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刘震云小说写作的“语言学转向”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黎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3-171,共9页
刘震云是一位极具文体意识的作家,其文体实践无不打上“语言学转向”的鲜明烙印。从《故乡相处流传》开始,其小说叙事开始实现从“写实”向“叙述”的转变。从文本事实来看,刘震云小说写作的几次变化都与“语言学转向”的相关论题若合符...
刘震云是一位极具文体意识的作家,其文体实践无不打上“语言学转向”的鲜明烙印。从《故乡相处流传》开始,其小说叙事开始实现从“写实”向“叙述”的转变。从文本事实来看,刘震云小说写作的几次变化都与“语言学转向”的相关论题若合符契:语言哲学的“正名”“说话”与“交往”等命题,被小说以母题形式加以呈现;其虚化事实、凸显讲述的“喷空叙事”,也与现代语言学思潮影响下的历史叙事学声气相通。现代语言哲学的润泽,哲学与文学之间的共振,不仅使作家的文学观发生了裂变,也使其小说获得了一定的哲学深度。这种影响是一柄双刃剑,在给其小说带来若干文体新质的同时,也带来了非现实化、非历史化等问题,需要辩证地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震云
小说写作
“语言学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诗歌的意脉变迁与关系词--兼论新诗语法革新及其诗学影响
2
作者
赵黎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6-132,125,159,160,共10页
关系词是诗文意脉的重要载体。在中国诗体发达史上,关系词在诗中的出没呈现出“显—隐—显”的U字形轨迹,具体表现为古体中尚不忌讳,近体中基本消失,词曲中逐渐增多,而在新诗中则被广泛使用。新诗中关系词的这种“散文化”用法,不仅为...
关系词是诗文意脉的重要载体。在中国诗体发达史上,关系词在诗中的出没呈现出“显—隐—显”的U字形轨迹,具体表现为古体中尚不忌讳,近体中基本消失,词曲中逐渐增多,而在新诗中则被广泛使用。新诗中关系词的这种“散文化”用法,不仅为中国诗体带来了从意合到形合、由混指到确指、由断续到连续等方面的重大改变,还牵涉出中国诗歌古今中外关系以及文野高下程度等诗学问题,具有重要的文体价值和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词
汉语诗歌
意脉变迁
新诗
语法革新
诗学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三代人”诗学话语的哲学逻辑
3
作者
赵黎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0-150,共11页
“第三代人”是朦胧诗之后新一代诗人的统称,是被称为“语言自觉”的一代,然其诗学话语多来自现代语言哲学,言说逻辑也是语言哲学的延伸。他们关于语言“划界”和“日常生活”的论述,源于维特根斯坦的相关话语;其“诗到语言为止”“废...
“第三代人”是朦胧诗之后新一代诗人的统称,是被称为“语言自觉”的一代,然其诗学话语多来自现代语言哲学,言说逻辑也是语言哲学的延伸。他们关于语言“划界”和“日常生活”的论述,源于维特根斯坦的相关话语;其“诗到语言为止”“废话理论”等,也来自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语言观;而“能指还原”“拒绝隐喻”诸说,则是对索绪尔能指/所指理论的直接演绎。“第三代人”诗学话语与现代语言哲学并不在一个论域,其对哲学的解读浮光掠影,各种说法之中“误读”者有之,望文生义者有之,尽管如此,还是成功地将哲学资源转化成诗学资源,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诗歌运动。不仅这样,他们还将语言事件变成行动事件,将思想的诗学变成行为的诗学,为当代文学发展提供了一份别样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人
诗学话语
哲学逻辑
日常语言
诗到语言为止
能指还原
拒绝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震云小说写作的“语言学转向”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黎明
机构
暨南大学语言诗学研究所
暨南大学
人文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3-171,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语言哲学与近四十年中国先锋文学运动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BZW123
文摘
刘震云是一位极具文体意识的作家,其文体实践无不打上“语言学转向”的鲜明烙印。从《故乡相处流传》开始,其小说叙事开始实现从“写实”向“叙述”的转变。从文本事实来看,刘震云小说写作的几次变化都与“语言学转向”的相关论题若合符契:语言哲学的“正名”“说话”与“交往”等命题,被小说以母题形式加以呈现;其虚化事实、凸显讲述的“喷空叙事”,也与现代语言学思潮影响下的历史叙事学声气相通。现代语言哲学的润泽,哲学与文学之间的共振,不仅使作家的文学观发生了裂变,也使其小说获得了一定的哲学深度。这种影响是一柄双刃剑,在给其小说带来若干文体新质的同时,也带来了非现实化、非历史化等问题,需要辩证地看待。
关键词
刘震云
小说写作
“语言学转向”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诗歌的意脉变迁与关系词--兼论新诗语法革新及其诗学影响
2
作者
赵黎明
机构
暨南大学
人文学院
暨南大学语言诗学研究所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6-132,125,159,160,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现代汉语语法与中国新诗文体革命研究”(17YJA75103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关系词是诗文意脉的重要载体。在中国诗体发达史上,关系词在诗中的出没呈现出“显—隐—显”的U字形轨迹,具体表现为古体中尚不忌讳,近体中基本消失,词曲中逐渐增多,而在新诗中则被广泛使用。新诗中关系词的这种“散文化”用法,不仅为中国诗体带来了从意合到形合、由混指到确指、由断续到连续等方面的重大改变,还牵涉出中国诗歌古今中外关系以及文野高下程度等诗学问题,具有重要的文体价值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
关系词
汉语诗歌
意脉变迁
新诗
语法革新
诗学影响
Keywords
conjunction words
Chinese poetry
the transition of vein of meaning
new poetry
grammatical innovation
poetics influence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三代人”诗学话语的哲学逻辑
3
作者
赵黎明
机构
暨南大学
人文学院
暨南大学语言诗学研究所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0-150,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语言诗学与近四十年中国先锋文学运动关系研究”(18BZW123)的研究成果。
文摘
“第三代人”是朦胧诗之后新一代诗人的统称,是被称为“语言自觉”的一代,然其诗学话语多来自现代语言哲学,言说逻辑也是语言哲学的延伸。他们关于语言“划界”和“日常生活”的论述,源于维特根斯坦的相关话语;其“诗到语言为止”“废话理论”等,也来自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语言观;而“能指还原”“拒绝隐喻”诸说,则是对索绪尔能指/所指理论的直接演绎。“第三代人”诗学话语与现代语言哲学并不在一个论域,其对哲学的解读浮光掠影,各种说法之中“误读”者有之,望文生义者有之,尽管如此,还是成功地将哲学资源转化成诗学资源,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诗歌运动。不仅这样,他们还将语言事件变成行动事件,将思想的诗学变成行为的诗学,为当代文学发展提供了一份别样的经验。
关键词
第三代人
诗学话语
哲学逻辑
日常语言
诗到语言为止
能指还原
拒绝隐喻
Keywords
third generation
poetic discourse
philosophical logic
common language
poetry ending with language
reduction to the signifier
rejection of metaphor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刘震云小说写作的“语言学转向”
赵黎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汉语诗歌的意脉变迁与关系词--兼论新诗语法革新及其诗学影响
赵黎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第三代人”诗学话语的哲学逻辑
赵黎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