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万人卒中多组学多模态数据库(STROMICS):提升卒中精准诊疗的宝贵资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秀杰 徐安定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69-1371,共3页
目前全球卒中面临治疗药物有限且新药研发进展缓慢的困境,部分原因在于缺乏基于大规模卒中队列且具有完善随访数据的多组学多模态数据库。STROMICS发布了中国缺血性卒中万人队列的全基因组高深度测序结果。该数据库整合了约1.5万例缺血... 目前全球卒中面临治疗药物有限且新药研发进展缓慢的困境,部分原因在于缺乏基于大规模卒中队列且具有完善随访数据的多组学多模态数据库。STROMICS发布了中国缺血性卒中万人队列的全基因组高深度测序结果。该数据库整合了约1.5万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数据,超过2700项临床表型信息,189个生物指标检测结果,以及多种影像数据、临床检查、诊断、治疗和随访记录;建立了首个中国卒中患者万人队列的多组学多模态数据平台(http://www.stromics.org.cn)。STROMICS的建立填补了此前全球卒中研究领域中国患者多组学多模态数据的空白,是促进卒中机制研究和精准诊疗的宝贵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大规模人群队列 多组学 多模态 精准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域卒中网络建设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疗效 被引量:6
2
作者 廖瑜 乔宏宇 +4 位作者 关敏 杨冰 张玉生 黄立安 徐安定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观察局域卒中急救网络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建立"天河局域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网"后的数据库,将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分为综合卒中中心院内首诊组(院内首诊组)、... 目的观察局域卒中急救网络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建立"天河局域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网"后的数据库,将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分为综合卒中中心院内首诊组(院内首诊组)、网络医院转诊组和非网络医院转诊组,比较三组间发病-入院就诊时间、发病-穿刺时间、发病-首次再通时间和3个月功能预后情况。结果 2015年10月-2017年7月共93例血管内治疗患者,其中院内首诊组37例,网络医院转诊组31例,非网络医院转诊组25例。三组间发病-入院就诊时间、发病-穿刺时间、发病-首次再通时间均有显著差异,其中非网络医院转诊组各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三组3个月非残疾(改良Rankin评分≤2)比例分别为60.00%、45.16%和28.00%,其中院内首诊组预后与网络医院转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但院内首诊组明显优于非网络医院转诊组(P=0.039)。结论局域卒中急救网络建设可以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网 急性缺血性卒中 卒中中心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构建区域性卒中急救网络建设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玉生 徐安定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2期102-105,共4页
1我国卒中疾病负担:形势严峻卒中对人类生命和健康危害极大,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重等特点,且有年轻化趋势,已经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卒中年龄标准化的患病率、年... 1我国卒中疾病负担:形势严峻卒中对人类生命和健康危害极大,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重等特点,且有年轻化趋势,已经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卒中年龄标准化的患病率、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14.8/10万、246.8/10万和114.8/1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区域性 急救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痴灵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动物的预防性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赖永长 侯军代 +1 位作者 张晓裕 罗焕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7-761,共5页
目的探讨去痴灵(广东海风藤、五味子、石菖蒲等)对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经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 mg/(kg·d)和灌胃三氯化铝20 mg/(kg·d)联合造模10周;造模第7周开始,试药组同时给予低、中、高剂... 目的探讨去痴灵(广东海风藤、五味子、石菖蒲等)对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经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 mg/(kg·d)和灌胃三氯化铝20 mg/(kg·d)联合造模10周;造模第7周开始,试药组同时给予低、中、高剂量去痴灵分别为2.3 g/(kg·d)、4.6 g/(kg·d)、9.2 g/(kg·d)至第10周;通过Morris水迷宫和跳台测试小鼠学习记忆,RT-PCR测定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mRNA表达;采用HE染色、Bielschowsky改良法染色及A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去痴灵各剂量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平台所在象限时间百分比和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跳台错误次数明显减少、APP mRNA相对含量明显降低(P<0.01),海马神经元排列整齐,结构完整,染色均匀,胞质与胞核清晰可辨,神经原纤维缠结和老年斑数目明显减少,无变性样斑块。结论去痴灵对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联合制备的AD模型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痴灵 阿尔茨海默病 学习记忆 Β-淀粉样蛋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夹层并发远端栓塞所致青年卒中1例
5
作者 杨冰 董大伟 +3 位作者 关敏 乔宏宇 张玉生 徐安定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2期176-179,共4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6岁。主诉因"被发现言语不能伴右侧肢体无力3小时15分"就诊于基层医院。患者3 d前曾有颈部按摩史及溜冰摔伤史,于2017年6月14日下午14时有左眼视物不清,未引起重视,18时被房东发现跌倒在房门口,不能言语,伴右侧肢...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6岁。主诉因"被发现言语不能伴右侧肢体无力3小时15分"就诊于基层医院。患者3 d前曾有颈部按摩史及溜冰摔伤史,于2017年6月14日下午14时有左眼视物不清,未引起重视,18时被房东发现跌倒在房门口,不能言语,伴右侧肢体无力,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未见出血,经天河卒中区域急救网络平台转诊至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 青年卒中 区域转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损害与血流灌注不匹配脑梗死患者发病6~24 h血管内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徐炳东 吴正懂 +4 位作者 麦鸿成 关敏 乔宏宇 徐安定 张玉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和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 ASL)不匹配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患者在发病6~24 h行颅内血管内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和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 ASL)不匹配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患者在发病6~24 h行颅内血管内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发病24 h内入院,经磁共振血管成像证实为颅内颈内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所致ACI患者,且有脑缺血DWI/ASL明显不匹配[(ASL-DWI)/ASL≥20%]。按入组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非手术组行积极内科治疗;手术组在积极内科治疗基础上在发病6~24 h行颅内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发病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和发病72 h时颅内出血情况。结果共纳入24例患者,其中手术组15例,非手术组9例。发病3个月手术组mRS为1.0(1.0,2.0)分,明显低于非手术组mRS 4.0(1.5,4.0)分,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23,P=0.041)。手术组预后良好(mRS≤2)患者(12例)数量明显多于非手术组(3例)。发病72 h时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发生颅内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颅内大血管闭塞ACI患者发病6~24 h有DWI/ASL不匹配时行血管内治疗可明显改善3个月的临床预后,可能不增加颅内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缺血半暗带 血管内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剂量与常规剂量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卒中,谁更胜一筹? 被引量:2
7
作者 ZHAO Y YANG W +1 位作者 TAN Z 徐安定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12期1139-1140,共2页
1研究背景 有资料显示,小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后7 d内的复发率可高达近10%,而急性脑梗死后进展性卒中(stroke in progression,SIP)的发生率可高达30%,甚至更高。早期复发或SIP是影响患者预后的... 1研究背景 有资料显示,小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后7 d内的复发率可高达近10%,而急性脑梗死后进展性卒中(stroke in progression,SIP)的发生率可高达30%,甚至更高。早期复发或SIP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有效地降低起病7 d内卒中复发或SIP,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氯吡格雷 常规剂量 负荷剂量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治疗 进展性卒中 早期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