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肾脏和动脉血管并发症 被引量:8
1
作者 叶春玲 庄岚 +2 位作者 卢超霞 周光雄 钟玲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61-165,F0002,共6页
目的制备发病过程类似人类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并观察其肾脏和主动脉的病变特点。方法8周龄SD大鼠高脂、高糖饮食一个月后给予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于成模后4周及8周观察血管功能指标和肾脏功能指标,并对肾脏和血管的... 目的制备发病过程类似人类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并观察其肾脏和主动脉的病变特点。方法8周龄SD大鼠高脂、高糖饮食一个月后给予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于成模后4周及8周观察血管功能指标和肾脏功能指标,并对肾脏和血管的病理改变进行观察。结果模型组于成模后4周及8周出现高血糖、高血脂、胰岛素抵抗、肾功能改变和血管功能改变。肾脏光镜下见肾小球内皮及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水肿,管腔内有大量蛋白管型和细胞管型;肾盂区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动脉血管电镜下见内皮细胞局部损伤严重;内皮细胞与内弹力板连接处空隙增加等。结论用高脂高糖饮食加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可成功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4周及8周后观察肾脏及大血管相继出现病变,是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研究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大鼠 肾脏病学 主动脉 糖尿病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西洋参冠瘿组织培养基中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爱丰 朱建华 于荣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6-289,共4页
西洋参冠瘿组织是本研究组利用植物转基因技术将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中Ti质粒上的一段DNA(Transferred DNA,T-DNA)插入西洋参植物细胞核基因组而得到的转基因植物组织.本试验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从西洋参冠瘿组织培... 西洋参冠瘿组织是本研究组利用植物转基因技术将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中Ti质粒上的一段DNA(Transferred DNA,T-DNA)插入西洋参植物细胞核基因组而得到的转基因植物组织.本试验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从西洋参冠瘿组织培养基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将其鉴定为:20-(R)拟人参皂苷PF1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3和胡萝卜苷.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转基因西洋参冠瘿组织培养基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西洋参 冠瘿组织 培养基 人参皂苷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9例血培养阳性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平 熊爱华 肖昕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8-300,共3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诊断、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生素。方法:对1995年5月至2005年4月住院的49例血培养阳性败血症患儿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惊厥、拒乳和发...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诊断、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生素。方法:对1995年5月至2005年4月住院的49例血培养阳性败血症患儿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惊厥、拒乳和发热等。49例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50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1株(62%),包括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革兰阴性杆菌19株(38%),包括单孢菌属6株,肠杆菌属6株,其它杆菌7株。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全部耐药,对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及苯唑青霉素的耐药率在70%以上,对万古霉素、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和庆大霉素敏感,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青霉素的总耐药率超过90%,对第三代头孢、氨基糖甙类药物或亚胺培南部分敏感。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可疑败血症患儿应及早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并根据病原菌特点和药敏结果合理地选择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 新生儿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
4
作者 吕艳青 叶春玲 +2 位作者 叶开和 刘建军 任先达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2-507,共6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对人类骨髓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尼美舒利25、50、100μg.mL-1体外处理骨髓白血病K562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DNA片段凝胶电泳等方法,检测尼美舒利对K562... 目的:观察选择性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对人类骨髓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尼美舒利25、50、100μg.mL-1体外处理骨髓白血病K562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DNA片段凝胶电泳等方法,检测尼美舒利对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尼美舒利剂量依赖性地抑制K562细胞增殖,其中等剂量组(50μg.mL-1)的抑制作用强于阿霉素组(25μg.mL-1);尼美舒利可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S期细胞明显减少,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也呈剂量依赖性(剂量由低至高,凋亡率分别为(3.4±2.8)%,(16.8±1.8)%和(42.7±2.5)%;DNA条带分析也进一步证实了尼美舒利的促凋亡作用。结论:尼美舒利在体外可显著抑制K562细胞增殖,该作用可能与其干扰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 尼美舒利 阿霉素 白血病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儿生长受限效果及其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宁 熊爱华 +1 位作者 肖昕 李莉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L-精氨酸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致胎儿生长受限的效果及其对脐血流参数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妊娠的孕妇68例,其中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精氨酸治疗,监测治疗前后胎儿脐血流... 目的探讨L-精氨酸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致胎儿生长受限的效果及其对脐血流参数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妊娠的孕妇68例,其中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精氨酸治疗,监测治疗前后胎儿脐血流参数变化、孕妇外周血和新生儿出生时脐血NO水平。结果L-精氨酸治疗后,胎儿脐血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下降(P=0.0000),快速血流比值升高(P=0.0000);L-精氨酸组孕妇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000),但仍低于对照组(P=0.0008);L-精氨酸组新生儿脐血清NO水平高于常规组(P=0.0017),但仍低于对照组(P=0.0000);L-精氨酸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大于常规治疗组(P=0.0068),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1762)。结论L-精氨酸能显著提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外周血及脐血中NO水平,改善脐血流,有助于胎儿宫内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受限 一氧化氮 L-精氨酸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