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华文文学的跨语境传播研究:对象、问题与方法 |
颜敏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2
|
深耕“本土”与走向“世界”:现代传媒与90年代以来的马华文学--以“花踪文学奖”和《花踪文汇》为例 |
吴奕锜
王文艳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3
|
建构海外华文文学诗学批评体系——评《海外华文文学知识谱系的诗学考辩》 |
龙扬志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4
|
共享文学时空 共聚暨南论道——“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综述 |
吴奕锜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5
|
2009年“海外华文文学与诗学”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综述 |
陈玉珊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6
|
垦比较文艺学“飞地”,探海外华文诗学奥秘——饶芃子的文艺学研究特色 |
陈玉珊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0 |
|
7
|
身份的焦虑:论90年代马华文学论争 |
王列耀
龙扬志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8
|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发展与网纸两栖写作 |
王列耀
蒙星宇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9
|
回归十年:澳门中文报纸与文学互动研究 |
王列耀
温明明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0
|
接续历史的整体之思——浅析叶维廉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反思 |
蒋述卓
郑焕钊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1
|
论孙康宜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研究的多重意义 |
朱巧云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2
|
比较视野下的历史书写及其形态——以加拿大新移民华文小说为中心 |
池雷鸣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3
|
面向他者——北美新移民文学研究的新思考 |
池雷鸣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4
|
文学表征与族群想象——论加拿大新移民华文小说中的“华裔”形象 |
池雷鸣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5
|
澳门:商业语境中的文学及其场域——以《澳门日报》(1999-2008)为中心 |
王列耀
温明明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6
|
1990年代马华文学场域与地志文化散文的兴起 |
陈庆妃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7
|
从自我殖民到后殖民解构——论新移民文学的女性叙事 |
吴奕锜
陈涵平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8
|
传媒文化内蕴与价值流向探析 |
陈伟军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19
|
新居残缺与故土召唤——论加拿大新移民华文小说 |
池雷鸣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20
|
越“界”书写:熟悉的陌生人——曾晓文、陈河小说比较研究之一 |
王列耀
温明明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