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导型衰老细胞模型的建立及Klotho启动子截短型突变体的构建和活性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淑军 吴国艺 +3 位作者 王海龙 赵影 李小燕 陈小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3-149,共7页
目的:建立诱导型衰老细胞模型并检测抗衰老相关的Klotho基因启动子的不同截短型突变体的活性,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原代的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经过流式细胞术分离鉴定后,通过设置不同过氧化氢的浓度,按时间梯度摸索诱导原代... 目的:建立诱导型衰老细胞模型并检测抗衰老相关的Klotho基因启动子的不同截短型突变体的活性,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原代的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经过流式细胞术分离鉴定后,通过设置不同过氧化氢的浓度,按时间梯度摸索诱导原代HUVEC细胞衰老的条件并最终通过SA-β-gal染色及定量PCR技术来确定其诱导条件.以全长的Klotho启动子为模版,通过PCR的方法,获得不同长度的Klotho启动子截短型突变体,并通过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试剂盒检测不同的启动子截短型突变体在诱导型衰老细胞内的激活程度.结果:培养基中过氧化氢浓度为600μM,处理96 h后,成功构建了诱导型衰老细胞模型;通过PCR的方法成功构建了长度分别为1 711 bp、1 262 bp、785 bp和735 bp的4个长度截短型突变体,并发现735 bp的截短型突变体在诱导型衰老细胞内的激活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成功建立了诱导型衰老细胞模型,并成功构建了Klotho基因的启动子截短型突变体,检测和发现这些突变子在诱导型衰老细胞内的激活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为下一步治疗衰老相关疾病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衰老细胞模型 KLOTHO 启动子 截短型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对大鼠睾丸间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磊 纪洵敏 +4 位作者 苏志坚 唐芮 蒲俏虹 彭拓华 张吉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89-1593,共5页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对大鼠睾丸间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二甲磺基乙烷单次腹腔注射成年雄性大鼠(75 mg/kg),7 d后,分离曲细精管,构建曲细精管体外培养模型,进行处理:①表皮生长因子处理24 h,试剂盒进行5-乙炔基-2′脱氧尿嘧...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对大鼠睾丸间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二甲磺基乙烷单次腹腔注射成年雄性大鼠(75 mg/kg),7 d后,分离曲细精管,构建曲细精管体外培养模型,进行处理:①表皮生长因子处理24 h,试剂盒进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标记,Image-Pro Plus软件统计分析睾丸间质干细胞增殖情况;②表皮生长因子处理3 d后,换为含LH培养基继续培养至21 d,收集培养基上清液,放射免疫法检测上清液睾酮的分泌情况,同时收集曲细精管提取RNA,荧光定量PCR检测睾酮合成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综合分析睾丸间质干细胞在表皮生长因子作用下的分化情况。结果表皮生长因子能够显著地促进睾丸间质干细胞的增殖;曲细精管培养基上清液的睾酮水平明显上升,并且在睾酮合成通路上Star、Cyp11a1和Hsd3b1经过表皮生长因子诱导后,在mRNA水平上均出现了明显的上调,表明睾丸间质干细胞出现了分化。结论表皮生长因子能够诱导睾丸间质干细胞的大量增殖和向睾丸间质细胞系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睾丸间质细胞 曲细精管 促黄体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叶挥发油的质量控制和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廖晓凤 王一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1-640,共10页
艾叶挥发油是艾叶发挥药效的主要物质基础,因此艾叶挥发油的质量控制对其药效作用至关重要。目前艾叶挥发油的提取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等。本文对近年来艾叶挥发油的质量控制及... 艾叶挥发油是艾叶发挥药效的主要物质基础,因此艾叶挥发油的质量控制对其药效作用至关重要。目前艾叶挥发油的提取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等。本文对近年来艾叶挥发油的质量控制及提取工艺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艾叶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挥发油 质量控制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DKKL1的表达 被引量:5
4
作者 颜秋霞 马义 +5 位作者 陈润强 周秀琴 乔静 冼英杰 冯玲 陈彩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4-328,共5页
目的探讨精子顶体相关基因(DKKL1)在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正常男性和弱精子症患者精液,各取10μL精液用全自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对精液进行常规分析。为了避免白细胞和生精细胞对结果的影响,剩... 目的探讨精子顶体相关基因(DKKL1)在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正常男性和弱精子症患者精液,各取10μL精液用全自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对精液进行常规分析。为了避免白细胞和生精细胞对结果的影响,剩余精液采用4个梯度的Percoll法离心分离和纯化精子。Trizol法提取精子RNA,实时荧光定量PCR从基因水平检测DKKL1基因在正常人和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差异;最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从蛋白水平检测DKKL1蛋白在正常人和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差异。结果精液常规分析结果显示,弱精子症和正常人两组之间的年龄、精液体积、精子浓度和正常精子形态比例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弱精子症组PR和PR+NP精子的比例显著降低(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KKL1 m RNA在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量降低11.1倍。此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弱精子症组DKKL1蛋白的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降低了2.4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结果与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一致。结论 DKKL1在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表明其与精子运动密切相关,是导致弱精子症发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KKL1 男性不育 弱子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磺基乙烷处理生精小管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磊 张齐好 +1 位作者 苏志坚 黄亚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7-332,共6页
目的建立二甲磺基乙烷(EDS)处理生精小管的体外培养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于实验前7 d腹腔注射EDS,分离生精小管进行体外培养,分为基础处理组(加入胰岛素-转铁蛋白-亚硒酸钠培养基添加剂ITS,即ITS组)和促黄体素(LH)处理组(加入ITS和LH,即... 目的建立二甲磺基乙烷(EDS)处理生精小管的体外培养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于实验前7 d腹腔注射EDS,分离生精小管进行体外培养,分为基础处理组(加入胰岛素-转铁蛋白-亚硒酸钠培养基添加剂ITS,即ITS组)和促黄体素(LH)处理组(加入ITS和LH,即ITS+LH组),采用Ed U标记技术检测睾丸间质干细胞增殖情况,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及3β-HSD染色检测睾酮分泌及睾丸间质干细胞的分化情况。取雄性成年小鼠睾丸并分离生精小管,分别以不同浓度的EDS处理,其后再进行分组(ITS组和ITS+LH组)处理连续培养,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基上清液中睾酮的分泌情况。结果与ITS组比较,大鼠生精小管ITS+LH组睾丸间质干细胞增殖较为明显。睾酮的分泌呈现与体内睾丸间质细胞发育分化趋势一致;且该模型在LH作用下,睾酮产生量大,持续时间长,表明该模型对LH敏感。1.72 mmol/L EDS可有效杀死小鼠生精小管上的成熟睾丸间质细胞;该处理模型在经过培养后又有睾酮的产生,且ITS+LH组生精小管培养上清液中睾酮含量显著高于ITS组(P<0.01),表明EDS可以杀死成熟睾丸间质细胞,同样该模型也表现出对LH敏感。结论雄性大鼠和小鼠生精小管体外培养模型中,睾丸间质干细胞的发育分化过程与体内睾丸间质干细胞的发育分化相似,该模型是一个研究睾丸间质细胞发育分化的合适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精小管 睾丸间质细胞 二甲磺基乙烷 促黄体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硫脒新杂质的制备及结构解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玲 林顺权 +1 位作者 袁晓 蒲含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706-710,共5页
目的对头孢硫脒的氧化杂质和双键转移杂质进行制备和结构分析。方法用适当的反应方法处理原料,目标杂质用HPLC定位,经分离纯化得到两个杂质的纯品,通过多级质谱和核磁共振确认其结构。结果对制备得到的两个杂质的结构做了解析,双键转移... 目的对头孢硫脒的氧化杂质和双键转移杂质进行制备和结构分析。方法用适当的反应方法处理原料,目标杂质用HPLC定位,经分离纯化得到两个杂质的纯品,通过多级质谱和核磁共振确认其结构。结果对制备得到的两个杂质的结构做了解析,双键转移杂质为6R7R-3-[(乙酰氧基)甲基)]-7-[α-N,N’-二异丙基脒硫基)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_3-烯-2-甲酸内铵盐,氧化杂质为6R,7R-3-[(乙酰氧基)甲基)]-7-[α-(N,N>-二异丙基脒硫基)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内铵盐-5-氧化物,并推测出其降解路线。结论本研宄对头孢硫脒原料及其制剂的杂质分析和质量控制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硫脒 氧化杂质 双键转移杂质 波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