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酸酯类非易燃电解质调控钠离子电池性能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泷 胡郑 +1 位作者 李志斌 黎晋良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6期890-900,共11页
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池的能量密度显著提高,推动了移动电子设备、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创新。然而,电池的安全性,尤其是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安全性,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储能电站和电动汽车的普及,由电池... 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池的能量密度显著提高,推动了移动电子设备、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创新。然而,电池的安全性,尤其是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安全性,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储能电站和电动汽车的普及,由电池热失控引发的火灾事件屡见报道,进一步加强了社会对电池安全的关注。电池热失控通常源于电池内部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的化学反应,尤其是在极端操作条件下,易燃的电解质和电极材料可能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并释放气体,从而引发电池热失控,导致火灾甚至爆炸。为解决这一安全隐患,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改善方案,其中最瞩目的方案之一是采用不可燃液体电解质。为此,磷酸酯类非易燃电解质备受关注,近年来在电池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磷酸酯类电解质不仅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宽的电化学窗口和较低的蒸气压,而且还在高温条件下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且对电池循环性能的负面影响较小,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提升电池的整体性能。因此,对磷酸酯类非易燃电解质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深入探讨,重点梳理了其在提升电池安全性方面的优势。通过对磷酸酯类非易燃电解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电化学性能及其与电极材料的相容性进行详细分析,总结了磷酸酯类电解质在钠离子电池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优化电解质组成、改善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的界面相容性、提高电解质的热稳定性的策略。通过采用磷酸酯类添加剂或结合磷酸酯类非易燃溶剂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钠离子电池的热稳定性,拓宽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为在商业化储能应用中钠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提升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电解质优化 电解质组成 磷酸酯电解质 非易燃电解质 界面相容性 电化学性能提升 安全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r_2SiO_4:Eu^(3+)荧光粉的燃烧法合成及光谱性质 被引量:5
2
作者 雷炳富 沙磊 +2 位作者 刘应亮 满石清 乐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5-541,共7页
利用快速燃烧合成方法制备了Sr2SiO4:Eu3+纳米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稳态激发与发射光谱、高分辨发射光谱、位置选择激发光谱和发光衰减等测量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光致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二甲酰肼的快... 利用快速燃烧合成方法制备了Sr2SiO4:Eu3+纳米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稳态激发与发射光谱、高分辨发射光谱、位置选择激发光谱和发光衰减等测量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光致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二甲酰肼的快速燃烧,在800℃条件下反应3 min即可制得颗粒尺寸在80~100nm左右的α-Sr2SiO4:Eu3+纳米材料,在紫外线激发下,所合成的样品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由于纳米材料中表面格位的存在,Eu3+的局域环境变得十分复杂,其发光寿命与体材料相比有明显的下降,并且发光衰减呈现由单指数衰减向双指数衰减转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燃烧法 SR2SIO4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酱油热透镜效应的现象演示及焦距测量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步军 庞娜娜 +5 位作者 卢月恒 罗添 陈楠 干铭威 谢伟广 时婷婷 《物理实验》 2022年第1期24-28,共5页
为了演示低功率高斯激光条件下的热透镜效应,采用酱油作为研究介质,设计了简易、低成本、安全可靠、可控性好的可视化装置,来观察该非线性光学效应,采用光学成像法与高斯光束变换法测量热透镜等效焦距,通过比较验证,得到的结果接近,证... 为了演示低功率高斯激光条件下的热透镜效应,采用酱油作为研究介质,设计了简易、低成本、安全可靠、可控性好的可视化装置,来观察该非线性光学效应,采用光学成像法与高斯光束变换法测量热透镜等效焦距,通过比较验证,得到的结果接近,证明了这两种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透镜效应 酱油 光学成像法 高斯光束变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金属电池中电解液优化策略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计莹莹 马良 +2 位作者 李志斌 麦文杰 黎晋良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2年第4期553-562,共10页
钠金属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似,具有高比容量(1166 mAh∙g^(−1))和低氧化还原电位(−2.71 V vs.SHE),同时钠元素储量丰富且价格远低于锂,所以有望替代锂离子电池成为最有前景的下一代储能电池。然而,钠金属电池中的钠负极枝晶生长... 钠金属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似,具有高比容量(1166 mAh∙g^(−1))和低氧化还原电位(−2.71 V vs.SHE),同时钠元素储量丰富且价格远低于锂,所以有望替代锂离子电池成为最有前景的下一代储能电池。然而,钠金属电池中的钠负极枝晶生长失控及不稳定的固体电解液界面(SEI)层,限制其发展。从电解液工程优化角度出发,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钠金属电池电解液优化策略对钠负极保护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碳酸酯类电解液及醚类电解液的优化策略。同时,从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对钠金属电池电解液工程的发展进程和前景进行了总结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金属负极 电解液优化 固体电解质界面 枝晶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材料改性增强钾金属负极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志斌 黎晋良 +2 位作者 马良 计莹莹 麦文杰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2年第1期174-182,共9页
钾金属负极由于具有较大的理论能量密度(687 mA·h/g)、更低的化学电位(-2.93 V)及使用钾金属更为简单等优势,在众多的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备受关注.但目前仍有许多问题有待克服,例如较大的体积膨胀、极高的反应活性、严重的枝晶... 钾金属负极由于具有较大的理论能量密度(687 mA·h/g)、更低的化学电位(-2.93 V)及使用钾金属更为简单等优势,在众多的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备受关注.但目前仍有许多问题有待克服,例如较大的体积膨胀、极高的反应活性、严重的枝晶生长及不稳定的界面等,这些特性极大影响电池的性能及其安全性.为此,研究者们采取了许多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去改善这些问题.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基底材料改性增强钾金属负极电池的策略,并分析了通过基底材料改性而实现抑制钾金属枝晶生长的关键要素.同时,对提升钾金属负极电化学性能的机理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并在此基础上了对钾金属负极的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金属负极 基底材料改性 抑制枝晶生长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纤维基柔性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邱美佳 孙鹏 麦文杰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2年第4期528-536,共9页
随着可穿戴电子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开发高储能性能且机械稳定性优异的柔性电荷存储设备非常必要。采用简易电沉积法,在柔性的单簇碳纤维(CF)上制备了全纤维基聚苯胺(PANI)和WO_(3)正负极,并匹配成全纤维基柔性非对称超级电容器(ASCs)... 随着可穿戴电子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开发高储能性能且机械稳定性优异的柔性电荷存储设备非常必要。采用简易电沉积法,在柔性的单簇碳纤维(CF)上制备了全纤维基聚苯胺(PANI)和WO_(3)正负极,并匹配成全纤维基柔性非对称超级电容器(ASCs)。结果表明:当扫描速率为10 mV∙s^(−1)时,沉积时间为20 min的纳米蠕虫状CF@PANI正极的长度比电容为15.17 mF∙cm^(−1),而沉积时间为5 min的CF@WO_(3)纳米绒毛负极的长度比电容为37.06 mF∙cm^(−1);将二者匹配制成准固态ASCs,该电容器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及机械稳定性,其长度比电容高达3.89 mF∙cm^(−1),并且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此外,这种纤维状的储能器件具有优异的力学稳定性,以任何角度进行弯曲或缠绕,其仍能保持电容性能稳定。由于该纤维状器件是基于碳布纤维,所以很容易将其缝制于衣物中作为可穿戴的储能纺织品。综上,这种新型的全纤维基ASCs在未来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纤维基 柔性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力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