放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调整前的理论能效和理论碳效的排名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整后的实际能效和实际碳效的排名则是中部、西部、东部;三大地区的自然效应差异显著,东部最优,中部次之,西部最次,恶劣的自然环境是造成西部地区低效率的主要原因。由于自然因素难以人为改变,国家在制定节能政策时应该适当地对西部地区降低指标,同时将节能减排的重点放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因素 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 节能减排潜力 四阶段SB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绿色发展效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2000-2010--基于参数共同边界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7
3
作者 王兵 黄人杰 《产经评论》 CSSCI 2014年第1期16-35,共20页
本文运用参数化共同边界与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环境约束下2000-2010年中国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实证结果表明,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不仅绿色发展效率高,而且生产技术水平更加贴近潜在水平;... 本文运用参数化共同边界与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环境约束下2000-2010年中国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实证结果表明,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不仅绿色发展效率高,而且生产技术水平更加贴近潜在水平;总体上,东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进步的,而中西部地区却表现出负增长的现象,东部地区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的表现皆优于中西部地区。进一步的分解结果显示,纯技术进步成为了推动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而纯效率变化的贡献较小甚至对生产率增长产生消极的作用;从纯粹技术追赶来看,东部地区的生产技术不断靠近潜在生产技术,而中西部地区则表现出生产技术愈发落后于潜在水平的趋势;潜在技术相对变动方面,三大区域都表现出技术发展空间不断压缩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效率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参数共同边界 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