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脊柱内镜手术摘除组织中分离髓核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生物学特征鉴定 被引量:8
1
作者 尚玉攀 吴昊 +5 位作者 曾晓丽 郑力恒 余俊 肖黔龙 屠美 张嘉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47-1152,共6页
目的:利用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获取来源明确的髓核组织,结合组织块培养法高效分离培养人髓核间充质干细胞(human nucleus pulposus mesenchymal stem cells,hNP-MSCs),并鉴定其生物学特征。方法:收集6例腰间盘突出症手术摘除的髓... 目的:利用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获取来源明确的髓核组织,结合组织块培养法高效分离培养人髓核间充质干细胞(human nucleus pulposus mesenchymal stem cells,hNP-MSCs),并鉴定其生物学特征。方法:收集6例腰间盘突出症手术摘除的髓核组织,利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取第3~6代生长良好的细胞用于实验,采用CCK-8检测增殖能力;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并分别向成骨、成脂和成软骨方向诱导分化,用油红O染色、茜素红染色及阿利新蓝染色对分化结果进行检测。结果:成功从椎间盘内镜摘除的髓核组织中分离培养具有增殖能力的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细胞高表达CD29、CD44、CD90、CD73和CD105等间充质干细胞抗原,不表达造血干细胞标志CD34和CD45。生长曲线显示符合正常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特征。茜素红染色、阿利新蓝染色及油红O染色均呈阳性,说明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向成骨、成软骨和成脂肪诱导分化的能力。结论:首次结合椎间盘内镜微创手术和组织块培养法,体外高效分离培养了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hNP-M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组织块培养法 人髓核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研究
2
作者 延思淼 李梦琦 +6 位作者 陈颐 钟秀驰 田滢舟 林怡然 林再帆 冉青珍 陈万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2-983,共12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在子宫腺肌病(ADM)中的调控作用,评估JAK2抑制剂AG490对ADM的治疗潜力。方法:(1)新生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DM组,构建他莫昔芬诱导的ADM小鼠...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在子宫腺肌病(ADM)中的调控作用,评估JAK2抑制剂AG490对ADM的治疗潜力。方法:(1)新生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DM组,构建他莫昔芬诱导的ADM小鼠模型。Western blot检测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2)AG490处理人子宫内膜腺癌Ishikawa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IL-6/JAK2/STAT3信号通路、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细胞迁移和细胞增殖相关蛋白表达;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集落形成实验和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3)将ADM小鼠随机分为AG490组和ADM组,分别腹腔注射AG490和等体积溶剂。Western blot检测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子宫组织细胞EMT、迁移和增殖相关蛋白表达;TUNEL实验检测小鼠子宫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ADM小鼠中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2)AG490抑制了Ishikawa细胞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P<0.05);vimentin和Slug表达水平降低(P<0.05),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1),MMP-2和MMP-9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的EMT、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抑制;Bcl-2和cyclin D1表达水平降低(P<0.05),Bax表达升高(P<0.05),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凋亡水平升高(P<0.01)。(3)ADM小鼠腹腔注射AG490后,其子宫组织中p-JAK2/JAK比值和IL-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N-cadherin、vimentin、Snail、Slug和Twist表达水平降低(P<0.05),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5),MMP-2和MMP-9表达水平降低(P<0.05),Bcl-2/Bax比值和PCNA表达水平降低(P<0.01),细胞凋亡水平升高。结论:IL-6/JAK2/STAT3信号通路在ADM中异常激活,通过促进子宫内膜细胞EMT、增殖、侵袭及迁移过程对ADM的发展起到调控作用。AG490通过阻断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子宫内膜细胞EMT、增殖、迁移与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具有治疗ADM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IL-6/JAK2/STAT3信号通路 上皮-间充质转化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楼单体PP-11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7
3
作者 朱金艳 叶静怡 +6 位作者 刘志龙 李强 赵娜 吴志慧 蒋建伟 林晨 汤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6-254,共9页
目的:探讨中药重楼(Paris polyphylla,PP)活性单体PP-11体外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PP-11作用于MDA-MB-231细胞,采用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Hoechst 33258染色及Annexin V-FI... 目的:探讨中药重楼(Paris polyphylla,PP)活性单体PP-11体外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PP-11作用于MDA-MB-231细胞,采用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Hoechst 33258染色及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再采用总caspase抑制剂Z-VAD-FMK、p38抑制剂SB203580和自噬抑制剂氯喹(chloroquine,CQ)进行阻断实验。结果:MTT测定结果显示,PP-11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活力,其作用24、48和72 h后的IC_(50)分别为5.64、4.58和3.06μmol/L。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提示,PP-11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集落形成。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到PP-11组MDA-MB-231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随着PP-11浓度的增加,MDA-MB-231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JC-1染色结果显示,PP-11处理的MDA-MB-23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P-11处理的MDA-MB-231细胞Bcl-2家族蛋白中抗凋亡蛋白Bcl-2和Bcl-xL的表达显著减少,促凋亡蛋白Bim和Bok表达增加,p-p38和p-p53蛋白水平升高,p-ERK蛋白水平降低,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及cleaved PARP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P-11降低MDA-MB-231细胞p-STAT3蛋白水平及其下游蛋白c-Myc、cyclin D和Mcl-1的表达。总caspase抑制剂Z-VAD-FMK和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均可减弱PP-11诱导的细胞凋亡。随着PP-11作用浓度的增加,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Ⅱ表达增加,p62/SQSTM1表达下降;采用PP-11联合自噬阻断剂CQ,可逆转PP-11诱导的cleaved PARP表达,并提高细胞活力(P<0.05)。结论:重楼单体PP-11可显著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PP-11通过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ERK和JAK-Stat3信号通路诱导MDA-MB-231细胞发生线粒体相关的凋亡,并促进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 乳腺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单体小檗碱靶向降解CML特征性蛋白BCR-ABL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费雲昊 阴钊 +2 位作者 丰茂晓 刘燕君 费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04-1809,共6页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小檗碱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的靶标及其降解CML特征性蛋白BCR-ABL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小檗碱处理组和非处理组,通过分子模拟对接的方法预测小檗碱在CML中的直接靶标是否为其特征性蛋白BCR-ABL;通过表面等离子...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小檗碱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的靶标及其降解CML特征性蛋白BCR-ABL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小檗碱处理组和非处理组,通过分子模拟对接的方法预测小檗碱在CML中的直接靶标是否为其特征性蛋白BCR-ABL;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PRi)的方法验证小檗碱与ABL1蛋白的结合。Western blot验证小檗碱作用后BCR-ABL表达量的变化,以及CML细胞内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和BCR-ABL蛋白泛素化的变化。结果:分子模拟对接结果表明,小檗碱可以和ABL1蛋白结合;SPRi实验结果显示小檗碱可以直接和ABL1蛋白的SH3-SH2、PTK及F-actin结构域结合。根据前期实验结果,我们选取5μmol/L小檗碱处理CML细胞4、12和24 h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小檗碱可以时间依赖性地降解CML特征性蛋白BCR-ABL(P<0.05)。小檗碱处理CML细胞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小檗碱可以显著促进细胞的泛素化水平;针对BCR-ABL的免疫沉淀结果显示,小檗碱作用后细胞中BCR-ABL蛋白的泛素化水平显著增强。结论:小檗碱直接靶向CML特征性蛋白BCR-ABL,并且通过增强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来降解BCR-ABL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BCR-ABL融合蛋白 靶标鉴定 泛素化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