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穿刺射频热凝与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汤勇智 王贵清 利洪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22-825,共4页
目的探讨在影像介导经皮穿刺下,分别采用射频热凝和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通过影像介导经皮穿刺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其中A组采用射频热凝术15例,B组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 目的探讨在影像介导经皮穿刺下,分别采用射频热凝和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通过影像介导经皮穿刺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其中A组采用射频热凝术15例,B组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25例,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改良MacNab方法进行疗效评价及对比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手术操作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其中B组的治疗效果优于A组(P<0.05)。结论影像介导经皮穿刺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并易于为患者接受的优点。同时,在同一路径下采取射频热凝结合臭氧注射的方法,其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的射频热凝术,是一种合理而有效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介导 经皮穿刺 射频热凝 臭氧消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不同入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4
2
作者 汤勇智 王贵清 利洪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50-205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不同入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间,采用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58例,其中后外侧入路30例(A组),后方入路15例(B组),经髂骨钻孔入路13例(C组),分别对...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不同入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间,采用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58例,其中后外侧入路30例(A组),后方入路15例(B组),经髂骨钻孔入路13例(C组),分别对各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不同时期治疗效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3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A组83.3%,B组100.0%,C组92.3%;手术时间A组及C组均大于B组(P<0.05),而A组与C组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疗效则是C组优于A组及B组(P<0.05),而A组又优于B组(P<0.05)。结论:经皮微创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在操作上后外侧入路是经典的方法,疗效佳,然而便利性及成功率不及后方入路。经髂骨钻孔入路则获得了最佳的疗效,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和器械的改进,将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 微创 入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巨大积水肾切除术前行经皮肾穿刺超微造瘘的疗效 被引量:3
3
作者 曾鹏 蒋重和 +4 位作者 莫鉴锋 吴小伟 曾健文 杨曦 曾少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092-2094,共3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巨大积水肾切除术前行经皮肾穿刺超微造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47例单侧无功能巨大肾积水患者临床资料,分A、B两组,其中A组(25例)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前行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引流5~7d,B组(23例)择期直接...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巨大积水肾切除术前行经皮肾穿刺超微造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47例单侧无功能巨大肾积水患者临床资料,分A、B两组,其中A组(25例)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前行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引流5~7d,B组(23例)择期直接行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总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有2例穿刺造瘘后每日引流量超过200mL而采取保肾治疗,实际采取后腹腔镜积水肾切除术45例,手术均成功,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皮肤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B组(P〈0.05),而在住院总天数、住院费用、恢复工作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功能巨大肾积水。在行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前先行经皮肾穿刺超微造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且可一定程度避免尚有保留价值的积水肾被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水 腹腔镜 肾切除术 肾造口术 经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K-3β抑制剂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坤平 钟雪云 +1 位作者 罗枫 赵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抑制剂(2 Z,3 E)-6-溴靛-3-肟(BIO)对结肠癌SW480细胞β-catenin、Bcl-2蛋白表达及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BIO作用于结肠癌SW480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Western b...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抑制剂(2 Z,3 E)-6-溴靛-3-肟(BIO)对结肠癌SW480细胞β-catenin、Bcl-2蛋白表达及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BIO作用于结肠癌SW480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β-catenin和Bcl-2蛋白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β-catenin及cyclin D1的表达,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结果:与BIO处理前SW480细胞相比,BIO处理组SW480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并出现部分细胞核移位,cyclin D1蛋白表达及S期和G2/M期细胞不同程度增多,Bcl-2蛋白表达有所下调,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并出现细胞形态改变。结论:GSK-3β抑制剂BIO作用于结肠癌SW480细胞呈现促增殖及抑凋亡作用,其机制主要与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激活以及与Bcl-2调控通路的平衡有关,其中β-catenin上调可能是影响结肠癌SW480细胞转归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糖原合酶激酶3Β Β-CATENIN BCL-2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黄酮对去势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鹏 刘文和 +4 位作者 颜林淋 陈家玉 胡伟文 曹锡文 李杨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14-1818,共5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黄酮对去势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2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A组:空白对照组,常规方法饲养,进行假手术处理;B组:去势组,不给予淫羊藿黄酮干预;C组:去势+钙剂,每日灌服高效钙(75 mg·... 目的:探讨淫羊藿黄酮对去势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2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A组:空白对照组,常规方法饲养,进行假手术处理;B组:去势组,不给予淫羊藿黄酮干预;C组:去势+钙剂,每日灌服高效钙(75 mg·kg-1)+维生素D321 IU·kg-1;D组:去势+低剂量,每日灌服淫羊藿黄酮(75 mg·kg-1);E组:去势+中剂量,每日灌服淫羊藿黄酮(150 mg·kg-1);F组:去势+高剂量,每日灌服淫羊藿黄酮(300 mg·kg-1)。实验第4月末处死大鼠,取出大鼠双侧胫骨、双侧股骨、双侧肱骨和全部腰椎。实验动物干预完毕后测定:1第四腰椎体力学性能指标中弹性模量、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变形位能、结构刚度,2股骨结构力学性能指标中最大载荷、破坏载荷、变形位能、结构刚度,3股骨材料力学性能指标中弹性模量、最大应力、最大应变、破坏应力、破坏应变。结果:与B组比较,A、D、E、F组第四腰椎体力学性能指标中弹性模量、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变形位能、结构刚度,股骨结构力学性能指标中最大载荷、破坏载荷、变形位能、结构刚度,股骨材料力学性能指标中弹性模量、最大应力、最大应变、破坏应力明显升高(P<0.05);C组有升高趋势;A、C、D、E、F组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D、E、F组随淫羊藿黄酮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其相互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股骨材料力学性能指标中破坏应变A、C、D、E、F组之间相互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去势造成了大鼠椎骨力学性能,股骨结构力学性能和股骨材料力学性能的降低,应用淫羊藿黄酮可改善第四腰椎体力学性能、股骨结构力学性能和股骨材料力学性能。结论:淫羊藿黄酮可有效防治去势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降低,使其维持在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黄酮 去势大鼠 生物力学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导向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贵清 汤勇智 +2 位作者 杨立群 黎昭华 利洪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77-1479,共3页
目的:研制一种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导向器,用于C臂机监控下经皮进行腰椎间盘穿刺,以提高穿刺的准确率和安全性。方法:自制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导向器(国家专利号:ZL 2011 2 0140972.2),根据腰椎CT或MRI横截面设计好导向器参数,利用该导向器在... 目的:研制一种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导向器,用于C臂机监控下经皮进行腰椎间盘穿刺,以提高穿刺的准确率和安全性。方法:自制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导向器(国家专利号:ZL 2011 2 0140972.2),根据腰椎CT或MRI横截面设计好导向器参数,利用该导向器在C臂机监控下将治疗针准确穿刺到腰椎间盘预定位置。本组应用该导向器对44例(56个椎间盘)进行经皮腰椎间盘穿刺,总结穿刺的准确率和安全性,并与传统的"盲穿"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应用该导向器的穿刺优良率为80.4%,应用传统"盲穿"方法的穿刺优良率为28.3%,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该自制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导向器应用方便,能有效提高经皮腰椎间盘穿刺的准确率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导向器 研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胺对兔急性高眼压视网膜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曾凤 李红 钟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小檗胺(berbamine,BER)对急性高眼压下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96只大耳白兔随机分6组: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VER),BER A、B、C组,后5组建立兔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分时段观察视网膜形态、厚度的变... 目的探讨小檗胺(berbamine,BER)对急性高眼压下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96只大耳白兔随机分6组: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VER),BER A、B、C组,后5组建立兔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分时段观察视网膜形态、厚度的变化,并测量视网膜细胞内Ca2+含量的变化。结果阳性对照组,BER A、B、C组视网膜早期水肿较轻,晚期视网膜内层厚度明显厚于阴性对照组,术后168h BER C组视网膜内层厚度为(104.82±0.87)μm、阳性对照组为(105.14±0.92)μm,与正常对照组(105.94±0.66)μm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0h视网膜细胞中Ca2+含量开始升高,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呈逐渐增高趋势。BER组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及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内Ca2+含量逐渐减少,至术后168h,BER C组Ca2+含量为(45.35±0.48)μg·g-1,与正常对照组(44.61±0.84)μg·g-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细胞内Ca2+超载,参与了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BER通过抑制Ca2+内流从而保护视网膜细胞,并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胺 急性高眼压 钙离子 视网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33 β-catenin和AP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吴雪芳 刘坤平 +3 位作者 罗枫 伍世钢 唐丽娟 钟雪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899-1903,共5页
目的:探讨CD133、β-catenin和APC蛋白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三者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4例结直肠腺瘤、135例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CD133、β-cate... 目的:探讨CD133、β-catenin和APC蛋白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三者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4例结直肠腺瘤、135例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CD133、β-catenin和APC蛋白的表达;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CD133在结直肠癌中阳性率为45.9%,高于腺瘤(9.5%)及癌旁正常黏膜(0,P<0.05),其表达与腺瘤不典型增生程度及结直肠癌组织分级具有相关性(P<0.05);β-catenin胞质/胞核阳性表达在结直肠癌(93.3%)和腺瘤(85.1%),高于癌旁正常黏膜(14.8%,P<0.05),β-catenin膜表达缺失率在结直肠癌(45.2%)高于腺瘤(4.1%)及癌旁正常黏膜(5.2%,P<0.05),且与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P<0.05);APC阳性表达率在癌旁正常黏膜(100%)、腺瘤(90.5%)和结直肠癌(34.8%)呈逐级降低(P<0.05),在结直肠癌APC表达缺失组,β-catenin胞质/胞核表达与CD133表达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均筛选出Dukes分期、β-catenin膜表达缺失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高风险因素及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CD133、β-catenin、APC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CD133表达与β-catenin及APC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三者的检测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评估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D133 Β-CATENIN APC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郭履平 罗丹华 +1 位作者 陈北秀 张耀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8期767-768,共2页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手术 心理干预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围术期 生物医学模式 医学心理学 应用 病人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