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清晰全面深入地掌握国内外物联网研究与应用进展情况,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物联网研究领域2000年~2019年期间的25077份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在科学计量学理论基础上,以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作为研究工具,绘制物联网研究领域的共...为清晰全面深入地掌握国内外物联网研究与应用进展情况,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物联网研究领域2000年~2019年期间的25077份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在科学计量学理论基础上,以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作为研究工具,绘制物联网研究领域的共词网络、关键词时序图、文献互引网络等知识图谱,从物联网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进程及现状、资金赞助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内容分析及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旨在为物联网领域未来的理论推进与应用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展开更多
新质生产力为我国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为清晰全面深入地掌握新质生产力的演化过程与研究进展,对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新质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相关领域在2...新质生产力为我国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为清晰全面深入地掌握新质生产力的演化过程与研究进展,对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新质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相关领域在2014—2024年的14351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在科学计量学理论基础上,以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为研究工具,研究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共词网络、关键词时序图、文献共引网络等知识图谱,从新质生产力的研究热点、研究现状、发文数量、研究机构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内容分析及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旨在为新质生产力的演化过程、发展趋势及未来应用提供方向性指导。展开更多
数字孪生技术是构建仿真模型模拟物理实体的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数字映射技术。该技术在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制造工程等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全面分析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动态,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和Google Schola...数字孪生技术是构建仿真模型模拟物理实体的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数字映射技术。该技术在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制造工程等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全面分析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动态,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和Google Scholar两大数据库,得到2000年1月1日~2019年9月30日间收录的以“Digital twin”为主题的7627条文献。再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文献数据开展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等一系列知识图谱研究,分析得出数字孪生技术在国家、机构及研究人员层面的学者分布现状、科研合作情况、学术影响、研究热点、前沿趋势等最新动态。最后,指出未来的研究趋势应集中在共享海量数据,统一建模标准,创新生产实践,驱动智能制造等发展方向。展开更多
文摘为清晰全面深入地掌握国内外物联网研究与应用进展情况,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物联网研究领域2000年~2019年期间的25077份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在科学计量学理论基础上,以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作为研究工具,绘制物联网研究领域的共词网络、关键词时序图、文献互引网络等知识图谱,从物联网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进程及现状、资金赞助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内容分析及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旨在为物联网领域未来的理论推进与应用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
文摘新质生产力为我国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为清晰全面深入地掌握新质生产力的演化过程与研究进展,对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新质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相关领域在2014—2024年的14351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在科学计量学理论基础上,以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为研究工具,研究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共词网络、关键词时序图、文献共引网络等知识图谱,从新质生产力的研究热点、研究现状、发文数量、研究机构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内容分析及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旨在为新质生产力的演化过程、发展趋势及未来应用提供方向性指导。
文摘数字孪生技术是构建仿真模型模拟物理实体的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数字映射技术。该技术在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制造工程等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全面分析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动态,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和Google Scholar两大数据库,得到2000年1月1日~2019年9月30日间收录的以“Digital twin”为主题的7627条文献。再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文献数据开展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等一系列知识图谱研究,分析得出数字孪生技术在国家、机构及研究人员层面的学者分布现状、科研合作情况、学术影响、研究热点、前沿趋势等最新动态。最后,指出未来的研究趋势应集中在共享海量数据,统一建模标准,创新生产实践,驱动智能制造等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