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文水平测试总体设计再认识——基于印尼、菲律宾、新加坡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汉卫 凡细珍 +2 位作者 邵明明 王延苓 吴笑莹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45-52,共8页
基于华文水平测试海外需求调查的结果 ,本文对华测的总体设计思路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包括华测的基本性质、华语标准、华测能力标准、华测拟突出的内容与特色等。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深入论证了以汉字为落脚点的华测能力等... 基于华文水平测试海外需求调查的结果 ,本文对华测的总体设计思路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包括华测的基本性质、华语标准、华测能力标准、华测拟突出的内容与特色等。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深入论证了以汉字为落脚点的华测能力等级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水平测试 问卷调查 测试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文水平测试的总体设计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汉卫 黄海峰 杨万兵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3年第4期84-89,共6页
本文主要论证以下几个问题:华文水平测试的必要性;它的参照性质;宏观结构;语言要素标准和语言能力的标准;拟突出的内容。除了第一个问题,其他几个问题实际上都是在回答同一个基本的问题,即华测的特点,这是华测总体设计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本文主要论证以下几个问题:华文水平测试的必要性;它的参照性质;宏观结构;语言要素标准和语言能力的标准;拟突出的内容。除了第一个问题,其他几个问题实际上都是在回答同一个基本的问题,即华测的特点,这是华测总体设计的基本任务和内容。本文最后列举了基于华测能够作出的9大决策——这是决定华测价值的重要砝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水平测试 总体设计 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文水平测试汉字大纲研制的理念与程序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汉卫 刘熹蒨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59-67,共9页
华文水平测试汉字大纲(华测字表)的直接目的是用于华测,长远目的是希望通过考试的反拨作用促进汉字教学和学习,在华测字表之前,学界亦无专门针对华文教学的字表。文章主要从研制基础、研制理念、字表定量和定级、字表检验等几方面介绍... 华文水平测试汉字大纲(华测字表)的直接目的是用于华测,长远目的是希望通过考试的反拨作用促进汉字教学和学习,在华测字表之前,学界亦无专门针对华文教学的字表。文章主要从研制基础、研制理念、字表定量和定级、字表检验等几方面介绍华测字表的研制过程。华测字表有坚实的研制基础:即现有的字表及汉字大纲、母语课标、语文教材、华文教材以及华裔考生对自身汉字量的评价。本字表坚持"字量适中,向下集中"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两条总原则,按照定性、定量和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华测的宏观结构,将认读字表和书写字表各分五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水平测试 汉字大纲 认读字表 书写字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C.TEST阅读理解题目难度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付佩宣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71-78,共8页
实用汉语水平认定考试(简称C.TEST)是用来测试母语非汉语的外籍人士在国际环境下社会生活以及日常工作中实际运用汉语能力的考试。由于C.TEST的考试题目公开,题库数量较小,所以通过一般标准化考试采用的在部分目标被试中实施预测(field ... 实用汉语水平认定考试(简称C.TEST)是用来测试母语非汉语的外籍人士在国际环境下社会生活以及日常工作中实际运用汉语能力的考试。由于C.TEST的考试题目公开,题库数量较小,所以通过一般标准化考试采用的在部分目标被试中实施预测(field test)的方法来获取考试题目的难度参数存在困难。然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作为现代人工智能研究的成果,在预测(prediction)领域发挥了很大作用。本文选取C.TEST(A-D级)的阅读理解题目作为研究材料,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其难度进行预测,得到了网络预测难度值与实际考试难度值显著相关的研究结果。这一结果表明,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语言测验的题目难度等参数进行预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C.TEST 阅读理解 题目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字笔画系统简化刍议 被引量:8
5
作者 苏印霞 王汉卫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28-32,85,共6页
笔画系统的面貌——笔画的种类与个体差异——在最基础的层面上影响着汉字的面貌和难度。笔画系统的简化对汉字的规范、传承及传播意义重大。本文的数据和论证表明,在不引起重新认读的前提下,笔画系统笔画总数至少可以由现在的32个简缩... 笔画系统的面貌——笔画的种类与个体差异——在最基础的层面上影响着汉字的面貌和难度。笔画系统的简化对汉字的规范、传承及传播意义重大。本文的数据和论证表明,在不引起重新认读的前提下,笔画系统笔画总数至少可以由现在的32个简缩为25个,降幅高达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画 笔画系统 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留学生对“着”使用条件的认知及其习得过程 被引量:4
6
作者 丁雪欢 曹莉敏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17-26,共10页
通过对三类语料的定性定量分析发现:东南亚学生对于"着"所附着的动词具有[-终结]特征、"V+结果补语/数量宾语"和"着"相冲突有清醒的认知。其各类"着"结构的习得存在由静态义向动态义、意义基... 通过对三类语料的定性定量分析发现:东南亚学生对于"着"所附着的动词具有[-终结]特征、"V+结果补语/数量宾语"和"着"相冲突有清醒的认知。其各类"着"结构的习得存在由静态义向动态义、意义基本句向意义非基本句、结构简单句到结构复杂句的发展趋向。"着"前动词和形容词种类、"V着"所在句的复杂度,从初级到中、高级阶段的进展不明显。准确率在三个阶段呈U状变化,自动生成语料因回避策略"着"的准确度高,在强制性语境中使用"着"的准确率较低。"着"的习得主要受句子结构及意义的复杂度、形式的明晰度等语言的标记性及目的语使用频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 使用条件 习得过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级阶段留学生背景与阅读测验表现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延苓 王汉卫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6年第3期87-94,F0003,共9页
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99名初级阶段留学生为研究样本,以自编的汉语初学者阅读测试和留学生个体背景因素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探讨了初级阶段留学生的汉语方言背景、族裔背景以及汉字文化圈背景三个方面的个体背景因素与其阅读测验表现的关... 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99名初级阶段留学生为研究样本,以自编的汉语初学者阅读测试和留学生个体背景因素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探讨了初级阶段留学生的汉语方言背景、族裔背景以及汉字文化圈背景三个方面的个体背景因素与其阅读测验表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初级阶段,族裔背景不是决定汉语初学者阅读测验表现存在差异的根本因素,而方言背景和汉字文化圈背景才是影响其阅读能力提高的最主要因素。面向不同个体背景汉语初学者的汉语教学,实际上属于不同性质的教学。因此,对于汉语初学者,应根据其个体背景因素的差异来合理分班,并根据相应群体,采用相应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以及测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测验表现 方言背景 族裔背景 汉字文化圈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语言调控对二语学习者口语流利度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付佩宣 王建勤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11-19,共9页
二语学习者在进行口头交际时,常会使用重复、替换等方法来帮助表达。以往的研究通常将这些行为视为学习者的自我修补或交际策略,认为其作用在于使交际顺利进行;同时,也认为它们是学习者表达不流利的表现。而在输出理论的创始人Swain看来... 二语学习者在进行口头交际时,常会使用重复、替换等方法来帮助表达。以往的研究通常将这些行为视为学习者的自我修补或交际策略,认为其作用在于使交际顺利进行;同时,也认为它们是学习者表达不流利的表现。而在输出理论的创始人Swain看来,学习者的这些行为属于自我语言调控,是提高流利度的必要手段。为验证自我语言调控在学习者口语流利度发展中的作用,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考察了不同水平汉语学习者的自我语言调控行为与其口语流利度发展的关系,并结合学习者的口语语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学习者的自我语言调控在其口语流利度各方面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流利度 自我语言调控 社会文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