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万勇 徐安定 +5 位作者 祁风 黄燕 余科 李又佳 谭泽锋 曾进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58-662,共5页
目的初步评价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平行开放研究。起病48 h内入院的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TIA患者,随机分为负荷... 目的初步评价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平行开放研究。起病48 h内入院的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TIA患者,随机分为负荷剂量氯吡格雷组(首剂300 mg,之后75 mg·d-1)、标准剂量氯吡格雷组(75 mg·d-1),连用28 d。主要疗效指标:7 d内卒中进展或复发;主要安全指标:危及生命出血。结果3个研究中心共收集71例患者。与常规剂量组相比,负荷剂量氯吡格雷组7 d内卒中进展或复发相对危险度下降(RRR)55.8%(95%CI:-14.2%~82.9%),3个月时死亡或依赖RRR 35.2%(95%CI:-39.2%~69.8%),4周时有效率、3个月时良好预后率均显示负荷剂量组优于常规剂量组的优势。但所有比较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TIA有优于常规剂量氯吡格雷的趋势,未发现安全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氯吡格雷 负荷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临床研究带给心源性脑栓塞预防的启示 被引量:8
2
作者 徐安定 唐敬敬 杨万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228-231,共4页
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病因和发病机制高度异质性的一组疾病。从1996年TOAST分型到2009年的ASCO分型,均将心源性脑栓塞(cardiac embolism,CE)作为一个单独的疾病,而不使用“脑栓塞”这一诊断名称。因为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病因和发病机制高度异质性的一组疾病。从1996年TOAST分型到2009年的ASCO分型,均将心源性脑栓塞(cardiac embolism,CE)作为一个单独的疾病,而不使用“脑栓塞”这一诊断名称。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动脉一动脉栓塞,实质上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汪实,CE的抗栓预防措施有别于非心源性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栓塞 心房颤动 治疗性人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性脑梗死对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艳 谭泽峰 +1 位作者 徐安定 杨万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84-587,共4页
目的观察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对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起病14 d内的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依据MRI将患者分为急性缺血性卒中伴随SCI和不伴随SCI两组。认知功能评定采用北京... 目的观察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对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起病14 d内的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依据MRI将患者分为急性缺血性卒中伴随SCI和不伴随SCI两组。认知功能评定采用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和简明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分别在卒中后2周及3个月进行。结果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和3个月,SCI组与非SCI组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比例分别为(54.7%、76.4%;54.1%、66.7%),血管性痴呆比例分别为(28.3%、11.8%;13.5%、7.4%),MoCA评分中位数分别为(19、22;22、25),P值均>0.05;SCI病灶数量是卒中后3个月痴呆的危险因素(OR=1.22,95%CI 1.02~1.45);卒中后3个月SCI组总体认知功能及视空间执行功能、注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无显著改善,P值均>0.05。结论 SCI病灶数量是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后3个月痴呆的危险因素,SCI影响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脑梗死 首发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麻益智汤对拟阿尔海默病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彦儒 戚仁斌 +2 位作者 王华东 张晶 陆大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71-1076,共6页
目的:研究参麻益智汤(SYD)对拟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和灌胃三氯化铝(AlCl3)90 d制备AD小鼠模型,3个治疗组在造模的后40 d分别灌胃低、中、高剂量SYD。从第86 d起灌胃结束... 目的:研究参麻益智汤(SYD)对拟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和灌胃三氯化铝(AlCl3)90 d制备AD小鼠模型,3个治疗组在造模的后40 d分别灌胃低、中、高剂量SYD。从第86 d起灌胃结束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连续5 d。水迷宫测试结束后检测小鼠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的方法观察小鼠海马bax mRNA和bcl-2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小鼠海马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AD模型组比较,SYD中剂量组小鼠水迷宫学习成绩较好(P<0.05);SYD中、高剂量组小鼠海马组织内SOD活性增高,MDA含量降低(P<0.05);中剂量的SYD能下调小鼠海马bax mRNA的表达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P<0.01),各剂量的SYD对bcl-2 mRNA的表达均未见明显影响(P>0.05)。结论:SYD可以改善拟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SYD提高小鼠海马神经元的抗氧化能力(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下调bax mRNA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进而减少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 记忆 海马 细胞凋亡 参麻益智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抗栓治疗 被引量:9
5
作者 徐安定 孙欣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1期39-45,共7页
与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 eart Assoiation,AHA)/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2006年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二级预防指南和2008年就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TIA的抗... 与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 eart Assoiation,AHA)/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2006年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二级预防指南和2008年就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TIA的抗栓和他汀二级预防更新版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血栓溶解疗法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压管理 被引量:2
6
作者 耿昱 徐安定 高山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1期20-26,20,共7页
2010年10月21日,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在Stroke杂志上在线刊登了2011年版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二级预防指南(ASA2011... 2010年10月21日,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在Stroke杂志上在线刊登了2011年版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二级预防指南(ASA2011二级预防指南)。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为此组织国内部分脑血管病专家对该指南各部分进行了详细解读,并组织专门讨论会对各位专家的解读文章进行集体审阅和讨论。本刊在《Stroke》杂志2011年1月正式发布该指南同时,刊登这几篇国内专家对ASA2011二级预防指南的解读,以期为临床医生更加规范地开展缺血性卒中及TIA的二级预防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性卒中 血压管理 美国心脏协会 患者 二级预防 卒中协会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欧洲卒中组织2008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指南》 被引量:4
7
作者 徐安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77-580,共4页
关键词 欧洲卒中组织 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最新高血压研究带给卒中预防和治疗的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安定 辛秀峰 《中国卒中杂志》 2008年第12期875-879,共5页
2008年注定会成为高血压临床研究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重要年份:3项卒中急性期血压干预的预研究以及5项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型高血压临床研究结果陆续发表。本文就这些研究结果带给卒中预防和治疗的启示介绍如下。
关键词 高血压 卒中 预防 MEDLA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高血糖防治卒中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唐敬敬 杨万勇 +1 位作者 徐安定 黄立安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4期315-318,共4页
血糖增高可分成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两大类,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和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卒中发生后尚可出现应激性高血糖。本文重点介绍控制高血糖防治缺血性卒中... 血糖增高可分成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两大类,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和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卒中发生后尚可出现应激性高血糖。本文重点介绍控制高血糖防治缺血性卒中的有关临床研究,以期更好理解国内外指南或专家共识中控制高血糖防治卒中的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症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志皂苷元对H_2O_2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晶 戚仁斌 +3 位作者 汪志刚 赵彦儒 王华东 陆大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59-1065,共7页
目的:观察远志皂苷元(senegenin,Sen)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海马神经元培养至第6 d,随机分为正常组、H2O2组、Sen+H2O2组和Sen组,药物干预后检测细胞存活率、丙二醛(MDA)含量... 目的:观察远志皂苷元(senegenin,Sen)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海马神经元培养至第6 d,随机分为正常组、H2O2组、Sen+H2O2组和Sen组,药物干预后检测细胞存活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ting观察Bcl-2和Bax蛋白表达,酶荧光活性检测试剂盒测定caspase-3的活性改变。结果:与正常组相比,H2O2组细胞存活率降低。与H2O2组相比,20μmol/L Sen+H2O2组细胞存活率升高,SOD活性升高,MDA含量下降,并且远志皂苷元能够上调bcl-2 mRNA表达、下调bax mRNA表达,降低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ting结果进一步表明Bcl-2蛋白表达升高,Bax蛋白表达下降,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远志皂苷元对H2O2处理的海马神经元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远志皂苷元增强海马神经元抗氧化能力、调节细胞凋亡相关蛋白从而抑制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皂苷元 海马神经元 过氧化氢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溶栓早期临床预后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徐安定 唐敬敬 +3 位作者 李牧 辛秀峰 杨万勇 刘小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89-293,共5页
目的评估急性基底动脉闭塞(basilar artery occlusion,BAO)患者溶栓后早期临床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总结我院2003年至2011年15例急性BAO溶栓患者资料,分析其早期预后及影响因素。其中早期不良预后指标为出院时死亡或植物生存,早期良... 目的评估急性基底动脉闭塞(basilar artery occlusion,BAO)患者溶栓后早期临床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总结我院2003年至2011年15例急性BAO溶栓患者资料,分析其早期预后及影响因素。其中早期不良预后指标为出院时死亡或植物生存,早期良好预后指标为改良Rankin评分0~2分。结果 15例急性BAO溶栓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动脉溶栓8例、静脉溶栓4例,尿激酶动脉溶栓2例、动静脉联合溶栓1例。其中早期不良预后6例(40%)、早期良好预后5例(33%),与国内外报道最佳结果相近。发生2例症状性颅内出血,均死亡。早期不良预后者年龄和基线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76±5岁,64±11岁,P=0.011;171±18 mmHg,145±22 mmHg,P=0.039),基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高(NIHSS 29.2±9.2,17.9±11.5),发病至溶栓时间更长(中位时间82.79 h,9.00 h),二者均接近统计学差异边缘(P=0.077)。结论急性BAO患者应尽可能溶栓;症状性颅内出血、高龄、高基线血压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发病至溶栓时间延长与其早期不良预后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 溶栓 早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记忆功能障碍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7
12
作者 董军 裘晟 +1 位作者 陆大祥 颜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2-117,共6页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姜黄素对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障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东莨菪碱建立昆明小鼠记忆获得性障碍模型,通过跳台和水迷宫实验观察姜黄素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同时测定其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过氧化...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姜黄素对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障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东莨菪碱建立昆明小鼠记忆获得性障碍模型,通过跳台和水迷宫实验观察姜黄素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同时测定其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的活性。结果:姜黄素可以减少东莨菪碱所致的记忆获得性障碍小鼠跳台回避反应的错误次数(P<0.05),延长其逃避潜伏期(P<0.05),也可以缩短记忆获得障碍小鼠水迷宫中寻找平台的潜伏期(P<0.05),撤去平台后可以延长小鼠在原平台象限的停留时间(P<0.05)。姜黄素可以降低小鼠脑乙酰胆碱酯酶活性(P<0.01)、提高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1)、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P<0.01)。结论:姜黄素对记忆获得性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中枢胆碱能系统、抗氧化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东莨菪碱 氧化性应激 记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衰益智方Ⅰ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以及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韦佳 陆大祥 +1 位作者 戚仁斌 王华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02-1106,共5页
目的:观察抗衰益智方Ⅰ(KYFⅠ)对正常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中枢胆碱乙酰转移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各组小鼠除正常对照组灌服双蒸水外,中药组(分为低、中、高剂量组)灌服相应剂量KYFⅠ,连续灌胃40 d。从第35 d起灌胃结束后进行Morris水迷宫... 目的:观察抗衰益智方Ⅰ(KYFⅠ)对正常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中枢胆碱乙酰转移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各组小鼠除正常对照组灌服双蒸水外,中药组(分为低、中、高剂量组)灌服相应剂量KYFⅠ,连续灌胃40 d。从第35 d起灌胃结束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连续5 d。水迷宫测试结束后检测小鼠海马组织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并分别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小鼠海马ChAT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变化以及ChAT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KYFⅠ高剂量组小鼠水迷宫学习成绩较好;同时,KYFⅠ高剂量组小鼠海马组织内ChAT活性明显增高,AChE活力降低;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KYFⅠ高剂量组小鼠海马CA1区ChAT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加,ChAT蛋白表达升高。结论:高剂量KYFⅠ可以提高正常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KYFⅠ抑制小鼠海马组织AChE活性,提高ChAT活性、升高ChAT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脑内乙酰胆碱(ACh)的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 记忆 海马 胆碱乙酰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志皂苷元对氧化应激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别曼 徐颖 +5 位作者 胡慧玲 逯丹 朱丽红 戚仁斌 王华东 陆大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91-1096,共6页
目的:观察远志皂苷元(senegenin,Sen)对氧化应激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cells,RGCs)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上丘荧光金逆行标记RGCs后,体外原代RGCs混合细胞培养,随机分为control组、H2O2组、Sen+H2O2... 目的:观察远志皂苷元(senegenin,Sen)对氧化应激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cells,RGCs)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上丘荧光金逆行标记RGCs后,体外原代RGCs混合细胞培养,随机分为control组、H2O2组、Sen+H2O2和Sen组。检测带荧光金荧光细胞的活力。同上述分组处理视网膜,用Hoechst 33258染色后观察视网膜细胞核形态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视网膜细胞cleaved caspase-3、细胞色素C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Sen浓度在10、20和40μmol/L时,RGCs活力无明显变化(P>0.05),但Sen浓度达到80和160μmol/L时,RGCs活力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1)。25、50、100和200μmol/L H2O2明显降低RGCs活力(P<0.05)。Sen浓度在10、20和40μmol/L时,对50μmol/L H2O2损伤的RGCs有较好的保护作用(P<0.05),其中40μmol/L Sen保护作用最为明显。Hoechst 33258染色表明Sen可以减少H2O2引起的视网膜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Sen促进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下调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结论:Sen保护RGCs对抗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强Bcl-2蛋白表达和减少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远志皂苷元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抑制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的原代大鼠皮层神经元损伤 被引量:4
15
作者 逯丹 舒晓明 +5 位作者 张婵娟 赵佳仪 朱丽红 戚仁斌 王华东 陆大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9-485,共7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的原代大鼠皮层神经元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μmol/L t-BHP组及10μmol/L t-BHP+10μmol/L人参皂苷Rg1组,培养24 h。采用MTT检测不同...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的原代大鼠皮层神经元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μmol/L t-BHP组及10μmol/L t-BHP+10μmol/L人参皂苷Rg1组,培养24 h。采用MTT检测不同浓度t-BHP处理的神经元活性,神经元三维重建研究神经元平均总纤维长度及总突起数量,免疫荧光检测caspase-3表达水平及免疫印迹方法检测Bcl-2、caspase-3以及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0μmol/L人参皂苷Rg1能够对抗10μmol/L t-BHP引起的原代大鼠皮层神经元活性水平的降低,并且上调Bcl-2及pGSK-3β蛋白表达量,降低caspase-3活化为cleaved caspase-3的水平(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提高GSK-3β自身磷酸化从而增强神经元的抗t-BHP损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叔丁基过氧化氢 糖原合成酶激酶3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ActD/TNF-α协同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军兵 龚正 +6 位作者 行妍妍 谢赛 邓钦莹 唐红梅 潘锐 陆大祥 董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7-361,共5页
目的:观察放线菌素D(ActD)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PC12细胞)的协同损伤作用,探讨中药单体姜黄素对这种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确定实验药物的最佳浓度;LDH法检测PC12细胞的损伤;倒置显微镜观察细... 目的:观察放线菌素D(ActD)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PC12细胞)的协同损伤作用,探讨中药单体姜黄素对这种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确定实验药物的最佳浓度;LDH法检测PC12细胞的损伤;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ActD/TNF-α可致PC12细胞的生存力下降(P<0.05);细胞培养液中LDH的活性升高(P<0.05);PC12数量减少,体积缩小,突起变短;可致PC12细胞内caspase-3的活化增强(P<0.05)。浓度为5μmol/L姜黄素可阻止ActD/TNF-α所致的细胞的生存力下降(P<0.05);抑制ActD/TNF-α引起的细胞培养液中LDH的活性升高(P<0.05);拮抗ActD/TNF-α引起的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变小,突起减少变短;抑制ActD/TNF-α引起的PC12细胞内caspase-3的活化(P<0.05)。结论:姜黄素可以拮抗ActD/TNF-α协同作用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PC12细胞 放线菌素D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凋亡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后高血糖是卒中的危险因素吗?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安定 刘礼斌 杨万勇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2期122-126,共5页
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不可纠正因素(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和可纠正的危险因素(吸烟、饮酒、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由于高血糖是卒中重要的可纠正危险因素之一,深入了解血糖异常与卒中的关系,切实做好血糖管理... 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不可纠正因素(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和可纠正的危险因素(吸烟、饮酒、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由于高血糖是卒中重要的可纠正危险因素之一,深入了解血糖异常与卒中的关系,切实做好血糖管理,对于卒中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危险因素 血糖 餐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gp120 V3环所致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18
作者 董军 杨丽娟 +1 位作者 陆大祥 唐红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51-2052,共2页
关键词 大鼠海马 GP120 V3 元损伤 原代海马神经元 海马脑片 记忆障碍 空间学习 钙离子浓度 氧化应激 长时程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透证据,正确解读指南
19
作者 徐安定 高山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1期12-14,共3页
2010年,历史长河中一个普通的一年。但对于遵循指南、规范缺血性卒中防治领域却是不平凡的一年。2010年2月中国公布了201l版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二级预防指南(以下简称中国2010二级预防... 2010年,历史长河中一个普通的一年。但对于遵循指南、规范缺血性卒中防治领域却是不平凡的一年。2010年2月中国公布了201l版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二级预防指南(以下简称中国2010二级预防指南)及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干预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指南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酸对体外大鼠皮质神经元突起长度及微管相关蛋白2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鄢黎 周晓雯 +2 位作者 周星 赖永长 罗焕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研究大黄酸(RH)对大鼠皮质神经元的营养作用,并初步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外DMEM/F12+0.4%B27培养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应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神经元。神经元细胞加入RH 2,4和8... 目的研究大黄酸(RH)对大鼠皮质神经元的营养作用,并初步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外DMEM/F12+0.4%B27培养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应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神经元。神经元细胞加入RH 2,4和8μmol·L-1作用72 h,计算神经元平均突起长度;或分别同时加入Trk受体拮抗剂K252a 50 nmol·L-1和PI3K抑制剂LY294002 10μmol·L-1测量神经元平均突起长度。MTT法检测细胞存活,并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MAP2 mRNA表达。结果 NSE及MAP2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细胞呈阳性反应,所培养的细胞90%以上为神经元。MTT和LDH检测结果表明,与溶媒对照组相比,RH2,4和8μmol·L-1能明显提高神经元存活率(P<0.01);平均突起长度明显增加(P<0.01)。与RH8μmol·L-1组相比,同时加入K252a 50 nmol·L-1或LY294002 10μmol·L-1,平均突起长度明显缩短(P<0.01)。与溶媒对照组相比,RH 2,4和8μmol·L-1组MAP2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 RH对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具有神经营养作用,能促进神经元突起的生长和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RH神经营养作用可能部分通过激活Trk受体,继而激活Ras/PI3K/PKB通路而发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神经营养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酪氨酸受体激酶受体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