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磺胺甲噁唑(SMZ)和甲氧苄啶(TMP)在彭泽鲫组织中的残留消除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侯廷龙
张其中
付耀武
《生态科学》
CSCD
2017年第4期52-57,共6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了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Z)及其增效剂甲氧苄啶(Trimethoprim,TMP)在彭泽鲫体(Carassius auratus var.pengze)内的残留消除规律。在(18±1)℃水温条件下,将实验鱼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于多剂量混饲...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了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Z)及其增效剂甲氧苄啶(Trimethoprim,TMP)在彭泽鲫体(Carassius auratus var.pengze)内的残留消除规律。在(18±1)℃水温条件下,将实验鱼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于多剂量混饲和口灌给药,剂量为150 mg·kg-1SMZ和30 mg·kg^(-1) TMP,每天1次,连给10 d。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残留量,此法检测限为0.05μg·m L^(-1)。结果表明:在两种给药方式下,停药后第1天SMZ和TMP都在彭泽鲫各组织中达到峰值,SMZ在肌肉中最高,肾脏中最低,而TMP在肾脏中最高,血液中最低。混饲给药彭泽鲫各组织SMZ和TMP残留量都分别低于口灌给药各相应组织中的残留量,两种给药方式下SMZ残留的消除速度不同,混饲给药比口灌给药慢,前者需要24—25 d各组织中才检测不到SMZ残留,而后者仅需要22 d;与此相反,TMP残留的消除速度在两种给药方式中相似,即至各组织中检测不出TMP残留都需21 d。根据这些结果综合确定对彭泽鲫多次用SMZ+TMP后,休药期至少2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甲噁唑
甲氧苄啶
彭泽鲫
残留
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流速和饵料密度下食蚊鱼与唐鱼的摄食率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明中
姚达章
+3 位作者
林小涛
徐采
许忠能
孙军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5-730,共6页
研究通过比较外来入侵物种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和土著濒危物种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在不同流速和饵料密度条件下的摄食特点来评价两者对溪流环境的适应能力。实验共设5个流速梯度(0 bl/s,1.5 bl/s,3.5 bl/s,5.5 bl/s,7.5 bl...
研究通过比较外来入侵物种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和土著濒危物种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在不同流速和饵料密度条件下的摄食特点来评价两者对溪流环境的适应能力。实验共设5个流速梯度(0 bl/s,1.5 bl/s,3.5 bl/s,5.5 bl/s,7.5 bl/s)和3个饵料密度梯度(500 ind/L,1 500 ind/L,3 000 ind/L)。摄食一定时间后通过计数鱼体消化管内的丰年虫无节幼体个数来表示鱼的摄食率。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流速和不同饵料密度下,唐鱼摄食率的变化幅度都小于食蚊鱼。食蚊鱼的摄食率显著受到水流速度和饵料密度以及两者交互作用的影响,表现为随着水流速度的上升而极显著地降低,而随着饵料密度的上升而极显著地升高。而唐鱼摄食率则随水流速度的增大而显著下降,但其摄食率不受饵料密度及其与水流两者交互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鱼
食蚊鱼
摄食率
流速
饵料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沉积物硅藻提纯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娟
段昌兵
+1 位作者
唐红渠
姜仕军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3-768,共6页
传统的湖泊沉积物硅藻提纯方法存在周期较长、过筛会损失某些特定硅藻种类等问题,从而造成硅藻群落分析出现偏差。基于硅藻提纯的实验原理和传统沉积物硅藻提纯技术,选取广东三个典型水库的沉积物的五个不同样品,设置了三组优化实验,建...
传统的湖泊沉积物硅藻提纯方法存在周期较长、过筛会损失某些特定硅藻种类等问题,从而造成硅藻群落分析出现偏差。基于硅藻提纯的实验原理和传统沉积物硅藻提纯技术,选取广东三个典型水库的沉积物的五个不同样品,设置了三组优化实验,建立了一套适合水库沉积物硅藻的提纯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纯和富集水库沉积物中的硅藻,在简化实验操作的同时,明显缩短了提纯时间,并且更有利于其后硅藻壳体种属的鉴定,在水库沉积物硅藻群落分析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提纯
水库沉积物
古生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江牡蛎热休克蛋白70基因对三丁基锡的响应
4
作者
邵中宝
张其中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5-751,共7页
为研究TBT(Tributyltin,三丁基锡)在双壳贝类HSP70s(热休克蛋白70)分子的高表达响应,以近江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为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0、10-2、10-1、100、101、102、103ngL)的TBT对近江牡蛎处理不同时间(12...
为研究TBT(Tributyltin,三丁基锡)在双壳贝类HSP70s(热休克蛋白70)分子的高表达响应,以近江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为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0、10-2、10-1、100、101、102、103ngL)的TBT对近江牡蛎处理不同时间(12、24、48、96、192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3种器官(消化腺、外套膜和鳃)中HSP70和HSC70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0-1~102ngL的TBT能诱导近江牡蛎HSP70和HSC70基因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表达水平均为先升后降,在96 h达到峰值;103ngL的TBT也能诱导近江牡蛎HSP70和HSC70基因显著高表达(P〈0.05),但随着处理时间延长,mRNA表达出现抑制现象.能诱导HSP70和HSC70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P〈0.05)的TBT临界浓度均在10-2~10-1ngL范围内,可见2种基因对TBT的响应灵敏度高且相同,反应强度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3种器官对TBT的响应灵敏度也相同,但在消化腺和鳃中的响应强度都极显著(P〈0.01)高于外套膜.研究表明,近江牡蛎HSP70和HSC70基因对极低质量浓度的TBT就有高表达响应,可以作为TBT污染的早期预警指标;近江牡蛎较适宜的指示器官是消化腺和鳃,其次是外套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壳贝类
HSP70s
有机锡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磺胺甲噁唑(SMZ)和甲氧苄啶(TMP)在彭泽鲫组织中的残留消除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侯廷龙
张其中
付耀武
机构
暨南大学
水生
生物
研究所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2017年第4期52-57,共6页
基金
2015年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项目(粤海渔函[2015]288号)
文摘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了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Z)及其增效剂甲氧苄啶(Trimethoprim,TMP)在彭泽鲫体(Carassius auratus var.pengze)内的残留消除规律。在(18±1)℃水温条件下,将实验鱼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于多剂量混饲和口灌给药,剂量为150 mg·kg-1SMZ和30 mg·kg^(-1) TMP,每天1次,连给10 d。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残留量,此法检测限为0.05μg·m L^(-1)。结果表明:在两种给药方式下,停药后第1天SMZ和TMP都在彭泽鲫各组织中达到峰值,SMZ在肌肉中最高,肾脏中最低,而TMP在肾脏中最高,血液中最低。混饲给药彭泽鲫各组织SMZ和TMP残留量都分别低于口灌给药各相应组织中的残留量,两种给药方式下SMZ残留的消除速度不同,混饲给药比口灌给药慢,前者需要24—25 d各组织中才检测不到SMZ残留,而后者仅需要22 d;与此相反,TMP残留的消除速度在两种给药方式中相似,即至各组织中检测不出TMP残留都需21 d。根据这些结果综合确定对彭泽鲫多次用SMZ+TMP后,休药期至少22 d。
关键词
磺胺甲噁唑
甲氧苄啶
彭泽鲫
残留
消除
Keywords
sulfamethoxazole
trimethoprim
Carassius auratus var
pengze
residue
elimination
分类号
S948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流速和饵料密度下食蚊鱼与唐鱼的摄食率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明中
姚达章
林小涛
徐采
许忠能
孙军
机构
暨南大学
水生
生物
研究所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5-73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0555)
文摘
研究通过比较外来入侵物种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和土著濒危物种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在不同流速和饵料密度条件下的摄食特点来评价两者对溪流环境的适应能力。实验共设5个流速梯度(0 bl/s,1.5 bl/s,3.5 bl/s,5.5 bl/s,7.5 bl/s)和3个饵料密度梯度(500 ind/L,1 500 ind/L,3 000 ind/L)。摄食一定时间后通过计数鱼体消化管内的丰年虫无节幼体个数来表示鱼的摄食率。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流速和不同饵料密度下,唐鱼摄食率的变化幅度都小于食蚊鱼。食蚊鱼的摄食率显著受到水流速度和饵料密度以及两者交互作用的影响,表现为随着水流速度的上升而极显著地降低,而随着饵料密度的上升而极显著地升高。而唐鱼摄食率则随水流速度的增大而显著下降,但其摄食率不受饵料密度及其与水流两者交互作用的影响。
关键词
唐鱼
食蚊鱼
摄食率
流速
饵料密度
Keywords
Tanichthys albonubes
Gambusia affinis
feeding rate
Velocity
Food densit
分类号
S96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沉积物硅藻提纯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娟
段昌兵
唐红渠
姜仕军
机构
暨南大学
水生
生物
研究所
/
水体
富营养化
与赤潮
防治
广东
普通高校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3-768,共6页
基金
NSFC-云南联合基金<抚仙湖浮游甲壳动物的碳源及其演变>(U1033602)
广东省高校高层次人才项目<东南亚季风千年演化对湖光岩玛珥湖生态环境的影响>(50524004)
文摘
传统的湖泊沉积物硅藻提纯方法存在周期较长、过筛会损失某些特定硅藻种类等问题,从而造成硅藻群落分析出现偏差。基于硅藻提纯的实验原理和传统沉积物硅藻提纯技术,选取广东三个典型水库的沉积物的五个不同样品,设置了三组优化实验,建立了一套适合水库沉积物硅藻的提纯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纯和富集水库沉积物中的硅藻,在简化实验操作的同时,明显缩短了提纯时间,并且更有利于其后硅藻壳体种属的鉴定,在水库沉积物硅藻群落分析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硅藻提纯
水库沉积物
古生态分析
Keywords
diatom concentration
reservoir sediments
paleoecology
分类号
Q913.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江牡蛎热休克蛋白70基因对三丁基锡的响应
4
作者
邵中宝
张其中
机构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防治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5-75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474
41476100)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1612111
21613105)
文摘
为研究TBT(Tributyltin,三丁基锡)在双壳贝类HSP70s(热休克蛋白70)分子的高表达响应,以近江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为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0、10-2、10-1、100、101、102、103ngL)的TBT对近江牡蛎处理不同时间(12、24、48、96、192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3种器官(消化腺、外套膜和鳃)中HSP70和HSC70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0-1~102ngL的TBT能诱导近江牡蛎HSP70和HSC70基因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表达水平均为先升后降,在96 h达到峰值;103ngL的TBT也能诱导近江牡蛎HSP70和HSC70基因显著高表达(P〈0.05),但随着处理时间延长,mRNA表达出现抑制现象.能诱导HSP70和HSC70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P〈0.05)的TBT临界浓度均在10-2~10-1ngL范围内,可见2种基因对TBT的响应灵敏度高且相同,反应强度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3种器官对TBT的响应灵敏度也相同,但在消化腺和鳃中的响应强度都极显著(P〈0.01)高于外套膜.研究表明,近江牡蛎HSP70和HSC70基因对极低质量浓度的TBT就有高表达响应,可以作为TBT污染的早期预警指标;近江牡蛎较适宜的指示器官是消化腺和鳃,其次是外套膜.
关键词
双壳贝类
HSP70s
有机锡
实时荧光定量PCR
Keywords
bivalves
HSP70s
organtions
fluorescent real-time PCR
分类号
X50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磺胺甲噁唑(SMZ)和甲氧苄啶(TMP)在彭泽鲫组织中的残留消除研究
侯廷龙
张其中
付耀武
《生态科学》
CSCD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流速和饵料密度下食蚊鱼与唐鱼的摄食率比较
刘明中
姚达章
林小涛
徐采
许忠能
孙军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沉积物硅藻提纯方法的优化
刘娟
段昌兵
唐红渠
姜仕军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近江牡蛎热休克蛋白70基因对三丁基锡的响应
邵中宝
张其中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