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李登 向军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9-381,共3页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单克隆抗体 肿瘤 抗体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技术研究进展(2):小分子抗体及功能复合化抗体 被引量:1
2
作者 向军俭 童吉宇 王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6-563,共8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工程小分子抗体以及纳米抗体由于其分子质量小、结构简单、异源性低、组织穿透能力强及易于大量生产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其与毒素、酶、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融合可产生功能复合化抗体——抗...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工程小分子抗体以及纳米抗体由于其分子质量小、结构简单、异源性低、组织穿透能力强及易于大量生产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其与毒素、酶、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融合可产生功能复合化抗体——抗体融合蛋白,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主要就小分子抗体、功能复合化抗体以及纳米抗体近几年的发展与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抗体 抗体融合蛋白 功能复合化抗体 纳米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技术研究进展(1):人源抗体技术 被引量:5
3
作者 向军俭 童吉宇 王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4-530,共7页
100年来,抗体的发现为人类疾病诊断、治疗和有害物质的分析检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1975年发明了单克隆抗体技术以及1986年发明基因工程抗体技术,为研制特异性高、大量均一并大量生产抗体成为了现实,也使嵌合抗体、全人源抗体造福... 100年来,抗体的发现为人类疾病诊断、治疗和有害物质的分析检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1975年发明了单克隆抗体技术以及1986年发明基因工程抗体技术,为研制特异性高、大量均一并大量生产抗体成为了现实,也使嵌合抗体、全人源抗体造福人类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为了克服鼠源性单抗可诱发人抗鼠抗体(HA-MA),通过嵌合抗体、改构抗体、小分子抗体等技术和改良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已成为抗体技术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就抗体人源化及抗体分子小型化,抗体功能复合化两个部分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人源化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 抗体库技术 小分子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镉离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8
4
作者 唐勇 向军俭 +2 位作者 罗辉武 邓宁 王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50-353,共4页
重金属离子镉与螯合剂IEDTA螯合后再与载体蛋白KLH偶联获得完全抗原(Cd-IEDTA-KLH),以该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杂交瘤获得了稳定分泌抗Cd-ITCBA抗体的细胞株1F6。以该细胞株免疫小鼠腹腔,获得抗Cd-ITCBA的腹水型单克隆抗体,效价为... 重金属离子镉与螯合剂IEDTA螯合后再与载体蛋白KLH偶联获得完全抗原(Cd-IEDTA-KLH),以该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杂交瘤获得了稳定分泌抗Cd-ITCBA抗体的细胞株1F6。以该细胞株免疫小鼠腹腔,获得抗Cd-ITCBA的腹水型单克隆抗体,效价为1:51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艳梅 钟辉 向军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306-311,共6页
重金属免疫学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检测技术,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快速、携带方便、费用低等优点,可用于现场快速检测。本文概述近年来重金属免疫学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类方法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重金属 单克隆抗体免疫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反应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赤潮藻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异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向军俭 凌钦婕 +5 位作者 吕颂辉 邓宁 朱小兵 唐勇 杨红宇 谢隆初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0-704,共5页
为了建立4种赤潮藻(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海洋褐胞藻(Chattonella marina )、卵圆褐胞藻(Chattonella ovata)、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分别用 4种赤潮藻免疫Balb/C小鼠,制备针对4种不同赤... 为了建立4种赤潮藻(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海洋褐胞藻(Chattonella marina )、卵圆褐胞藻(Chattonella ovata)、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分别用 4种赤潮藻免疫Balb/C小鼠,制备针对4种不同赤潮藻的抗血清,间接ELISA检测其亲和性和特异 性.结果显示,4种赤潮藻的抗血清对各自藻体均有良好的亲和力和特异性,交叉反应结果显示, 抗血清与同种藻之间有较强的反应而异种赤潮藻之间交又反应较弱.表明单种藻免疫获得的小鼠 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地与相应赤潮藻作用,可用于赤潮藻的免疫学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藻 多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重组人bFGF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克隆及单链抗体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宏 陈丹 +5 位作者 邓宁 向军俭 靳英杰 黄红亮 唐勇 杨红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50-1153,共4页
目的:从分泌抗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单克隆抗体(mAb)杂交瘤细胞株B2F3中克隆抗体可变区(V)基因,构建bFGF单链抗体(scFv),并进行可溶性表达。方法:从分泌bFGF mAb杂交瘤细胞株B2F3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抗体重链可变... 目的:从分泌抗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单克隆抗体(mAb)杂交瘤细胞株B2F3中克隆抗体可变区(V)基因,构建bFGF单链抗体(scFv),并进行可溶性表达。方法:从分泌bFGF mAb杂交瘤细胞株B2F3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抗体重链可变区基因(VH)和轻链的可变区基因(VL);再通过重叠延伸拼接(SOE)PCR方法,在VH和VL基因之间引入linker(Gly4Ser)3,构建bFGFscFv。将测序正确的scFv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CANTAB5E中,选择非抑制型菌株E.coli HB2151进行可溶性表达;经SDS-PAGE检测抗体表达水平,ELISA鉴定其抗原结合活性。结果:测序分析结果显示,VH基因序列全长375碱基对,编码125个氨基酸,VL基因序列全长399碱基对,编码133个氨基酸,二者均符合小鼠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基因特征,含有4个框架区(FR)、3个抗原互补决定区(CDR)及抗体特征性的2个半胱氨酸残基;构建的scFv全长789碱基对,编码263个氨基酸,连接结构为VH-linker-VL。SDS-PAGE分析表明scFv基因在大肠杆菌为可溶性表达,表达产物主要位于周质腔中,表达产物的Mr为27000,与理论预期值相符;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原核表达的scFv具有与bFGF特异性结合的活性。结论:成功地克隆bFGF mAb可变区基因,并构建表达bFGF scFv,为下一步研究bFGF抗体人源化改造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GF 单克隆抗体 可变区基因 单链抗体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西林代谢物氨基脲免疫吸附生物条码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唐勇 王五洲 +3 位作者 向军俭 王宏 邓宁 杨红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74-277,共4页
制备复合物抗氨基脲衍生物(CPSEM)单抗-胶体金-单链硫醇化DNA(anti-CPSEM-Au-ssSHDNA),建立氨基脲(SEM)的新型高灵敏度的免疫吸附生物条码检测方法。制备腹水型抗CPSEM单抗,饱和硫酸铵法纯化,然后将其偶联到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的20nm... 制备复合物抗氨基脲衍生物(CPSEM)单抗-胶体金-单链硫醇化DNA(anti-CPSEM-Au-ssSHDNA),建立氨基脲(SEM)的新型高灵敏度的免疫吸附生物条码检测方法。制备腹水型抗CPSEM单抗,饱和硫酸铵法纯化,然后将其偶联到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的20nm胶体金纳米颗粒表面,制备二者的偶联物,再在单抗-纳米金偶联产物的基础上连接硫醇化DNA,结合竞争ELISA原理和PCR技术将ELISA中的酶信号转化为可扩增的DNA信号,建立新型的免疫吸附生物条码检测方法。本研究制备出抗CPSEM单抗-纳米金-单链硫醇化DNA复合物,初步建立的检测SEM的免疫吸附生物条码检测法灵敏度为8p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西林 氨基脲 胶体金 单链硫醇化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土霉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分析
9
作者 向军俭 陈越 +4 位作者 唐勇 杨金蓉 杨红宇 王宏 黄红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54-1156,共3页
目的:制备抗土霉素(OTC)的单克隆抗体(mAb),对其特异性和竞争ELISA的实用性进行分析。方法:通过碳二亚胺法和羰基二咪唑法分别将OTC与载体蛋白(BSA、OVA)偶联制备免疫原和检测抗原,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Ab,鉴定mAb的特异性并用于竞争ELISA... 目的:制备抗土霉素(OTC)的单克隆抗体(mAb),对其特异性和竞争ELISA的实用性进行分析。方法:通过碳二亚胺法和羰基二咪唑法分别将OTC与载体蛋白(BSA、OVA)偶联制备免疫原和检测抗原,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Ab,鉴定mAb的特异性并用于竞争ELISA效果分析。结果:获得1株能稳定分泌抗OTC的mAb杂交瘤细胞株,mAb腹水的ELISA效价为3×104,土霉素竞争ELISA检测下限为1mg/L。结论:抗OTC的mAb具有抗原结合特异性,可用于OTC竞争ELISA免疫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霉素 单克隆抗体 竞争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PD-L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沛然 黄建芳 +3 位作者 王敏珍 廖伟聪 郝代玲 向军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9-883,共5页
目的:获得能应用于临床诊断以及阻断PD-L1与PD-1结合的抗人PD-L1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重组表达的人PD-L1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获得稳定分泌抗人PD-L1单抗的阳性细胞株,ELISA方法鉴定抗体的特异性、亲和力、亚型... 目的:获得能应用于临床诊断以及阻断PD-L1与PD-1结合的抗人PD-L1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重组表达的人PD-L1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获得稳定分泌抗人PD-L1单抗的阳性细胞株,ELISA方法鉴定抗体的特异性、亲和力、亚型等方面特性;免疫印迹、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对肿瘤细胞进行检测;肿瘤杀伤实验验证抗体阻断活性。结果:共获得2株抗人PD-L1单抗,抗体效价分别为1∶2.56×10~6和1∶3×10~5,亲和力分别为1.5×10~9L/mol和2.5×10~8L/mol,均与PD-L2蛋白无交叉反应。免疫印迹、间接免疫荧光证实抗体有诊断作用。杀伤实验显示抗体有阻断作用。结论:共获得两株稳定分泌高效价、高特异性的抗人PD-L1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能作为诊断抗体应用于肿瘤表型检测和预后有效性的评估。抗体的阻断功能可应用于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L1 单克隆抗体 流式细胞术 CIK细胞 肿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2人源化单抗E12及其联合顺铂/紫杉醇体外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宇 黄建芳 +2 位作者 徐萌 王宏 向军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87-1194,共8页
目的:研究人源化FGF2单抗体E12体外联合化疗药物抑制乳腺癌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分析人源化FGF2单抗可变区人源氨基酸序列比率;SDS-PAGE和HPLC检测单抗纯度;ELISA测定单抗效价;BSA法检测单抗浓度;CCK-8法检测单抗联合化疗药物对乳... 目的:研究人源化FGF2单抗体E12体外联合化疗药物抑制乳腺癌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分析人源化FGF2单抗可变区人源氨基酸序列比率;SDS-PAGE和HPLC检测单抗纯度;ELISA测定单抗效价;BSA法检测单抗浓度;CCK-8法检测单抗联合化疗药物对乳腺癌肿瘤细胞株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FGF2单抗联合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细胞株的促凋亡作用;使用Discovery Studio 4.5软件对单抗的表位进行分析。结果:单抗可变区人源氨基酸序列比率重链为98.89%,轻链为100.00%;单抗纯度为99.02%;单抗ELISA效价为1/243 000;单抗浓度为8.74 mg/ml;CCK-8结果表明顺铂为10、5、2.5、0.625μg/ml时,单抗+顺铂组比顺铂组对MCF-7细胞抑制率提高了14.5%、10.4%、1.5%、0.5%;对MDAMB453细胞抑制率提高了15.5%、14.8%、13.0%、6.8%,紫杉醇为1.0、0.1、0.01μg/ml时,单抗+紫杉醇组比紫杉醇组对MCF-7细胞抑制率提高了14.5%、11.1%、9.3%,紫杉醇为0.1、0.01、0.001μg/ml时,单抗+紫杉醇组比紫杉醇组对MDAMB453细胞的抑制率提高了18.6%、19.9%、6.8%;流式结果表明,单抗、紫杉醇及单抗+紫杉醇组的MCF-7细胞在Annexin V/PI双阳性区所占比例提高了6.13%、7.36%和12.83%,同理MDA-MB453细胞所占比例提高了4.86%、7.1%和14.1%,单抗、顺铂及单抗+顺铂组MCF-7细胞在Annexin V/PI双阳性区所占比例提高了6.39%、9.46%和17.76%,同理MDA-MB453细胞所占比例提高了5.38%、9.06%和19.39%;表位分析结果表明FGF2单抗有效封闭FGF2与受体结合的部分位点。结论:FGF2人源单抗E12人源化程度较高;FGF2人源化单抗联合化疗药物相对单药组可较明显地提高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以及促细胞凋亡作用;本研究为FGF2抗体药物研发提供了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E12 MCF-7 MDA-MB453 顺铂 紫杉醇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PD-L1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伟聪 黄建芳 +3 位作者 向军俭 冯沛然 何亚运 张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7-710,共4页
目的:研制用于肿瘤临床诊断的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抗人PD-L1单克隆抗体。方法:用重组人PD-L1胞外段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和间接ELISA筛选,鉴定获得可稳定分泌抗人PD-L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SDS-PAGE、间... 目的:研制用于肿瘤临床诊断的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抗人PD-L1单克隆抗体。方法:用重组人PD-L1胞外段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和间接ELISA筛选,鉴定获得可稳定分泌抗人PD-L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SDS-PAGE、间接ELISA等方法鉴定其亲和力、效价、纯度及亚型;用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细胞(OV2008、C13等);用免疫组化(ICH)检测膀胱癌、黑色素瘤肿瘤组织芯片病理组织的PD-L1表达水平。结果:共获得4株单克隆抗体,其中Ab3亲和力高、特异性强,其效价和亲和常数分别为4. 1 ng/ml、7. 85×10~9M^(-1),与PD-L2无交叉反应,可识别肿瘤细胞中的天然PD-L1; ICH结果表明,Ab3抗体能特异性检测出膀胱癌和黑色素瘤组织中PD-L1表达水平的高、中、低。结论:获得一株可分泌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抗人PD-L1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可用于膀胱癌和黑色素瘤组织的PD-L1表达水平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PD-L1 WESTERN BLOT 免疫组化 肿瘤分子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铬离子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法的建立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茜 唐勇 +2 位作者 向军俭 邹军辉 翟一凡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7-402,共6页
建立了水样中铬离子(Cr3+)检测的免疫试纸条检测方法。将自制的抗Cr3+-EDTA单克隆抗体标记于金颗粒后,包被于玻璃纤维上,将Cr3+-EDTA-BSA抗原和羊抗鼠IgG二抗分别结合于硝酸纤维膜上作为检测线(T线)和质控线(C线),组装试纸条。该试纸条... 建立了水样中铬离子(Cr3+)检测的免疫试纸条检测方法。将自制的抗Cr3+-EDTA单克隆抗体标记于金颗粒后,包被于玻璃纤维上,将Cr3+-EDTA-BSA抗原和羊抗鼠IgG二抗分别结合于硝酸纤维膜上作为检测线(T线)和质控线(C线),组装试纸条。该试纸条可检测经亚硫酸氢钠还原为Cr3+的Cr6+,检出限为50μg/L;与10种重金属进行交叉实验验证,除与1 000μg/L的Fe3+有微弱交叉外,与其他重金属均无交叉反应;比较试纸条与仪器法ICP检测加标水样,两种方法的结果呈正相关。该试纸条可在3~5 min内肉眼观察结果,适用于现场检测,满足水样或土壤中重金属铬残留的监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离子 胶体金 免疫层析法 水样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磁珠富集技术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闻一鸣 徐金亭 向军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8-92,共5页
免疫磁珠富集技术,是以磁性微球作为固相表面,结合免疫学方法建立起的一门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样品富集手段。具有磁性的微颗粒通过结合特定抗体,在液相中能特异性地与相应抗原结合,依靠磁场的作用力快速地使所需样品量得到大大的浓... 免疫磁珠富集技术,是以磁性微球作为固相表面,结合免疫学方法建立起的一门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样品富集手段。具有磁性的微颗粒通过结合特定抗体,在液相中能特异性地与相应抗原结合,依靠磁场的作用力快速地使所需样品量得到大大的浓缩。由于免疫磁珠富集法具有快速及特异性强的特点,在_一十余年的发展中,已广泛应用于分离及浓缩特定细胞、微生物、蛋白质和核酸片段等肉眼难以观察或样品中含量不高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珠富集 磁性微球 免疫学方法 核酸片段 样品 微颗粒 富集法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克多巴胺荧光胶乳颗粒免疫层析检测法的建立 被引量:16
15
作者 崔浩 陈耀强 +3 位作者 唐勇 向军俭 徐霞玲 颜露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64-768,共5页
基于免疫竞争层析法原理,建立了莱克多巴胺(RAC)的荧光胶乳颗粒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技术,用于猪肉组织中莱克多巴胺残留的检测。应用自制的抗RAC单抗,标记胶乳荧光颗粒,将标记好的复合物喷涂于结合垫上。羊抗鼠IgG与人工合成的RAC-BSA检测... 基于免疫竞争层析法原理,建立了莱克多巴胺(RAC)的荧光胶乳颗粒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技术,用于猪肉组织中莱克多巴胺残留的检测。应用自制的抗RAC单抗,标记胶乳荧光颗粒,将标记好的复合物喷涂于结合垫上。羊抗鼠IgG与人工合成的RAC-BSA检测抗原包被在NC膜表面,分别作为质控线(C线)与检测线(T线)。检测过程中RAC-BSA与待测样品中RAC竞争结合有限的胶乳荧光颗粒标记的抗RAC单抗,样品中的RAC越多则其结合的荧光抗体越多,结合到T线的荧光抗体越少,则T线的紫外荧光强度越低,因此荧光强度可直观显示检测的半定量结果。该试纸条检测猪肉组织的最低检出限为0.5μg/L,且与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等类似物无交叉反应。所建立的方法操作便捷、稳定可靠、灵敏度高,可用于猪肉组织中莱克多巴胺残留的现场检测和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克多巴胺 胶乳荧光颗粒 免疫层析(ICA) 猪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肉中1-氨基乙内酰脲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 被引量:8
16
作者 徐霞玲 向军俭 +3 位作者 唐勇 陈耀强 王五洲 杨红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80-685,共6页
基于免疫竞争胶体金免疫层析原理,研制了检测食用肉中呋喃妥因代谢物1-氨基乙内酰脲(AHD)的免疫试纸条。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抗1-氨基乙内酰脲的衍生物(CPAHD)的单克隆抗体并喷于玻璃纤维上,CPAHD-BSA(Bovine serum alb... 基于免疫竞争胶体金免疫层析原理,研制了检测食用肉中呋喃妥因代谢物1-氨基乙内酰脲(AHD)的免疫试纸条。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抗1-氨基乙内酰脲的衍生物(CPAHD)的单克隆抗体并喷于玻璃纤维上,CPAHD-BSA(Bovine serum albumin)抗原和羊抗鼠IgG分别结合于硝酸纤维膜上,依次将样品垫、胶体金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纸组装切割成AHD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在5 min内肉眼观察结果,该试纸条对AHD的最低检测限为2.33μg/L,除与呋喃妥因有弱交叉反应外,与其他同类物均无交叉反应,用该试纸条和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检测猪肉中添加的AHD,结果呈现很好的相关性。该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快速,无需特殊仪器设备,可作为呋喃妥因残留批量检测的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妥因 1-氨基乙内酰脲 胶体金免疫层析(ICA) 猪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次要过敏原肌质钙结合蛋白的质谱鉴定及免疫交叉反应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彩霞 黄建芳 +3 位作者 向军俭 孙一帆 吕思 郭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1-814,共4页
目的:质谱鉴定凡纳滨对虾相对分子质量(Mr)为21 000的次要过敏原组分肌质钙结合蛋白(SCP),分析它与其他虾、蟹等甲壳类过敏原的免疫交叉反应,以阐明SCP可作为甲壳类食物过敏原检测、检验及脱敏的标准过敏原物质。方法:运用MALDI-TOF/TOF... 目的:质谱鉴定凡纳滨对虾相对分子质量(Mr)为21 000的次要过敏原组分肌质钙结合蛋白(SCP),分析它与其他虾、蟹等甲壳类过敏原的免疫交叉反应,以阐明SCP可作为甲壳类食物过敏原检测、检验及脱敏的标准过敏原物质。方法:运用MALDI-TOF/TOF-MS鉴定凡纳滨对虾Mr为21000的过敏原组分,利用软件BLAST、ClustalW分析甲壳类食物中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同时用纯化的21 000过敏原免疫小鼠制备其特异性多克隆抗体,通过该抗体与其他8种甲壳类食物蛋白粗提液的Western blot法结果分析该过敏原的免疫交叉反应。结果:质谱鉴定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21 000过敏原为肌质钙结合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其与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克氏原螯虾、细趾小龙虾、褐虾的SCP序列一致性为81%~1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针对SCP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与凡纳滨对虾、刀额新对虾、斑节对虾、口虾蛄、罗氏沼虾、克氏原螯虾、远海梭子蟹、锈斑鲟、中华绒螯蟹粗提液在SCP对应的21 000左右处均有反应条带。结论:凡纳滨对虾Mr为21 000的次要过敏原为肌质钙结合蛋白,其氨基酸序列与多种甲壳类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以及较强的免疫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过敏原 质谱分析 肌质钙离子结合蛋白 甲壳类 免疫交叉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过敏C57/BL6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建芳 王彩霞 +2 位作者 向军俭 郭洁 吕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58-361,共4页
目的:建立C57/BL6小鼠虾过敏动物模型及其腹腔肥大细胞过敏模型。方法:运用虾蛋白粗提液免疫致敏C57/BL6小鼠,采用Western Blot鉴定致敏小鼠血清中特异性lgE和lgG1抗体;收集小鼠腹腔致敏肥大细胞(PMC),运用虾不同的过敏原组分诱导PMC体... 目的:建立C57/BL6小鼠虾过敏动物模型及其腹腔肥大细胞过敏模型。方法:运用虾蛋白粗提液免疫致敏C57/BL6小鼠,采用Western Blot鉴定致敏小鼠血清中特异性lgE和lgG1抗体;收集小鼠腹腔致敏肥大细胞(PMC),运用虾不同的过敏原组分诱导PMC体外定向释放组胺,HPLC和荧光酶标仪法检测组胺释放水平。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致敏小鼠血清IgE和IgG1与相对分子量为36ku的原肌球蛋白反应率分别为57.1%和74.1%,与80ku过敏原的反应率均为42.9%,与21ku过敏原的反应率分别为42.9%和28.6%。HPLC和荧光酶标仪法检测PMC定向释放组胺的结果无显著差异,36ku的原肌球蛋白定向诱导组胺的释放率最高,分别为18.52%和21.59%,80ku和21ku蛋白次之,表明36ku的原肌球蛋白是C57/BL6小鼠的主要虾过敏原,21ku和80ku蛋白是次要过敏原,这与人类虾过敏的状况相一致。结论:C57/BL6小鼠是一种有效的虾过敏动物模型,其腹腔肥大细胞是一种可行的检测和评价食物过敏原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原 虾过敏 动物模型 细胞模型 组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红Ⅰ、Ⅲ和对位红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13
19
作者 唐勇 琚春梅 +1 位作者 魏钟杰 向军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23-525,共3页
以4-氨基苯甲酸重氮化后与2-萘酚反应,合成苏丹红Ⅰ号的衍生物(CSD Ⅰ),以活性脂法将CSD Ⅰ与蛋白载体偶联,制备CSD Ⅰ-BSA免疫抗原与CSD Ⅰ-OVA检测抗原。以CSD Ⅰ-BSA免疫Balb/c小鼠,适当免疫后取脾细胞与SP2/0融合,筛得抗CSD Ⅰ的单... 以4-氨基苯甲酸重氮化后与2-萘酚反应,合成苏丹红Ⅰ号的衍生物(CSD Ⅰ),以活性脂法将CSD Ⅰ与蛋白载体偶联,制备CSD Ⅰ-BSA免疫抗原与CSD Ⅰ-OVA检测抗原。以CSD Ⅰ-BSA免疫Balb/c小鼠,适当免疫后取脾细胞与SP2/0融合,筛得抗CSD Ⅰ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5H3。以该细胞株生产抗体与CSD Ⅰ-OVA建立CSD Ⅰ的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对苏丹红Ⅰ、Ⅲ和对位红的灵敏度约为0.1ng/ml,IC50分别为1.03、1.13、0.89ng/ml,与其他染料交叉反应率低。该ELISA检测方法灵敏、特异,可用于苏丹红Ⅰ、Ⅲ和对位红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红 抗体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EGFL6在HEK293细胞中的瞬时表达 被引量:4
20
作者 亢中奎 张晋霞 +4 位作者 姜浩武 王宏 宋其芳 黄建芳 邓宁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0-176,共7页
旨在通过构建EGFL6的真核表达载体,在HEK293T细胞中进行表达,并利用HEK293T细胞表达的EGFL6条件培养基,探讨EGFL6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和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PCR方法亚克隆得到的EGFL6基因片段及EGFP基因片段,用重叠PCR... 旨在通过构建EGFL6的真核表达载体,在HEK293T细胞中进行表达,并利用HEK293T细胞表达的EGFL6条件培养基,探讨EGFL6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和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PCR方法亚克隆得到的EGFL6基因片段及EGFP基因片段,用重叠PCR方法构建成EGFP-EGFL6融合基因片段,并分别将测序正确的EGFP-EGFL6融合基因片段及EGFP基因片段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AAV中。表达载体质粒去内毒素纯化后,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表达,荧光定位分析和Western blot检测EGFL6的表达。CCK-8试验分析含EGFP-EGFL6融合蛋白的HEK293T条件培养基对A375细胞和SKOV3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酶切鉴定pAAV-EGFP-EGFL6和pAAV-EGFP两个重组表达载体均构建成功;EGFP荧光定位及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EGFP-EGFL6在HEK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增殖抑制试验结果显示EGFL6促进了A375和SKOV3细胞的增殖,对肿瘤细胞的促增殖率分别达到(37.79±14.05)%和(30.53±6.31)%。成功地将EGFP应用于EGFL6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结果表明人EGFL6促进了A375和SKOV3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L6 瞬时表达 HEK293T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