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汗沃南国 爱获丰收——记暨南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饶芃子教授
1
作者 蒲若茜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11,共5页
有人称她是“锦心绣口”的学者才人,有人称她是清丽脱俗的“诗性批评家”,有人把她比作一棵树,能给人荫蔽、宁静和充实,有人说她是辛勤的园丁,守护着嫩绿成型的青草地……在美国、英国、中国香港地区的世界名人录上有她的名字;在... 有人称她是“锦心绣口”的学者才人,有人称她是清丽脱俗的“诗性批评家”,有人把她比作一棵树,能给人荫蔽、宁静和充实,有人说她是辛勤的园丁,守护着嫩绿成型的青草地……在美国、英国、中国香港地区的世界名人录上有她的名字;在学生的心中,她是一幅“永恒的画卷”。这位声名卓著、德才兼备的知识女性就是生于钟灵毓秀的古城潮州,至今仍活跃在中国文艺学界的文艺理论家、博士生导师饶芃子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暨南大学 中文系 博士生导师 饶芃子 文艺理论研究 教书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机遇与挑战——从教育部颁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谈起 被引量:21
2
作者 章恒珍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7-79,共3页
本文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教育部最近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主要精神,探讨了它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要求 课程改革 高等教育 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生态建构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勃然 赵雯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4-140,共7页
本文阐述生态语言学的缘起、产生背景和该视域下的三个主要外语教学观(环境观、互动发展观、能动观),分析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的失衡状况和可能的修复路径,并以东北大学为案例,探究基于生态语言学视域教学观的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 本文阐述生态语言学的缘起、产生背景和该视域下的三个主要外语教学观(环境观、互动发展观、能动观),分析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的失衡状况和可能的修复路径,并以东北大学为案例,探究基于生态语言学视域教学观的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生态建构。其实践成果和经验可助推国内外语类在线开放课程的建、用、学,改善以往类似课程建得多、用得少、黏性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 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 教学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前海外华人写作及其文化身份——兼评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亚裔研究系主办的“开花结果在海外:海外华人文学国际研讨会”之“作家论坛” 被引量:3
4
作者 蒲若茜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1-114,共4页
本文论述了当前海外华人的多元化写作及作家们殊异的文化身份认同观 ,并探讨了作家们跨越族裔、语言边界的写作实践给当前学科的命名和研究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 海外华人写作 文化身份 族裔身份 中国根性 语言边界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学习输入与输出的衔接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桃香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7-109,共3页
本文挖掘珍珠与线的暗喻对语言教学的启示意义。从理论上讲 ,语言学习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着衔接 ,即内化过程。而传统的定义教学法、失真的语言教材、不足的对比教学以及识别性的测试手段严重阻碍了输入的效果。笔者建议积极利用语言课... 本文挖掘珍珠与线的暗喻对语言教学的启示意义。从理论上讲 ,语言学习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着衔接 ,即内化过程。而传统的定义教学法、失真的语言教材、不足的对比教学以及识别性的测试手段严重阻碍了输入的效果。笔者建议积极利用语言课堂 ,以概念场串活词汇 ,以求异法讲透句子 ,以主题式互补学习 ,以文化情景法打通文化通道 ,从而成功地内化信息 ,实现向目的语的灵活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学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阐释论”与外国文学本体阐释问题考辨
6
作者 王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1-184,192,共4页
晚近以来的中西方学界出现了不同形式的文学理论危机,在国内学界受到热议的强制阐释论,从文学本体与文化本位两个方面重新审视当下外国文学与文论研究。文学本体是欧美学者的理论基点,文化本位是国内学者的反思视角。中国的外国文学研... 晚近以来的中西方学界出现了不同形式的文学理论危机,在国内学界受到热议的强制阐释论,从文学本体与文化本位两个方面重新审视当下外国文学与文论研究。文学本体是欧美学者的理论基点,文化本位是国内学者的反思视角。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在理论层面上须立足"文学性"的本体阐释,探讨场内理论的有效阐释;在经验层面上强调"中国在场"的本位意识,叙述中国视界的西方经验。强制阐释论对本体问题及本位意识的旧事重提,推动文学批评向文化分析的范式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阐释论 外国文学 本体阐释问题 文化分析 范式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考试与评价机制对大学英语教学过程的系统论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慕辉 王进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5-168,共4页
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始终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质疑声音和批评压力,也是长期困扰公共外语教育界的棘手老问题。众多外语教育研究者已经从教学过程的各种维度来系统展开相关研究工作,然而,深度扩展的理论研究似乎并不能有效扭转大学英语教育... 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始终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质疑声音和批评压力,也是长期困扰公共外语教育界的棘手老问题。众多外语教育研究者已经从教学过程的各种维度来系统展开相关研究工作,然而,深度扩展的理论研究似乎并不能有效扭转大学英语教育的低效问题。从教育系统论的研究角度出发,考察第三方考试以及社会评价机制对学习与教学主体的各种影响效用,宏观把握评价机制对于教学过程的系统论影响和深入探索教学改革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学质量 学习能力 教育系统论 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X一代”亚裔美国诗歌之创新性诗学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蒲若茜 石俏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9,共11页
20世纪80年代至今,“X一代”亚裔美国诗人一直活跃在美国诗坛,积极进行诗歌形式与风格的创新,丰富了当代英语诗歌的语言表征和美学表达。本文聚焦于“X一代”亚裔美国诗歌中的创新性诗学实践,考察亚裔美国诗歌的语言创新、碎片化叙事,... 20世纪80年代至今,“X一代”亚裔美国诗人一直活跃在美国诗坛,积极进行诗歌形式与风格的创新,丰富了当代英语诗歌的语言表征和美学表达。本文聚焦于“X一代”亚裔美国诗歌中的创新性诗学实践,考察亚裔美国诗歌的语言创新、碎片化叙事,以及“空白”的视觉呈现。这些实践突破了既定的语言规范,革新了诗歌的视觉效果,既再现了亚裔美国人复杂的移民历史和族裔经验,又挑战了美国社会固有的权力关系,为亚裔美国诗歌发展赋予了新的美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一代” 亚裔美国诗歌 词语游戏 碎片化叙事 “空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
9
作者 凯文·安德森 王进(译)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8,共10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伴随着西方激进行动主义的产生,建立在激进甚至革命基础上的人文主义思想实现了复苏。这一时期的西方学界存在着左派在理论上排斥人文主义的倾向。根源于当今哲学困境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应运而生,并积极地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伴随着西方激进行动主义的产生,建立在激进甚至革命基础上的人文主义思想实现了复苏。这一时期的西方学界存在着左派在理论上排斥人文主义的倾向。根源于当今哲学困境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应运而生,并积极地重塑着当代社会,弗洛姆社会主义人文主义、科希克资本主义伪具象化世界观念、法农非洲新人文主义、杜娜叶夫斯卡娅革命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等相继出现。文章反思由萨特、弗洛姆、东欧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全球化解放的思想观念,梳理由杜娜叶夫斯卡娅、法农和科希克提出的社会主义人文主义话语,总结和探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对全球化资本主义的理论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人文主义 哲学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下中国城市传记写作热的观察与思考
10
作者 刘潇 刘川鄂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6,共8页
近年来城市传记写作热持续升温,相关作品获得了较多关注和较高评价。城市传记写作成为“现象”,源于中国都市化程度加剧和城市巨大变化的时代驱动,是改革开放实绩的形象记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积极体现,也是中国区域文学写作在非虚构领... 近年来城市传记写作热持续升温,相关作品获得了较多关注和较高评价。城市传记写作成为“现象”,源于中国都市化程度加剧和城市巨大变化的时代驱动,是改革开放实绩的形象记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积极体现,也是中国区域文学写作在非虚构领域的题材延伸。21世纪初西方著名城市传记《伦敦传》《巴黎传》的成功写作,为中国作家提供了写作参照,也激发了中国作家写作自己城市的雄心。李鲁平的《武汉传》的古今通联,线索清晰,血肉丰满,神形兼备,但也有进一步考量的空间。史传性、真实性、文学性是城市传记写作应该共同遵循的原则。拥抱都市、拥抱全球化,把城市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个人来写,是深化和提升城市传记写作值得注意的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传记 《武汉传》 全球化 个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加工性理论”视角下的语言习得研究:理论发展、实证研究与展望
11
作者 宋开颜 常辉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97,共10页
“可加工性理论”是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历经20多年的发展,在国际上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一语习得和特殊人群的语言习得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该理论在国内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相关实证研究也较少。本文首先梳理该理论的理... “可加工性理论”是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历经20多年的发展,在国际上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一语习得和特殊人群的语言习得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该理论在国内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相关实证研究也较少。本文首先梳理该理论的理论基础,包括“词汇功能语法”以及该理论的思想渊源;接着阐述和解读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及新发展,包括“无标记对齐假说”“话题假说”;随后回顾在该理论框架下开展的二语习得研究、一语习得研究以及特殊人群的语言习得研究,并总结分析相关研究方法;最后对该理论进行评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加工性理论 无标记对齐假说 话题假说 语言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一样的“水浒”——间接翻译与形象构建
12
作者 王运鸿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0,F0003,共9页
目标语导向下,间接翻译具有与直接翻译相同的功能,这使其成为翻译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领域。本文从形象学视角出发,聚焦《水浒传》间接译本Robbers and Soldiers,探讨间接翻译如何影响中国文学与文化在英语世界的传播。由于中介译本的滤镜... 目标语导向下,间接翻译具有与直接翻译相同的功能,这使其成为翻译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领域。本文从形象学视角出发,聚焦《水浒传》间接译本Robbers and Soldiers,探讨间接翻译如何影响中国文学与文化在英语世界的传播。由于中介译本的滤镜效果,间接翻译抹去了儒家传统的忠义思想,增加爱情和女性母题,给西方读者呈现出一个浸润着个人主义与浪漫主义色彩的故事。间接翻译虽受到中介译本的影响,但它对中国文学文化形象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间接翻译 形象构建 性别伦理 形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人类学的身体动作分析法 被引量:34
13
作者 赵国炳 谭广鑫 +3 位作者 向有明 王广进 张洁 杜高山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17,共10页
身体动作是体育的基本构成单元,也是体育人类学的首要研究对象。身体动作是一种文化符号,体育本身是一个承载和表述社会文化意义的象征系统,一项民族传统体育,就是一本以身体动作书写的民族精神文化史。中国体育人类学在对中华民族传统... 身体动作是体育的基本构成单元,也是体育人类学的首要研究对象。身体动作是一种文化符号,体育本身是一个承载和表述社会文化意义的象征系统,一项民族传统体育,就是一本以身体动作书写的民族精神文化史。中国体育人类学在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长期田野调查和多次研究实践中,逐渐摸索和提炼出了以民族传统体育的身体动作为主要分析对象的身体动作分析法,它致力于研究体育身体动作的文化意义,实施步骤包括:1)拍摄真实完整的身体动作影像;2)典型动作的参与式分析;3)对资料的比较分析和理论构建。身体动作分析法可以支持书写深入到身体动作的完整的民族体育志,也可通过研究东巴跳和东巴文的关系来探索身体动作与原始文字的关系。推而广之,还可用于研究身体动作与其他文化要素(原始宗教、原始艺术等)的互动关系,从而深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文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人类学 民族传统体育 身体动作 文化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动作与文字形成的双向实证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向有明 向勇 +8 位作者 韩海军 和春云 赵国炳 张洁 王广进 郝选明 谭广鑫 倪依克 胡小明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7-63,共7页
基于身体运动推动人类文化发展的宏观视角,以体育人类学的方法和理论,深入探究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奖项目——纳西族的"东巴跳"对东巴文字的形成关系。在体育人类学特有的双机位动作影像记录和截图分析等方法的支... 基于身体运动推动人类文化发展的宏观视角,以体育人类学的方法和理论,深入探究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奖项目——纳西族的"东巴跳"对东巴文字的形成关系。在体育人类学特有的双机位动作影像记录和截图分析等方法的支持下,创造性地采用了双向实证的技术路线进行研究——即正向:从东巴跳典型动作到东巴舞谱中的图画象形文字;逆向:从东巴文与东巴舞谱的典型象形文字到东巴跳的具体身体动作。实证过程特邀纳西族和志本老东巴,书写东巴文并演示东巴跳的各种身体动作。结合前期文献记载与田野调查资料的比对分析,最终证实了主要理论假设:身体运动对东巴文字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显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人类学 东巴跳 东巴文 图画象形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北美体育学科研究动向--从Kinesiology的使用说起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广进 毕进杰 +2 位作者 王锐 向有明 谭广鑫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15,共5页
在北美地区,体育学界认为Kinesiology是体育学科的名称,但是对该观点也存在争议;在什么是Kinesiology核心和内涵等界定上也面临着困境,在对此争鸣的基础上,一些美国学者提出了解决困境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一些美国学者对Kinesiology作为... 在北美地区,体育学界认为Kinesiology是体育学科的名称,但是对该观点也存在争议;在什么是Kinesiology核心和内涵等界定上也面临着困境,在对此争鸣的基础上,一些美国学者提出了解决困境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一些美国学者对Kinesiology作为体育学科名称的美国高校评估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初步得出了在北美地区体育学科名称术语的变迁,是与北美地区体育学者对科学的解读密不可分,即Kinesiology更接近科学本义——可重复性,这使得Kinesiology逐步成为北美地区体育学科的通用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科 运动机能学 北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本土”到“离散”——近三十年华裔美国文学批评理论评述 被引量:26
16
作者 饶芃子 蒲若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53,共8页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三十年来华裔美国文学批评理论的争鸣、变革与拓展表现出从"本土"到"离散"的批评视角,从对"族裔性"的执著追寻到对族裔、阶级、性和性别的共同关注都打上了身份政治的烙印。
关键词 亚/华裔美国文学 族裔 身份 “本土” “离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移民文学的崭新突破——评华人作家张翎"跨越边界"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26
17
作者 饶芃子 蒲若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4期65-70,共6页
华人作家张翎的长篇小说,在题材选择、语言、叙事手法及其对原乡和异乡的认同态度等方面,展示了当代海外新移民作家在突破历史与现实、中西文化传统、原乡与异乡边界上所作的探索。这种"跨越边界"的努力,反映出作者崭新的历... 华人作家张翎的长篇小说,在题材选择、语言、叙事手法及其对原乡和异乡的认同态度等方面,展示了当代海外新移民作家在突破历史与现实、中西文化传统、原乡与异乡边界上所作的探索。这种"跨越边界"的努力,反映出作者崭新的历史、族群和文化观,对于海外华人文学研究有着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翎 新移民文学 边界 跨越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概念隐喻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卢植 孟智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3期71-74,共4页
隐喻可以通过推理/无意识链的形式做出一致的解释,隐喻以人类心理的信息加工如比较和推理为基础,认知域主要是建立在业已存在于人类心理中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之上,是人类与外部世界的直接互动的结果。隐喻中存在指向性问题,是一个历时过程... 隐喻可以通过推理/无意识链的形式做出一致的解释,隐喻以人类心理的信息加工如比较和推理为基础,认知域主要是建立在业已存在于人类心理中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之上,是人类与外部世界的直接互动的结果。隐喻中存在指向性问题,是一个历时过程,历史语义进化中发生的语义变化和意义固化导致概念隐喻的形成。隐喻实现的方式一是隐喻概念的源域通过相象于源域的某些象形以非言语方式表达出来,二是的域变成源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异同 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选论及其在汉语音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宫齐 范俊军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88-95,共8页
优选论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兴的音系学理论。它脱胎于传统的生成音系学,又是对生成音系学的扬弃。国内近几年在引进优选论的同时,也开始运用优选论研究汉语的声调、鼻化韵、儿化等语音现象,优选论对传统方法和学说难以解决的某些深... 优选论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兴的音系学理论。它脱胎于传统的生成音系学,又是对生成音系学的扬弃。国内近几年在引进优选论的同时,也开始运用优选论研究汉语的声调、鼻化韵、儿化等语音现象,优选论对传统方法和学说难以解决的某些深层次问题的解释,显出新颖而独特的优势。作为一种新理论假说,其主要问题在于:只关注输出而忽略了输入;对制约条件的“宽松”处理,在解释不同层次制约条件与生成装置的联结关系时仍存在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选论 汉语 方言 音系学 语音学 声调 鼻化 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全球化语境中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 被引量:44
20
作者 张革承 张洪岩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52,共4页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首次将“文化意识”列为五大教学目标之一,充分体现了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英语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充分意识到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种的作用和地位,在教学中合理配置不同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首次将“文化意识”列为五大教学目标之一,充分体现了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英语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充分意识到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种的作用和地位,在教学中合理配置不同文化教学素材,采取对比、反思、整合的文化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觉察能力、理解能力,使其最终具备完善的人格、自身文化认同感以及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全球化 课程标准 高中英语 文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