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振铎与上海国立暨南大学 被引量:1
1
作者 夏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117-122,共6页
郑振铎先生是我国 2 0世纪一位著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 ,曾任国立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郑振铎是一位对暨南大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著名学者。
关键词 郑振铎 国立暨南大学 校史 何炳松 教学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道时期广州高第街许氏房产契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正刚 张启龙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3-134,共12页
嘉道年间,广州高第街许氏家族购置房地产建设"许地",是从广东澄海许氏进入广州业盐的第二代徐赓扬开始的。许家的致富,与鸦片战争前后参与官府围剿海盗、抗击英国入侵等行为连在一起,并因此成为红顶商家。通过不断购置高第街... 嘉道年间,广州高第街许氏家族购置房地产建设"许地",是从广东澄海许氏进入广州业盐的第二代徐赓扬开始的。许家的致富,与鸦片战争前后参与官府围剿海盗、抗击英国入侵等行为连在一起,并因此成为红顶商家。通过不断购置高第街荣华坊和居仁坊等房地产,到第三代许祥光时修建了家庙,又通过科举入仕进入大户行列。"许地"的建立,既与许氏在嘉道年间从社会剧变中获取政治资本、科举入仕有关,也与其商业经营有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许地 契约 盐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史领域有待加强研究的几个宏观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屈文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9-113,共5页
元史学界对如下几个宏观问题的探讨不够深入,需要加强研究:一、大蒙古国与历史上蒙古高原游牧政权有根本区别的社会制度是怎样形成的?二、大蒙古国的政治制度是如何过渡到元朝的政治制度的?三、元代的经济在中国经济史上的地位如何?四... 元史学界对如下几个宏观问题的探讨不够深入,需要加强研究:一、大蒙古国与历史上蒙古高原游牧政权有根本区别的社会制度是怎样形成的?二、大蒙古国的政治制度是如何过渡到元朝的政治制度的?三、元代的经济在中国经济史上的地位如何?四、元代汉族智识阶层是怎样看待蒙元王朝统治的合法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史研究 蒙元政治制度 元代经济地位 元代社会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中国古代人物的一部力作——评《范仲淹研究》
4
作者 张其凡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范仲淹研究》 中国 古代人物 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本开创性的学术著作——浅评李绪柏《清代广东朴学研究》
5
作者 原璞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61-162,共2页
关键词 李绪柏 《清代广东朴学研究》 书评 清代 广东 朴学 东塾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官府公文传输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7
6
作者 邱树森 默书民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2期176-179,共4页
本文考察了元代急递铺设置的目的、过程,揭示了它与宋、金旧制的关系;指出,设铺道路的选择以便于文书传递为依据,它与驿 路并不统一,在不通驿的州县也设有传输公文的急递铺;并依据西方旅行者的记述,认为元代急递铺在传输信息时可能使用... 本文考察了元代急递铺设置的目的、过程,揭示了它与宋、金旧制的关系;指出,设铺道路的选择以便于文书传递为依据,它与驿 路并不统一,在不通驿的州县也设有传输公文的急递铺;并依据西方旅行者的记述,认为元代急递铺在传输信息时可能使用了马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急递铺 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兀人余阙的生平和作品 被引量:7
7
作者 王颋 刘文飞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5-11,共7页
有元一代闻名于史的"唐兀"人,当数官至淮南行省左丞的余阙。通过收集史料,对其生平、仕履、作品等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从而为读者提供相关翔实的片断。还需指出:余阙死后,追挽、凭吊的士子络绎不绝,新朝的皇帝还将之列入"... 有元一代闻名于史的"唐兀"人,当数官至淮南行省左丞的余阙。通过收集史料,对其生平、仕履、作品等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从而为读者提供相关翔实的片断。还需指出:余阙死后,追挽、凭吊的士子络绎不绝,新朝的皇帝还将之列入"春、秋"的祭祀。而从其于经学、文学、书法等方面的非凡成就,可以又一次感受到元代西方移民居中原后文化上的巨大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唐兀人 余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前期广东才女李晚芳探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正刚 乔玉红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3-160,共8页
清前期广东才女李晚芳年仅15岁时就著《读史管见》评阅《史记》,晚年又著《女学言行纂》等多种著作。她生活在商业气氛浓厚的珠三角地区,既率领女儿在家从事手工生产,又指导儿子外经营商贾,在以商兴家后,又要求儿子业儒。她一生贾儒并行... 清前期广东才女李晚芳年仅15岁时就著《读史管见》评阅《史记》,晚年又著《女学言行纂》等多种著作。她生活在商业气氛浓厚的珠三角地区,既率领女儿在家从事手工生产,又指导儿子外经营商贾,在以商兴家后,又要求儿子业儒。她一生贾儒并行,既恪守传统妇道,又扮演男性社会角色,兼具多元身份于一体,且受到社会认同。这表明在广东随着传统社会日益商业化,女性展示才华的社会空间得到拓展,但她们自身又始终囿于传统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前期 顺德 李晚芳 女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康里人巎巎家世、仕履和作品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颋 宋永志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6-619,共4页
本文对有元一代书法大家康里人巎巎其家世、仕履、作品等项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并指出,在元、明两代的书法传承中,巎巎居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西北人,他豪放的性格,使中原“传统”艺术之一端的书法产生新的内涵和特点,从而使之成为中... 本文对有元一代书法大家康里人巎巎其家世、仕履、作品等项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并指出,在元、明两代的书法传承中,巎巎居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西北人,他豪放的性格,使中原“传统”艺术之一端的书法产生新的内涵和特点,从而使之成为中国相关历史上的耀眼明星。乃为孛儿只吉氏朝士子的一员,他同样有着“广泛”的“交游”。而在与之往来的人中,既涵诗家马祖常、杨载,又涵文擘许有壬、黄溍、胡助、贡师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巎巎 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元代君臣关系的主奴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屈文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9-144,共6页
中国古代的君臣关系 ,可以分成主奴关系和普通的尊卑关系两种类型。元代以前的君主官僚制社会中 ,由于官僚制度等因素的制约 ,名义上无限至上的君权在行使中受到很大限制 ,君臣之间形成一般的尊卑关系 ,没有主奴意识。元代的重要官僚大... 中国古代的君臣关系 ,可以分成主奴关系和普通的尊卑关系两种类型。元代以前的君主官僚制社会中 ,由于官僚制度等因素的制约 ,名义上无限至上的君权在行使中受到很大限制 ,君臣之间形成一般的尊卑关系 ,没有主奴意识。元代的重要官僚大多来自怯薛 ,该组织成员始终是皇室的奴仆 ;而怯薛在国家政治中的中枢地位又使得当朝权贵以做皇帝奴婢为荣的风气不断弥漫到各族官员身上 ,君臣关系不断向主奴化方向发展。与此相适应 ,传统中限制君权的诸多政治运作 ,如封驳制度、执奏制度等 ,在元代被大量破坏或不克施行 ,官员也难再有其他朝代士大夫官僚们的人格尊严和自觉。当然 ,元代以前 ,君臣之间的尊卑反差一直在缓慢地扩大 ,元代则使其最终发生了质的变化 ,这一变化被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臣关系 中国 元代 主奴关系 宗法社会 君主官僚制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澳门人口问题札记三则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利峰 郑爽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4-150,共7页
在有关明清时期澳门人口史的研究中,由于人口数据歧出不一,认识上存在不少误区。本文从葡人已婚者、澳门范围的认识视角以及疍民群体三个方面,对明清时期的澳门人口问题加以探讨,以期能起到补苴罅漏之作用,而于澳门史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澳门 人口 札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全清词·顺康卷》献疑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陆勇强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9-133,共5页
《全清词·顺康卷》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取舍标准不统一 ,同是明遗民 ,有的收录 ,有的未收 ;二是有漏辑与失收者 ,编者未充分利用近年已刊布的文献 ,致使某些词人作品短缺较多 ,即使编者已利用的文献 ,亦有漏辑之疏 ;三是作者生... 《全清词·顺康卷》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取舍标准不统一 ,同是明遗民 ,有的收录 ,有的未收 ;二是有漏辑与失收者 ,编者未充分利用近年已刊布的文献 ,致使某些词人作品短缺较多 ,即使编者已利用的文献 ,亦有漏辑之疏 ;三是作者生卒年的考订多有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词 明遗民 辑佚 考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祖望史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建丰 陈欣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0-92,共3页
全祖望是明末清初浙东学派的第三代传人。他一生学识渊博,著述繁多,在史学上成就极大。他从现实出发,以经世致用为目的,表彰明季忠义,搜求和整理乡邦文献不遗余力;据史实录,无所褒贬抑扬,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真实面貌;联系实际,发展了清... 全祖望是明末清初浙东学派的第三代传人。他一生学识渊博,著述繁多,在史学上成就极大。他从现实出发,以经世致用为目的,表彰明季忠义,搜求和整理乡邦文献不遗余力;据史实录,无所褒贬抑扬,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真实面貌;联系实际,发展了清代的校勘学;提倡重势重人事的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祖望 史学思想 浙东学派 清代 校勘学 遗民文集 乡邦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大名路达鲁花赤唐兀人昔李氏世系考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颋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5-13,共9页
有元一代地方官员之世袭,大名路达鲁花赤唐兀人昔李氏即是其中的典型范例。其世系,第一代,所知者三:"束南玉钳部"、"举立沙"、"益立山"。其父辈,则三人:"玉里止吉住"、"答加沙"、&qu... 有元一代地方官员之世袭,大名路达鲁花赤唐兀人昔李氏即是其中的典型范例。其世系,第一代,所知者三:"束南玉钳部"、"举立沙"、"益立山"。其父辈,则三人:"玉里止吉住"、"答加沙"、"小李玉黑"。第二代,有"小李玉"、"阿沙"、"爱鲁"、"罗合"、"小钤部"。第三代,有"乞答哈"、"剌麻朵儿只"、"管固儿加固"、"教化"、"帖木儿"、"忽都答儿"等。其族属,东迁至"河东"又回迁"河西"的"沙陀"。其袭爵,"益立山"、"爱鲁"、"小钤部"、"教化"、"万奴"、"忽都答儿"、"野速普花"、"普颜"。究其长期存留类似"世侯"的情况,不能不怀疑与当地为窝阔台系封邑有关。除外,作为本文的"副产品",还有一个接近原貌的"新"《李爱鲁神道碑铭》,附录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达鲁花赤世袭 唐兀人昔李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曲家汤寅、赵瑜、谢士鹗生平史料钩沉 被引量:3
15
作者 陆勇强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7-130,共4页
汤寅、赵瑜、谢士鹗等三位清代曲家,在相关的戏曲书录中,或记载缺失,或语焉不详。本文从别集、地方志中钩稽了他们的生平史料,对其家世、事迹、著作、交游等逐一作了考述。
关键词 清代戏曲 生平史料 汤寅 赵瑜 谢士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郎官湖”与安南旅寓士人黎萴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颋 张玉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8-163,共6页
元代,湖广行省汉阳府城南“大别山”之麓的″郎官湖″,是“鄂、汉”地区“标志”性的名胜,由唐朝诗人李白命名。邻湖的“凤栖别墅”,住着缘战争北迁的文学“巨擘”安南人黎萴。在他“旅居”生活的50余年里,就在这有着纪念意义的地方,撰... 元代,湖广行省汉阳府城南“大别山”之麓的″郎官湖″,是“鄂、汉”地区“标志”性的名胜,由唐朝诗人李白命名。邻湖的“凤栖别墅”,住着缘战争北迁的文学“巨擘”安南人黎萴。在他“旅居”生活的50余年里,就在这有着纪念意义的地方,撰写了垂名于世的《安南志略》一书,修复了岸边的“太白祠”,并乘北上觐见皇帝和宾客光临之际征求留题诗文,从而留下了“外籍”人士在中国的一段佳话。入明以后,黎氏子裔“突然”消失。而已经存在了数百年之久的“郎官湖”,仍然吸引着朱氏文士的到访和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官湖 太白祠 黎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清词·顺康卷》补遗 被引量:3
17
作者 陆勇强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9-137,共9页
本文从《凭山阁增辑留青新集》、《留青二集》、嘉庆《增修宜兴县旧志》等清代文献中 ,辑录《全清词·顺康卷》未收之佚作 76首 ,以供将来《全清词》
关键词 全清词 顺康卷 补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典章》的史料价值和通读要领 被引量:4
18
作者 屈文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13,共4页
《元典章》的史料价值:1.《元典章》可以印证《元史》和其他史籍中的许多记载;2.《元典章》可以补充其他史料的不足;3.从《元典章》中可以了解元代各级政府处理政务的具体过程,尤其是能够了解皇帝听政的大致情况。《元典章》的通读要领... 《元典章》的史料价值:1.《元典章》可以印证《元史》和其他史籍中的许多记载;2.《元典章》可以补充其他史料的不足;3.从《元典章》中可以了解元代各级政府处理政务的具体过程,尤其是能够了解皇帝听政的大致情况。《元典章》的通读要领:1.掌握硬译公牍文书的词法和句法规则;2.掌握公文的一些固定用语;3.掌握公文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典章》 史料价值 通读要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唐兀人刘伯温的家世与仕履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颋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14-21,共8页
虞集文集中所见的"刘伯温",显然不是明初爵称"诚意伯"的青田人刘基,而是生活在元中后期的张掖人刘沙剌班。考究后者的生平,其出生在唐兀亦西夏人的官宦家庭,少年入国子监就学,成年后中进士,先后任甘肃行省检校官,... 虞集文集中所见的"刘伯温",显然不是明初爵称"诚意伯"的青田人刘基,而是生活在元中后期的张掖人刘沙剌班。考究后者的生平,其出生在唐兀亦西夏人的官宦家庭,少年入国子监就学,成年后中进士,先后任甘肃行省检校官,四川行省员外郎、西台御史,山南、河东道廉访司签事、内台御史,山北道廉访副使,江浙行省郎中、秘书卿,江西、河南道廉访使、西台侍御史,甘肃行省参政,等,多有善政和文会。其个性的突出点:一生孜孜不倦于问学、修学、劝学、礼学。鉴于河西原是个"多武勇,而少文理"的国度,以"张掖"之刘氏而言,其入元的两代,由入值卫士至入读国子,始武继文,可以说是十分深刻而典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兀人 刘沙刺班 家世 仕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与江北的互动——绍兴和议后宋廷对北部沿边地区的开发和治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起山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0-121,共12页
绍兴十一年(1141)底,宋、金双方签订和议。此前,宋与金、伪齐的战争不断,淮东、淮西、京西、湖北四路经济遭到毁灭式破坏。和议后,此四路成为南宋的沿边地带,宋廷依赖稳定的社会环境,制定减免赋税等优惠政策,鼓励北方移民和江南居民到... 绍兴十一年(1141)底,宋、金双方签订和议。此前,宋与金、伪齐的战争不断,淮东、淮西、京西、湖北四路经济遭到毁灭式破坏。和议后,此四路成为南宋的沿边地带,宋廷依赖稳定的社会环境,制定减免赋税等优惠政策,鼓励北方移民和江南居民到淮南四路开垦荒田。与此同时,宋廷在江南等地推行经界法,接着大规模出卖官田,为开发和治理沿边地区提供大量钱物,刺激了江南土豪前往江北垦荒。江南、江北的资源配置合理,南宋北部沿边地区的经济恢复很快,成绩斐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和议 北部沿边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