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化经营悖论与中国企业选择——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解释框架
1
作者 邓可斌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3-69,共7页
公司财务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多元化经营能否为企业带来价值的提升。已有的多元化经营理论认为多元化会直接导致企业价值的下降,但也能使企业面临风险减少。但这一理论在解释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问题时存在着明显悖论。为解决这一问题,... 公司财务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多元化经营能否为企业带来价值的提升。已有的多元化经营理论认为多元化会直接导致企业价值的下降,但也能使企业面临风险减少。但这一理论在解释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问题时存在着明显悖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给出了一个结合中国企业改革政治环境背景与治理结构环境背景、充分考虑政府主导型经济转型因素的基于政治经济学的企业多元化理论框架,借此较好地解释中国企业的多元化行为。根据这一理论框架,在政府主导型经济转型中,政府偏好变迁与企业的多元化经营选择密切相关,前者是后者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经营 政治经济学 政府干预 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融集聚视角的产业结构升级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72
2
作者 黎平海 王雪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59,127,128,共11页
从金融集聚角度考察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有助于全面、动态地把握金融因素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分析金融集聚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广东省历年金融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并对该省金融集聚... 从金融集聚角度考察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有助于全面、动态地把握金融因素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分析金融集聚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广东省历年金融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并对该省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金融集聚通过其特有的经济效应,拓宽了投融资渠道,提高了资金供给水平和配置效率,推动了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因此,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加强地区金融合作,具有深化金融集聚水平、提高金融集聚质量、进而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产业结构升级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效率的实证方法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沈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38-139,共2页
金融效率实证分析的实质是一综合评价,评价方法是关键。与微观金融效率相比,宏观金融效率的实证分析还很不成熟。本文提出,除传统的综合评价方法外,非线性方法在金融效率实证分析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金融效率 实证分析 综合评价 非线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与经济结构调整
4
作者 胡宇 郑华峰 《南方经济》 1998年第1期37-39,共3页
金融是一个国家经济生活的核心部分。如何充分发挥金融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证券融资与所有制结构调整、投资银行与资产重组、信贷政策与产业... 金融是一个国家经济生活的核心部分。如何充分发挥金融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证券融资与所有制结构调整、投资银行与资产重组、信贷政策与产业升级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结构 证券融资 投资银行 资产重组 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聪 宋慧英 《南方经济》 CSSCI 2012年第9期17-31,共15页
本文通过结构断点检验,对中国加入WTO是否引起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出现明显变化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加入WTO后,国内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显著地提升了国内银行业的竞争... 本文通过结构断点检验,对中国加入WTO是否引起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出现明显变化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加入WTO后,国内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显著地提升了国内银行业的竞争,并且中小型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加剧明显高于大型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之间呈现倒U型。外资银行进入会加剧中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但只有当外资银行进入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中国商业银行之间的市场竞争行为才会出现反转。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仍处于倒U型阶段的上升阶段,现阶段我国仍属于外资银行进入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银行进入 商业银行 竞争行为 结构断点检验 P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信用事件与信用违约互换估值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星 胡国强 蒋金良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53,共7页
本文以系统信用事件为载体,研究了双边交易对手风险下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的估值,研究表明:1)完备的信用事件组将形成一个信用风险系统,并可作为CDS估值的基础;2)在CDS估值中,买方违约的可能性是不可以忽略的.如果忽... 本文以系统信用事件为载体,研究了双边交易对手风险下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的估值,研究表明:1)完备的信用事件组将形成一个信用风险系统,并可作为CDS估值的基础;2)在CDS估值中,买方违约的可能性是不可以忽略的.如果忽略,将产生一个错误的定价,并且这个错误的定价将低于真实价值而使信用保护的卖方受到损失;3)CDS交易中的替换成本是不可以忽略的,由于替换成本的存在,CDS合约的价值会发生超常变化,其变化幅度取决于合约当前的市场价格;4)CDS合约价格对参考资产信用价差十分敏感,信用价差的变化,将会显著改变合约的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违约互换 系统信用事件 关联违约 双边交易对手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价格波动影响金融稳定及其传导机制述评 被引量:4
7
作者 谭政勋 侯喆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1-35,共5页
资产价格波动尤其是房价波动,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索,金融创新作为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指出,关于金融不稳定的内生理论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资产价格的波动;然后从金融创新、流动性、银行资本金的变... 资产价格波动尤其是房价波动,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索,金融创新作为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指出,关于金融不稳定的内生理论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资产价格的波动;然后从金融创新、流动性、银行资本金的变动、银行信贷渠道以及微观主体行为五个方面阐述了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稳定 金融不稳定 资产价格波动 金融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I: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先行指标——基于PPI引导CPI变动的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萧松华 伍旭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5-113,共9页
为抑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需要准确把握通货膨胀的先行指标,从而得以正确把握经济和物价的未来走势并进行前瞻性调控。研究表明PPI引导了CPI变动,其原因是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生活资料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价格指数都引导了CPI变... 为抑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需要准确把握通货膨胀的先行指标,从而得以正确把握经济和物价的未来走势并进行前瞻性调控。研究表明PPI引导了CPI变动,其原因是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生活资料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价格指数都引导了CPI变动。因而PPI可以作为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先行指标,政府和学者可以利用PPI预测通货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先行指标 PPI C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上市公司债权融资的治理效应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文青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9-72,共4页
本文以主营业务利润率作为公司治理效应的衡量指标,从负债总体水平、债务期限结构和债权人性质三个层面对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治理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债权治理表现出弱化的特征;长期债务和... 本文以主营业务利润率作为公司治理效应的衡量指标,从负债总体水平、债务期限结构和债权人性质三个层面对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治理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债权治理表现出弱化的特征;长期债务和企业债券融资的治理效用是显著的,而商业信用融资与银行借款均不能对上市公司经营者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权融资 公司治理 资本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体系效率的综合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8
10
作者 沈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9-130,共2页
金融体系效率是金融发展理论的核心命题,中国改善金融体系失衡与抵御危机的根本途径是提高金融体系效率。金融体系效率研究的重点在于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的关键在于指标体系的构建。金融体系效率实证研究的深化必须实现从单指标向多指标... 金融体系效率是金融发展理论的核心命题,中国改善金融体系失衡与抵御危机的根本途径是提高金融体系效率。金融体系效率研究的重点在于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的关键在于指标体系的构建。金融体系效率实证研究的深化必须实现从单指标向多指标的转化,为此,本文综合金融结构与发展、金融脆弱性、金融生态等相关指标,结合中国金融发展的制度性指标,构建了中国金融体系效率的综合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体系效率 实证研究 综合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劳动力的结构匹配与产业结构升级 被引量:5
11
作者 叶德珠 王佰芳 黄允爵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48,共17页
硅谷和班加罗尔高新产业园区的经验表明,风险性资本符合高技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金融需求,稳健性贷款符合低技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金融需求,金融与劳动力在结构上相互匹配能够很好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新结构金融学的金融与要素... 硅谷和班加罗尔高新产业园区的经验表明,风险性资本符合高技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金融需求,稳健性贷款符合低技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金融需求,金融与劳动力在结构上相互匹配能够很好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新结构金融学的金融与要素禀赋相匹配原则,运用社会学的排序匹配法,将2005-2018年间我国各省各年的金融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排序相减来构建匹配度指标,进而对匹配度与产业结构升级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匹配度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正相关,即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与高技能劳动力、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与低技能劳动力的匹配均能推动产业结构向更高形态演变以及减小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间的偏离;(2)金融—劳动力结构差距与产业结构高级化间成“倒U型”关系,即存在最优匹配状态使产业结构升级效率达到最大;(3)作用机制方面,匹配度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对金融与劳动力结构匹配问题的探讨,拓展了产业结构的研究边界,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经验证据和思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结构 劳动力结构 结构匹配 产业结构升级 新结构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隐性养老金债务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姜永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6-73,共8页
隐性养老金债务(IPD)是中国养老金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IPD来源于两个规定受益的养老金计划:现收现付制(PAYG)的社会统筹帐户和基金制(FUND)的个人帐户。受诸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国IPD规模达到5.5~9万亿;同时由于IPD属于... 隐性养老金债务(IPD)是中国养老金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IPD来源于两个规定受益的养老金计划:现收现付制(PAYG)的社会统筹帐户和基金制(FUND)的个人帐户。受诸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国IPD规模达到5.5~9万亿;同时由于IPD属于政府、企业及个人的共同责任,故解决中国IDP问题是一项牵扯面广、持续时间长的系统工程,可采取削减规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资产债务互换、开征专项税、发行特种债券、建立储备基金、调整人口结构等多种经济和社会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养老金债务 成因 总量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知识产权的证券化融资管理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海生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8-90,共3页
目前,知识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知识产权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本市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现有国内理论对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管理的研究较少。
关键词 知识产权证券化 证券化融资 管理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 综合国力竞争 资本市场 融资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内地股市与国际股市相互联动吗?——以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为背景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政勋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4-88,共5页
本文以沪深指数、恒生指数、标准普尔指数和DAX指数为对象,以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为分界点,分析四个股市在危机前后的联动性及其差异。研究表明:金融危机前,标准普尔指数对沪深指数的冲击不明显,危机后,冲击影响程度加深;次贷危机前,沪... 本文以沪深指数、恒生指数、标准普尔指数和DAX指数为对象,以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为分界点,分析四个股市在危机前后的联动性及其差异。研究表明:金融危机前,标准普尔指数对沪深指数的冲击不明显,危机后,冲击影响程度加深;次贷危机前,沪深指数受DAX指数的冲击不明显,危机后,冲击影响程度加深。同时,沪深指数的冲击没有对标准普尔指数和DAX指数带来显著的影响,但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其影响变得稍大一些。金融危机发生前,沪深指数与其他股票指数的动态相关系数明显小于金融危机后的系数,而且金融危机后股票指数波动率的联动性加强。美国股票市场引领其他市场的涨跌,是四个股票市场波动的发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 联动性 金融危机 欧债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机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黎平海 李瑶 《经济前沿》 2009年第10期27-38,共12页
在经历了以出口贸易、招商引资为重点的对外合作模式后,中国对外开放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资本输出成为新一轮对外合作的重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以跨国并购为主。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1984年~2008年58家代表性企业9... 在经历了以出口贸易、招商引资为重点的对外合作模式后,中国对外开放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资本输出成为新一轮对外合作的重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以跨国并购为主。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1984年~2008年58家代表性企业98个跨国并购案例动机分析,发现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主要是为了增加市场份额,促进多样化,并获得国外先进技术和其他资源。从并购主体看,国有企业是跨国并购的主体力量;从行业分布来看,跨国并购多数属于资源导向型和效率导向型;从区位分布来看,区位分布与产业结合非常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并购 战略性资产寻求型跨国并购 市场寻求型跨国并购 战略性资源寻求型跨国并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质信念、异质信念与市场中性策略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长兴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67,33,共5页
在同质信念资产定价模型假定下,市场中性策略各风险资产权重为零,这与投资实践不吻合。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把市场中性策略拓展到异质信念资产定价模型中。本文完成了异质信念假定下市场中性策略最优对冲比例的求解,为广泛存在的市场中... 在同质信念资产定价模型假定下,市场中性策略各风险资产权重为零,这与投资实践不吻合。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把市场中性策略拓展到异质信念资产定价模型中。本文完成了异质信念假定下市场中性策略最优对冲比例的求解,为广泛存在的市场中性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扣除市场因子、行业因子和流动性需求后的换手率指标作为异质信念代理指标,实证分析了异质信念市场中性策略可以获得稳定的中性策略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质信念 异质信念 市场中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市政债券发债主体资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倪泽强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3-77,共5页
对市政债券发债主体的资格认定,现有研究缺乏系统性定量分析成果。针对此,本文探索性地构建了一套指标体系,并用我国35城市样本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些指标进行筛选和验证,最终确定了包含四个一级、十六个二级指标的... 对市政债券发债主体的资格认定,现有研究缺乏系统性定量分析成果。针对此,本文探索性地构建了一套指标体系,并用我国35城市样本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些指标进行筛选和验证,最终确定了包含四个一级、十六个二级指标的市政债券发行主体资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将为相关理论和实务部门提供一个有用的分析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债券 主体资格 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贷危机对我国上市银行股价波动及金融稳定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政勋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6-62,共7页
在次贷危机发生前后,银行产生财务困境的概率存在较大差别,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稳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市场信息法能较为准确地评估我国不同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以及产生财务困境的概率;市场信息法可以提前半年至一年对潜在的银行危机发... 在次贷危机发生前后,银行产生财务困境的概率存在较大差别,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稳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市场信息法能较为准确地评估我国不同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以及产生财务困境的概率;市场信息法可以提前半年至一年对潜在的银行危机发出预警信号,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稳定性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收益率 财务困境 金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股股东侵占治理与监管机制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海生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9-134,共6页
自1990年沪深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30多年的改革开放见证了我国资本市场跨越式、和谐、科学的发展。最新研究认为:特别对待公司制度得到实施的可能性越高,小股东保护的可能性越大。同时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可能会演变为加剧... 自1990年沪深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30多年的改革开放见证了我国资本市场跨越式、和谐、科学的发展。最新研究认为:特别对待公司制度得到实施的可能性越高,小股东保护的可能性越大。同时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可能会演变为加剧控股股东为谋求私人利益的"侵占之手"行为。文章通过对控股股东侵占与公司治理制度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达到强化公司治理,提高公司经营效率,进而改善股东保护的水平,最终达到较大程度上增加资本市场服务的能力。总之,控股股东侵占尤其是特别对待公司制度之下的,利用停牌接管来操纵盈余实施阻碍了公司治理的提高,突出政府监管职能等则是小股东保护所不可缺少的一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 侵占 特别对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动的时滞效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章志平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6-78,85,共4页
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业绩是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以1990年到2010年上市时含有国有股的1174家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其国有股变动如何随着时间推移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进行研究,得出国有股变动影响公司绩效的最佳时间段为国有股变动滞... 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业绩是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以1990年到2010年上市时含有国有股的1174家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其国有股变动如何随着时间推移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进行研究,得出国有股变动影响公司绩效的最佳时间段为国有股变动滞后一年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股 上市公司 时滞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