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文学“三态论”
1
作者 林玮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7-133,160,共7页
随着比较文学在"后学"时代的形态演变,传统学理已无力阐说与包纳比较文学的新现象。通过建构"三态论",即将比较文学划分为实践比较文学、学理比较文学与他化比较文学三个形态,使比较文学的传统与新生共象得到系统... 随着比较文学在"后学"时代的形态演变,传统学理已无力阐说与包纳比较文学的新现象。通过建构"三态论",即将比较文学划分为实践比较文学、学理比较文学与他化比较文学三个形态,使比较文学的传统与新生共象得到系统的阐释。三态论不仅重估了常常被忽视的实践比较文学的价值,而且接纳了他化比较文学,使比较文学界长期以"一态"去统称事实上"三态"所带来的误指与纷争得到合理化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比较文学 学理比较文学 他化比较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学视阈下拟话本小说善恶报应叙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宗红 蒲日材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1-195,共5页
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盛行,拟话本小说亦受浸染。从实学角度审视话本小说中的诸多善恶报应故事,亦可发现其中的实学精神。一方面是善恶观念的变化及善恶报应的温情化体现出来的性一元论的"实性观";另一方面是对"实德"... 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盛行,拟话本小说亦受浸染。从实学角度审视话本小说中的诸多善恶报应故事,亦可发现其中的实学精神。一方面是善恶观念的变化及善恶报应的温情化体现出来的性一元论的"实性观";另一方面是对"实德"、"实修"的看重,尤其倡导实行与实功,倡导有益于世。话本小说家热衷于将鬼神、附体、梦境、入冥等神秘现象与善恶报应相结合,是"发愤"的自救使然,也是经世、救世使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学 拟话本小说 善恶报应 救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神话学解读 被引量:7
3
作者 林玮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3-187,共5页
"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是中西方文化品格的一组重要概述。但长期以来,对这一组文化品格的形成,缺乏"发生学"的研究。透过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叙事,可以发现,中国神话饱含着"乐感文化"的因子... "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是中西方文化品格的一组重要概述。但长期以来,对这一组文化品格的形成,缺乏"发生学"的研究。透过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叙事,可以发现,中国神话饱含着"乐感文化"的因子,而希腊神话则演绎着"罪感文化"的主题。"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因子滋生于人与自然抗争的集体体验,其深层成因,可以追溯至中希两族的地理母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乐感文化 罪感文化 文化品格 张力对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言二拍》的生态伦理观念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宗红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204-208,213,共6页
三言二拍继承了先秦神话、魏晋六朝志怪及唐传奇的生态题材和生态精神。因其商业性与通俗性特征,小说的生态题材充满了浓郁的生态伦理观念。这些观念主要以教化的形式出现,涉及到生态良心、生态正义、生态义务等诸多方面。重新体认三言... 三言二拍继承了先秦神话、魏晋六朝志怪及唐传奇的生态题材和生态精神。因其商业性与通俗性特征,小说的生态题材充满了浓郁的生态伦理观念。这些观念主要以教化的形式出现,涉及到生态良心、生态正义、生态义务等诸多方面。重新体认三言二拍的生态伦理观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言二拍》 生态伦理 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话变形的式样及其发生的原理 被引量:1
5
作者 林玮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85-90,共6页
变形是神话最核心的本质。神话研究大家如谢林、卡西尔等对神话变形的研究作出重要的贡献。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外神话学界还没有对神话的变形式样作系统化研究。在吸取了中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图腾式变形、情感式变形、想象式变... 变形是神话最核心的本质。神话研究大家如谢林、卡西尔等对神话变形的研究作出重要的贡献。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外神话学界还没有对神话的变形式样作系统化研究。在吸取了中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图腾式变形、情感式变形、想象式变形、梦幻式变形和进化式变形"五式"概述、归纳了纷繁复杂的神话变形现象,并对这"五式"变形发生的原理作理式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变形 卡西尔 生命一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