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想象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文权 徐武华 +2 位作者 吴婉霞 周慧怡 李青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卒中偏瘫患者95例,按接诊序号将患者分为运动想象治疗组(A组,33例)、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卒中偏瘫患者95例,按接诊序号将患者分为运动想象治疗组(A组,33例)、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B组,30例)和运动想象+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C组,32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3周,5 d/周,1次/d,30-45 min/次。A组另加运动想象治疗1次/d,30 min/次;B组另加肌电生物反馈治疗1次/d,20 min/次;C组则另加运动想象治疗1次/d,30 min/次+肌电生物反馈治疗1次/d,20 min/次。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后3周的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的差异。组内康复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治疗后3周,3组患者的FTHUE-HK、MBI和FMA评分均明显提高,分别为A组(3.8±0.6)、(74±4)、(35±5)分,B组(3.7±0.4)、(73±5)、(35±4)分,C组(4.1±0.3)、(77±4)、(38±4)分,与治疗前评分[A组(2.6±0.4)、(51±5)、(25±4)分,B组(2.5±0.4)、(52±4)、(24±3)分,C组(2.6±0.3)、(51±4)、(24±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治疗后3周,C组的FTHUE-HK、MBI和FMA评分均明显优于A、B两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B两组间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想象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显著改善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二者联合应用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运动想象 肌电生物反馈 上肢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移植血管的转归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丽 赵强 +2 位作者 盖鲁粤 杨庭树 曾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移植血管包括大隐静脉桥(SVG)和左乳内动脉桥(LIMAG)的转归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自2010年至2015年92例行CABG后症状复发而复查冠状动脉(冠脉)自体血管造影和移植血管造影的结果和临床特征进行...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移植血管包括大隐静脉桥(SVG)和左乳内动脉桥(LIMAG)的转归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自2010年至2015年92例行CABG后症状复发而复查冠状动脉(冠脉)自体血管造影和移植血管造影的结果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92例患者中男性83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2.6±10.8)岁。52支LIMAG中,19支发生病变为LIMAG病变组,33支未发生病变为LIMAG无病变组;60支大隐静脉单独桥中,38支有病变的大隐静脉单独桥为大隐静脉单独桥病变组,22支无病变的大隐静脉单独桥为大隐静脉单独桥无病变组。统计分析SVG、LIMAG病变与传统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冠心病家族史以及其他临床特点如心绞痛复发时间、冠脉造影距离CABG时间等、大隐静脉桥血管移植方式(序贯桥和单独桥)、自身靶血管搭桥前病变特点的相关性。结果:平均症状复发时间(35.10±24.7)个月。共有移植血管146支,其中LIMAG 52支,SVG 94支(单独桥60支,序贯桥34支),LIMAG通畅率显著高于SVG(63.5%vs 44.7%,P=0.030)。SVG病变发生与CABG后症状复发时间呈正相关(OR=1.119,95%CI:1.002~1.249,P=0.046),与女性患者有相关倾向(P=0.065),与其他临床因素均不相关,而LIMA病变发生与各项临床因素均不相关。大隐静脉序贯桥通畅率明显高于单独桥(58.9%vs 36.7%,P=0.038)。大隐静脉单独桥病变组(术前自体靶血管完全闭塞/狭窄=24支/14支)与无病变组(术前自体靶血管完全闭塞/狭窄者=17支/5支)的自体靶血管病变之间比较无差异(P=0.388);而LIMAG病变组中自体血管狭窄病变者明显多于LIMAG无病变组(LIMAG病变组:狭窄/闭塞=7支/12支;LIMAG无病变组:狭窄/闭塞=23支/10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CABG后桥血管发生病变与冠心病传统的危险因素无明显相关性,术后SVG发生病变与CABG后心绞痛复发时间呈正相关。SVG序贯桥中远期通畅率高于单独桥。单独桥中CABG前自体靶血管血流状况将影响术后LIMAG的转归,而对SVG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移植物闭塞 血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格列汀对AGEs作用下系膜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江颖娟 蒋作锋 +3 位作者 吴小兰 黄珮 吴文法 余慧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55-1459,共5页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作用下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共分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AGE组和不同浓度(5、10和20μmo...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作用下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共分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AGE组和不同浓度(5、10和20μmol/L)西格列汀组。培养48 h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胶原蛋白Ⅳ(collagen IV,Col IV)含量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p-AMPK、p70S6K和p-p70S6K的蛋白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AGEs可明显引起系膜细胞活力和Col IV表达增加,不同浓度的西格列汀均可明显抑制AGEs诱导的系膜细胞活力和Col IV表达的增加;与control组比较,AGEs可引起系膜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和AMPK磷酸化水平下降,p70S6K磷酸化水平增加;不同浓度的西格列汀均可促进系膜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及AMPK磷酸化,抑制p70S6K磷酸化,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西格列汀可能通过引起系膜细胞的自噬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格列汀 自噬 系膜细胞 糖尿病肾病 Beclm-1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天丸对偏头痛大鼠三叉神经节P2X_3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白方会 李慧 +3 位作者 任志军 刁建新 邱爱珠 陈宝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23-927,共5页
目的:探讨正天丸对偏头痛大鼠三叉神经节P2X_3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偏头痛组、正天丸组和抑制剂(A-317491)组。给药7 d后,偏头痛组、正天丸组和抑制剂组硝酸甘油(10 mg/kg)皮下注射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对照组注... 目的:探讨正天丸对偏头痛大鼠三叉神经节P2X_3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偏头痛组、正天丸组和抑制剂(A-317491)组。给药7 d后,偏头痛组、正天丸组和抑制剂组硝酸甘油(10 mg/kg)皮下注射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表现,造模4 h后取材,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各组大鼠三叉神经节中P2X_3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造模后5 min左右各组均出现挠头、爬笼等行为学表现,对照组大鼠仅开始30 min内出现挠头和爬笼现象,无耳红表现,大约2 h后正天丸组和抑制剂组头痛行为学表现停止,偏头痛组大鼠在造模后3 h左右停止。偏头痛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大鼠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中P2X_3受体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正天丸组大鼠TG中P2X_3受体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偏头痛组(P<0.01);正天丸组和抑制剂组相比,大鼠TG中P2X_3受体蛋白和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正天丸可抑制偏头痛发作时TG中P2X_3受体的过表达,从而发挥抗偏头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天丸 三叉神经节 P2X3受体 偏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保护脂多糖损伤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与分泌功能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倩 韦建瑞 +2 位作者 张雷 周兆 吕林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0-246,共7页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LBP)对脂多糖(LPS)致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BP组、LPS模型组、LBP+LPS实验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blo...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LBP)对脂多糖(LPS)致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BP组、LPS模型组、LBP+LPS实验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blot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活酶(iNOS)、Caspase-3及NF-κB p65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IL-1β水平,Gries法测上清一氧化氮(NO)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HUVEC增殖活力显著下降,NF-κB p65蛋白、iNOS、NO、TNF-α、IL-1β、MDA及Caspase-3水平显著升高,LBP处理则可部分增加受损内皮细胞的增殖活性,NF-κB p65蛋白、iNOS、NO、TNF-α、IL-1β、MDA及Caspase-3水平显著下降.结论:枸杞多糖对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与抑制NF-k B信号通路、抑制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释放,抑制NO合成、减轻氧化应激,抑制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脂多糖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通过微小RNA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心房肌L型钙离子通道的调控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强 邹月柳 +3 位作者 邹筱冬 邓春玉 李彪 曾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β_3-AR)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左心房肌L型Ca2+通道亚单位α2δ-2编码基因CACNA2D2的调控是否与微小RNA(miRNA)-1及miRNA-328存在关联。方法 2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选6只为正常对照组(NC组),另16只采用... 目的探讨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β_3-AR)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左心房肌L型Ca2+通道亚单位α2δ-2编码基因CACNA2D2的调控是否与微小RNA(miRNA)-1及miRNA-328存在关联。方法 2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选6只为正常对照组(NC组),另16只采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建立CHF动物模型,将存活的12只大鼠再随机分为CHF组6只和BRL组(在大鼠尾静脉注射β_3-AR特异性激动剂BRL-37344) 6只。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及LVEF。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大鼠左心房肌病理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左心房肌β_3-AR、CACNA2D2以及miRNA-1、miRNA-328表达水平。结果BRL组大鼠LAD显著大于NC组和CHF组[(4. 42±0. 15) mm vs (3. 50±0. 21) mm和(4. 09±0. 17) mm,P <0. 01]; BRL组LAEF显著低于NC组和CHF组[(34. 91±1. 51)%vs (59. 89±3. 17)%和(40. 09±0. 95)%,P <0.01]。与CHF组比较,BRL组大鼠左心房肌细胞水肿进一步加重,可见明显肥大细胞等病理学改变更显著。与NC组比较,CHF组大鼠左心房肌β3-AR、CACNA2D2、miRNA-1及miRNA-328表达上调(P <0. 01);与CHF组比较,BRL组大鼠左心房肌β3-AR、CACNA2D2、miRNA-1及miRNA-328表达进一步上调(P <0. 01)。miRNA-1、miRNA-328、CACNA2D2与β3-AR表达呈正相关(r=0. 870、0. 904、0. 911,P <0. 01); CACNA2D2与miRNA-1、miRNA-328表达呈正相关(r=0. 880、0. 954,P <0. 01)。结论β3-AR对左心房CACNA2D2的正性调控可能与miRNA-1、miRNA-328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3 心力衰竭 钙通道 L型 心房 微R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下颌咀嚼运动轨迹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赖晓宇 林雪峰 吴夏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目的:比较青年人正常者和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下颌咀嚼运动轨迹。方法:按照实验纳入标准收集青年人正常组和安氏Ⅱ类1分类错组各15人。采用下颌运动描记仪记录实验对象下颌切牙点的咀嚼运动轨迹,分析咀嚼运动轨迹的范围(三维... 目的:比较青年人正常者和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下颌咀嚼运动轨迹。方法:按照实验纳入标准收集青年人正常组和安氏Ⅱ类1分类错组各15人。采用下颌运动描记仪记录实验对象下颌切牙点的咀嚼运动轨迹,分析咀嚼运动轨迹的范围(三维方向的最大位移)和方向(所选择的各位点开、闭口轨迹角),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错对下颌咀嚼运动轨迹范围和方向的影响。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组和安氏Ⅱ类1分类错组人群左侧咀嚼时最大左右向位移均值分别为(8.24±1.48)mm和(6.58±2.49)mm(P<0.05),右侧分别为(8.05±1.05)mm和(6.42±2.47)mm(P<0.05)。除左侧咀嚼时开口轨迹角0.5 mm位点外,正常组各位点开、闭口轨迹角均值大于安氏Ⅱ类1分类错组(P<0.05)。结论:青年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咀嚼运动轨迹的最大侧向位移及开、闭口轨迹角较正常者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咀嚼运动轨迹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穗花杉双黄酮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金丽 曹文娟 +2 位作者 熊喜峰 戴丽冰 刘志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152,共5页
为探讨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me,A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血管形成及机制的影响,从而为穗花杉双黄酮治疗肿瘤及其他血管增生性疾病提供理论基础,采用MTS检测AF对ECV304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AF对ECV304细胞迁移... 为探讨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me,A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血管形成及机制的影响,从而为穗花杉双黄酮治疗肿瘤及其他血管增生性疾病提供理论基础,采用MTS检测AF对ECV304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AF对ECV304细胞迁移的影响,体外血管形成实验观察AF对ECV304血管形成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AF对ECV304细胞血管形成相关信号通路及蛋白如磷酸化AKT(p-AKT)、金属基质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 2,Ang 2)表达影响。结果表明AF能够抑制ECV304细胞的增殖作用,并呈梯度依赖性;AF具有抑制ECV304细胞迁移的作用,并且能够抑制ECV304体外血管样结构的形成;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00μmol/L的AF能够降低ECV304细胞p-AKT、MMP-9、Ang-2的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内皮细胞 穗花杉双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转归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丽 赵强 盖鲁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28-1031,共4页
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仍是复杂冠脉病变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桥血管往往有再狭窄或闭塞等病变,桥血管病变也是造成术后缺血症状复发的主要原因,因此综述分析移植血管的病变特征、转归和影响因素,对桥血管病变的防治具有重要... 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仍是复杂冠脉病变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桥血管往往有再狭窄或闭塞等病变,桥血管病变也是造成术后缺血症状复发的主要原因,因此综述分析移植血管的病变特征、转归和影响因素,对桥血管病变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桥血管病变 转归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16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黄晓琴 舒建昌 叶国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06-40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16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老年组)的临床表现、病因、并发症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非老年组比较。结果: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以黑便为主要的症状,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依...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16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老年组)的临床表现、病因、并发症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非老年组比较。结果: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以黑便为主要的症状,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43.10%)、胃黏膜病变(26.95%)、恶性肿瘤(19.90%)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8.30%),其中消化性溃疡和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老年组并发症多于非老年组。老年组保守治疗治愈率为88.43%,非老年组为99.18%(P<0.01)。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凶险,预后较差,应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 老年人 消化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病理标本免疫学指标与前列腺癌相关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赖己创 曾宝辉 +2 位作者 陈佳琳 郭顺华 过新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8-902,共5页
目的探讨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高分子量角蛋白(CK-h)、p63蛋白、S-100蛋白等免疫指标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7月至2016年8月疑诊前列腺癌患者238例,均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免疫组... 目的探讨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高分子量角蛋白(CK-h)、p63蛋白、S-100蛋白等免疫指标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7月至2016年8月疑诊前列腺癌患者238例,均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免疫组化检测P504s、CK-h、p63、S-100的表达,分数据库相关数据分析p63及S-100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238个病例中,穿刺病理结果前列腺癌82例,P504s在前列腺癌病例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在非癌病例(96.34%vs. 12.18%),p63和CK-h在非癌病例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前列腺癌病例(100%vs. 3.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504s作为前列腺癌的标记物,敏感度为96.34%,特异度为87.92%,p63及CK-h在非前列腺癌病例中均呈阳性表达。p63高表达是前列腺癌术后无生化复发生存的保护性因素,S-100高表达是前列腺癌术后无病生存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P504s作为前列腺癌标记物敏感度与特异度均较高,p63和CK-h可应用于前列腺癌与非癌的鉴别诊断,p63、S-100均可作为前列腺癌的独立预后指标。结合分析上述指标有助于提高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阳性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穿刺活检 免疫组化 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 高分子量角蛋白 P63蛋白 S-100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温止痛法对瘀血型偏头痛的疗效及对5-HT、CGRP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慧 伍志勇 +2 位作者 聂玲辉 吴艳华 陈宝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570-572,共3页
目的:观察辛温止痛法治疗瘀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0例瘀血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组服用辛温止痛中药汤剂,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辛温止痛法治疗瘀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0例瘀血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组服用辛温止痛中药汤剂,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中医证候、疼痛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并检测外周血中5-HT、CGRP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 33%,对照组为60. 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下降(P <0. 05),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无明显变化(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 <0. 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中5-HT含量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CGRP的含量明显下降,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辛温止痛法可有效缓解瘀血型偏头痛患者的疼痛及全身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升高5-HT、下调外周血中CGRP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温止痛法 瘀血型 偏头痛 5 -HT CG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大鼠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慧 吴艳华 +2 位作者 陈宝田 刘莉 刘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7期506-509,共4页
目的:通过代谢组学方法,观察大鼠尿液中的代谢物的变化,探讨偏头痛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实验选用SPF级Wistar大鼠20只,体重(200±20)g左右,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改进的Christina Tassorelli方法复制偏头痛模型,... 目的:通过代谢组学方法,观察大鼠尿液中的代谢物的变化,探讨偏头痛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实验选用SPF级Wistar大鼠20只,体重(200±20)g左右,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改进的Christina Tassorelli方法复制偏头痛模型,采用代谢笼法,收集大鼠造模后6 h尿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高分辨率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对偏头痛大鼠尿样进行代谢图谱检测。结果:与空白组的尿液相比,模型组的代谢图谱中出峰量明显增加。空白组样本和模型组样本具有一定的聚类作用,分类运动的趋势明显。从总体趋势来看,相对于空白组,模型组的代谢特征有逐渐向右运动的趋势。对模型组样本与空白组样本所得的荷载图进行分析,发现尿中5-羟吲哚乙酸、1,3-二硝酸甘油、顺乌头酸、苹果酸明显增多。结论:尿中5-羟吲哚乙酸、1,3-二硝酸甘油、顺乌头酸、苹果酸可以作为偏头痛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大鼠 尿样 代谢组学 U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纹肌肉瘤伴重度骨髓抑制患儿术后切口迁延不愈的护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飘飘 谭惠仪 +2 位作者 叶雪梅 李海燕 谌红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3-35,共3页
总结1例横纹肌肉瘤复发患儿术后放化疗期间重度骨髓抑制手术切口迁延不愈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变化,控制感染和预防出血帮助其度过骨髓抑制期,采用联合清创方式清除坏死组织,抑制细菌生物膜,选择合适的功能性敷料... 总结1例横纹肌肉瘤复发患儿术后放化疗期间重度骨髓抑制手术切口迁延不愈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变化,控制感染和预防出血帮助其度过骨髓抑制期,采用联合清创方式清除坏死组织,抑制细菌生物膜,选择合适的功能性敷料,运用光子治疗,注重人文关怀和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处方等。换药167d,患儿伤口痊愈,指导患儿家属继续使用泡沫敷料保护新生的上皮至放疗结束,每周更换1次,随访2个月,伤口未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骨髓抑制 手术切口 湿性愈合 光子治疗 功能性敷料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中叶切除与半肝切除治疗中央型肝细胞癌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余计赏 吴帆 +1 位作者 谭国钳 王百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08-1013,共6页
目的对肝中叶切除术和半肝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肝细胞癌的效果进行系统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提供了肝中叶切除与半肝切除治疗中央型肝细胞癌对比研究的文献。提... 目的对肝中叶切除术和半肝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肝细胞癌的效果进行系统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提供了肝中叶切除与半肝切除治疗中央型肝细胞癌对比研究的文献。提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衰竭例数、围手术期病死率、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等指标,并应用Review Manager 5. 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各研究间的异质性采用χ~2检验判断。二分类变量采用比值比(OR)分析,连续性变量采用加权均数差(WMD)分析,两类变量均计算95%可信区间(95%CI)。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均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总样本量1861例,其中肝中叶切除组1054例,半肝切除组80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中叶切除组患者术后肝衰竭的发生率低于半肝切除组(OR=0. 37,95%CI:0. 16~0. 87,P=0. 02);而手术时间(WMD=15. 17,95%CI:-18. 75~49. 05,P=0. 38)、术中出血量(WMD=100. 96,95%CI:-15. 29~217. 21,P=0. 09)、围手术期病死率(OR=0. 55,95%CI:0. 26~1. 17,P=0. 12)、术后胆漏发生率(OR=1. 32,95%CI:0. 74~2. 38,P=0. 35)、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等指标并无明显差异。结论肝中叶切除术可明显降低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风险,对于存在肝硬化的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有经验的医师可优先考虑肝中叶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中叶切除术 半肝切除术 治疗结果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S、PFNA、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2
16
作者 孟庆奇 崔树廷 +7 位作者 梁伟国 王文 李爱国 李锋生 张同仁 王敏 奉振成 李斯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36-1039,1043,共5页
目的对比评估动力髋螺钉(DHS)、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及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优缺点及并发症。方法以AO分型为标准,筛选92例70岁以上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对比3种术式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足... 目的对比评估动力髋螺钉(DHS)、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及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优缺点及并发症。方法以AO分型为标准,筛选92例70岁以上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对比3种术式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足趾触地和完全负重的时间、HHS、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率及并发症。结果 PFNA在术中出血量和输血率方面要要优于其余两种术式。半髋关节置换则可以获得最优的负重开始时间,包括足趾触地时间和全负重时间,及3个月内的最佳的HSS分值。结论对于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如果患者耐受手术能力差,考虑到术中出血及术后早期下地,建议给予PFNA治疗。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可,因为3种术式远期效果一致,应综合考虑患者的骨折类型、骨折复位难易、经济状况及术者对各种术式熟练程度做出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 动力髋螺钉(DHS) 半髋关节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大鼠VEGF、SDF-1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小强 凌莉 +2 位作者 李楚翘 马文斌 尹义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梗死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200~250 g的SD雄性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的一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随机法将...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梗死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200~250 g的SD雄性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的一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随机法将大鼠随机分成NGF治疗组、溶剂对照组及NGF+PI3K拮抗剂组,每组12只。所有大鼠分别于造模后第4和7天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脑梗死后第4天时血清VEGF及SDF-1的水平。结果:在脑梗死后第4和7天时,与溶剂对照组及NGF+PI3K拮抗剂组大鼠比较,NGF治疗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较低(均P<0.05)。脑梗死后第4天时,NGF治疗组大鼠的血清VEGF及SDF-1水平均高于溶剂对照组、NGF+PI3K拮抗剂组(P<0.05)。结论:NGF治疗可改善成年大鼠脑梗死缺损的神经功能,并促进脑梗死大鼠血清VEGF及SDF-1的表达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上述作用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生长因子 大脑中动脉梗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浆液性卵巢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喜珍 丁杰 梁常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64-768,共5页
目的:探讨浆液性卵巢癌中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8例浆液性卵巢癌中TIL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68例浆液性卵巢癌中有大量TIL... 目的:探讨浆液性卵巢癌中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8例浆液性卵巢癌中TIL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68例浆液性卵巢癌中有大量TIL浸润者(≥50 TIL/100肿瘤细胞)43例,占63.24%。有无大量TIL浸润在不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CA125水平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浆液性卵巢癌组织癌巢内CD3^+、CD4^+、CD8^+细胞数显著低于间质内(P<0.05);癌巢内CD4^+/CD8^+比值也明显低于间质内(P<0.05)。Ⅲ期、低分化组癌巢内及间质内CD4+/CD8^+比值分别低于Ⅰ~Ⅱ期与高-中分化组(P<0.05)。癌巢内CD8+/FoxP3^+Treg比值显著低于间质(P<0.05);Ⅲ期、低分化组肿瘤癌巢内的CD8+/FoxP3+Treg比值显著降低(P<0.05)。Ⅲ期、低分化组患者癌巢中GzmB表达分别低于Ⅰ~Ⅱ期和高-中分化组(P<0.05)。结论:有无大量TIL浸润与浆液性卵巢癌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CA_(125)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液性卵巢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对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h17及Treg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陆小娟 李其林 冼卫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099-2103,共5页
目的研究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对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h17/Treg亚群的影响。方法将166例寻常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以30例正常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观察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甘草... 目的研究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对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h17/Treg亚群的影响。方法将166例寻常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以30例正常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观察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对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测定并比较治疗前后外周Th17及Treg细胞百分比。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治疗前,联合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进展期及稳定期CD4^+IL-17A^+均高于健康对照组,CD4^+CD25^+Foxp3^+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进展期及稳定期患者CD4^+IL-17A^+ 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D4^+CD25^+Foxp3^+Treg有所上升,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能产生更好的协同作用,更易使Th17/Treg细胞趋于平衡,有效地促进寻常型白癜风病情的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白癜风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308NM准分子激光 复方甘草酸苷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L8基因沉默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谭国钳 黄彪 +1 位作者 吴帆 陈为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0-444,450,共6页
目的观察EGFL8基因沉默对Hep3B人肝癌细胞系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EGFL8基因在Hep3B、SMMC-7721和HCCLM3这3种具有不同转移潜能的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介导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目的观察EGFL8基因沉默对Hep3B人肝癌细胞系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EGFL8基因在Hep3B、SMMC-7721和HCCLM3这3种具有不同转移潜能的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介导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方法构建了EGFL8基因沉默的Hep3B细胞系,实验分为shEGFL8组(实验组)和shCtrl组(对照组),以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了EGFL8基因的沉默效率,并以划痕愈合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观察EGFL8基因沉默对Hep3B细胞系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EGFL8基因表达水平在低转移潜能的Hep3B肝癌细胞系中最高(0.002106±0.000782),在中等转移潜能的SMMC-7721细胞系中次之(0.0006028±0.00003128),在高转移潜能的HCCLM3细胞系中最低(0.0002613±0.000019)。shEGFL8组中的EGFL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hCtrl组(0.233±0.007比1.013±0.118,t=6.582,P=0.0028)。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结果显示,shEGFL8组Hep3B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的平均细胞数明显高于shCtrl组(105.3±6.983 vs.52.33±4.256,t=6.48,P=0.0029)。划痕愈合实验中,shEGFL8组Hep3B细胞的迁移率明显高于shCtrl组(24 h迁移率:10.67%±1.20%vs.5.67%±0.33%,t=4.009,P=0.016;(72 h迁移率:22.67%±1.20%vs.12.67%±1.20%,t=5.883,P=0.004)。结论EGFL8基因下调与肝癌细胞系的转移潜能相关,EGFL8基因沉默可显著增强Hep3B肝癌细胞系的侵袭迁移能力,提示EGFL8是一个肝癌转移抑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EGFL8 侵袭转移 慢病毒 小干扰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