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动脉狭窄TIA患者MR-PWI灌注和储备能力的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黄立安 宋雪文 +3 位作者 黄力 王颖 胡荣亮 周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TIA患者脑血流灌注和储备能力。方法对7例经MRA和/或DSA证实颅内动脉狭窄的TIA患者,进行基态MR-PWI显像,2d后再口服乙酰唑胺2g,2h后再行PWI显像,比较乙酰唑胺前后PWI上血流灌注参数。结果5例患者基态PWI显示颅内存...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TIA患者脑血流灌注和储备能力。方法对7例经MRA和/或DSA证实颅内动脉狭窄的TIA患者,进行基态MR-PWI显像,2d后再口服乙酰唑胺2g,2h后再行PWI显像,比较乙酰唑胺前后PWI上血流灌注参数。结果5例患者基态PWI显示颅内存在血流灌注下降部位,乙酰唑胺后该部位血流灌注明显下降,其中2例还发现新的缺血部位。1例患者乙酰唑胺前后血流灌注无明显缺血改变。1例患者基态PWI显示左额顶叶缺血,乙酰唑胺后双侧脑叶无明显变化,未发现明显缺血。结论乙酰唑胺前后PWI可以显示颅内动脉狭窄TIA患者颅内有无血流灌注或储备能力下降,为该类患者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 狭窄 MR-PWI 乙酰唑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颅内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黄立安 董晓梅 +3 位作者 徐安定 宋雪文 凌雪英 周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对伴有颅内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口服乙酰唑胺实验研究颅内大动脉血流储备能力。方法对17例经磁共振血管显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或经颅多谱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TCD)证实颅... 目的对伴有颅内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口服乙酰唑胺实验研究颅内大动脉血流储备能力。方法对17例经磁共振血管显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或经颅多谱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TCD)证实颅内动脉狭窄大于50%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TOAST分型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通过TCD共测定187条颅内大血管血流速度,2 d后再口服乙酰唑胺2 g,2 h后再行TCD检查,比较乙酰唑胺前后颅内大血管血流速度改变情况。结果乙酰唑胺实验可使颅内血管血流速度明显增加。右颈内动脉(right internal carotid artery,RICA)、右大脑中动脉(right middle cerebral artery,RMCA)和右大脑后动脉(right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RPCA)在乙酰唑胺后血流速度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86,0.258,0.084),而其他颅内血管在乙酰唑胺后血流速度显著增加(P值都小于0.05)。非狭窄血管较狭窄血管乙酰唑胺后血流速度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8)。中度狭窄血管与重度狭窄血管乙酰唑胺后血流速度改变无差异(P=0.65)。结论乙酰唑胺前后TCD可以准确测定颅内大动脉的血管血流储备能力,颅内狭窄血管较非狭窄血管血流储备能力有下降的趋势,而中度和重度狭窄血管血流储备能力无明显差异,但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储备 狭窄 TCD 乙酰唑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时星形胶质细胞定量mRNA表达的内部参照标准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安定 谭少华 屈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74-777,共4页
目的 :观察缺氧对脑星形胶质细胞 (AC)守家基因甘油醛 - 3-磷酸 -脱氢酶 (GAPDH)和 β -肌动蛋白 (actin)mRNA表达的影响 ,进一步观察内皮素转换酶 (ECE) - 2mRNA可否作为该条件下的内部参照标准。方法 :从新生小鼠大脑获原代AC培养 ,... 目的 :观察缺氧对脑星形胶质细胞 (AC)守家基因甘油醛 - 3-磷酸 -脱氢酶 (GAPDH)和 β -肌动蛋白 (actin)mRNA表达的影响 ,进一步观察内皮素转换酶 (ECE) - 2mRNA可否作为该条件下的内部参照标准。方法 :从新生小鼠大脑获原代AC培养 ,分别在缺氧和正常氧条件下培养 2 4h ,提取mRNA ,以溴化乙啶染色的 2 8S及 18SrRNA作内部参照 ,用Northernblot杂交技术定量测定GAPDH、β -actin和ECE - 2mRNA水平。 结果 :缺氧 2 4h ,ACGAPDH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 ,β -actinmRNA表达明显下降 ;缺氧前后ECE - 2的mRNA水平无明显差异。 结论 :在缺氧缺血条件下 ,GAPDH和 β -actin不宜作为AC定量mRNA分析的内部参照标准 ,ECE - 2可作为其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 缺氧 基因表达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Β-肌动蛋白 内皮素转换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脑灌注显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黄舜韶 黄立安 +1 位作者 宋雪文 徐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灌注显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其他对VBI的研究方法相比较,力图找出一个研究VBI较客观理想的临床方法。方法 将临床确诊VBI的患者5...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灌注显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其他对VBI的研究方法相比较,力图找出一个研究VBI较客观理想的临床方法。方法 将临床确诊VBI的患者50例,全部进行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CDFI)、SPECT检查,将其中普通SPECT显示正常的19例患者,48 h后予以口服乙酰唑胺2 g,2 h后再行SPECT检查。50例患者中26例进行了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其中1例还进行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检查。结果50例患者TCD阳性率为66%,CDFI阳性率为56%,普通SPECT阳性率为62%。三种方法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加用乙酰唑胺后的SPECT检查阳性率提高到86%,与TCD和CDF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SPECT显示缺血部分多在枕颞叶等椎基底动脉(VBA)系统供血区域。26例患者MRA显示有2例椎动脉狭窄。其中1例患者MRA、SPECT显示正常,口服乙酰唑胺后SPECT检查及PET检查显示有颞枕叶缺血。结论 TCD和CDFI在VBI的诊断上可作为粗略的筛选手段,MRA在VBI的诊断价值可能不大,加用乙酰唑胺后SPECT阳性率明显提高,我们认为其对VBI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SPECT 脑灌注显像 临床研究 临床应用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HFR基因C677T点突变的PCR-TGGE检测技术的建立
5
作者 莫雪华 李月琴 +3 位作者 谢卫兵 王彤歌 吴军民 周天鸿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 :建立检测MTHFRC6 77T点突变的PCR -TGGE技术 .方法 :以中国人群外周血基因组DNA为模板 ,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该基因外显子 4 ,用温度梯度凝胶电泳 (TGGE)分析检测PCR产物 ,对电泳结果异常者进行DNA测序 .结果 :垂直型TGGE与平行型T... 目的 :建立检测MTHFRC6 77T点突变的PCR -TGGE技术 .方法 :以中国人群外周血基因组DNA为模板 ,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该基因外显子 4 ,用温度梯度凝胶电泳 (TGGE)分析检测PCR产物 ,对电泳结果异常者进行DNA测序 .结果 :垂直型TGGE与平行型TGGE均发现该外显子存在杂合性突变 ,经DNA测序证实为C6 77T点突变 .结论 :该技术具有快速、分辨能力高和重复性好的特点 ,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核酸序列变异和点突变的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HFR基因 C677T点突变 PCR-TGGE检测技术 温度梯度凝胶电泳 基因突变 分子生物学 中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脑星状细胞内皮素系统基因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徐安定 Tusch.,S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6期130-131,共2页
内皮素-1(ET-1)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并通过其受体A和B(ETAR,ETBR)产生众多的血管和非血管活性作用,内皮素转换酶(ECE)-2是CNS中主要的ECE形式,它将几乎无活性的ET-1转换成活性的... 内皮素-1(ET-1)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并通过其受体A和B(ETAR,ETBR)产生众多的血管和非血管活性作用,内皮素转换酶(ECE)-2是CNS中主要的ECE形式,它将几乎无活性的ET-1转换成活性的ET-1。脑星状细胞(AC)是CNS重要组成部分,可产生ET-1并合有其受体结合点。缺氧可使AC分泌ET-1水平增高,但是否对ACET-1mRNA水平有调节作用则尚无报道。也未见有缺氧对AC或脑组织ECE-2和ET受体mRNA水平影响的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缺氧对上述内皮素系统成份基因报道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内皮素系统在脑缺氧后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AC取自新生NMRI小鼠大脑,培养5天后转至不含血清的培养基中,在缺氧箱(03%氧)或正常氧供下培养24小时。提取细胞总RNA后,在甲醛/01%琼脂糖凝胶上电泳使其变性和分离,并转移至尼龙膜上。样本加样RNA量用溴化乙锭染色法评估。ET-1,ETRA,ETBR和ECE-2cDNA探针用磷32-dCTP标记。北部杂交放射自显影后的mRNA水平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北部杂交RNA分析显示缺氧后小鼠培养星状细胞的ET-1mRNA水平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脑星状细胞 内皮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