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状阳极氧化铝模板的表面氧化应力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乐松 章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90-1693,1698,共5页
通过对高纯铝片预制铝管分别进行"外表面阳极氧化"(外氧化)和"内表面阳极氧化"(内氧化)制备了管状多孔氧化铝模板(AAO),考察了氧化过程中Al/Al2O3界面的应力影响。实验直观表明,"外氧化"过程中Al/Al2O3... 通过对高纯铝片预制铝管分别进行"外表面阳极氧化"(外氧化)和"内表面阳极氧化"(内氧化)制备了管状多孔氧化铝模板(AAO),考察了氧化过程中Al/Al2O3界面的应力影响。实验直观表明,"外氧化"过程中Al/Al2O3界面产生拉伸应力易导致管状模板产生轴向裂纹;而"内氧化"过程中Al/Al2O3界面产生压缩应力使管状模板更加紧密而不易破裂。研究结果表明,Al/Al2O3界面上拉伸应力的有效释放是获得无裂纹管状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关键。最后,利用管状氧化铝模板制备了放射状Cu纳米线阵列,并对其在膜渗透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氧化铝 管状模板 微孔材料 纳米线 滤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法制备硒化银薄膜及其磁电阻效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汉明 乐松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92-2896,共5页
采用磁控溅射后退火的方式成功制备了硒化银薄膜,膜厚约为310 nm。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表明所制备薄膜为单相正交结构,伴随择优取向;比较不同退火温度的效果后发现300℃退火后的薄膜样品结晶最好。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300... 采用磁控溅射后退火的方式成功制备了硒化银薄膜,膜厚约为310 nm。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表明所制备薄膜为单相正交结构,伴随择优取向;比较不同退火温度的效果后发现300℃退火后的薄膜样品结晶最好。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300℃退火后样品均匀致密,元素组分接近原始比例,是较为适宜的退火温度。低温磁电阻测试显示薄膜样品具有明显的正磁电阻效应,90 K附近达到最大磁电阻值7.3%。霍尔系数测量得到薄膜样品室温载流子浓度与霍尔迁移率分别为2.2×1019cm-3与221 cm2·V-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化银 磁电阻效应 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对低温烧结压电陶瓷PMNNS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伟业 刘彭义 +1 位作者 林彩平 常鹏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145,共5页
在烧结温度为1020℃下,采用固相二步合成法制备了Pb(Ni1/3Nb2/3)0.05(Mn1/3Nb2/3)0.04(Mn1/3Sb2/3)0.01(Zr1/2Ti1/2)0.9O3(PMNNS)压电陶瓷,研究了加入不同掺杂量的SiO2对陶瓷的结构与机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SiO2可以明显地降低... 在烧结温度为1020℃下,采用固相二步合成法制备了Pb(Ni1/3Nb2/3)0.05(Mn1/3Nb2/3)0.04(Mn1/3Sb2/3)0.01(Zr1/2Ti1/2)0.9O3(PMNNS)压电陶瓷,研究了加入不同掺杂量的SiO2对陶瓷的结构与机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SiO2可以明显地降低烧结温度;而且当SiO2的掺杂量为0.1%时,陶瓷的性能最佳,其性能如下:d33=331 pC/N,tanδ=0.0041,kp=0.62,Qm=1326,εr=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PMNNS 低温烧结 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片状MoS_2的固态杂化微波合成 被引量:3
4
作者 谢绵钰 谌冰 乐松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94-1397,共4页
采用固态杂化微波加热技术,以Mo粉与S粉为起始原料,45分钟内成功合成了Mo S2纳米粉体。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所制备样品为单相六方结构,最终产物组份接近起始原料组份且结晶良好。... 采用固态杂化微波加热技术,以Mo粉与S粉为起始原料,45分钟内成功合成了Mo S2纳米粉体。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所制备样品为单相六方结构,最终产物组份接近起始原料组份且结晶良好。实验发现,随反应温度逐渐升高,产物结晶不断优化,粒径逐渐减小,均匀性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固态微波加热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S_2的固态杂化微波合成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谌冰 冉光旭 乐松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50-453,共4页
为了克服常规固相反应制备NiS2耗时耗能的缺陷,采用固态杂化微波加热技术,以Ni粉与S粉为起始原料成功合成了单相NiS2,将反应时间从数天缩短为30 min,基本确定了适宜的微波加热反应温度。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 为了克服常规固相反应制备NiS2耗时耗能的缺陷,采用固态杂化微波加热技术,以Ni粉与S粉为起始原料成功合成了单相NiS2,将反应时间从数天缩短为30 min,基本确定了适宜的微波加热反应温度。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拉曼光谱对产物的结构、组份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镍 固相合成 微波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Se_2的高能效固态杂化微波合成 被引量:1
6
作者 冉光旭 谌冰 乐松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04-2206,共3页
采用固态杂化微波加热技术,以Ti粉与Se粉为反应物,30 min内成功合成了单相TiSe2。与普通加热方式下的固相反应法相比,固态杂化微波加热使TiSe2的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且能效更高。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高分辨透... 采用固态杂化微波加热技术,以Ti粉与Se粉为反应物,30 min内成功合成了单相TiSe2。与普通加热方式下的固相反应法相比,固态杂化微波加热使TiSe2的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且能效更高。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电子衍射对产物的结构、组份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固相合成 微波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钨青铜的固相微波合成及其湿敏性能研究
7
作者 冉光旭 朱汉明 乐松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16-1619,共4页
以钨酸钠、三氧化钨和钨粉为原料,采用固相微波技术在700℃一步合成了钠钨青铜。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所制备样品为单相的Na0.76WO3多晶。低温变温电阻测量发现:材料具有类半导体的导电行为。此外,样品还呈现明显的正湿敏... 以钨酸钠、三氧化钨和钨粉为原料,采用固相微波技术在700℃一步合成了钠钨青铜。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所制备样品为单相的Na0.76WO3多晶。低温变温电阻测量发现:材料具有类半导体的导电行为。此外,样品还呈现明显的正湿敏特性,500 W微波加热功率所制备样品在60℃、湿度RH 60%的电阻率较RH 30%的电阻率增加了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钨青铜 固相微波合成 湿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