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1篇文章
< 1 2 1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暨南大学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达 朱勇 +2 位作者 张宇 胡长鹰 王志伟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02-205,共4页
新工科背景下,新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回收材料和食品包装安全等领域快速发展对食品包装重要支撑课程《现代仪器分析》提出了新要求。文中分析了该课程教改背景,探讨了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教学形式改革,提出了教学改革和... 新工科背景下,新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回收材料和食品包装安全等领域快速发展对食品包装重要支撑课程《现代仪器分析》提出了新要求。文中分析了该课程教改背景,探讨了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教学形式改革,提出了教学改革和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和主要解决方案,总结得到了适用于包装《现代仪器分析》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与实践 现代仪器分析 包装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噪声对暨南大学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彭辉 尹华 +2 位作者 张娜 刘慧璇 汤心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19-123,共5页
目的 :考察中山大道交通噪声对暨南大学北区以及华南快速干线交通噪声对暨南大学东区的影响 .方法 :采用 2 4h和 1周连续监测方法 ,分别统计监测点的等效声级Leq、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等效声级Ln.结果 :北区监测点的Ld 为 6 1 6dB ,Ln... 目的 :考察中山大道交通噪声对暨南大学北区以及华南快速干线交通噪声对暨南大学东区的影响 .方法 :采用 2 4h和 1周连续监测方法 ,分别统计监测点的等效声级Leq、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等效声级Ln.结果 :北区监测点的Ld 为 6 1 6dB ,Ln 为 5 8 7dB ;东区 3个监测点的Ld 分别为 6 3 9、6 1 8、6 0 2dB ,Ln 分别为 5 8 7、5 1 6、4 7 5dB ,均超过了国家标准中的 1类标准 .1周连续监测结果显示 ,北区和东区居民所受到的噪声污染是长期而不间断的 .结论 :暨南大学东区和北区噪声普遍超标 .随着城市机动车辆数的继续增加 ,形势将越来越严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噪声 暨南大学 声环境 噪声污染 等效声级 噪声治理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核双翼”的国际化、实践型油脂方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暨南大学为例
3
作者 薛枫 汪勇 +2 位作者 仇超颖 白卫滨 孔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3-157,共5页
食品工业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油脂行业在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油脂行业正在朝着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油脂方向的研究生,对... 食品工业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油脂行业在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油脂行业正在朝着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油脂方向的研究生,对于保持我国在全球油脂行业领域的竞争力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培养的研究生不仅具有科研创新能力,同时要有良好的应用实践、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暨南大学 油脂行业 研究生 成果转化能力 实践型 科研创新能力 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暨南大学科技档案工作调查分析
4
作者 熊莉莉 熊玲玲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5期131-135,共5页
暨南大学科技档案工作调查分析熊莉莉,熊玲玲(1)暨南大学理工学院:2)暨南大学科研处;510632,广州)关键词:科技档案;工作调查;研究分析中图分类号:G275.3为了加强我校科技档案工作,推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规... 暨南大学科技档案工作调查分析熊莉莉,熊玲玲(1)暨南大学理工学院:2)暨南大学科研处;510632,广州)关键词:科技档案;工作调查;研究分析中图分类号:G275.3为了加强我校科技档案工作,推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最近,对我校“八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档案 高校 档案管理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48
5
作者 潘涌璋 唐启红 +2 位作者 张秋明 吴晓琳 桑守山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6-149,共4页
针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现行管理办法执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目标管理模式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过程采用全过程管理模式,介绍了暨南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过程管... 针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现行管理办法执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目标管理模式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过程采用全过程管理模式,介绍了暨南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过程管理实施情况,提出了全过程管理模式的优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管理模式 全过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X大学理工科学生的调查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勇 曾庆慧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6-48,共3页
以X大学604名三四年级的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使用因子分析和线性回归对影响教学质量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教风和学风是影响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其余各因子对教学质量总体满意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课程设... 以X大学604名三四年级的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使用因子分析和线性回归对影响教学质量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教风和学风是影响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其余各因子对教学质量总体满意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课程设置因素、实习实践因素、教师因素、管理和服务因素、硬件设施因素,这启示改善相应条件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质量 学生满意度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细胞毒性、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对比
7
作者 陈莹 张潮斌 +2 位作者 陈少强 晏日安 陈永生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138,共9页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氧化白藜芦醇、白皮杉醇3种结构相似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细胞毒性、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差异。[方法]采用CCK-8比色法、总抗氧化活性、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细胞抗氧化法(CAA)、α-葡萄糖...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氧化白藜芦醇、白皮杉醇3种结构相似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细胞毒性、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差异。[方法]采用CCK-8比色法、总抗氧化活性、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细胞抗氧化法(CAA)、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分析3种化合物的细胞毒性、胞外/胞内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活性。[结果]相比于氧化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白皮杉醇表现出更低的细胞毒性活性、更好的胞外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3种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均能够很好地降低由H2O_(2)溶液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且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降低了HepG2细胞内的ROS含量;氧化白藜芦醇具有更强的抑制HepG2细胞中由ABAP诱导产生的氧自由基作用。[结论]3种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均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 细胞毒性 总抗氧化活性 细胞抗氧化 降血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10种分散性染料
8
作者 朱皓辰哲 刘育形 +4 位作者 梁颖茵 彭绮珊 董犇 钟怀宁 胡长鹰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91-1697,共7页
建立了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样品中10种分散性染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粉碎后经乙醇超声提取20 min,重复3次,选用Eclipse XDB-C_(18)色谱柱(150mm×2.1 mm,3.5μm),以甲醇-5 mmol/L乙酸铵... 建立了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样品中10种分散性染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粉碎后经乙醇超声提取20 min,重复3次,选用Eclipse XDB-C_(18)色谱柱(150mm×2.1 mm,3.5μm),以甲醇-5 mmol/L乙酸铵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0种分散性染料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不小于0.9979,检出限(LOD)为0.1~0.5μg/L,定量下限(LOQ)为0.5~1.0μg/L。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3.0%~10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12%。该方法不存在明显的基质效应,具有灵敏度高、简单快捷、准确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样品中10种分散性染料的实验室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性染料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用再生聚丙烯:回收、改性技术及其安全性评估
9
作者 刘宜奇 李泽坤 胡长鹰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82-92,共11页
目的综述再生聚丙烯(Recycled polypropylene,rPP)的回收和改性技术,以及其用作食品接触材料时的安全性,为我国rPP应用于食品接触用材料提供参考。方法总结分析国内外对rPP回收技术、rPP用作食品接触材料时的改性方法及其安全性评估的... 目的综述再生聚丙烯(Recycled polypropylene,rPP)的回收和改性技术,以及其用作食品接触材料时的安全性,为我国rPP应用于食品接触用材料提供参考。方法总结分析国内外对rPP回收技术、rPP用作食品接触材料时的改性方法及其安全性评估的最新研究。结果物理回收是解决废弃PP对环境影响的有效途径,但rPP在回收过程中会因热机械降解等因素导致性能下降,如分子量降低、黏度减少、力学性能变差等。通过添加加工助剂、纳米颗粒或玻璃纤维、聚烯烃共混物和生物基材料可显著改善rPP制品的性能,并减少有害物质的迁移,提高rPP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安全性。此外,化学回收和生物回收的发展潜力大。结论经过性能改性和制品配方优化,rPP有望进一步扩大其在安全性要求更高的食品接触材料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聚丙烯 回收技术 食品接触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种CYTH样蛋白YjbK对食源性蜡样芽孢杆菌呕吐毒素Cereulide生物合成过程的影响
10
作者 梁欣敏 李佳珣 +6 位作者 李阳福 秦科元 李湘 张菊梅 王涓 吴清平 丁郁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134,共10页
为了探究可以引发呕吐型食物中毒的蜡样芽孢杆菌呕吐毒素的合成机制,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对潜在调控基因yjbK进行敲除,发现yjbK在蜡样芽孢杆菌呕吐毒素合成中起正调控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YjbK的潜在磷酸水解酶活性及ExExK关... 为了探究可以引发呕吐型食物中毒的蜡样芽孢杆菌呕吐毒素的合成机制,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对潜在调控基因yjbK进行敲除,发现yjbK在蜡样芽孢杆菌呕吐毒素合成中起正调控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YjbK的潜在磷酸水解酶活性及ExExK关键位点。随后,构建了YjbK的点突变表达与回补菌株,明确了E6和E8位点的突变显著降低了磷酸水解酶活性及呕吐毒素的产量,从而证实了磷酸水解酶活性在蜡样芽孢杆菌呕吐毒素合成进程中发挥了正调控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揭示呕吐毒素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孢杆菌 呕吐毒素 YjbK蛋白 腺苷酸环化酶 磷酸水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物理实验典型课例网络教学课件的研究与实现
11
作者 陈惠章 郑凡强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S1期60-64,共5页
本文以《用牛顿环测量透镜风面的曲率半径》为例,阐述物理实验课程采用CAI方法实现网络辅助教学及其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关键词 物理实验 网络教学 研究与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QTOF-MS对物理回收的食品接触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中迁移物的非靶向筛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浩然 曾少甫 +2 位作者 刘宜奇 王志伟 胡长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26-232,共7页
以3家企业提供的21?种食品接触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recycled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rHDPE)样品在60℃条件下与两种代表性食品模拟物(95%乙醇、4%乙酸溶液)接触10 d作为迁移实验条件,利用气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迁移... 以3家企业提供的21?种食品接触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recycled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rHDPE)样品在60℃条件下与两种代表性食品模拟物(95%乙醇、4%乙酸溶液)接触10 d作为迁移实验条件,利用气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迁移到食品模拟物中的物质。被筛查出的161种物质根据其毒性进行分级(由低至高分为Ⅰ~Ⅳ级),其中毒性Ⅲ和Ⅳ级的有59种,且其预测辛醇/水分配系数大于毒性Ⅰ、Ⅱ级的物质。被筛查的物质中苯及取代衍生物占比最高。邻苯类增塑剂、抗氧剂降解产物以及多环芳烃等物质需要特别关注。使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迁移物在不同阶段样品中的迁移量变化,发现终产品相较母粒样品中物质的迁移量有所提升。该研究可以为食品接触用r HDPE中迁移物的分析及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高密度聚乙烯 迁移 气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皮素对5-羟甲基糠醛的消减机理以及在广式月饼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龙成艳 王超群 +5 位作者 欧隽滢 江楷煜 郑洁 欧仕益 罗紫明 黄才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40,共9页
多酚化合物可有效降低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HMF)的含量,并产生新的物质。为探究多酚消减HMF的机理,研究其在月饼加工中的应用,该研究采用液相色谱法对比10种多酚对HMF的消减效果;分别在模拟体系、焦糖化反应体系和广... 多酚化合物可有效降低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HMF)的含量,并产生新的物质。为探究多酚消减HMF的机理,研究其在月饼加工中的应用,该研究采用液相色谱法对比10种多酚对HMF的消减效果;分别在模拟体系、焦糖化反应体系和广式月饼中研究消减率最高的根皮素(phloretin,Phl)对HMF和3-脱氧奥苏糖(3-deoxyglucosone,3-DG)的消减作用,进而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探究根皮素消减HMF的机理;评价了根皮素的添加量对月饼感官特性和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mol/L根皮素在模拟体系中对HMF消减率达39.73%,其在葡萄糖反应体系中对HMF和3-DG的消减率分别为57.78%和37.33%;在月饼中添加0.6%的根皮素时,饼皮中HMF和3-DG消减率分别为57.84%和6.34%,且对月饼感官特性无显著影响。进一步结果表明,根皮素可与HMF形成分子质量为656 amu的加合物(HMF-Di-Phl)。可见,根皮素可通过直接捕获生成的HMF和抑制3-DG的形成而消减体系中的HMF。研究为提升焙烤食品安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甲基糠醛 根皮素 消减机理 广式月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乙醇胺-还原糖美拉德产物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可瑶 杜玥 +3 位作者 熊倩 张宁 蔡子哲 汪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1,76,共8页
为研究亚麻籽炒籽过程中形成的美拉德产物(MRPs)以及提高低温压榨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将3种还原糖(葡萄糖、果糖和木糖)与磷脂酰乙醇胺(PE)进行模拟反应,探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底物物质的量比对MRPs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利用质谱分析M... 为研究亚麻籽炒籽过程中形成的美拉德产物(MRPs)以及提高低温压榨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将3种还原糖(葡萄糖、果糖和木糖)与磷脂酰乙醇胺(PE)进行模拟反应,探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底物物质的量比对MRPs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利用质谱分析MRPs的主要成分,并考察MRPs对低温压榨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和醛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E-木糖体系的MRPs具有最高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其最适反应条件为PE与木糖物质的量比1∶1、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60 min,在该条件下MRPs(2 mg/mL)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79.57%,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为43.65μmol/g,铁离子螯合能力为13.34%;通过质谱分析发现由一分子木糖和一分子PE反应形成的PE-吡咯-2-甲醛为MRPs中的主要成分;在190℃加速氧化实验中,PE-木糖体系的MRPs对低温压榨亚麻籽油过氧化值和p-茴香胺值的增长表现出与TBHQ相似的抑制作用,同时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结果表明MRPs可以减缓单烯醛和二烯醛的生成。综上,MRPs可以有效提高油脂的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乙醇胺 还原糖 美拉德反应 抗氧化活性 脂质氧化 核磁共振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结合哈里斯鹰优化核极限学习机鉴别化橘红胎切片年份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百亨 马晋芳 +5 位作者 周泳欣 韩雪勤 陈嘉泽 朱思祁 杨懋勋 黄富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94-1500,共7页
化橘红胎是药用历史悠久的广东省道地中药材,由于其制品收藏年份越久远价格越高,市面上常有以次充好的现象。为此,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哈里斯鹰优化核极限学习机对四组不同年份的化橘红胎切片样品进行鉴别。采集四个年份共193个化... 化橘红胎是药用历史悠久的广东省道地中药材,由于其制品收藏年份越久远价格越高,市面上常有以次充好的现象。为此,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哈里斯鹰优化核极限学习机对四组不同年份的化橘红胎切片样品进行鉴别。采集四个年份共193个化橘红胎切片样本400~1000 nm的高光谱图像。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化橘红胎切片的原始反射光谱,然后分别采用Savitzky-Golay平滑(S-G平滑)、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量交换(SNV)对样本光谱进行预处理并建立核极限学习机(KELM)模型;发现经SNV处理的样本光谱的判别准确率最高,训练集达到99.24%,测试集95.56%;进一步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蒙特卡洛无信息变量消除法(MCUVE)对样本光谱进行特征波长的选择;最后,采用KELM建立判别模型,同时使用哈里斯鹰算法(HHO)优化KELM参数选择并比较建模效果。结果表明:基于HHO-KELM的判别效果相较KELM有0.76%~4.44%的提升,通过MCUVE筛选所得特征波段信息冗余明显减少且精度提升,训练集和测试集最佳准确率均可达100%,故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年份的化橘红胎切片进行无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橘红胎 高光谱成像 特征波长 核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6
作者 陈永生 邓树林 +2 位作者 胡锋 符姜燕 刘付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4期91-93,96,共4页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严谨的治学思维等职业素养,这也恰恰契合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传统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方式在工程教育背景下显得不合时宜,针对“仪器分析实验”...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严谨的治学思维等职业素养,这也恰恰契合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传统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方式在工程教育背景下显得不合时宜,针对“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质量持续改进”的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果评价、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思考,为培养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食品人才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仪器分析实验 教学改革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用再生聚丙烯中八种加工助剂及挥发性物质残留及迁移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泽坤 刘宜奇 +2 位作者 曾少甫 王志伟 胡长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7-106,共10页
食品接触用聚丙烯回收再生过程中,由于清洗不彻底或降解会残留一些化学物质,这可能会威胁食品安全。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建立再生聚丙烯(recycled polypropylen,rPP)中4种加工助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 食品接触用聚丙烯回收再生过程中,由于清洗不彻底或降解会残留一些化学物质,这可能会威胁食品安全。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建立再生聚丙烯(recycled polypropylen,rPP)中4种加工助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抗氧剂168、成核剂3988、硬脂酸二乙醇胺]及降解产物(2,4-二叔丁基苯酚)和3种挥发性物质(D-柠檬烯、α-松油醇、佳乐麝香)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检测9种市场rPP样品,发现抗氧剂168含量最高,达到998.36 mg/kg。为进一步研究rPP含量对残留物向食品迁移的影响,以自制不同rPP含量(0%、10%、25%、50%、75%、90%、100%,质量分数)薄膜在异辛烷、95%(体积分数)乙醇、50%乙醇、4%乙酸中进行70℃、2 h的迁移实验。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分类与回归树对物质残留量进行处理,显示<25%含量rPP薄膜与原生聚丙烯更接近。该研究为rPP安全用于食品接触提供了数据和方案支持,对推动资源循环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再生聚丙烯 加工助剂 挥发性物质 残留量 迁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茶-花生蛋白复合饮品工艺优化及其营养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金羚 傅亮 陈永生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7,共9页
以红茶、花生为主要原料,脱脂奶粉、白砂糖为辅料,研制一款营养丰富、口感良好的红茶-花生蛋白复合饮品,并基于感官评分、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渗透压等指标研究该复合饮品的最佳工艺条件及营养特性。结果表明:红茶-花生蛋白复合饮品... 以红茶、花生为主要原料,脱脂奶粉、白砂糖为辅料,研制一款营养丰富、口感良好的红茶-花生蛋白复合饮品,并基于感官评分、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渗透压等指标研究该复合饮品的最佳工艺条件及营养特性。结果表明:红茶-花生蛋白复合饮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花生蛋白浆与红茶汁体积比1∶2、脱脂奶粉添加量10%、白砂糖添加量2%,在此条件下,所制备复合饮品的感官评分最高(86分),蛋白质含量为5.51 g/100 g,脂肪含量为5.90 g/100 g,总酚含量为139.04μg/mL,总黄酮含量为258.98μg/mL,脂肪液滴分布均匀且平均粒径(7.54μm)较小,渗透压(336.00 mmol/kg)接近人体血液渗透压,可满足消费者对感官品质和健康饮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花生蛋白 复合饮品 工艺优化 营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秸秆基塑料餐盒中2种合成酚类抗氧化剂及其降解产物的迁移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金鑫 梁颖茵 +1 位作者 钟怀宁 胡长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42-249,共8页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建立了麦秸秆基塑料餐盒中2,4-二叔丁基苯酚(2,4-di-tert-butylphenol,2,4-DTBP)、叔丁基对甲酚(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及其衍生物2,6-二叔丁基苯醌(2,6-di-tert-butyl-p-benzoquinone,BHT-Q)和3,5-二叔丁基-4...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建立了麦秸秆基塑料餐盒中2,4-二叔丁基苯酚(2,4-di-tert-butylphenol,2,4-DTBP)、叔丁基对甲酚(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及其衍生物2,6-二叔丁基苯醌(2,6-di-tert-butyl-p-benzoquinone,BHT-Q)和3,5-二叔丁基-4-羟基(3,5-di-tert-butyl-4-hydroxybenzaldehyde,BHT-CHO)残留量以及在异辛烷中迁移量的检测方法,探究微波、蒸煮和冷冻等实际使用情况对这4种物质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纤维基塑料制品中2,4-DTBP、BHT及其降解产物BHT-Q和BHT-CHO在食品模拟物的迁移行为主要与食品模拟物类型、残留量和实际使用场景有关。麦秸秆基塑料餐盒经过重复微波、蒸煮和冷冻可能会影响(甚至轻微增加)某些化合物的释放,但是浓度仍然相对较低,并呈下降趋势,在连续使用几次后化合物的迁移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通过安全评估发现由麦秸秆基塑料餐盒生成的BHT-Q、BHT、2,4-DTBP、BHT-CHO对消费者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秸秆基塑料餐盒 合成酚类抗氧化剂 迁移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升温发酵工艺对不同盐分稀态发酵酱油微生物变化和风味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心智 刘希 +4 位作者 徐新玉 周其洋 吴昌正 童星 欧仕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14,共9页
本文以12%和18%(w/v)两种盐分浓度的稀态发酵酱醪为研究对象,探究梯度升温(15℃-20℃-25℃-30℃)工艺对发酵酱醪微生物计数和风味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梯度升温工艺的低盐分酱醪样品(TC12)的酵母计数在发酵到期时比恒温(30℃)对照... 本文以12%和18%(w/v)两种盐分浓度的稀态发酵酱醪为研究对象,探究梯度升温(15℃-20℃-25℃-30℃)工艺对发酵酱醪微生物计数和风味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梯度升温工艺的低盐分酱醪样品(TC12)的酵母计数在发酵到期时比恒温(30℃)对照组(C12)要高1.0 log CFU/g左右,这表明酵母在梯度升温工艺中维持生长代谢时间较长。这或与发酵前期较低的温度限制了酵母过快的繁殖有关。其中,TC12的发酵到期原油的氨基酸态氮高达1.14 g/100 g,达到我国规定的特级酿造酱油标准。同时,TC12中的鲜味(19.03 g/L)和甜味氨基酸(19.32 g/L)含量较高,共占氨基酸总量约60%,呈现较好的鲜甜滋味。挥发性物质检测数据显示,TC12中的乙醇、苯乙酸乙酯、棕榈酸乙酯、3-甲硫基丙醛和苯甲醛等含量较高,样品整体呈现“水果甜香和酯香”。另一方面,高盐组梯度升温样品(TC18)则测得更多的愈创木酚和甲基麦芽酚,呈现“烟熏香和酱香”。感官鉴评数据显示,低盐分梯度升温发酵样品TC12相比恒温发酵组C12具有更高的香气和滋味得分,综合口感更优。综上所述,梯度升温工艺有利于限制低盐分(12%)发酵酱醪中酵母在前期的过快生长,保持其在发酵后期的活性细胞计数,使其能持续发酵生成更多风味物质,提升低盐发酵原油的整体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升温 低盐发酵酱油 酵母 氨基酸态氮 游离氨基酸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