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减轻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9
1
作者 姜远旭 夏明珠 +3 位作者 黄强 戴中亮 李亚丽 张中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0-685,共6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失血性休克/复苏(HS/R)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HS/R组和HS/R+D组。容量复苏后6 h处死动物,采集血和肾组织标本。检测各组血...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失血性休克/复苏(HS/R)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HS/R组和HS/R+D组。容量复苏后6 h处死动物,采集血和肾组织标本。检测各组血清中肌酐和尿素氮的浓度;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NS组比较,HS/R组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与HS/R组比较,HS/R+D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与NS组比较,HS/R组TNF-α和IL-1β含量升高(P<0.05);与HS/R组比较,HS/R+D组TNF-α和IL-1β含量降低(P<0.05)。与NS组比较,HS/R组肾组织NF-κB表达升高;与HS组比较,HS/R+D组肾组织NF-κB表达降低(P<0.05)。与NS组比较,HS/R组肾组织HO-1表达升高;与HS/R组比较,HS/R+D组HO-1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右美托咪定治疗可明显减轻肾细胞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HS/R大鼠急性肾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HO-1表达及抑制NF-κB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失血性休克 急性肾损伤 核因子ΚB 血红素加氧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患者脑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耀贤 刘喜成 +2 位作者 张秋丽 刘占立 吴文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365-2367,共3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高血压患者脑动脉瘤栓塞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0例急诊行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均合并高血压,随机分为研究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患者入室时(T_0)、气管插管前(T_1)、气管插管后即刻...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高血压患者脑动脉瘤栓塞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0例急诊行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均合并高血压,随机分为研究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患者入室时(T_0)、气管插管前(T_1)、气管插管后即刻(T_2)、气管导管拔除后即刻(T_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记录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NE在围术期不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加平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拔管后呛咳、烦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在合并有高血压的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中麻醉效果良好,可减少气管插管和拔除气管导管时的应激反应,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降低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右美托咪定 脑动脉瘤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舒芬太尼在儿童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马磊 胡安民 +2 位作者 单智铭 戴中亮 许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舒芬太尼和单独使用水合氯醛在儿童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深圳市人民医院行肿瘤放疗的4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接受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舒芬太尼组(DS组)和口服...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舒芬太尼和单独使用水合氯醛在儿童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深圳市人民医院行肿瘤放疗的4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接受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舒芬太尼组(DS组)和口服水合氯醛组(C组)。观察比较两组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和放射治疗时间,以及镇静前后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纳入48例患儿,其中DS组24例和C组23例纳入最终分析。与C组相比,DS组患儿恢复时间更短,MAP、HR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两组患儿用药起效时间、治疗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舒芬太尼能安全地应用于儿童肿瘤放射治疗并缩短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滴鼻 舒芬太尼 儿童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注利多卡因对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萍 李亚丽 +3 位作者 罗耀文 丁登峰 姜远旭 张雪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740-2742,共3页
目的:观察静注利多卡因对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年龄≥65岁。随机均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生理盐水组(S组)。L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单次注射利多卡因1.5mg/k... 目的:观察静注利多卡因对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年龄≥65岁。随机均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生理盐水组(S组)。L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单次注射利多卡因1.5mg/kg,随后以2mg/(kg·h)持续输注至术毕;s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单肺通气时间;术中七氟醚用量;苏醒时间;术后2h(T1)、4h(T2)、8h(T3)、12h(T4)、24h(T5)和48h(T6)的Price—Henry疼痛评分,48hPCIA按压次数。术后1周谵妄发生率,利多卡因不良反应。结果:L组术中七氟醚用量低于S组(P〈0.05)。Price—Henry疼痛评分T1~T5时L组低于S组(P〈0.05)。48hPCIA按压次数L组较S组明显减少(P〈0.05)。L组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静注利多卡因可降低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胸腔镜 肺叶切除 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曲马多自控静脉镇痛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丁登峰 张雪萍 +3 位作者 王萍 张俊志 罗耀文 王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407-1410,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曲马多自控静脉镇痛(PCIA)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采用静吸复合全麻.两组术后均使用电子微量泵静脉镇痛,泵内含曲马多800mg和托...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曲马多自控静脉镇痛(PCIA)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采用静吸复合全麻.两组术后均使用电子微量泵静脉镇痛,泵内含曲马多800mg和托烷司琼5 mg,观察组加用右美托咪啶200 μg,观察麻醉开始前(T0)、术后2 h(T1)、4 h(T2)、8 h(T3)、12 h(T4)、24 h(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次数(R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T1~T5时点的VAS,记录术后24 h内曲马多用量、PCIA按压次数、术后哌替啶使用例数及心动过缓、低血压、低氧血症、镇静过度、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T1~T4时点MAP、HR和VAS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1~T4时点MAP、HR高于T0和T5 (P<0.05);观察组术后24 h内曲马多用量、PCIA按压次数及哌替啶使用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恶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提高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曲马多PCIA的镇痛效果,减少曲马多用量,降低恶心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自控静脉镇痛 曲马多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维生素E对急性肾损伤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赵雷 冯业童 +2 位作者 董超 周余来 刘朋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91-1895,1901,共6页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维生素E对急性肾损伤中炎症反应的抑制效果,开发针对急性肾损伤的新型治疗模式。方法:采用庆大霉素作为急性肾损伤药物,复制大鼠急性肾损伤模型,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维生素E对急性肾损伤进行治疗,治疗...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维生素E对急性肾损伤中炎症反应的抑制效果,开发针对急性肾损伤的新型治疗模式。方法:采用庆大霉素作为急性肾损伤药物,复制大鼠急性肾损伤模型,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维生素E对急性肾损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收集大鼠的血浆和肾脏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ELISA方法,评价血浆及组织中炎症蛋白的表达。结果: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维生素E对大鼠急性肾损伤模型进行治疗后,大鼠血浆中的炎症蛋白显著降低;在肾脏组织中,与单一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维生素E相比,二者联合在某些炎症蛋白的抑制方面具有更明显的效果。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维生素E对急性肾损伤中炎症反应具有一定抑制效果,优于单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单一维生素E的治疗方式,所以,这种联合治疗模式在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方面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维生素E 急性肾损伤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通过TRPV1离子通道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5
7
作者 黄伯万 黄强 姜远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propofol,P)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LPS(100μg/L)处理建立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神经炎症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C)组、模型(L)组、L+P组和LPS+AMG517(L+A)组。... 目的:探讨异丙酚(propofol,P)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LPS(100μg/L)处理建立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神经炎症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C)组、模型(L)组、L+P组和LPS+AMG517(L+A)组。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real-timePCR法检测各组细胞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V亚族成员1(TRPV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TRPV1、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磷酸化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p-CaMKⅡ)的蛋白表达;荧光探针Fluo-3 AM标记法检测细胞内游离的Ca2+含量。结果:与C组相比,L组细胞培养液中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单独propofol处理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与L组相比,L+P组细胞培养液中在4 h内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C组相比,L组TRPV1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L组相比,L+P组TRPV1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相比L组,L+P和L+A组TNF-α、IL-1β、IL-6和p-CaMKⅡ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相比L组,L+P和L+A组细胞内Ca2+浓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Propofol通过下调TRPV1的表达,下调p-CaMKⅡ的表达,降低细胞内Ca2+浓度,从而下调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抑制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Ⅴ亚族成员1 炎症 脂多糖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2对牙髓干细胞神经分化的促进作用及其意义
8
作者 袁静 陈耀宇 +3 位作者 赵艺帆 刘小博 刘朋飞 赵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76-1080,I0012,共6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OX2对牙髓干细胞(DPSCs)神经分化的影响,为研究DPSCs神经分化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从人源第三磨牙牙髓中分离DPSCs(DPSCs组),通过逆转录病毒感染方法构建过表达SOX2的DPSCs(DPSCs-SOX2组),以空白载体感染的DPSCs作...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OX2对牙髓干细胞(DPSCs)神经分化的影响,为研究DPSCs神经分化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从人源第三磨牙牙髓中分离DPSCs(DPSCs组),通过逆转录病毒感染方法构建过表达SOX2的DPSCs(DPSCs-SOX2组),以空白载体感染的DPSCs作为对照组(DPSCs-vector组),采用神经分化培养基诱导各组DPSCs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NPCs)。采用CCK-8法分析各组NPCs的增殖指数(PI);采用q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NPCs中Nestin和Pax6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NPCs在神经元分化方面的能力和分化后β3-Tubulin的表达效率。结果:通过神经分化培养基的定向诱导,正常DPSCs、DPSCs-vector和DPSCs-SOX2均可通过分化形成NPCs,但DPSCs-SOX2组NPCs的PI和NPCs中Nestin和Pax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DPSCs组和DPSCs-vector组(P<0.05);DPSCs-SOX2组NPCs在神经元分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分化后细胞的β3-Tubulin表达效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SOX2对DPSCs的神经分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SOX2 神经分化 神经前体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IGF-1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
9
作者 赵雷 陈昕 +1 位作者 冯业童 刘朋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0-166,共7页
目的:分析过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开发UC-MSCs新的应用模式。方法:通过酶消化法,从脐带组织中分离UC-MSCs,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的表面特异标志物进行鉴定,通过逆转录病毒感... 目的:分析过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开发UC-MSCs新的应用模式。方法:通过酶消化法,从脐带组织中分离UC-MSCs,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的表面特异标志物进行鉴定,通过逆转录病毒感染体系,构建过表达IGF-1的UC-MSCs(UC-MSCs-IGF-1),并进一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流式细胞术对UC-MSCs-IGF-1的IGF-1表达水平进行评价,同时分析UC-MSCs-IGF-1的表面标志物及成骨成脂分化能力;用不同浓度的H_2O_2(0μmol/L、10μmol/L、50μmol/L和100μmol/L)处理细胞,分析UC-MSCs-IGF-1在增殖活力维持、抗氧化损伤和抗凋亡方面的优势。结果:UC-MSCs表面标志物CD29、CD90和CD105的表达均呈阳性,而CD34的表达为阴性,符合正常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特征;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应用逆转录病毒感染体系构建的UC-MSCs-IGF-1在IGF-1表达方面远高于正常UC-MSCs,同时干细胞表型与UC-MSCs一致,且具备正常的成脂成骨分化能力;在H_2O_2的氧化损伤作用下,与UC-MSCs相比,UC-MSCs-IGF-1具有较强的增殖活力和抗氧化、抗凋亡功能,同时细胞中的SOD活性略高于UC-MSCs。结论:过表达IGF-1对UC-MSCs的氧化损伤及氧化引起的凋亡均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与正常UC-MSCs相比,UC-MSCsIGF-1可能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氧化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