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中柚皮素与丙酮醛形成的加合物及其细胞毒性评价
1
作者 吴仲君 颜婷 +4 位作者 杨晓怀 李红良 黄才欢 欧仕益 郑洁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0-68,共9页
探究柚皮素消除食品中丙酮醛的机理及评估消除产物的细胞毒性。本研究在模拟生理条件(37℃、pH 7.4)下,发现柚皮素对丙酮醛的消除率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抑制率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在24 h时,丙酮醛消除率达到47.90%,晚期糖基化终末产... 探究柚皮素消除食品中丙酮醛的机理及评估消除产物的细胞毒性。本研究在模拟生理条件(37℃、pH 7.4)下,发现柚皮素对丙酮醛的消除率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抑制率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在24 h时,丙酮醛消除率达到47.90%,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抑制率达到69.70%。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以及核磁共振分析,发现柚皮素消除丙酮醛的机理是两者发生互作,形成了两个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柚皮素-丙酮醛加合物,化学名为8-(1-羟基丙酮)-柚皮素,通过制备、纯化加合物标准品,建立食品中加合物的检测方法,分析并发现柚皮素在热加工食品(饼干)中也消除丙酮醛,并形成上述加合物:柚皮素对丙酮醛的消除率和加合物的形成水平均随柚皮素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在柚皮素最大添加量1.0 g/kg时,丙酮醛的消除率为70%,加合物的含量为47.44 mg/kg。采用3种人源胃、肠、肝细胞系评估柚皮素-丙酮醛加合物的细胞毒性,发现加合物的细胞毒性总体不高于膳食多酚柚皮素。综上所述,柚皮素属于一种安全、有效的有害活泼羰基化合物清除剂,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消除 丙酮醛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加合物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1,2-二取代肼的FAPα酶靶向前药设计及赋予的抗癌作用特征
2
作者 张超 刘璐洁 +4 位作者 王婵茜 朱文达 何业谱 刘志军 陈河如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8,共10页
为探讨1,2-二取代肼的FAPα酶靶向前药及抗癌特征,通过在1,2-二取代肼的肼基上键合苄氧羰基甘氨酰脯氨酰基(Z-GP-),合成了2个新型1,2-二取代肼的FAPα酶靶向前药化合物,分别为2-苄氧羰基甘氨酰脯氨酰基-2-(4-甲氧基)苯基-1-(4-(N-异丙基... 为探讨1,2-二取代肼的FAPα酶靶向前药及抗癌特征,通过在1,2-二取代肼的肼基上键合苄氧羰基甘氨酰脯氨酰基(Z-GP-),合成了2个新型1,2-二取代肼的FAPα酶靶向前药化合物,分别为2-苄氧羰基甘氨酰脯氨酰基-2-(4-甲氧基)苯基-1-(4-(N-异丙基)氨甲酰基)苄肼(Z-GP-5a)和2-苄氧羰基甘氨酰脯氨酰基-2-(6-甲氧基-2-)萘基-1-(4-(N-异丙基)氨甲酰基)苄肼(Z-GP-5b)。建立体外FAPα酶切模型,验证Z-GP-被酶切的可能性。利用NIH-3T3及非原代肿瘤细胞株C6、K1735、HepG-2、MDA-MB-231、B16验证其减毒特性。体外酶解实验证实,Z-GP-5a和Z-GP-5b能被FAPα酶解,释放出2-(4-甲氧基)苯基-1-(4-(N-异丙基)氨甲酰基)苄肼(5a)和2-(6-甲氧基-2-)萘基-1-(4-(N-异丙基)氨甲酰基)苄肼(5b),具有FAPα酶靶向性;同时,Z-GP-5a和Z-GP-5b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的细胞毒性相比于5a和5b有所降低,初步验证其减毒效果。噻唑蓝法(MTT)检测发现,在孵育时间为48 h的情况下,Z-GP-5a和Z-GP-5b对C6、K1735、HepG-2、MDA-MB-231、B16五株常见非原代肿瘤细胞株均表现出比相应母药5a和5b低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与5a相比,Z-GP-5a对C6、K1735和B16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有所降低,其抑制活性分别降低1.23、2.06和2.38倍;对于HepG-2和MDA-MB-231细胞株而言,其增殖抑制活性分别降低9.95和15.0倍。另外,与5b相比,Z-GP-5b对C6、MDA-MB-231和B16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分别降低了6.50、6.14和13.0倍。缀合物Z-GP-5a和Z-GP-5b分别为5a和5b的FAPα酶靶向前药化合物,在细胞水平上达到一定的减毒增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Pα酶靶向前药 1 2-二取代肼 抗肿瘤 烷化剂 药物设计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药物吸入制剂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罗尹佳 岳霄 +1 位作者 赵紫玉 张雪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1-521,共11页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具有高比表面积、结构功能多样性、表面可修饰性等优势,将其进一步构建为纳米药物吸入制剂,可实现药物在肺部的精准递送,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强疗效。目前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纳米药物吸入制剂主要有四类:纳米...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具有高比表面积、结构功能多样性、表面可修饰性等优势,将其进一步构建为纳米药物吸入制剂,可实现药物在肺部的精准递送,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强疗效。目前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纳米药物吸入制剂主要有四类:纳米药物吸入液体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应用广泛,但稳定性不足,通过优化纳米载体结构、表面改性、分散介质优化和雾化装置改构可提高其雾化的稳定性;纳米药物吸入气雾剂使用的抛射剂存在溶解纳米载体的风险,且乙醇等助溶剂可导致递送效率下降,亟需开发兼具热力学稳定性和具有理想递送效果的新型抛射剂以拓展其应用;纳米药物吸入粉雾剂物理稳定性较好,但肺部递送效率及固化过程中纳米药物稳定性欠佳制约了其临床应用,通过共混辅料优化纳米团聚微粒再分散性、优化微米载体设计和创新制备工艺等手段有望增强其肺部递送效率;相比之下,纳米药物吸入软雾剂具有更柔和、更高效的雾化特性,可有效维持纳米药物结构的完整性,是纳米药物肺部递送的理想选择。本文综述了上述纳米药物吸入制剂的特点,重点阐述了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与吸入制剂结合时遇到的挑战及解决方案,以期为后续纳米药物吸入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制剂 药物控释材料 吸入制剂 呼吸系统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炎性肠病黏膜愈合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珂琦 黎耀斌 +3 位作者 陈昊贤 崔一鸣 洪健 袁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07-1813,共7页
炎性肠病(IBD)是一类免疫相关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实现肠黏膜完全愈合是其最终治疗目标。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治疗方案,但在促黏膜完全愈合方面,药物选择较为有限。巨噬细胞在维持肠道稳态、调节炎症反应及黏膜愈合中发挥重要作... 炎性肠病(IBD)是一类免疫相关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实现肠黏膜完全愈合是其最终治疗目标。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治疗方案,但在促黏膜完全愈合方面,药物选择较为有限。巨噬细胞在维持肠道稳态、调节炎症反应及黏膜愈合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探讨巨噬细胞在肠黏膜愈合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明确巨噬细胞向抗炎表型极化促进IBD黏膜愈合的临床潜在价值,以期为IBD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病 肠道巨噬细胞 极化 黏膜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