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枸杞多糖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保护脂多糖损伤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与分泌功能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倩 韦建瑞 +2 位作者 张雷 周兆 吕林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0-246,共7页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LBP)对脂多糖(LPS)致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BP组、LPS模型组、LBP+LPS实验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blo...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LBP)对脂多糖(LPS)致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BP组、LPS模型组、LBP+LPS实验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blot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活酶(iNOS)、Caspase-3及NF-κB p65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IL-1β水平,Gries法测上清一氧化氮(NO)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HUVEC增殖活力显著下降,NF-κB p65蛋白、iNOS、NO、TNF-α、IL-1β、MDA及Caspase-3水平显著升高,LBP处理则可部分增加受损内皮细胞的增殖活性,NF-κB p65蛋白、iNOS、NO、TNF-α、IL-1β、MDA及Caspase-3水平显著下降.结论:枸杞多糖对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与抑制NF-k B信号通路、抑制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释放,抑制NO合成、减轻氧化应激,抑制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脂多糖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T细胞中共刺激分子和免疫抑制受体的表达特点和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郁志 黄桂璇 +7 位作者 张玉平 陈小惠 沈琦 陈存特 谭广销 曹长姝 李扬秋 李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14-1319,共6页
目的: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共刺激分子和免疫抑制受体情况,为全面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常T细胞免疫机制提供研究资料。方法:收集12例健康人和1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分析CD4^+T细胞中共... 目的: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共刺激分子和免疫抑制受体情况,为全面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常T细胞免疫机制提供研究资料。方法:收集12例健康人和1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分析CD4^+T细胞中共刺激分子OX40、ICOS、4-1BB、GITR和HVEM,以及免疫抑制受体TIM-3、LAG-3和CTLA-4的分布情况。结果:健康人CD4^+T细胞中OX40、ICOS、4-1BB、GITR和HVEM的比例依次为3.26%、2.40%、1.39%、25.95%和49.60%,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上述信号分子的比例依次为8.01%、2.44%、1.16%、11.55%和82.20%。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OX40^+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与健康人(P<0.01),而CD4^+GITR^+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健康人(P<0.01)。不同病情程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GITR^+T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健康人(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OX40^+T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HVEM^+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T细胞中免疫抑制受体TIM-3、LAG-3和CTLA-4分布比例与健康人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常CD4^+T细胞活化可能与OX40、HVEM和GITR等密切相关,不同病情程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T细胞中共刺激分子OX40和HVEM存在差异变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共刺激分子 免疫抑制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CD4^+和CD8^+T细胞Vβ亚家族中PD-1免疫表型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少华 黄静颖 +5 位作者 谭家雄 陈友纯 钟隽 卢育洪 郁志 李扬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00-2304,共5页
目的:建立分析CD3^+、CD4^+和CD8^+T细胞Vβ亚家族中免疫抑制性受体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分子免疫表型的方法,从而了解人体外周血T细胞谱系中PD-1表型细胞的分布频率。方法:收集健康个体(HI)外周血10例,利用抗CD45、CD3、CD4、CD8... 目的:建立分析CD3^+、CD4^+和CD8^+T细胞Vβ亚家族中免疫抑制性受体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分子免疫表型的方法,从而了解人体外周血T细胞谱系中PD-1表型细胞的分布频率。方法:收集健康个体(HI)外周血10例,利用抗CD45、CD3、CD4、CD8、PD-1等多色荧光流式单抗,以及T细胞受体(TCR) Vβ谱系试剂盒[IOTestBeta Mark TCR VβRepertoire Kit,共8管,每一管均为FITC和PE偶联的复合抗体(A~H),每一管复合抗体包含3个TCR Vβ亚家族的抗体],检测T细胞亚群TCR Vβ亚家族中PD-1的分布情况。结果:在10例HI的检测中,CD3^+、CD3^+CD4^+和CD3^+CD8^+T细胞亚群中检测的24个TCR Vβ亚家族总和符合试剂盒所提供的Quick Reference Card数据,初步结果显示,HI中CD3^+T细胞主要优势TCR谱系是Vβ2、Vβ3、Vβ8、Vβ9、Vβ5. 1、Vβ13. 1和Vβ13. 2;而在CD3^+CD4^+T细胞中的优势利用主要集中在Vβ2、Vβ3、Vβ8、Vβ9、Vβ5. 1和Vβ13. 1;在CD3^+CD8^+T细胞中则主要为Vβ1、Vβ2、Vβ3、Vβ9、Vβ13. 1和Vβ13. 2等亚家族。进一步分析显示PD-1^+细胞在HI的CD3^+、CD3^+CD4^+和CD3^+CD8^+T细胞24个TCR Vβ亚家族中均可以检测到,PD-1^+细胞在T细胞各亚群中分布频率有个体差异,在CD4^+T细胞中,以Vβ5. 2^+T细胞的分布频率较高,而在CD8^+T细胞中,以Vβ11^+和Vβ13. 6^+T细胞的分布频率较高。结论:本项工作利用健康人样本成功建立了多色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TCR Vβ谱系中免疫抑制性受体PD-1分子免疫表型的方法,为进一步应用于分析白血病等病人TCR Vβ谱系的免疫抑制特点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T细胞受体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减轻过氧化氢诱导的人内皮样细胞EA.hy926氧化损伤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玉林 吕林林 +4 位作者 王霞 高永清 周兆 刘革修 王林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75-981,共7页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BP)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人内皮样细胞EA.hy926氧化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H_2O_2建立EA.hy926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细胞共分为5个组:正常对照(control)组、模型(damage)组(H_2O_2,50 mmol/L)、LBP(100 mg/L)组、...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BP)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人内皮样细胞EA.hy926氧化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H_2O_2建立EA.hy926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细胞共分为5个组:正常对照(control)组、模型(damage)组(H_2O_2,50 mmol/L)、LBP(100 mg/L)组、抗损伤(anti-damage)组(50 mg/L、100 mg/L和200 mg/L LBP+50 mmol/L H_2O_2)和LY294002(20μmol/L)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活力;用Annexin V/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处理后EA.hy926细胞的凋亡;吖啶橙(AO)/溴乙啶(EB)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划痕法测定细胞的迁移能力;一氧化氮(NO)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NO的水平;用ELISA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Bax、Bcl-2、内皮型NO合酶(eNOS)、p-eNOS和p-Akt的蛋白水平。结果:量效结果显示浓度为100 mg/L的LBP预处理EA.hy926细胞1 h,然后加入H_2O_2(50 mmol/L)处理24 h对减轻H_2O_2诱导的EA.hy926细胞损伤的作用最显著。与damage组比较,LBP预处理可提高EA.hy926细胞的活力(P<0.05),减少细胞凋亡(P<0.05),并促进细胞迁移;上清液中VEGF和NO水平升高;Bcl-2/Bax比率明显升高,下调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并上调eNOS和p-eNOS蛋白水平。此外,加入PI3K抑制剂LY294002后,LBP对H_2O_2损伤的EA.hy926细胞的保护作用减弱,表现为NO水平和p-Akt蛋白水平降低。结论:LBP能减轻H_2O_2对EA.hy926细胞的损伤作用,缓解H_2O_2诱导的凋亡,其机制与激活PI3K/Akt/eNOS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氧化应激 细胞活力 细胞凋亡 PI3K/Akt/eNOS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和T-ALL患者BCL11B-3’UTR miRNA结合位点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突变情况 被引量:1
5
作者 陆帅 何子凡 +5 位作者 廖紫薇 曾成武 杨力建 陈少华 Suming HUANG 李扬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28-1231,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11B基因3’端非翻译区(BCL11B-3’UTR)微小RNA(miRNA)结合位点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突变的方法,并初步分析健康人和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的SNP/突变情况。方法:通过Target Scan等... 目的:建立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11B基因3’端非翻译区(BCL11B-3’UTR)微小RNA(miRNA)结合位点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突变的方法,并初步分析健康人和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的SNP/突变情况。方法:通过Target Scan等生物学软件对Gen Bank数据库中BCL11B-3’UTR序列的miRNA结合位点进行预测分析;设计扩增包含主要BCL11B-3’UTR中miRNA结合位点区域的特异性引物,PCR扩增20例健康人和21例T-AL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的相应片段并送核苷酸序列分析后比对其序列变化情况。结果:根据context++score和seed match类型等评价标准筛选得到BCL11B-3’UTR中24个高度保守的潜在miRNA结合位点;发现1例T-ALL患者存在BCL11B-3’UTR第2 402位点核苷酸替换(T>C),该突变已在db SNP数据库登记(rs184678181);健康人BCL11B-3’UTR miRNA结合位点区域未检测到SNP/突变。结论:健康人和TALL患者BCL11B-3’UTR序列突变罕见。本研究率先发现1例T-ALL患者BCL11B-3’UTR的第2 402位点存在T>C改变,涉及hsa-miR-6814-5p结合位点区域。该SNP对BCL11B表达调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期为BCL11B在T-ALL中的作用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11B 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端非翻译区 微小RNA 单核苷酸多态性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