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壳聚糖复合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立华 焦延鹏 +3 位作者 李志忠 丁珊 邓德礼 周长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3-506,共4页
为改善聚乳酸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降解速率过快、亲水性差和降解产物呈酸性等缺点,本研究制备了一系列高孔隙率的聚乳酸/壳聚糖三维多孔复合支架材料,通过软骨细胞培养、动物皮下和肌肉植入试验对其进行了生物相容性研究。软骨细胞... 为改善聚乳酸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降解速率过快、亲水性差和降解产物呈酸性等缺点,本研究制备了一系列高孔隙率的聚乳酸/壳聚糖三维多孔复合支架材料,通过软骨细胞培养、动物皮下和肌肉植入试验对其进行了生物相容性研究。软骨细胞培养试验表明软骨细胞能在复合支架材料贴附增殖,材料无明显毒性;植入试验结果显示纯聚乳酸在体内2个月左右已经降解吸收,失去力学强度,复合材料三个月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力学强度和形状,而且组织切片也同时表明复合材料的炎症反应远远低于纯聚乳酸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壳聚糖 骨组织工程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快速检测转基因产品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白卫滨 黄亚东 +2 位作者 柳忠玉 赵文 苏志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3-195,共3页
针对转基因植物普遍含有的35S启动子进行了通用引物和Tapman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利用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FQ-PCR技术对转基因大豆、玉米和辣椒进行非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出转基因样本有阳性扩... 针对转基因植物普遍含有的35S启动子进行了通用引物和Tapman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利用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FQ-PCR技术对转基因大豆、玉米和辣椒进行非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出转基因样本有阳性扩增条带,非转基因样本呈现阴性。实验表明,荧光定量PCR检测较普通的检测方法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在转基因产品的分析检测方面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检测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创伤愈合的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李校堃 许华 +4 位作者 付小兵 郑青 黄亚东 赵文 吴晓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 研究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h-a FGF)对兔创伤的促愈合作用。方法 采用兔背部刀割伤模型 ,将 rh-a FGF溶液隔日一次滴注于创面 ,用创面照像、透明膜描记称量法记录伤后第 4、8、1 2、1 6天创面面积 ,用注水法测量伤腔容... 目的 研究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h-a FGF)对兔创伤的促愈合作用。方法 采用兔背部刀割伤模型 ,将 rh-a FGF溶液隔日一次滴注于创面 ,用创面照像、透明膜描记称量法记录伤后第 4、8、1 2、1 6天创面面积 ,用注水法测量伤腔容积 ,伤后第 8、1 6天取创面组织 ,观察创面的病理学变化 ,包括肉芽组织生长与再上皮化情况。结果 rh-a FGF可明显加速兔皮肤创伤的愈合 ,使创面面积明显缩小 (P<0 .0 5 ) ,使伤腔容积明显减少 (P<0 .0 5 )。组织学检查 :rh-a FGF组创面伤后 8天成纤维细胞生长活跃、数量多 ,其毛细血管胚芽与成纤维细胞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 ;伤后 1 6天 ,创面收缩与再上皮化明显 ,新生上皮向创面中心爬行较快。结论  rh-a FGF对兔背部刀伤创面有明显的促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创伤 创面修复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多肽护肤品的基础及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校坤 姚成灿 +1 位作者 黄亚东 郑青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43,61,共4页
生物活性多肽在人体内含量极少 ,但生物活性极高 ,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效应和生理功能。多种生物活性多肽与皮肤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增殖和迁移有关 ,它们能够提供皮肤养分 ,延缓皮肤衰老 ,促进皮肤创面修复。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生物活性多肽在人体内含量极少 ,但生物活性极高 ,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效应和生理功能。多种生物活性多肽与皮肤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增殖和迁移有关 ,它们能够提供皮肤养分 ,延缓皮肤衰老 ,促进皮肤创面修复。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均表明 ,将生物活性多肽添加到美容化妆品中 ,可以有效地与皮肤细胞发生作用 ,发挥其突出的美容护肤功效 ,对于护肤品功能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护肤品 生物活性多肽 生长因子 生物学效应 护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蚕抗菌肽AD基因在AcNPV载体系统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黄亚东 郑青 +4 位作者 李校 赵文 许华 吴晓萍 黄自然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4-307,313,共5页
目的 研究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载体系统在昆虫培养细胞和虫体中高效表达新型多肽抗生素天蚕抗菌肽AD(cecropinAD ,CAD)。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点突变技术改造CAD基因 ,改造后的CAD基因先克隆到质粒 pGE... 目的 研究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载体系统在昆虫培养细胞和虫体中高效表达新型多肽抗生素天蚕抗菌肽AD(cecropinAD ,CAD)。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点突变技术改造CAD基因 ,改造后的CAD基因先克隆到质粒 pGEM Teasyvector中进行鉴定和序列分析 ,然后再亚克隆到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Autographacalifornicanuclearpolyhedrosisvirus ,AcNPV)表达载体pAcGP67B中 ,获得重组病毒载体 pAcAD。用重组病毒载体 pAcAD和野生AcNPVDNA共感染草地夜蛾 (Spodopterafrugiperdoda)Sf9细胞 ,经空斑法筛选得到重组病毒AcNPVAD。重组病毒AcNPVAD经PCR扩增鉴定 ,证实了CAD基因已经整合到重组病毒AcNPVAD中。结果 以AcNPVAD转染Sf9细胞和苜蓿丫纹夜蛾幼虫 ,抑菌活性试验证实CAD基因在昆虫培养细胞Sf9和苜蓿丫纹夜蛾幼虫虫体中均得到表达 ,表达产物具有抑菌作用。通过离子交换层析 ,杂蛋白基本去除 ,重组抗菌肽获得初步纯化 ,重组抗菌肽活性峰位于 0 75mol/L处。结论 CAD基因在昆虫杆状病毒载体系统获得了表达 ,表达产物具有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抗生素 天蚕抗菌肽(AD) 多角体病毒(AcNPV)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辐射对皮肤角化细胞的影响及其防护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校坤 姚成灿 +3 位作者 许华 郑青 黄亚东 刘树铮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0-32,共3页
利用紫外线照射人皮肤角化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细胞周期的进程和细胞凋亡情况 ,并研究了人参皂甙单体Rg -1和Rb -1对紫外辐射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可明显诱导人皮肤角化细胞S期阻滞及细胞凋亡 ,人参皂甙单体Rg -... 利用紫外线照射人皮肤角化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细胞周期的进程和细胞凋亡情况 ,并研究了人参皂甙单体Rg -1和Rb -1对紫外辐射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可明显诱导人皮肤角化细胞S期阻滞及细胞凋亡 ,人参皂甙单体Rg -1和Rb -1能够释放S期阻滞、抑制细胞凋亡 ,对细胞的紫外辐射损伤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 皮肤角化细胞 影响 防护 人角化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人参皂甙 护肤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索拉唑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许华 俞励平 +3 位作者 文洁 赵文 黄亚东 李校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98-700,共3页
目的 :研究注射用兰索拉唑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出血休克性胃溃疡、水浸应激性胃溃疡及幽门结扎性胃溃疡模型 ,观察兰索拉唑静脉注射对损伤胃粘膜的保护作用。结果 :兰索拉唑 15 - 6 0mg/kg事先给药 ,对 3种胃溃疡... 目的 :研究注射用兰索拉唑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出血休克性胃溃疡、水浸应激性胃溃疡及幽门结扎性胃溃疡模型 ,观察兰索拉唑静脉注射对损伤胃粘膜的保护作用。结果 :兰索拉唑 15 - 6 0mg/kg事先给药 ,对 3种胃溃疡模型都有明显的抑制溃疡形成作用 ,且有良好的量效关系。在同等剂量下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的抗溃疡作用无显著差异 ,但对水浸应激性胃溃疡的疗效明显强于后者 (P <0 0 1)。结论 :兰索拉唑静脉注射明显抑制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胃溃疡 兰索拉唑 出血性休克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校坤 洪岸 +3 位作者 许华 姚成灿 付小兵 林剑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2-27,共6页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bFGF)对急性创面和慢性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治疗组 (12 82例 )和对照组 (439例 )被分为深Ⅱ度烧伤、浅Ⅱ度烧伤、供皮区 (包括刃厚和中厚供皮区 )和慢性 (包括残余小创面和慢性溃...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bFGF)对急性创面和慢性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治疗组 (12 82例 )和对照组 (439例 )被分为深Ⅱ度烧伤、浅Ⅱ度烧伤、供皮区 (包括刃厚和中厚供皮区 )和慢性 (包括残余小创面和慢性溃疡 )创面 4大类。分别观察应用rbFGF后不同时间创面愈合面积的百分比、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以及用药前后的全身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浅Ⅱ度烧伤 8d愈合率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对照组为 5 1 7%± 2 6 4 %和 (12 6± 2 9)d(P <0 0 0 1) ,治疗组为 70 6 %± 2 5 0 %和 (10 5± 2 4 )d(P <0 0 0 1)。深Ⅱ度烧伤 15d愈合率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对照组为 5 3 3%± 2 5 4 %和 (2 1 9± 5 5 )d(P <0 0 0 1) ,治疗组为 6 9 7%± 2 7 0 %和 (18 5± 4 4 )d(P <0 0 0 1)。供皮区创面 8d愈合率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对照组为 5 7 6 %± 2 9 4 %和(11 4± 2 7)d(P <0 0 0 1) ,治疗组为 72 1%± 2 8 0 %和 (9 5± 2 4 )d(P <0 0 0 1)。慢性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对照组为 (2 8 0± 18 0 )d ,治疗组 (2 2 1± 16 )d(P =0 0 6 8)。用药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变化。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创面愈合 临床试验 rbF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影响小鼠胸腺细胞c-Myc表达以及凋亡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通 曾耀英 +3 位作者 李校堃 肇静娴 王青 付小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50-555,共6页
目的 :研究在地塞米松 (DEX)诱导的小鼠胸腺细胞凋亡过程中c -Myc信号变化特点及其与下游caspase - 3变化的相关性 ,以进一步探讨c -Myc在小鼠胸腺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终浓度 1μmol/L地塞米松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 ,通... 目的 :研究在地塞米松 (DEX)诱导的小鼠胸腺细胞凋亡过程中c -Myc信号变化特点及其与下游caspase - 3变化的相关性 ,以进一步探讨c -Myc在小鼠胸腺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终浓度 1μmol/L地塞米松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 ,通过AnnexinV -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测定 30min、3h、6h和 9h凋亡和坏死细胞比率 ,在 6h时点电镜观察细胞形态 ,利用SDS -PAGE及Westernblot检测 0min、30min、1h和 3h细胞内c -Myc和caspase - 3信号变化特点。结果 :在 1μmol/LDEX诱导下 ,小鼠胸腺细胞在 30min、3h、6h和 9h凋亡比率分别为(5 70± 0 4 6 ) %、(35 79± 1 13) %、(5 0 6 1± 2 15 ) %和 (35 5 2± 1 6 6 ) % ,对照组分别为 (5 97± 0 2 5 ) %、(10 2 0±0 71) %、(12 10± 0 6 6 ) %和 (15 4 5± 0 5 1) % ,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1)。相应DEX组坏死比率分别为 (4 5 8±0 5 1) %、(4 6 6± 0 6 7) %、(2 5 36± 1 6 4 ) %和 (46 99± 2 6 7) % ,对照组分别为 (4 38± 0 39) %、(4 19± 0 73) %、(9 6 3± 1 2 5 ) %和 (13 38± 0 72 ) % ,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1) ;电镜观察结果显示DEX处理 6h见较多典型凋亡细胞。对照组在 0min即可检测到c -Myc的明显表达 ,30min略见增多 ,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胸腺细胞 细胞凋亡 C-MYC表达 半胱氨酸灭冬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和ERK1/2 MAPK及钙离子浓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通 曾耀英 +4 位作者 李校堃 何贤辉 肇静娴 吴晓萍 付小兵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 :研究胸腺细胞凋亡和ERK1/ 2途径及钙离子内流之间关系 ,以进一步探讨细胞凋亡可能的信号通路机制。方法 :以地塞米松 (DEX)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为模型 ,通过流式细胞术和电镜测定模型的稳定性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分析测定细胞内... 目的 :研究胸腺细胞凋亡和ERK1/ 2途径及钙离子内流之间关系 ,以进一步探讨细胞凋亡可能的信号通路机制。方法 :以地塞米松 (DEX)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为模型 ,通过流式细胞术和电镜测定模型的稳定性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分析测定细胞内 [Ca2 + ] i、SDS PAGE及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总量和磷酸化ERK1/ 2MAPK。结果 :仅在完全RMPI 1640培养基培养条件下 ,小鼠胸腺细胞自发凋亡百分率为 (2 90±0 62 ) % ,而在 2 5× 10 -6mol/LDEX诱导下 ,3h培养组 (12 70± 2 44) %、6h培养组 (53 55± 4 59) %发生了细胞凋亡 ,细胞内Fluo 3绿色荧光明显增强 ;正常细胞ERK1/ 2总量随时间变化不明显 ,而DEX刺激下 ,ERK1/ 2总量随时间呈递减趋势。结论 :DEX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过程中 ,磷酸化ERK1/ 2信号被迅速抑制 ,细胞内 [Ca2 + ] i迅速上升 ,推论磷酸化ERK1/ 2信号阻断与 [Ca2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钙离子 ERK 线粒体 膜电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莪术油溶液抗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亚东 李燕梅 +4 位作者 项琪 苏志坚 王林川 李校堃 黄志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6-172,共7页
目的:对复方莪术油溶液在流感病毒的MDCK细胞上和在非免疫鸡内抗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试验和MTT测定法,研究复方莪术油溶液及其有效成分莪术醇和金丝桃素在MDCK细胞上对H5N1病毒的灭活作... 目的:对复方莪术油溶液在流感病毒的MDCK细胞上和在非免疫鸡内抗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试验和MTT测定法,研究复方莪术油溶液及其有效成分莪术醇和金丝桃素在MDCK细胞上对H5N1病毒的灭活作用,对病毒感染的阻滞作用,对病毒吸附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被病毒入侵的细胞的治疗作用;另外,用复方莪术油溶液对14日龄非免疫试验鸡连续经口喂药1周,采用禽流感病毒H5N1攻击鸡群,攻毒的同时开始给药,观察药物对鸡的保护作用。同时与单方莪术油溶液、贯叶连翘水提取液和阳性对照药奥司他韦以及金刚烷胺进行了比较。结果:在体外实验中,复方莪术油溶液及其有效成分莪术醇和金丝桃素通过灭活病毒,阻滞病毒感染,抑制病毒吸附和治疗病毒引起的损伤而发挥抗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作用;在体内实验中它们对染毒鸡具有较好的预防保护作用,可延长染毒鸡的平均存活天数,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奥司他韦与金刚烷也具有相似的抑制病毒的作用。结论:复方给药的效果优于单方,并且主要在预防病毒感染环节发挥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禽流感病毒 MDCK细胞 非免疫鸡 H5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的研究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灼锋 李校坤 吴帆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16-122,共7页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quantitativePCR,RQ-PCR)是综合PCR、分子杂交和酶动力学的一种新技术,它根据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resonanceenergytranslation,FRET)的原理进行.目前已经成功地开发出TaqManTM、molecularbea...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quantitativePCR,RQ-PCR)是综合PCR、分子杂交和酶动力学的一种新技术,它根据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resonanceenergytranslation,FRET)的原理进行.目前已经成功地开发出TaqManTM、molecularbeaconprobe、amplifluortechnologies、LightCycler和single-labeledprobe几种相关的技术,并广泛地应用于病毒学、遗传性疾病和肿瘤等方面的诊断检测.实验研究表明:RQ-PCR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核酸检测方法,在临床及生物学研究方面均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诊断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生物学 PCR 分子杂交 酶动力学 核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突变体[Ser^(69,87)]的表达、纯化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晓萍 冯辉 +3 位作者 李校堃 苏志坚 郑青 黄亚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对野生型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bFGF)进行突变改造以提高其稳定性。方法:采用PCR突变方法,将hbFGFcDNA第6 9位和87位的Cys密码子突变为Ser密码子,所得的突变片断插入表达载体pET3c的表达框架中,构建了表达菌株BL2 1(DE3) /pET... 目的:对野生型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bFGF)进行突变改造以提高其稳定性。方法:采用PCR突变方法,将hbFGFcDNA第6 9位和87位的Cys密码子突变为Ser密码子,所得的突变片断插入表达载体pET3c的表达框架中,构建了表达菌株BL2 1(DE3) /pET3c [Ser69,87]hbFGF ,IPTG诱导表达。通过离子交换、肝素亲和两步层析的方法分离纯化突变体蛋白[Ser69,87]hbFGF。MTT法测定重组蛋白的促分裂活性。并对突变体蛋白的抗蛋白酶水解能力、热稳定性及其酸碱稳定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所构建的表达菌株,其[Ser69,87]hbFGF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 %以上。经两步层析纯化,获得了纯度达98%的突变体[Ser69,87]hbFGF。纯化的样品促Balb/c 3T3细胞增殖的活性与野生型hbFGF相当。突变体[Ser69,87]hbFGF抗胰蛋白酶水解的能力较野生型hbFGF强;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也较野生型hbFGF高。结论:突变体[Ser69,87]hbFGF的生物学活性与野生型hbFGF相当,其稳定性明显高于野生型hbF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突变体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Cecropin AD在毕赤酵母中的组成型表达及中试发酵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江学斌 张敏静 +1 位作者 林健聪 梁世中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5-29,共5页
构建表达抗菌肽Cecropin AD蛋白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GAPZα-A-CAD,并转化酵母菌Pichia pastoris X-33,Zeocin抗性筛选阳性重组子,通过PCR鉴定、Tricine-SDS-PAGE分析和琼脂孔穴扩散法筛选获得抗菌肽CAD组成型表达菌株,并采用pH-溶氧监... 构建表达抗菌肽Cecropin AD蛋白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GAPZα-A-CAD,并转化酵母菌Pichia pastoris X-33,Zeocin抗性筛选阳性重组子,通过PCR鉴定、Tricine-SDS-PAGE分析和琼脂孔穴扩散法筛选获得抗菌肽CAD组成型表达菌株,并采用pH-溶氧监控策略进行工程菌Pichia pastoris X-33/pGAPZα-A-CAD的50 L中试发酵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成功实现了抗菌肽CAD在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 X-33中的组成型表达pGAPZα-A,Tricine-SDS-PAGE分析显示在4.0 kDa处有明显的目的条带,工程菌经50 L发酵罐培养48 h后收获的上清液,100℃热处理10 min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杆菌ATCC25922等均有明显的抑杀作用。抗菌肽的组成型表达方法在本研究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中试研究为以后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CECROPIN AD 毕赤酵母 发酵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氯-1,2-丙二醇对睾丸间质瘤细胞R2C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邹飞雁 白顺 +4 位作者 白卫滨 孙建霞 张磊 黄亚东 孙伟伟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9-573,共5页
为了探讨3-氯-1,2-丙二醇(3-Monochloropropane-1,2-diol,3-MCPD)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睾丸间质瘤细胞R2C活性的影响,分别用0.5、1、2、4、6 mmol/L的3-MCPD刺激R2C细胞,利用MTT法得到3-MCPD对R2C细胞的IC25、IC50以及IC75。取以上3种不同... 为了探讨3-氯-1,2-丙二醇(3-Monochloropropane-1,2-diol,3-MCPD)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睾丸间质瘤细胞R2C活性的影响,分别用0.5、1、2、4、6 mmol/L的3-MCPD刺激R2C细胞,利用MTT法得到3-MCPD对R2C细胞的IC25、IC50以及IC75。取以上3种不同浓度的3-MCPD作用细胞4 h和24 h,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检测其作用4 h时对DNA损伤的程度;采用放射免疫法(Radio immunoassay,RIA)检测其作用4 h和24 h对孕酮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3-MCPD能抑制R2C细胞的增殖,其IC25、IC50和IC75分别为1.027、1.802、3.160 mmol/L;浓度为IC75的3-MCPD作用R2C细胞4 h后,对其DNA有损伤作用,且孕酮的合成量降低了16.0%;当3-MCPD各浓度组作用R2C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孕酮合成量降低9.5%至61.2%。以上结果表明,3-MCPD能抑制R2C的活性,影响细胞孕酮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氯-1 2-丙二醇 睾丸间质瘤细胞 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aFGF乳酸菌的构建、表达及其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仝雷 张齐好 +3 位作者 邱壮伟 苏志坚 陈红霞 黄亚东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08-2512,共5页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携带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aFGF)基因序列的乳酸菌重组表达载体pGMN4,转化并筛选出高效表达aFGF的重组菌株,制成活菌制剂。口服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7d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携带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aFGF)基因序列的乳酸菌重组表达载体pGMN4,转化并筛选出高效表达aFGF的重组菌株,制成活菌制剂。口服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7d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在造模同时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活菌制剂灌胃17d。通过比较小鼠的毛色、体重、便血、结肠长度、病变组织的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以及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验证重组aFGF乳酸菌对DSS诱导的小鼠UC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重组aFGF乳酸菌的表达量可达50μg/mL,高剂量重组活菌制剂能够显著改善小鼠的一般情况和溃疡导致的结肠缩短,促进组织修复,保持结肠结构的完整性,并下调MPO的活性。重组aFGF乳酸菌对小鼠UC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将为UC治疗制剂的开发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苏黄芪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研究
17
作者 赵文 黄亚东 +2 位作者 任永凤 姚成灿 郑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93-1095,共3页
关键词 阿克苏黄芪 多糖 脂质过氧化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抗真菌肽研究的科学意义及其应用前景
18
作者 杨婉莹 张倩 +2 位作者 黄亚东 温硕洋 曹阳 《广东蚕业》 2001年第4期45-47,共3页
昆虫抗真菌肽是近年来刚刚起步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国外目前已发现6种昆虫抗真菌肽因子。国内华南农业大学蚕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实验室课题组在此方向也取得一些重要进展,初步发现13种昆虫可能含有新的昆虫抗真菌肽基因。对昆虫抗... 昆虫抗真菌肽是近年来刚刚起步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国外目前已发现6种昆虫抗真菌肽因子。国内华南农业大学蚕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实验室课题组在此方向也取得一些重要进展,初步发现13种昆虫可能含有新的昆虫抗真菌肽基因。对昆虫抗真菌肽及其基因的研究,将大大拓宽昆虫抗菌肽的生物技术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意义 应用前景 昆虫抗真菌肽 昆虫抗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拟抗微生物肽Gloverins基因(Bmglv)的原核表达及抗菌活性鉴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冬 邓小娟 +6 位作者 杨婉莹 叶明强 曹方 黄亚东 温硕洋 曹阳 夏庆友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1-568,共8页
家蚕Bombyx mori基因组全测序于2004年完成后,由家蚕基因组注释发现了35条拟抗微生物肽基因序列。本研究选取其中的5条Gloverins同系物(isoforms)基因(BmglvB,BmglvA2,BmglvA3,BmglvA5和BmglvA6),克隆至pET-21d载体,转化Escherichia col... 家蚕Bombyx mori基因组全测序于2004年完成后,由家蚕基因组注释发现了35条拟抗微生物肽基因序列。本研究选取其中的5条Gloverins同系物(isoforms)基因(BmglvB,BmglvA2,BmglvA3,BmglvA5和BmglvA6),克隆至pET-21d载体,转化Escherichia coli RosettaTM(DE3)宿主菌进行表达;克隆表达的5个家蚕Gloverins同系物基因大部分以可溶形式表达,经Ni-NTA亲和层析纯化和Sephadex G-10脱盐处理后,采用平板孔穴抑菌法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注释发现的5条家蚕拟抗微生物肽Gloverins同系物基因,具有与在其他昆虫中已鉴定报道的Gloverin相似的抗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功能,实验确认了它们就是家蚕Gloverins抗微生物肽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抗微生物肽 Gloverin 原核表达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活性的ELISA检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安全 李校 +2 位作者 赵文 项琪 孟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7-460,共4页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经济、灵敏度高而不需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或MTT的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进行活性检测。方法:运用多克隆抗体ELISA、单克隆抗体ELISA和MTT法分别对bFGF进行生物活性检测,并对结果和重现性进...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经济、灵敏度高而不需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或MTT的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进行活性检测。方法:运用多克隆抗体ELISA、单克隆抗体ELISA和MTT法分别对bFGF进行生物活性检测,并对结果和重现性进行比较。结果:ELISA测得结果与MTT法相比无显著差异,且其精密度明显优于MTT法。结论:用ELISA检测bFGF生物活性,简便准确,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ELISA MTF 生物活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