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谐价值观视域下“一带一路”沿线营商环境的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名峰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88,129,共8页
"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离不开沿线良好的营商环境。从和谐价值观的角度审视,沿线的营商风险主要表现为一些国家社会秩序失范、社会关系脆弱、和谐社会环境缺失。优化沿线营商环境与中国和谐价值观的实践高度契合,因此,在和谐... "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离不开沿线良好的营商环境。从和谐价值观的角度审视,沿线的营商风险主要表现为一些国家社会秩序失范、社会关系脆弱、和谐社会环境缺失。优化沿线营商环境与中国和谐价值观的实践高度契合,因此,在和谐价值观统领下,应当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共治"机制,以沿线营商环境建设的软法和硬法为基础,以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和沿线经贸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构建为抓手,逐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营商环境优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和谐价值观 和谐营商环境 营商风险 环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与惩罚性赔偿制度--以自由价值观为分析中心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奇英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4-61,187,共8页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把法律的规范性和引领性结合起来。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民法的核心价值不谋而合。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演进史就是一部对自由价值孜孜以求的历史...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把法律的规范性和引领性结合起来。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民法的核心价值不谋而合。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演进史就是一部对自由价值孜孜以求的历史。尽管古代社会的惩罚性赔偿存在法律与宗教不分、公法与私法合一以及对贵族和宗教予以优位保护等缺陷,但各国大都将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严格限定于加害人的恶意侵权及贪利性侵权等具有严重主观恶性的侵权行为,推动了自由价值观萌芽,但与现代民法所追求的自由价值相比,管制的色彩极其浓厚。近现代社会,英美法系主要是通过追求效率来促进自由价值目标的实现,而大陆法系则主要通过对平等价值的维护来体现对自由价值的尊重,二者对自由价值观的追求"殊途同归"。惩罚性赔偿制度对自由的促进和保障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借助民法典编纂的契机对该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由价值观 惩罚性赔偿 民法典编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贸区融资租赁的立法创新 被引量:4
3
作者 钟瑞栋 刘经青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59,共12页
融资租赁是自贸区金融创新的重要工具。依循"理念革新"与"先行先试"并举的原则,自贸区形成了以《合同法》为核心的融资租赁立法体系的雏形。法律定位不明确引致的现有融资租赁立法与我国民法的"债物二分"... 融资租赁是自贸区金融创新的重要工具。依循"理念革新"与"先行先试"并举的原则,自贸区形成了以《合同法》为核心的融资租赁立法体系的雏形。法律定位不明确引致的现有融资租赁立法与我国民法的"债物二分"结构体系的扞格,导致自贸区立法创新方向不明确,而财产区分不明确、配套规则亟待完善、规范细则尚未出台,这些问题则进一步给交易安全和风险隔离留下隐患。自贸区融资租赁的立法创新,应当重塑以债权为核心的融资租赁立法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重构融资租赁业务配套保障机制,细化自贸区融资租赁业务规范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区 融资租赁 立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形式强制”规范的性质 被引量:3
4
作者 钟瑞栋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形式强制"规范就是要求某些法律行为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规范。关于"形式强制"规范的性质,学术界存在强制性规范说、任意性规范说和倡导性规范说三种不同观点。从解释论的角度来看,"要求法律行为具备法定形式... "形式强制"规范就是要求某些法律行为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规范。关于"形式强制"规范的性质,学术界存在强制性规范说、任意性规范说和倡导性规范说三种不同观点。从解释论的角度来看,"要求法律行为具备法定形式的规范"应当属于强制性规范,违反此类规范的法律行为,可能产生三种不同的法律后果。从立法论的角度看,应当将"法律行为具备法定形式的规范"设置为任意性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行为 形式强制 强制性规范 任意性规范 倡导性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完善 被引量:6
5
作者 钟瑞栋 杨静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6-74,共9页
编纂民法典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理当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奠基石和助推器。《民法总则》确立的绿色原则必须贯彻和体现于民法典各分编的具体制度和规范配置之中。因此,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制定,必须以绿色原... 编纂民法典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理当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奠基石和助推器。《民法总则》确立的绿色原则必须贯彻和体现于民法典各分编的具体制度和规范配置之中。因此,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制定,必须以绿色原则为指引,在厘清生态环境损害法律概念和明确环境侵权行为类型的基础上,细化多因一果环境侵权的责任划分与责任承担,确立生态环境侵权的惩罚性赔偿制度,通过制度创新和规范的合理配置实现侵权责任编的“绿色化”,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 绿色原则 生态损害赔偿 惩罚性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合约的私法挑战与应对思考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潺 杨辉旭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7-133,187,共8页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对代码自治领域的私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出了挑战。去中心化结构的不可追溯、不可修改、不可救济与自执行性,表面上是对法之权威的蔑视、对法之主权的挑衅,实则是以颠覆性的方式对法之信仰的坚持,对法之原则...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对代码自治领域的私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出了挑战。去中心化结构的不可追溯、不可修改、不可救济与自执行性,表面上是对法之权威的蔑视、对法之主权的挑衅,实则是以颠覆性的方式对法之信仰的坚持,对法之原则的恪守及对法之功能的维护。法应社会需求而生,私法对智能合约应当抱持开放与包容的态度,积极回应科技对传统法律思维的挑战,根据其物理与逻辑结构的分布特点,采用灵活与创新的应对策略将其纳入法域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合约 区块链 去中心化 私法 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次资本市场中新三板市场的法律制度供给与选择 被引量:8
7
作者 杨辉旭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0-157,共8页
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性是资本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功能的生态基础。从市场微观结构来看,投资者、融资方、监管方、市场交易制度、市场功能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必须从多元化的角度理解。新三板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层... 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性是资本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功能的生态基础。从市场微观结构来看,投资者、融资方、监管方、市场交易制度、市场功能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必须从多元化的角度理解。新三板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层,是以上各个方面对资本市场的有效补充。针对目前新三板市场依靠制度红利输血、流动性匮乏、融资能力不强等问题,新三板的制度设计,应从政策主导向诱导型制度变迁转变,选择有效的法律制度供给加强市场微观结构建设,使新三板市场进入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次资本市场 新三板市场 市场微观结构 制度变迁 法律制度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典的经验及当代启示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名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62,共10页
中国古代核心价值观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沉淀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并以立法思想、法律原则、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的方式融入历代法典之中,构成了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中华法系法典的灵与肉,为中华法系历代法典打上了古代核心价... 中国古代核心价值观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沉淀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并以立法思想、法律原则、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的方式融入历代法典之中,构成了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中华法系法典的灵与肉,为中华法系历代法典打上了古代核心价值观的烙印。古代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典的经验包括:核心价值观主导教育和官员选任考核奠定其入典的社会基础;儒学和律学兼通的人才成为核心价值观入典的保障;核心价值观具体德目与法典制度规范的融合;“律释合典”的编纂体例使古代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法典。这些历史经验从“社会基础、人才保障、德法兼容、立法体例”四个方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一道八德” 《唐律疏议》 法典编纂 法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法律价值冲突的整合——以“亲邻法”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名峰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5-106,共12页
宋代是开启中国近世社会变革和转型的时代。宋代"亲邻法"规则不断演进的过程,展现了社会变革带来的法的秩序价值与自由价值、效率价值、公平价值之间的冲突,以及中华"和合"文化、"情理法"一体的司法理念... 宋代是开启中国近世社会变革和转型的时代。宋代"亲邻法"规则不断演进的过程,展现了社会变革带来的法的秩序价值与自由价值、效率价值、公平价值之间的冲突,以及中华"和合"文化、"情理法"一体的司法理念对法的价值之间张力的调适和整合。宋代"亲邻法"规范的变迁既推进了田宅交易自由和效率,又维系了传统社会的家族伦理秩序,表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强大的聚合力。这一法律制度变迁蕴涵的法的价值理论、昭示的"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法律哲理,对变革中的当代中国具有史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社会 亲邻法 法的价值 冲突与整合 和合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