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6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玲玉 蔡宇 +3 位作者 杨丽 朱晓峰 王攀攀 张荣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216,共5页
为了清晰把握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研究现状与趋势,为后续研究及建设实践提供支撑,运用CiteSpace对近30年国内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的研究进展、热点和前沿进行分析。检索范围为CNKI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已发表的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相关文献。... 为了清晰把握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研究现状与趋势,为后续研究及建设实践提供支撑,运用CiteSpace对近30年国内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的研究进展、热点和前沿进行分析。检索范围为CNKI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已发表的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相关文献。结果显示,该领域文献发文量整体呈增长后回落态势,反映出学界对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关注度的变化。高频关键词如“安全体系”“云计算”“物联网”等,揭示了当前研究的侧重点及新兴技术在实验室中的应用。关键词聚类、突现、时间线图谱展示不同时间段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脉络。采用CiteSpace从宏观层面对高校实验室信息化进行分析与总结,为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信息化 研究热点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蕲蛇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肽粗提物制备及其体外药效研究
2
作者 吴宇婷 田芳 +3 位作者 马志国 张英 曹晖 吴孟华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66-1971,共6页
目的 制备蕲蛇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肽粗提物,并考察其体外药效。方法 筛选蛋白酶种类、用量和酶解时间。生物酶解法制备粗提物,测定肽分子量分布并分析其序列,预测其活性,检测粗提物对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细胞(MH7A)活性及IL-1β、IL-... 目的 制备蕲蛇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肽粗提物,并考察其体外药效。方法 筛选蛋白酶种类、用量和酶解时间。生物酶解法制备粗提物,测定肽分子量分布并分析其序列,预测其活性,检测粗提物对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细胞(MH7A)活性及IL-1β、IL-6 mRNA、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菠萝蛋白酶用量为4%,酶解时间为4 h时,酶解效果最优。多肽分子量分布60%以上小于3 kD。肽段有154条,主要来自原肌球蛋白α-4链样蛋白、骨骼肌、原肌球蛋白β链等,约50%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并可能存在ACE抑制、DPP-IV抑制及抗氧化活性。粗提物在0.16、0.32 mg/mL质量浓度下可降低TNF-α诱导的MH7A细胞活性(P<0.01),0.08、0.16、0.32 mg/mL质量浓度下可降低IL-1β、IL-6 mRNA及蛋白表达(P<0.01)。结论 菠萝蛋白酶制备的蕲蛇抗类风湿关节炎多肽粗提物可大幅提高小分子量肽段占比,抑制TNF-α诱导的MH7A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及促炎因子表达,可为该药材临床给药的“减量增效”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蕲蛇 多肽粗提物 抗类风湿关节炎活性 生物酶解法 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细胞(MH7A) IL-1β IL-6 减量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木通与其混淆品的微性状特征和HPLC指纹图谱鉴别
3
作者 袁小月 许光皓 +4 位作者 宋嘉盈 张英 马志国 曹晖 吴孟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8-452,共15页
目的:对山木通与其混淆品的微性状特征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进行比较,明确二者的差异,为山木通与其混淆品的鉴别与区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山木通13批,混淆品川木通、粗齿川木通9批;其... 目的:对山木通与其混淆品的微性状特征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进行比较,明确二者的差异,为山木通与其混淆品的鉴别与区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山木通13批,混淆品川木通、粗齿川木通9批;其中19批为原产地野外自采并按相关标准加工为药材,3批购自药材市场,后制作茎横切面切片。观察记录其微观特征,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建立山木通的HPLC指纹图谱,与混淆品进行相似度评价并比较差异,对山木通与其混淆品进行综合比较鉴别。结果:首次提出将木质部束的夹角作为藤茎类药材横切面微性状研究对象,结果显示,药材表面纵棱的深浅程度、初生射线的数量及导管孔的排列具有相对的特异性,相邻2个大小木质部束的夹角比值具有规律性,可用于品种的鉴别区分。首次在山木通药材中发现咖啡酸和菊苣酸,并以菊苣酸作为指标性成分和参照峰,建立了具有13个共有峰的山木通HPLC指纹图谱;与混淆品指纹图谱比较,确定了9个共有峰,通过相似度评价和化学计量学方法,明确了山木通与其混淆品指纹图谱的差异,可以准确鉴别山木通与其混淆品。结论:本研究归纳总结了山木通与其混淆品的微性状特征差异,并获得山木通与混淆品HPLC指纹图谱的差异,可为山木通的准确鉴别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木通 微性状 HPLC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木质部束 川木通 粗齿川木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23
4
作者 马志国 徐俊 +5 位作者 王峰 曹晖 丁克 李满妹 谭秋彤 周光雄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4-226,248,共4页
文章从开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优势,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开放共享、教学成果、示范推广等角度,介绍了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过程,阐述了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特色。该平台突出了以培养药学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改革理念,... 文章从开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优势,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开放共享、教学成果、示范推广等角度,介绍了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过程,阐述了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特色。该平台突出了以培养药学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改革理念,促进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6
5
作者 马志国 钟玲 +3 位作者 周光雄 于沛 蔡绍晖 叶文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8-170,175,共4页
结合暨南大学药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从实验教学改革的理念、实验教学定位、改革目标、实验教学体系、管理模式、硬件建设与环境、实验教学队伍及建设成果等角度介绍了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过程。突出以培养药学创... 结合暨南大学药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从实验教学改革的理念、实验教学定位、改革目标、实验教学体系、管理模式、硬件建设与环境、实验教学队伍及建设成果等角度介绍了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过程。突出以培养药学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改革理念,构建了产学研结合的药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平台和体系,有利于药学创新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 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 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学院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探索 被引量:15
6
作者 钟玲 徐珍霞 黄美燕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4年第6期76-77,共2页
以探索综合性大学二级学院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体系为目的,按照设备专管,资源共享,构筑院级实验教学平台。以依据学科特性,按系统分类,相对集中的建设原则,协调实验教学安排,统领人员配备,实行开放式管理的新思路,为研究型学院的教学改革... 以探索综合性大学二级学院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体系为目的,按照设备专管,资源共享,构筑院级实验教学平台。以依据学科特性,按系统分类,相对集中的建设原则,协调实验教学安排,统领人员配备,实行开放式管理的新思路,为研究型学院的教学改革,提供优质的实验教学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实验室建设 管理体系 实验技术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And-1增强卵巢癌细胞对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的敏感性
7
作者 郑佳慧 杨枭 +3 位作者 詹靖 刘同征 李苏 张建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1-270,共10页
目的:阐明在卵巢癌细胞中靶向酸性核质DNA结合蛋白1(acidic nucleoplasmic DNA-binding protein 1, And-1)对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敏感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利... 目的:阐明在卵巢癌细胞中靶向酸性核质DNA结合蛋白1(acidic nucleoplasmic DNA-binding protein 1, And-1)对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敏感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利用GEO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分析And-1在卵巢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差异,并进一步探讨And-1表达水平对卵巢癌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接着,采用shRNA技术构建And-1稳定敲低的卵巢癌细胞系,并通过生长曲线评估癌细胞的增殖能力。随后,利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对尼拉帕利的敏感性,并通过克隆形成实验进一步验证;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尼拉帕利处理后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PARP1的表达水平,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And-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并且And-1高表达与较差的预后显著相关(HR>1,P<0.05)。在细胞实验中,And-1敲低的A2780和OVCAR3卵巢癌细胞株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And-1敲低显著降低了尼拉帕利的IC50值(P<0.05),克隆形成实验证实了卵巢癌细胞对尼拉帕利的敏感性增强(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leaved PARP1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靶向抑制And-1可增强卵巢癌细胞对尼拉帕利的敏感性,潜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酸性核质DNA结合蛋白1 PARP抑制剂 尼拉帕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学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 被引量:7
8
作者 徐珍霞 钟玲 龚莉桂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6期111-112,115,共3页
从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实验技术队伍、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环境设施等五个方面,探讨药学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问题。
关键词 实验中心 建设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药学实验技术队伍的转型与发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郭嘉亮 江正瑾 孙平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41-244,共4页
实验技术队伍对于建设高水平大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地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角色进行定位,使之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辅相成,成为亟须考虑的问题之一。现以药学实验技术队伍为例,从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入手,阐述了实验技术队伍转... 实验技术队伍对于建设高水平大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地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角色进行定位,使之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辅相成,成为亟须考虑的问题之一。现以药学实验技术队伍为例,从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入手,阐述了实验技术队伍转型发展的四个方向,并探讨了实验技术队伍转型过程中的三个重要保障措施。激发广大实验人员投身实验室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提升了自我认同、大大鼓舞了团队的士气并且坚定了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技术队伍 转型发展 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1,2-二取代肼的FAPα酶靶向前药设计及赋予的抗癌作用特征
10
作者 张超 刘璐洁 +4 位作者 王婵茜 朱文达 何业谱 刘志军 陈河如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8,共10页
为探讨1,2-二取代肼的FAPα酶靶向前药及抗癌特征,通过在1,2-二取代肼的肼基上键合苄氧羰基甘氨酰脯氨酰基(Z-GP-),合成了2个新型1,2-二取代肼的FAPα酶靶向前药化合物,分别为2-苄氧羰基甘氨酰脯氨酰基-2-(4-甲氧基)苯基-1-(4-(N-异丙基... 为探讨1,2-二取代肼的FAPα酶靶向前药及抗癌特征,通过在1,2-二取代肼的肼基上键合苄氧羰基甘氨酰脯氨酰基(Z-GP-),合成了2个新型1,2-二取代肼的FAPα酶靶向前药化合物,分别为2-苄氧羰基甘氨酰脯氨酰基-2-(4-甲氧基)苯基-1-(4-(N-异丙基)氨甲酰基)苄肼(Z-GP-5a)和2-苄氧羰基甘氨酰脯氨酰基-2-(6-甲氧基-2-)萘基-1-(4-(N-异丙基)氨甲酰基)苄肼(Z-GP-5b)。建立体外FAPα酶切模型,验证Z-GP-被酶切的可能性。利用NIH-3T3及非原代肿瘤细胞株C6、K1735、HepG-2、MDA-MB-231、B16验证其减毒特性。体外酶解实验证实,Z-GP-5a和Z-GP-5b能被FAPα酶解,释放出2-(4-甲氧基)苯基-1-(4-(N-异丙基)氨甲酰基)苄肼(5a)和2-(6-甲氧基-2-)萘基-1-(4-(N-异丙基)氨甲酰基)苄肼(5b),具有FAPα酶靶向性;同时,Z-GP-5a和Z-GP-5b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的细胞毒性相比于5a和5b有所降低,初步验证其减毒效果。噻唑蓝法(MTT)检测发现,在孵育时间为48 h的情况下,Z-GP-5a和Z-GP-5b对C6、K1735、HepG-2、MDA-MB-231、B16五株常见非原代肿瘤细胞株均表现出比相应母药5a和5b低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与5a相比,Z-GP-5a对C6、K1735和B16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有所降低,其抑制活性分别降低1.23、2.06和2.38倍;对于HepG-2和MDA-MB-231细胞株而言,其增殖抑制活性分别降低9.95和15.0倍。另外,与5b相比,Z-GP-5b对C6、MDA-MB-231和B16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分别降低了6.50、6.14和13.0倍。缀合物Z-GP-5a和Z-GP-5b分别为5a和5b的FAPα酶靶向前药化合物,在细胞水平上达到一定的减毒增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Pα酶靶向前药 1 2-二取代肼 抗肿瘤 烷化剂 药物设计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内地和港澳台药学执业人员的培养与合作初探 被引量:8
11
作者 易晖 宿凌 刘治民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8-79,共2页
通过对香港、澳门、台湾和我国内地药学执业人员的学历要求、培养和继续教育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我国内地和港澳台药学执业人员教育的合作模式,认为我国内地和港澳台应努力实现药学学历和执业资格的互认,共同开展药学执业人员培养和继... 通过对香港、澳门、台湾和我国内地药学执业人员的学历要求、培养和继续教育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我国内地和港澳台药学执业人员教育的合作模式,认为我国内地和港澳台应努力实现药学学历和执业资格的互认,共同开展药学执业人员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执业人员 教育比较 港澳台 内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中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
12
作者 丁一迪 陈芝蓄 +6 位作者 朱雪艳 曾翰霖 王珍 涂正超 汪锦才 张婷婷 江正瑾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50,共13页
目的:建立筛选中药提取物中具有良好抗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活性化合物的模型。方法:通过抗神经氨酸酶的活性测试方法发现148种中药提取物中的姜黄(Curcuma longa L.)表现出显著活性,结合高分辨活性轮廓分析(at-line na... 目的:建立筛选中药提取物中具有良好抗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活性化合物的模型。方法:通过抗神经氨酸酶的活性测试方法发现148种中药提取物中的姜黄(Curcuma longa L.)表现出显著活性,结合高分辨活性轮廓分析(at-line nanofractionation,ANF)平台从姜黄提取物中筛出活性成分,应用质谱解析明确活性成分结构,应用分子对接阐明作用基础。结果:姜黄提取物对神经氨酸酶的抑制率为92%,对奥司他韦敏感型神经氨酸酶(oseltamivir-sensitive neuraminidase,NAS)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姜黄提取物筛出的8个活性成分中,姜黄素类化合物发挥主要作用。姜黄素类化合物作用方式与奥司他韦不同,苯环上的羟基和碳链上的羰基是发挥作用的重要基团。结论:ANF技术在抗流感病毒活性成分的筛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可为姜黄在抗流感病毒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抗流感病毒药物的发现提供新技术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高分辨活性轮廓分析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果壳的化学成分研究
13
作者 舒庆 吴亚玉 +3 位作者 汤宇莙 袁依凡 王妙 周光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43-1251,共9页
为探寻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果壳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手段对油茶果壳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数据鉴定其结构,最终得到17个化合物:(7S,8S)-3-甲氧基-3′... 为探寻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果壳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手段对油茶果壳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数据鉴定其结构,最终得到17个化合物:(7S,8S)-3-甲氧基-3′,7-环氧-8,4′-氧新木脂素-4,9,9′-三醇(1)、massonianoside E(2)、异落叶松树脂醇-9-O-木糖苷(3)、nudiposide(4)、5′-甲氧基-异松树素-9′-O-β-D-木糖苷(5)、aviculin(6)、davidioside A(7)、(7R,8R)-4-O-(2-丙三醇基)-7,9,9′-三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8)、表儿茶素-(5,6-bc)-4β-对羟基苯基-二氢-2(3H)-吡喃酮(9)、根皮素(10)、lyciumaside(11)、2-O-(3,4-二羟基苯甲酰基)-2,4,6-三羟基苯甲基乙酸酯(12)、1-O-没食子酰丙三醇(13)、(3S,4S)-3-羟甲基-3,4-二氢-5,6,7-三羟基-4-(4′-羟基-3′-甲氧基苯基)-1H-[2]-苯并吡喃-1-酮(14)、它乔糖苷2′-O-4′′-O-没食子酸甲酯(15)、mallophenol A(16)、4-羟基苯酚-[6-O-(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酯)]-β-D-吡喃葡萄糖苷(17),且均首次从油茶中获得。此外,对化合物1~17进行了抗氧化和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的活性测试。结果显示,仅化合物9和12显示出较好抗RSV活性,化合物7和11显示出微弱的抗RSV活性,而化合物4、7、11、13、14和16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果壳 化学成分 抗氧化 抗呼吸道合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荷化学成分及其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研究
14
作者 胡辰 吴春 周光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9-666,共8页
研究木荷根茎的抗真菌活性成分。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木荷根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纸片药敏实验法及目测比浊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白色念珠菌活性测试。最终从该木荷提... 研究木荷根茎的抗真菌活性成分。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木荷根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纸片药敏实验法及目测比浊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白色念珠菌活性测试。最终从该木荷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共分离得到了8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berneuxia saponin A(1)、sasanquasaponin III(2)、maetenoside B(3)、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uronopyranosyl}primulagenin A(4)、ternstroemiaside A(5)、desacyl-boninsaponin A(6)、sanchakasaponin F(7)、yuchasaponin A(8),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木荷中分离得到。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2、3、7、8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其中,化合物7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尤为显著,对白色念珠菌敏感菌株及耐药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值均为0.016 mg/mL,对敏感菌株及耐药菌株的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0.132和0.016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化学成分 三萜皂苷 抗白色念珠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心牛黄丸通过改善脂质代谢紊乱缓解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15
作者 骆碧云 易欣 +5 位作者 蔡怡静 张世卿 王鹏 李彤 翁建霖 周平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40-1849,共10页
目的探讨清心牛黄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干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建立NAFLD小鼠模型,采用清心牛黄丸进行干预治疗,并检测血糖、血脂及肝功能等血清生化指标以评估其药效。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预测清心牛黄丸的关键活性成... 目的探讨清心牛黄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干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建立NAFLD小鼠模型,采用清心牛黄丸进行干预治疗,并检测血糖、血脂及肝功能等血清生化指标以评估其药效。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预测清心牛黄丸的关键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相关化学成分来源于TCMSP和HERB数据库,基于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预测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和DisGeNET数据库筛选获得疾病靶点。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 Vina进行关键成分与靶点的分子对接,根据对接结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验证核心靶点的表达变化,探讨清心牛黄丸的作用机制。结果与高脂对照组相比,低、高剂量清心牛黄丸抑制小鼠体质量增长(P<0.05),降低血清TG水平(P<0.01);高剂量清心牛黄丸降低小鼠血清ALT水平(P<0.05),抑制脂肪积累(P<0.001)。网络药理学预测发现,清心牛黄丸治疗NAFLD的核心成分为槲皮素和亚麻酸单酰甘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这两种核心成分能与TNF、AKT1、IL6、TP53、ALB等5个核心靶蛋白稳定结合,支持其在治疗NAFLD中起关键作用。qPCR实验结果显示,高脂饮食抑制上述基因的表达,而清心牛黄丸干预可明显恢复其表达水平。结论清心牛黄丸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的调控机制改善NAFLD小鼠的脂质代谢紊乱,减轻肝脏脂肪沉积,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功能。其中,槲皮素和亚麻酸单酰甘油等关键活性成分可能通过靶向TP53等核心靶点,参与脂肪酸氧化等代谢过程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清心牛黄丸 槲皮素 脂质代谢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蒸馏提取和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艾叶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药效成分和作用靶点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贝 王伟雄 +3 位作者 赵子博 郭玉英 胡裕泽 王一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7,共1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体外实验,对比分析水蒸气蒸馏提取和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艾叶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药效成分和作用机理,为以艾叶挥发油为基础开发抗特应性皮炎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 2流体...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体外实验,对比分析水蒸气蒸馏提取和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艾叶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药效成分和作用机理,为以艾叶挥发油为基础开发抗特应性皮炎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法提取艾叶挥发油,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化学成分。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2种艾叶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相关靶点和通路,并使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探究2种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活性。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Artemisia argyi essential oil obtained by steam distillation,AEOSD)中有65种化合物,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挥发油(Artemisia argyi essential oil obtained by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AEOSFE)中有89种化合物,有44种化合物同时存在于2种挥发油中。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桉叶油醇、α-蛇麻烯是AEOSD抗特应性皮炎的主要潜在药效成分,丁香酚、桉叶油醇、α-蒎烯是AEOSFE抗特应性皮炎的主要潜在药效成分;AEOSD可能通过调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生物合成过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正向调节生物过程、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来影响特应性皮炎的进展,而AEOSFE可能通过调控NO的生物合成过程、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的分化、PI3K-Akt信号通路及炎症介质调节TRP通道等来影响特应性皮炎的进展。体外实验结果表明,AEOSD和AEOSFE均能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NO过度释放,可分别减少靶点炎症因子IL-1β、IL-6、TNF和IL-1β、IL-6、PTGS2的表达。结论:AEOSD和AEOSFE在化学成分组成和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靶点通路上有所不同,但对RAW264.7细胞的抗炎活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挥发油 特应性皮炎 网络药理学 水蒸气蒸馏 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去卵巢大鼠肠道菌群和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17
作者 王昊宇 姚威 +2 位作者 梁爱迪 黄卓 张荣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21,共11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对去卵巢大鼠肠道菌群和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分析AS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3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先随机选取10只为假手术(sham)组,其余20只建立双侧去卵巢(ovariectomy,OVX)模型,模...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对去卵巢大鼠肠道菌群和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分析AS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3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先随机选取10只为假手术(sham)组,其余20只建立双侧去卵巢(ovariectomy,OVX)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OVX组和黄芪甲苷干预(AS)组,灌胃给予AS12周。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大鼠股骨和胫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HE染色观察股骨和结肠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股骨I型胶原α1链(collagen type I alpha 1 chain,COL1A1)的表达,RT-qPCR检测股骨骨形成相关指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COL1A1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2,RUNX2)的mRNA表达;收集大鼠新鲜粪便,16S rDNA法检测大鼠肠道菌群基因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大鼠体重增加,股骨和胫骨骨密度显著下降;HE染色结果显示OVX组骨小梁断裂,呈网状结构,骨髓腔内形成较多空洞或脂肪空泡,结肠黏膜层绒毛脱落,隐窝轻度萎缩;免疫组化染色显示,OVX组COL1A1表达显著降低;RT-qPCR检测发现ALP、COL1A1和RUNX2的mRNA表达下降。与OVX组相比较,AS组体重减轻,股骨和胫骨骨密度显著上升,且骨小梁排列规则,断裂程度较小,骨髓腔内脂肪空泡明显减少,结肠病变减轻。COL1A1蛋白表达及ALP、COL1A1和RUNX2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16S rDNA结果显示,OVX组肠道菌群厚壁菌门、变形菌门、伪诺卡氏菌科、散囊菌目散囊菌科、颤螺菌科、瘤胃菌科和消化链球菌科的丰度显著增加,广古菌门、拟杆菌门和细菌科丰度显著降低,肠道菌群的物种分布多样性增加;AS干预能回调上述菌门(科),降低菌群物种分布多样性。结论:AS能够提高OVX大鼠骨密度,改善其骨微结构,促进大鼠骨形成,减轻结肠黏膜损伤,这一作用可能与其调控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肠道菌群 黄芪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酰胺单核苷酸通过TGFβ/Smad3信号通路减轻Alport综合征小鼠肾纤维化
18
作者 李沫 王星星 +4 位作者 黎上明 李晓梅 张秀芬 韩晓 杨细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8-523,共6页
目的:探讨烟酰胺单核苷酸(NMN)是否通过TGFβ/Smad3通路减轻Alport综合征(AS)小鼠肾脏纤维化。方法:选用SPF级雌性X连锁AS(COL4A5 KI)小鼠,分为模型组(AS组)和模型给药组(AS+NMN组);雌性C57BL/6小鼠作为野生型(WT)组,每组小鼠7~8只。给... 目的:探讨烟酰胺单核苷酸(NMN)是否通过TGFβ/Smad3通路减轻Alport综合征(AS)小鼠肾脏纤维化。方法:选用SPF级雌性X连锁AS(COL4A5 KI)小鼠,分为模型组(AS组)和模型给药组(AS+NMN组);雌性C57BL/6小鼠作为野生型(WT)组,每组小鼠7~8只。给药组小鼠于8周龄时经口给药,给药8周,至16周龄;其余小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生化检测小鼠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小鼠取材后,通过Masson染色分析肾纤维化情况;免疫组化检测纤维化相关分子肌间线蛋白(desm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纤维化相关蛋白desmin、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3、p-Smad3和纤连蛋白(fibronectin)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NMN治疗后,AS小鼠UACR显著降低(13周,P<0.01;15周,P<0.01),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NMN通过TGFβ/Smad3信号通路能减轻AS小鼠肾脏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单核苷酸 ALPORT综合征 肾纤维化 TGFβ/Smad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药学人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宿凌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1期1085-1086,共2页
我国台湾地区药学人员的管理仿效欧美发达国家的模式,是将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与本土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台湾地区药学人员的管理法律有《药事法》《药师法》《药师法实施细则》和《药剂生资格与管理办法》。药学人员的行业组织为药师公会,... 我国台湾地区药学人员的管理仿效欧美发达国家的模式,是将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与本土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台湾地区药学人员的管理法律有《药事法》《药师法》《药师法实施细则》和《药剂生资格与管理办法》。药学人员的行业组织为药师公会,包括县(市)公会、省(市)公会和药师公会联合会,药师公会的任务包括会务运作及管理、推动医药分业、继续教育、参与民众用药安全、反毒、防止药物滥用、参与药学会议、鼓励药师会员参与基层选举等。台湾地区药学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较高,药学人员的业务包括药品销售或管理、药品调剂、药品鉴定、药品制造之监制、药品储藏供应与分装之监督、含药化妆品制造之监督与中药制剂之制造供应及调剂等。目前制约台湾地区药学人员发展的因素包括业务不具有完全自主性,发展和工作机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等。与台湾地区药学管理工作相比较,大陆应加快立法,成立药学人员组织,加快人才培养,明确药学人员的权力和责任,提高药师的社会地位,以加快我国大陆药学和药学人员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人员 中国台湾地区 药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药物吸入制剂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罗尹佳 岳霄 +1 位作者 赵紫玉 张雪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1-521,共11页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具有高比表面积、结构功能多样性、表面可修饰性等优势,将其进一步构建为纳米药物吸入制剂,可实现药物在肺部的精准递送,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强疗效。目前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纳米药物吸入制剂主要有四类:纳米...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具有高比表面积、结构功能多样性、表面可修饰性等优势,将其进一步构建为纳米药物吸入制剂,可实现药物在肺部的精准递送,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强疗效。目前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纳米药物吸入制剂主要有四类:纳米药物吸入液体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应用广泛,但稳定性不足,通过优化纳米载体结构、表面改性、分散介质优化和雾化装置改构可提高其雾化的稳定性;纳米药物吸入气雾剂使用的抛射剂存在溶解纳米载体的风险,且乙醇等助溶剂可导致递送效率下降,亟需开发兼具热力学稳定性和具有理想递送效果的新型抛射剂以拓展其应用;纳米药物吸入粉雾剂物理稳定性较好,但肺部递送效率及固化过程中纳米药物稳定性欠佳制约了其临床应用,通过共混辅料优化纳米团聚微粒再分散性、优化微米载体设计和创新制备工艺等手段有望增强其肺部递送效率;相比之下,纳米药物吸入软雾剂具有更柔和、更高效的雾化特性,可有效维持纳米药物结构的完整性,是纳米药物肺部递送的理想选择。本文综述了上述纳米药物吸入制剂的特点,重点阐述了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与吸入制剂结合时遇到的挑战及解决方案,以期为后续纳米药物吸入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制剂 药物控释材料 吸入制剂 呼吸系统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