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恩 刘璟 《南方经济》 CSSCI 2013年第11期74-84,共11页
随着内地与港澳更紧密贸易关系安排(CEPA)政策的出台,粤港澳经济合作特别是服务业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针对这一现实,本文从服务贸易自由化等概念出发,基于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报酬不变假设下的生产者服务贸易自由化模型,根据香港与内... 随着内地与港澳更紧密贸易关系安排(CEPA)政策的出台,粤港澳经济合作特别是服务业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针对这一现实,本文从服务贸易自由化等概念出发,基于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报酬不变假设下的生产者服务贸易自由化模型,根据香港与内地生产者服务贸易特点的相关变量,对CEPA政策实施的生产者服务贸易自由化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现状、问题及现实路径。研究表明,大力引进港澳服务业,特别是香港的金融服务业,切实促进前海、横琴等试验区发展,全面落实相关政策的衔接以及相应纳税政策是促进三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PA 服务贸易自由化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7
2
作者 王鹏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5-91,共7页
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是由粤港澳三个行政区域内有着密切联系的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动力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跨越行政区划的多层次结构的区域创新系统。它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具备一定的客观要求和现实... 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是由粤港澳三个行政区域内有着密切联系的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动力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跨越行政区划的多层次结构的区域创新系统。它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具备一定的客观要求和现实基础。构建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需要根据不同行政区域的自身特点,分层次、分类别地建设好各种创新子系统。尽管市场机制在构建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但不能忽视相应的宏观调控和组织协调,应将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 跨行政区域 创新系统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前景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封小云 《产经评论》 1997年第7期31-33,共3页
十八年前中国实行的改革与对外开放方针,促成了港澳厂商大规模地把劳动力密集的轻型加工业向南中国地区,尤其是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迁移,从而形成了三地间的“前店后厂”的产业一体化体系,并在这个基础上,展开了全面的经济合作关系.三... 十八年前中国实行的改革与对外开放方针,促成了港澳厂商大规模地把劳动力密集的轻型加工业向南中国地区,尤其是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迁移,从而形成了三地间的“前店后厂”的产业一体化体系,并在这个基础上,展开了全面的经济合作关系.三地经济合作的发展,带动了这个地区持续了十多年的经济高速成长,起到了带动八十年代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火车头”作用.“九七”以后,粤港澳三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对这个区域在下一个世纪中竞争地位的维持,具极其重要的意义.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粤港澳三地 一体化组织 区域经济合作 产业一体化 对外开放 产业基础 新时期 “一国两制” 珠江三角洲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特”还是更“规范”?——新时期特区发展取向的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鸿钧 《产经评论》 1994年第1期10-15,共6页
自从八十年代以来,经济特区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被视为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和实行最特殊的政策的地区。然而,自从八十年代中期起,实际的情形是在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同时,经济特区本身的体制和政策却维持着早期形成的状态,没有明... 自从八十年代以来,经济特区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被视为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和实行最特殊的政策的地区。然而,自从八十年代中期起,实际的情形是在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同时,经济特区本身的体制和政策却维持着早期形成的状态,没有明显的发展。结果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经济特区的地位和政策的特殊性不断下降,出现了所谓“特区不特”的现象。从实际结果来看,“特区不特”的现象。并没有对特区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产生特别的影响。近年来,特区依然保持着全国最高的经济增长纪录,其中,深圳市已发展成为近三百万人的大城市。但是,“特区不特”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区建设 发展取向 八十年代 结构调整问题 广东省经济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对外开放格局 投资服务 重点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粤港澳旅游合作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念 《经济前沿》 2003年第6期19-21,共3页
一、新时期的大珠江三角洲旅游业 进入2003年,经过入世以后的各种冲击和调适,随着国内旅游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不断加强,资金雄厚、销售网络齐全的外资旅游企业正逐渐进入国内市场,在商务游、出境游等高端产品上显现出竞争优势,对国内... 一、新时期的大珠江三角洲旅游业 进入2003年,经过入世以后的各种冲击和调适,随着国内旅游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不断加强,资金雄厚、销售网络齐全的外资旅游企业正逐渐进入国内市场,在商务游、出境游等高端产品上显现出竞争优势,对国内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它同时也对新时期广东甚至是粤港澳大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外资进入中国旅游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广东省外向型旅游业的经营策略.这些影响既表现在外资旅行社和中资旅行企业的竞争,还主要表现在对出入境旅客市场的市场占有率的瓜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广东 香港 澳门 旅游业 业务合作 营销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建设经济特区理论的成功实践
6
作者 何佳声 朱衍强 谢衡晓 《南方经济》 1998年第6期23-24,50,共3页
文章高度概括了邓小平建设经济特区的理论精华。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经济特区 特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经济特区的对外引进问题
7
作者 周运源 郭淳凡 《产经评论》 1994年第1期23-26,共4页
在我国经济特区的成长和发展中,外引内联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特区前进的两个重要轮子。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境外投资的企业数已达13.5万家,合同总价值为1700亿美元,实际投资额为440亿美元(截止1993年6月底的累计数),其中1993... 在我国经济特区的成长和发展中,外引内联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特区前进的两个重要轮子。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境外投资的企业数已达13.5万家,合同总价值为1700亿美元,实际投资额为440亿美元(截止1993年6月底的累计数),其中1993年上半年,我国引进外国的直接投资额已达94亿美元,比1992年同期增长1.8倍。就我国经济特区来说,到1993年11月份的累计,五大特区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92.4亿美元,其中1993年上半年五特区新签引进外资合同5046项,比上年同期增长1.6倍,协议利用外资额为6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15.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7%和5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区建设 实际利用外资额 新时期经济 企业改造 引进外资 基础产业 “三来一补” 特区经济 经济发展战略 未来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鹏 《经济前沿》 2008年第9期26-29,共4页
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是由粤港澳3个行政区域内有着密切联系的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动力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跨越行政区划的多层次结构的区域创新系统。它的形成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的互利性及政府的自觉性等多种驱动因素... 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是由粤港澳3个行政区域内有着密切联系的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动力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跨越行政区划的多层次结构的区域创新系统。它的形成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的互利性及政府的自觉性等多种驱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构建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粤港澳三地的资源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有关制度性的障碍及壁垒,在驱动因素与制约因素之间寻找构建过程中的动态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 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
9
作者 何佳声 《产经评论》 1998年第10期10-12,共3页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能否成功,不仅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经济特区 成功实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模式 深圳特区 老工业基地 国际化城市 国际贸易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产业结构转型与人力资源互补
10
作者 隋广军 《产经评论》 1997年第6期13-14,共2页
A.粤、港、澚均已进入产业结构升级、成长机能重构的关键时期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伴随着发展时期的阶段性演进,产业结构需要相应地随之进行扬弃和调整。以轻型加工业为主的广东虽然启动了华南经济的起飞。然而,现有产业格局对于推... A.粤、港、澚均已进入产业结构升级、成长机能重构的关键时期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伴随着发展时期的阶段性演进,产业结构需要相应地随之进行扬弃和调整。以轻型加工业为主的广东虽然启动了华南经济的起飞。然而,现有产业格局对于推进自身和整体大区域的持续发展却似乎显得较为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 粤港澳 港澳地区 人力资源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持续发展 阶段性演进 科研开发 主导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外向经济的要素——论经济特区的投资环境及有关的优惠待遇
11
作者 陈肇斌 《广东社会科学》 1986年第2期58-63,共6页
我国经济特区为了集中地引进和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有效地发挥四个“窗口”和两个“扇面”作用,就必须为外商提供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良好投资环境;由于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与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等经济性特区的竞争,我们还必须争取... 我国经济特区为了集中地引进和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有效地发挥四个“窗口”和两个“扇面”作用,就必须为外商提供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良好投资环境;由于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与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等经济性特区的竞争,我们还必须争取具有比之其他经济性特区更为良好的投资环境.因此在特区建设中从一开始就需要把大力创造并不断完善特区的投资环境作为一项基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区建设 经济特区 投资环境 优惠待遇 外向经济 基础结构 港澳 经济性特区 要素 外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合作
12
作者 刘鸿钧 《产经评论》 1994年第3期28-34,共7页
区域开发力量的生成从1840年到1950年一个多世纪中,除了政治上的差异,粤港澳三地处在同一发展环境,经济保持着相近的发展水平。只是香港由于航运业和转口贸易持续发展而取代了作为国际商埠存在历史更早的澳门,并且,广州原有的华南国际... 区域开发力量的生成从1840年到1950年一个多世纪中,除了政治上的差异,粤港澳三地处在同一发展环境,经济保持着相近的发展水平。只是香港由于航运业和转口贸易持续发展而取代了作为国际商埠存在历史更早的澳门,并且,广州原有的华南国际贸易城市地位也大部分让位于香港。但战前,除日本之外的亚洲各国在经济上处于停滞状态,加上华东华北发展的影响,华南地区的这种变化并不引人注目。战后,广东和港澳地区在隔离状态下走上不同发展道路。广东的发展转为面向内陆,而香港和澳门则进一步转向了国际方向,时间和发展路径的差别对发展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到70年代末,当两地经济关系恢复时,香港已成为亚洲“四小龙”的一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华南国际 区域开发 亚洲“四小龙” 经济发展 产业投资 地区经济 发展水平 大陆经济 内地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向功能特征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55
13
作者 闫小培 钟韵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7-543,共7页
广州的生产性服务业经历了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具有基本经济活动功能。通过对广州的生产性服务机构的抽样问卷调查,阐述其在服务范围、服务对象及服务销量分布三方面的特征。并根据广州生产性服务业目前的发展水平,以及对珠... 广州的生产性服务业经历了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具有基本经济活动功能。通过对广州的生产性服务机构的抽样问卷调查,阐述其在服务范围、服务对象及服务销量分布三方面的特征。并根据广州生产性服务业目前的发展水平,以及对珠三角制造业企业市场的抽样问卷调查,从供给水平和市场需求两个角度对广州生产性服务的外向功能特征进行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广州 外向功能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对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均衡性的影响 被引量:38
14
作者 贾善铭 覃成林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20,共8页
交通运输是影响区域经济格局均衡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构建的基于交通线路影响的区域经济格局演变模型证明,交通线路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从而引起区域经济格局均衡性发生相应的改变。分析表明,2020年高速铁路网建成后,受其... 交通运输是影响区域经济格局均衡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构建的基于交通线路影响的区域经济格局演变模型证明,交通线路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从而引起区域经济格局均衡性发生相应的改变。分析表明,2020年高速铁路网建成后,受其影响,全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格局将向非均衡状态发展;大长三角和泛珠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格局均衡性将增强;东北及环渤海地区的区域经济格局均衡性基本保持不变。因此,国家可考虑对高速铁路网空间布局规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减小其对全国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利影响,增强其对东北、环渤海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还可考虑规划建设以高速铁路为空间组织架构的经济区,在目前四大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区域经济格局 可达性 均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2007-2009年国际面板数据的考察 被引量:39
15
作者 陈恩 王方方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3-50,共8页
文章利用2007-2009年中国对103个国家或地区的直接投资数据进行面板分析,考察了现有研究理论与经验假说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这三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以市场导向型为主,特别表现为追随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虚... 文章利用2007-2009年中国对103个国家或地区的直接投资数据进行面板分析,考察了现有研究理论与经验假说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这三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以市场导向型为主,特别表现为追随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虚拟变量验证解释了目前中国对外投资主要以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南-南"型为主,同时,也表现出以市场追寻为目的的北美和欧洲市场的快速增长。而汇率、通货膨胀率、投资保护制度、自然资源禀赋与距离等不是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市场导向型 经济开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赌权开放对澳门博彩旅游业经济效率影响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章喜 区楚东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25,共7页
博彩旅游业在澳门的经济结构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澳门赌权自2002年始的开放使其博彩旅游业的规模进一步放大,带动了其他产业发展的延伸,同时刺激了澳门经济体内各种不合理元素的显现,尤其是博彩旅游业的"极性"发展使澳门... 博彩旅游业在澳门的经济结构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澳门赌权自2002年始的开放使其博彩旅游业的规模进一步放大,带动了其他产业发展的延伸,同时刺激了澳门经济体内各种不合理元素的显现,尤其是博彩旅游业的"极性"发展使澳门资源结构不平衡的症结进一步暴露。为了合理评价赌权开放对澳门经济所造成的影响,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围绕赌权开放前后澳门经济的发展变化,对澳门1997-2006年的经济效率进行动态比较。结果显示:赌权开放提高了开放前博彩旅游业的经济效率,减少了行业资源的浪费,扩大了经济的产出能量。根据澳门博彩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赌权开放 澳门 博彩旅游业 经济效率 相对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服务贸易对香港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恩 黄桂良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83,共6页
本文通过计算金融服务贸易依存度、运用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金融服务贸易对香港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香港经济的金融服务贸易依存度逐渐提高,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香港金融服务贸易发展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本文通过计算金融服务贸易依存度、运用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金融服务贸易对香港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香港经济的金融服务贸易依存度逐渐提高,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香港金融服务贸易发展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合研究结论,文章提出加快香港金融服务贸易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包括扩大对内地的金融服务出口、提升金融服务的国际营销水平、优化金融服务贸易结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金融服务贸易 协整分析 误差修正模型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冯邦彦 刘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2-74,共3页
本文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1998-2005年间的“普通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和“普通住宅用地交易价格指数”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房价上涨拉动地价提升的结论。
关键词 房价 地价 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产业结构演变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扶涛 陈恩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24,共6页
产业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非线性关系的研究对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价值。笔者基于两体制和多体制的PTR模型,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对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非线性关系的研究对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价值。笔者基于两体制和多体制的PTR模型,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对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影响效应,各种经济环境条件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非线性和非对称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转换模型 产业结构演变 地区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经济增长中制度因素对要素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钟心桃 龚唯平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5-81,65,共8页
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重要。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非都是直接作用的,而是通过影响生产要素的配置、使用和产出效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本文以广东为例,把制度效应分解为市场化程度、所有制、经济开放度、收... 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重要。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非都是直接作用的,而是通过影响生产要素的配置、使用和产出效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本文以广东为例,把制度效应分解为市场化程度、所有制、经济开放度、收入分配和创新机制五个因素,用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五个因素进行量化,再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得制度效应的综合得分,然后借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各制度因素和总制度因素对生产要素效率的影响,并对广东经济增长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经济增长 制度因素 要素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