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人PD-1高亲和力抗血清的制备及其在PD-1免疫印迹分析中的应用
1
作者 施焕敬 徐丽慧 +2 位作者 韩捷 卢宏松 何贤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5-319,共5页
利用纯化的可溶性人PD-1胞外域(sPD-1)蛋白为免疫原免疫小鼠,获得抗血清.免疫印迹显示该抗血清与原核表达的sPD-1有特异性反应,但与某些菌体蛋白存在交叉反应.经菌体蛋白吸附法处理后,交叉反应明显减弱.以商业化抗人PD-1抗体和小鼠sPD-... 利用纯化的可溶性人PD-1胞外域(sPD-1)蛋白为免疫原免疫小鼠,获得抗血清.免疫印迹显示该抗血清与原核表达的sPD-1有特异性反应,但与某些菌体蛋白存在交叉反应.经菌体蛋白吸附法处理后,交叉反应明显减弱.以商业化抗人PD-1抗体和小鼠sPD-1抗血清分析经亲和层析富集的活化的Jurkat T细胞表达的PD-1,只有自制的抗血清鉴定到特异反应条带,其表观分子质量为49 k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死亡蛋白-1 JURKAT T细胞 抗血清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等5种蒽醌衍生物的体外抗HIV-1活性(英文) 被引量:13
2
作者 欧阳东云 刘春永 +2 位作者 曾耀英 何贤辉 曾祥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87-1192,共6页
目的:检测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芦荟大黄素等蒽醌衍生物的体外抗HIV-1活性。方法:在96孔培养板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衍生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IV-1ⅢB急性感染的C8166细胞形成合胞体的数量,并用ELISA的方法检测培养上清中... 目的:检测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芦荟大黄素等蒽醌衍生物的体外抗HIV-1活性。方法:在96孔培养板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衍生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IV-1ⅢB急性感染的C8166细胞形成合胞体的数量,并用ELISA的方法检测培养上清中HIV-1 p24的抗原水平,得到相应的50%抗HIV-1有效浓度(EC50)。结果:大黄素等蒽醌衍生物有较好的体外抗HIV-1活性,表现为:(1)抑制HIV-1ⅢB感染诱导的合胞体形成,EC50均值分别为(11.44±0.93)μmol/L(大黄素),(51.28±2.86)μmol/L(大黄酸),(90.58±2.30)μmol/L(大黄酚),(8.59±0.38)μmol/L(大黄素甲醚)和(0.89±0.08)μmol/L(芦荟大黄素);(2)抑制HIV-1ⅢB急性感染的C8166细胞p24抗原产生,EC50均值分别为(11.61±0.56)μmol/L(大黄素),(12.35±4.73)μmol/L(大黄酸),(39.63±2.87)μmol/L(大黄酚),>250μmol/L(大黄素甲醚)和(2.75±0.20)μmol/L(芦荟大黄素)。结论:大黄素等5种蒽醌衍生物具有不同水平的体外抗HIV-1活性,其中以芦荟大黄素的抑制活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蒽醌类 大黄素 大黄酸 大黄酚 大黄素甲醚 芦荟大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素B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延亭 欧阳东云 何贤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2-115,共4页
葫芦素是从葫芦科等植物中分离的三萜类天然产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葫芦素B是葫芦素家族的重要成员,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是潜在的抗肿瘤药物。葫芦素B能够抑制肿瘤细胞STAT3转录因子的活化,干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诱... 葫芦素是从葫芦科等植物中分离的三萜类天然产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葫芦素B是葫芦素家族的重要成员,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是潜在的抗肿瘤药物。葫芦素B能够抑制肿瘤细胞STAT3转录因子的活化,干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引起细胞骨架变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葫芦素B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其破坏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活性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葫芦素B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素B 抗肿瘤药 STAT3转录因子 细胞骨架 微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喘可治注射液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孙成宏 张亚兴 +1 位作者 宋兵 曾耀英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2-576,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喘可治注射液(CKZ)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一氧化氮(NO)释放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无菌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制备单细胞悬液,加入CKZ(终体积分数20μL/mL)孵育4 h后,加入过氧化氢(H2O2)、放线菌... 目的:研究中药喘可治注射液(CKZ)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一氧化氮(NO)释放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无菌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制备单细胞悬液,加入CKZ(终体积分数20μL/mL)孵育4 h后,加入过氧化氢(H2O2)、放线菌酮(CHX)、环磷酰胺(CTX)诱导细胞凋亡,荧光酶标仪结合SytoxGreen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加药孵育4 h后,加入细菌脂多糖(LPS,终质量浓度10μg/mL)和IFN-γ(终质量浓度80ng/mL),24h后Grass试剂盒检测巨噬细胞NO的量;加药孵育4 h后,加入LPS(终质量浓度10μg/mL)和IFN-γ(终质量浓度80 ng/mL),24h后流式细胞仪结合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技术检测细胞因子的释放。结果:CKZ能抑制H2O2、CHX、CTX诱导的细胞凋亡;促进非刺激状态下巨噬细胞NO和IL-6、IL-10、MCP-1、IFN-γ、TNF-α5种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LPS和IFN-γ刺激的NO和IL-6、IL-10、MCP-1、IFN-γ、TNF-α5种细胞因子的产生。结论:CKZ可抑制巨噬细胞凋亡,并对巨噬细胞NO的分泌和IL-6、IL-10、MCP-1、IFN-γ、TNF-α5种细胞因子的生成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喘可治 细胞凋亡 一氧化氮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自噬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介导肿瘤耐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何贤辉 欧阳东云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6-130,140,共6页
恶性肿瘤可通过多种细胞机制,产生对抗癌药物和放疗的抗性,即所谓耐药现象。细胞自噬是肿瘤细胞耐药的一个重要原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高度保守的非组蛋白DNA结合蛋白,在DNA结构、基因转录、基因重组、DNA损伤修复以及细胞存... 恶性肿瘤可通过多种细胞机制,产生对抗癌药物和放疗的抗性,即所谓耐药现象。细胞自噬是肿瘤细胞耐药的一个重要原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高度保守的非组蛋白DNA结合蛋白,在DNA结构、基因转录、基因重组、DNA损伤修复以及细胞存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HMGB1在细胞内的功能,与其氧化还原状态和细胞定位息息相关;在应激条件下,可从核内转位至胞质,启动细胞自噬,介导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和放疗的抗性。因此,HMGB1是克服肿瘤细胞耐药的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自噬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抗癌药物 肿瘤耐药 氧还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卵巢切除大鼠糖脂代谢和血清瘦素、抵抗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龚华芳 张亚兴 +1 位作者 王晓东 曾耀英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4-327,338,共5页
为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卵巢切除大鼠糖脂代谢和血清瘦素、抵抗素表达的影响,将12周SD大鼠分成3组,假手术(Sham)组、卵巢切除(OVX)组和大豆异黄酮(OVX+Gen)组,每组7只,卵巢切除术后10 d,OVX组和Sham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只,OVX... 为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卵巢切除大鼠糖脂代谢和血清瘦素、抵抗素表达的影响,将12周SD大鼠分成3组,假手术(Sham)组、卵巢切除(OVX)组和大豆异黄酮(OVX+Gen)组,每组7只,卵巢切除术后10 d,OVX组和Sham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只,OVX+Gen组每天注射大豆异黄酮0.2 mg/只,连续注射30 d后处死取血,检测子宫病理改变、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水平、血清瘦素和抵抗素含量.结果发现卵巢切除后大鼠总胆固醇、HDL和LDL均增加(P<0.05),但胰岛素、血糖、甘油三酯、血清瘦素和抵抗素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卵巢切除后补充大豆异黄酮,可促进子宫内膜上皮部分增生,但胰岛素、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和HDL、血清瘦素和抵抗素水平均无明显变化(与OVX组相比,P>0.05),结果提示大豆异黄酮对卵巢切除大鼠糖脂代谢参数和血清瘦素、抵抗素水平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切除 大豆异黄酮 血糖 血脂 瘦素 抵抗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等位基因HLA-A* 1101重链胞外域-BSP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丰耀 徐丽慧 +3 位作者 迟晓云 查庆兵 贾仟涛 何贤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9-514,共6页
目的:构建HLA-A*1101重链胞外域羧基端融合生物素化酶B irA底物肽(BSP)的融合蛋白(HLA-A11-BSP)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该融合蛋白。方法:以RT-PCR法扩增并克隆HLA-A*1101重链基因的cDNA,以PCR方法构建HLA-A11-BSP的表达载体,... 目的:构建HLA-A*1101重链胞外域羧基端融合生物素化酶B irA底物肽(BSP)的融合蛋白(HLA-A11-BSP)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该融合蛋白。方法:以RT-PCR法扩增并克隆HLA-A*1101重链基因的cDNA,以PCR方法构建HLA-A11-BSP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并以免疫印迹法进行鉴定。结果:从HLA-A2阴性的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克隆到HLA-A*1101重链基因的cDNA,以此cDNA为模板,将编码HLA-A*1101重链胞外域1~276序列与编码BSP的序列融合,构建HLA-A11-BS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重组质粒经测序验证。融合蛋白在BL21(DE3)中诱导后获得高效表达,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5 000,与理论值一致。免疫印迹分析显示表达产物主要存在于包涵体中,上清液中几乎无任何产物存在。结论:成功构建表达HLA-A11-BSP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该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形式获得高水平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 高频等位基因HLA-A*1101 生物素化酶底物肽 融合蛋白 原核表达 包涵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对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增殖和成脂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吴伟 季菊玲 +3 位作者 王奎栋 李智耀 龚雨琴 季煜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8-333,共6页
采用MTT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TSA对C3H10T1/2细胞活性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油红O染色检测TSA对其成脂分化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TSA对成脂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PPAR-γ,以及成脂分化标志物Fabp4和Adipoq mRNA转录的影响.研究... 采用MTT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TSA对C3H10T1/2细胞活性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油红O染色检测TSA对其成脂分化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TSA对成脂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PPAR-γ,以及成脂分化标志物Fabp4和Adipoq mRNA转录的影响.研究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对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增殖和成脂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TSA浓度为1、10和30 nmol/L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C3H10T1/2细胞活性,改变细胞形态,并将其细胞周期抑制在G0/G1期;TSA浓度为10nmol/L明显抑制C3H10T1/2细胞的成脂分化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PPAR-γ、Fabp4和Adipoq mRNA的转录.表明TSA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的增殖和成脂分化,除转录水平调控外,非组蛋白如细胞骨架相关蛋白可能也参与TSA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古抑菌素A 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分化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胸腺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兵 王晓东 +1 位作者 黄秀艳 曾耀英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4-588,共5页
目的:研究黄连素(Ber)对脑缺血再灌注(MCAO/R)小鼠胸腺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缺血1 h,再灌注24 h,实验动物共分为3组:正常组、手术组和给药组(腹腔注射黄连素质量分数为5 mg/kg),缺血0.5 h和... 目的:研究黄连素(Ber)对脑缺血再灌注(MCAO/R)小鼠胸腺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缺血1 h,再灌注24 h,实验动物共分为3组:正常组、手术组和给药组(腹腔注射黄连素质量分数为5 mg/kg),缺血0.5 h和再灌注12 h各给药1次。24 h后取小鼠胸腺计算其胸腺指数,并取胸腺细胞利用SYTOX Green染色法联合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活性;AFM检测细胞形貌的变化;流式细胞仪结合Calcein/CoCl2或JC-1染色检测早期细胞凋亡率。结果:MCAO/R可引起胸腺明显萎缩;SYTOX Green染色结果显示MCAO/R损伤引起细胞高死亡率(P<0.05);AFM结果表明细胞表面形态发生显著变化(细胞高度差显著减小(P<0.01);粗糙度变大(P<0.05);Calcein/CoCl2和JC-1结果显示脑缺血再灌注后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而黄连素能显著改善胸腺的萎缩(P<0.01),降低细胞的死亡率(P<0.05),改善MCAO/R引起的细胞高度(P<0.01)、粗糙度的变化(P<0.05)和降低细胞的凋亡率(P<0.05)。结论:黄连素可能通过抑制胸腺细胞的凋亡而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脑缺血再灌注 胸腺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490下调STAT3活化增强葫芦素B对B16F10黑素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晶晶 张延亭 +3 位作者 徐丽慧 莫宏波 欧阳东云 何贤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9-583,共5页
目的:研究Jak2/STAT3特异性抑制剂AG490对葫芦素B(CuB)抑制B16F10黑素瘤细胞效应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用碘化丙锭(PI)染色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用免疫印迹检测p-STAT3以及STAT3蛋白的表达情... 目的:研究Jak2/STAT3特异性抑制剂AG490对葫芦素B(CuB)抑制B16F10黑素瘤细胞效应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用碘化丙锭(PI)染色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用免疫印迹检测p-STAT3以及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uB以时间与浓度依赖方式抑制B16F10黑素瘤细胞的生长,AG490预处理能增强CuB对B16F10细胞的抑制作用;PI染色分析显示,AG490能增强CuB诱导B16F10细胞凋亡的比率;免疫印迹检测表明,CuB引起B16F10细胞中STAT3的活化(p-STAT3),AG490能明显下调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阻断Jak/STAT3的活化可增强CuB对B16F10黑素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490 葫芦素B B16F10黑素瘤细胞 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的Flt3L胞外域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宏松 徐丽慧 +2 位作者 施焕敬 韩捷 何贤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目的:构建含组氨酸标签的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 ligand,Flt3L)胞外域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方法:依据Flt3L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RT-PCR的方法从小鼠脾脏总RNA中克隆Flt3L基因并构建其... 目的:构建含组氨酸标签的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 ligand,Flt3L)胞外域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方法:依据Flt3L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RT-PCR的方法从小鼠脾脏总RNA中克隆Flt3L基因并构建其胞外域原核表达载体,测序鉴定后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诱导表达,用免疫印迹鉴定。结果:克隆到Flt3L编码区全长序列,经DNA测序证明与已报道的序列相同;构建羧基端带有His6标签的Flt3L胞外域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后SDS-PAGE分析显示在BL21(ED3)中获得较高表达;免疫印迹分析表明IPTG诱导后表达的Flt3L胞外域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19 000,与理论值相符,此蛋白与抗His6标签的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成功克隆Flt3L基因,构建其胞外域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 胞外域 原核表达 组氨酸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X40L在小鼠B16黑素瘤细胞中表达及对活化淋巴细胞凋亡影响
12
作者 高琦 徐丽慧 +3 位作者 郭贺 欧阳东云 王笑迎 何贤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5-589,共5页
目的:构建OX40L的真核表达载体,分析其在B16细胞中的表达,研究OX40L对活化T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小鼠C57BL/6脾脏的cDNA为模板,PCR扩增小鼠OX40L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VAX1-OX40L,转染B16细胞后,荧光染色检测OX40L的表达;利用An... 目的:构建OX40L的真核表达载体,分析其在B16细胞中的表达,研究OX40L对活化T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小鼠C57BL/6脾脏的cDNA为模板,PCR扩增小鼠OX40L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VAX1-OX40L,转染B16细胞后,荧光染色检测OX40L的表达;利用AnnexinV-PE凋亡试剂盒,检测B16黑素瘤细胞-淋巴细胞体外混合培养中对活化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OX40L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B16细胞中,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术均可检测到OX40L表达于B16细胞表面。淋巴细胞体外混合培养显示,表达OX40L的B16细胞组活化淋巴细胞的凋亡率为6.57%,而空质粒转染组为17.24%。结论:OX40L能表达于B16细胞表面,并能显著抑制活化淋巴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40L 黑素瘤 淋巴细胞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基因佐剂对小鼠抗原提呈细胞表型的影响
13
作者 郭贺 高琦 +3 位作者 徐丽慧 欧阳东云 刘春永 何贤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研究瘦素(Leptin)基因佐剂在体内对抗原提呈细胞的影响。方法:根据小鼠瘦素基因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获得瘦素cDNA,与pVAX1连接构建瘦素真核表达载体作为基因佐剂,制备无内毒素重组质粒,转染B16细胞鉴定瘦素的表达,并采用肌注... 目的:研究瘦素(Leptin)基因佐剂在体内对抗原提呈细胞的影响。方法:根据小鼠瘦素基因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获得瘦素cDNA,与pVAX1连接构建瘦素真核表达载体作为基因佐剂,制备无内毒素重组质粒,转染B16细胞鉴定瘦素的表达,并采用肌注方式分析瘦素基因佐剂在体内对小鼠抗原提呈细胞表型的影响。结果:克隆得到的瘦素编码区全长序列,经DNA测序后证明与已报道序列相同,成功构建小鼠瘦素的真核表达载体,可在B16细胞表达;瘦素基因佐剂在体内对CD3-CD19-CD11c+细胞的MHC II和CD83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上调CD3-CD19-CD11c-免疫细胞表面MHC II类分子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小鼠瘦素基因佐剂,体内试验可促进免疫细胞上调MHC II类分子,提示瘦素基因佐剂有可能通过增强免疫细胞尤其是抗原提呈细胞的活化而促进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基因佐剂 真核表达 抗原提呈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hFGF-7腺病毒对角质形成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14
作者 吴晓萍 曾耀英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6-639,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导入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hFGF-7)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通过倍比稀释和感染实验,测定重组腺病毒rAd-hFGF-7的滴度;流式细胞术检测重组腺病毒感染HaCat细胞的感染效率;MTT法检测rAd-hFG...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导入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hFGF-7)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通过倍比稀释和感染实验,测定重组腺病毒rAd-hFGF-7的滴度;流式细胞术检测重组腺病毒感染HaCat细胞的感染效率;MTT法检测rAd-hFGF-7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重组腺病毒对HaCat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结果:高滴度重组腺病毒可高效感染HaCat细胞,其促细胞增殖作用随着重组腺病毒MO I值的增加而增强,当MO I值为50时,感染细胞进入S期和G2期的细胞比率显著增加。结论:重组腺病毒rAd-hFGF-7可促进HaCat细胞的增殖,改变HaCat细胞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 腺病毒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7重组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鉴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耿梅 陈清 +2 位作者 徐丽慧 张延亭 何贤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目的:构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7(rhIL-7)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鉴定。方法:以RT-PCR方法扩增编码IL-7的cDNA片段,插入至pET-3d载体中,构建rhIL-7的原核表达载体,阳性克隆经测序鉴定,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优化rhIL-7表达条... 目的:构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7(rhIL-7)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鉴定。方法:以RT-PCR方法扩增编码IL-7的cDNA片段,插入至pET-3d载体中,构建rhIL-7的原核表达载体,阳性克隆经测序鉴定,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优化rhIL-7表达条件,利用免疫印迹鉴定重组蛋白。结果:重组载体经DNA测序显示包含正确的rhIL-7编码序列,重组载体转入大肠杆菌后,经IPTG诱导后外源蛋白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17 400,与IL-7理论分子质量一致;免疫印迹显示,外源蛋白可以被人IL-7特异性抗体识别,表明在原核表达的外源蛋白是rhIL-7。rhIL-7主要表达于包涵体中,包涵体表达优化条件为:温度为37℃、IPTG浓度为0.4 mmol/L、诱导时间为4h。结论:成功的构建了rhIL-7的原核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7 原核表达载体 包涵体表达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通过激活ERK和p38抑制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龚雨琴 季煜华 +1 位作者 李智耀 王奎栋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41,共7页
本文研究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信号通路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s)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抑制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C... 本文研究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信号通路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s)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抑制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C3H10T1/2成脂分化中的调节机制.首先利用MTT法检测TSA对其增殖活性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首先检测MAPKs信号通路中pERK和p-p38蛋白在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成脂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不同浓度、不同时间TSA处理对pERK和p-p38蛋白差异变化情况;其次再用Western印迹检测TSA对成脂分化过程中间充质干细胞pERK和p-p38蛋白表达的影响.MTT结果显示,TSA浓度在1 nmol/L~100 nmol/L范围内抑制C3H10T1/2细胞的增殖活性,且TSA浓度约为60 nmol/L时即抑制一半以上的C3H10T1/2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TSA处理5 min~80 min,及浓度在1 nmol/L~100 nmol/L范围内激活MAPK信号通路中pERK和p-p38蛋白的表达;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胞内pERK和p-p38蛋白的表达呈现下调趋势;而TSA抑制了成脂分化过程中C3H10T1/2细胞内pERK和p-p38蛋白的表达变化.本研究结果提示,在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MAPK信号途径分子pERK和p-p38表达下调;TSA可能是通过活化pERK和p-p38进而抑制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成脂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古抑菌素A(TSA)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 C3H10T1/2细胞 成脂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SIV抗原肽的中国恒河猴Mamu-B*1703可溶性单体及其四聚体的制备和鉴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笑迎 欧阳东云 +4 位作者 何贤辉 徐丽慧 施焕敬 高琦 郭贺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9-354,共6页
目的:制备负载SIV抗原肽的中国恒河猴Mamu-B*1703可溶性单体及其四聚体。方法:以含Mamu-B*1703重链cDNA序列的pMD19-T克隆为模板,通过PCR的方法克隆Mamu-B*1703重链基因,进而构建羧基端融合生物素化酶BirA底物肽(BSP)的Mamu-B*1703重链... 目的:制备负载SIV抗原肽的中国恒河猴Mamu-B*1703可溶性单体及其四聚体。方法:以含Mamu-B*1703重链cDNA序列的pMD19-T克隆为模板,通过PCR的方法克隆Mamu-B*1703重链基因,进而构建羧基端融合生物素化酶BirA底物肽(BSP)的Mamu-B*1703重链胞外域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β微球蛋白、SIV抗原肽共存时,通过稀释法复性可溶性Mamu-B*1703单体,经生物素化并纯化后与荧光素标记的链亲和素按4∶1的比例混合形成四聚体。结果:ELISA检测显示获得具有正确构象的负载SIV抗原肽的Mamu-B*1703四聚体。结论:印度恒河猴Mamu-B*1701特异性抗原肽IW9,与中国恒河猴的Mamu-B*1703相结合形成可溶性Mamu-B*1703/IW9单体和四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Mamu-B*1703 猴免疫缺陷病毒 四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干扰p38α上调人血管eNOS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宝玉 邢飞跃 +2 位作者 刘娜 李卓 唐征乐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9-543,共5页
目的:通过靶向p38α的siRNA干扰人血管内皮细胞的p38α信号通路,探索其对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W estern印迹检测siRNA-p38α干扰HUVEC-12细胞后p38α蛋白的表达,确定siRNA-p38α的最佳... 目的:通过靶向p38α的siRNA干扰人血管内皮细胞的p38α信号通路,探索其对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W estern印迹检测siRNA-p38α干扰HUVEC-12细胞后p38α蛋白的表达,确定siRNA-p38α的最佳作用时间和浓度,然后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转染siRNA-p38α后细胞裂解液的荧光强度,分析eNOS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iRNA-p38α干扰后p38α蛋白表达明显减弱,而相应的eNOS启动子转录活性上调,以100 nmol/L的siRNA-p38α作用48 h的效果最佳。结论:siRNA干扰p38α信号可上调人血管内皮细胞eNOS基因的转录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p38α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小分子干扰RNΑ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型Survivin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捷 施焕敬 +2 位作者 徐丽慧 卢宏松 何贤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2-566,577,共6页
目的:构建含6个组氨酸标签(His6)的小鼠存活素(Survivin)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及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根据小鼠Survivin序列设计引物,经过RT-PCR克隆Survivin的cDNA并进一步构建分泌型Sur-vivin的真核表达载体,经测序鉴定后... 目的:构建含6个组氨酸标签(His6)的小鼠存活素(Survivin)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及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根据小鼠Survivin序列设计引物,经过RT-PCR克隆Survivin的cDNA并进一步构建分泌型Sur-vivin的真核表达载体,经测序鉴定后在大肠杆菌中扩增在HeLa细胞中表达;以金属离子螯合层析富集,再用免疫印迹法鉴定。结果:克隆到Survivin编码区全长序列,经DNA测序后证明与已报道序列相同。构建氨基端融合小鼠IL-2信号肽,羧基端带有His6标签的Survivin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在HeLa细胞中转染成功并且表达;细胞上清经HisTrap HP柱层析富集后,进行免疫印迹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以分泌型方式在HeLa细胞中表达。结论:成功克隆Survivin的cDNA,并构建其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活素 真核表达 分泌型 肿瘤相关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耿梅 王飞鹏 +4 位作者 欧阳东云 徐丽慧 陈清 张延亭 何贤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99-1205,共7页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VPA)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活化、凋亡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双色荧光抗体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VPA对多克隆刺激剂二丁酸佛波酯(PDB)和离子霉素(Ion)刺激下的人外周血T细胞CD69表达的影响,DiOC6(3)染色检测VP...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VPA)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活化、凋亡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双色荧光抗体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VPA对多克隆刺激剂二丁酸佛波酯(PDB)和离子霉素(Ion)刺激下的人外周血T细胞CD69表达的影响,DiOC6(3)染色检测VPA对T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检测T细胞IL-2、IL-4、IFN-γ和TNF-α的表达,以探讨VPA的保护机制。结果:VPA(1和5 mmol/L)对PDB和Ion诱导的人外周血T细胞CD69的表达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1)。DiOC6(3)染色结果表明VPA(1和5 mmol/L)可以增强线粒体膜电势,抑制T细胞活化诱导的凋亡,高浓度则作用相反。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分析显示,VPA在低浓度时能明显促进IL-2表达而高浓度时则抑制。同时,VPA能显著促进IFN-γ和TNF-α的表达(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而对IL-4表达的影响较小。结论:VPA对多克隆刺激剂诱导的人外周血T细胞的活化和凋亡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诱导IL-2、IFN-γ和TNF-α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CD69 细胞凋亡 细胞因子类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