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穿刺射频热凝与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汤勇智 王贵清 利洪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22-825,共4页
目的探讨在影像介导经皮穿刺下,分别采用射频热凝和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通过影像介导经皮穿刺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其中A组采用射频热凝术15例,B组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 目的探讨在影像介导经皮穿刺下,分别采用射频热凝和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通过影像介导经皮穿刺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其中A组采用射频热凝术15例,B组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25例,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改良MacNab方法进行疗效评价及对比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手术操作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其中B组的治疗效果优于A组(P<0.05)。结论影像介导经皮穿刺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并易于为患者接受的优点。同时,在同一路径下采取射频热凝结合臭氧注射的方法,其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的射频热凝术,是一种合理而有效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介导 经皮穿刺 射频热凝 臭氧消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离子导入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周丰慧 赵明杰 赵海燕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8-710,共3页
目的探讨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将12只新西兰种兔造成双侧腓骨骨折模型,采用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基础上采用同种疗法对102例(其中50例为对照组)临床胫骨骨折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总有效率10... 目的探讨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将12只新西兰种兔造成双侧腓骨骨折模型,采用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基础上采用同种疗法对102例(其中50例为对照组)临床胫骨骨折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比较,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提前10d.临床随访4~12个月,全部病例骨折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直流电中药离子导人能改善骨折部位血液循环,加速骨痂生长,为进一步促进骨折愈合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离子导入 骨折愈合 实验研究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弓根内固定和脊柱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32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查振刚 王德就 +5 位作者 赵明杰 张松生 李志中 林永新 王国普 潘锐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55-58,共4页
目的 :探讨复位固定系统 (RF)、三维固定系统 (TRIFIX)椎弓根系统内固定与不同部位脊椎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 :对 32例腰椎患者的神经根压迫部位针对性彻底减压 ,按随机化原则选择RF、TRIFIX两种椎弓根螺钉对滑脱腰椎进... 目的 :探讨复位固定系统 (RF)、三维固定系统 (TRIFIX)椎弓根系统内固定与不同部位脊椎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 :对 32例腰椎患者的神经根压迫部位针对性彻底减压 ,按随机化原则选择RF、TRIFIX两种椎弓根螺钉对滑脱腰椎进行复位固定 ,并配合椎体间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访 6个月~ 4年 2个月 ,平均 2年 3个月。结果 :滑脱椎复位率 :RF与TRIFIX组均达10 0 %。术后 4个月除 2例横突间植骨出现部分骨吸收外均达骨性愈合 ,其中椎体间植骨 14例 ,术后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 3个月 ,横突间植骨 18例 ,术后平均骨性愈合时间 3.6个月 ,不愈合率占 11.1%。所有病人术后症状基本消失。二组均未见螺钉松动、断裂及再滑脱现象。结论 :RF、TRIFIX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能使Ⅰ、Ⅱ度腰椎滑脱完全复位 ,且固定牢固 ,有利于植骨融合。虽椎体间植骨优于横突间植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椎间融合 椎弓根螺钉 横突间融合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前肌半腱外移治疗马蹄内翻足畸形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志忠 王德就 +2 位作者 张松生 潘锐 林永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29-32,共4页
目的 :对胫骨前肌外移治疗内翻足畸形的手术方法进行改良 ,探讨肌腱移位治疗内翻足畸形的最佳方法。方法 :将胫前肌半腱 (外侧 1/2 )外移代替瘫痪的腓骨长、短肌 ,配合足部软组织松解或关节融合术 ,治疗马蹄内翻足畸形。结果 :术后 8个... 目的 :对胫骨前肌外移治疗内翻足畸形的手术方法进行改良 ,探讨肌腱移位治疗内翻足畸形的最佳方法。方法 :将胫前肌半腱 (外侧 1/2 )外移代替瘫痪的腓骨长、短肌 ,配合足部软组织松解或关节融合术 ,治疗马蹄内翻足畸形。结果 :术后 8个月~ 2年随访结果 ,优 15例 ,良 4例 ,优良率 86 4 %。结论 :利用胫前肌外侧 1/2外移治疗内翻足畸形的手术设计具有可靠的解剖依据 ,其近、远期疗效较传统术式满意 ,为一有临床价值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内翻足 胫骨前肌 畸形 肌腱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不同入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4
5
作者 汤勇智 王贵清 利洪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50-205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不同入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间,采用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58例,其中后外侧入路30例(A组),后方入路15例(B组),经髂骨钻孔入路13例(C组),分别对...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不同入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间,采用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58例,其中后外侧入路30例(A组),后方入路15例(B组),经髂骨钻孔入路13例(C组),分别对各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不同时期治疗效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3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A组83.3%,B组100.0%,C组92.3%;手术时间A组及C组均大于B组(P<0.05),而A组与C组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疗效则是C组优于A组及B组(P<0.05),而A组又优于B组(P<0.05)。结论:经皮微创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在操作上后外侧入路是经典的方法,疗效佳,然而便利性及成功率不及后方入路。经髂骨钻孔入路则获得了最佳的疗效,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和器械的改进,将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 微创 入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间融合器结合新型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2
6
作者 林宏生 查振刚 +3 位作者 李志忠 王国普 王德就 刘宁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9-342,共4页
目的 探讨纯钛多孔涂层后路椎间融合器结合新型椎弓根钉系统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33例腰椎滑脱症病人.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纯钛多孔涂层后路椎问融合器行椎间融合、新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结果 33例术后均随访,时... 目的 探讨纯钛多孔涂层后路椎间融合器结合新型椎弓根钉系统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33例腰椎滑脱症病人.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纯钛多孔涂层后路椎问融合器行椎间融合、新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结果 33例术后均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6个月。本组患者术后无神经损伤和切口感染,动态摄片观察无融合器移位、椎弓根螺钉松脱、断裂等并发症。按Brantigan评价标准评定结果:优2l例、良10例、可2例、差0例。结论 纯钛多孔涂层后路椎间融合器结合新型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椎管减压充分、椎体复位好、术后能立即改善疼痛症状、立即稳定椎体、病人可早期下床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腰椎滑脱症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间融合器 椎弓根钉系统 治疗 腰椎滑脱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宁 查振刚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6期81-84,共4页
 交锁髓内钉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并可使患者迅速地恢复肢体功能。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股骨干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2例报告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国普 王德就 李志中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72-75,共4页
:对42例胫骨平台骨折使用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按Hohl分型,其中I型23例,Ⅲ型19例。术后使用下肢持续被动活动(CPM)练习器早期活动,41例经随访6个月~7年,疗效评定优21例,良14例,优良率85.4%。支持... :对42例胫骨平台骨折使用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按Hohl分型,其中I型23例,Ⅲ型19例。术后使用下肢持续被动活动(CPM)练习器早期活动,41例经随访6个月~7年,疗效评定优21例,良14例,优良率85.4%。支持钢板内固定可防止平台塌陷及术后骨折块移位,不需另加外固定,有利于早期活动和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支持钢板 持续被动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形手术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德就 莫树喜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52-56,共5页
臀部纤维束带和臀中肌瘢痕化是妨碍髋关节内收、内旋的主要原因,彻底松解这些组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应用“Z”形手术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45例,术后10天均能步行,其中43例能双腿并拢完全下蹲;2例只能屈髋90°。31例随访1~26个月,30... 臀部纤维束带和臀中肌瘢痕化是妨碍髋关节内收、内旋的主要原因,彻底松解这些组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应用“Z”形手术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45例,术后10天均能步行,其中43例能双腿并拢完全下蹲;2例只能屈髋90°。31例随访1~26个月,30例步态正常,并腿下蹲试验阴性,髋关节内收大于20°,臀肌肌力正常,1例步态正常,并腿下蹲屈髋90~130°,髋关节内收0~20°,臀肌肌力正常。其中29例手术切口出现明显增生性瘢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肌筋膜挛缩 纤维束带 “Z”形手术 外科手术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92例桡骨骨量测定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永新 邝建 +1 位作者 王敏霓 崔长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4期65-68,共4页
应用单光子骨矿分析仪测量了广州高校692名年龄24~85岁教职工的桡骨骨量(BMD:骨质密度;BMC:骨质含量)。结果显示男性各年龄组的骨量明显高于女性;两性在30~39岁组骨量最高;男性BMD为0.742g/cm2... 应用单光子骨矿分析仪测量了广州高校692名年龄24~85岁教职工的桡骨骨量(BMD:骨质密度;BMC:骨质含量)。结果显示男性各年龄组的骨量明显高于女性;两性在30~39岁组骨量最高;男性BMD为0.742g/cm2,BMC为1.067g/cm;女性则分别为0.676g/cm2和0.786g/cm;女性骨质丢失约从50岁开始至70岁后BMD约下降25.7%,男性的骨质丢失比女性晚约10年,从60岁开始至70岁后BMD下降约18.5%。按WHO建议诊断标准,50岁后骨质疏松患病率男、女分别为32.6%、51.4%。另外,研究发现男性BMD、BMC与身高、体重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 骨质密度 骨质含量 骨质疏松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机制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鸿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4-235,共2页
26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机制分析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510632)陈鸿辉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附属Rudolf-Virchow医院创伤和康复外科Y.M.Goudarzi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附属Rudolf-Virch... 26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机制分析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510632)陈鸿辉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附属Rudolf-Virchow医院创伤和康复外科Y.M.Goudarzi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附属Rudolf-Virchow医院创伤和康复外科自198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运动损伤 前交叉韧带损伤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损毁伤的临床特点及处理59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斌 王德就 +1 位作者 陈新 李靖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49-52,共4页
回顾性分析了59例肢体损毁伤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结果表明所有病人皆为GustiloⅢ型骨折,20例(34%)伴有休克、21例(35%)伴有多发性骨折、10例(17%)合并严重联合伤。1例因挤压综合症死亡,51例因... 回顾性分析了59例肢体损毁伤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结果表明所有病人皆为GustiloⅢ型骨折,20例(34%)伴有休克、21例(35%)伴有多发性骨折、10例(17%)合并严重联合伤。1例因挤压综合症死亡,51例因肢体不可修复的损毁伤行急诊截肢,7例因患肢感染或缺血而保肢失败,其中6例行非急诊截肢,1例出现无功能肢体。15例(24%)病人截肢术后因并发症而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损毁伤 截肢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假体周骨折治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查振刚 林宏生 Axel Ekkernkamp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 探讨股骨假体周骨折不同处理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股骨假体周骨折分别采用钢丝、钢板螺钉、环抱器固定和更换长柄假体植入方法处理.总结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16例病人术后随访4~14个月.平均6个月,全部病例骨... 目的 探讨股骨假体周骨折不同处理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股骨假体周骨折分别采用钢丝、钢板螺钉、环抱器固定和更换长柄假体植入方法处理.总结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16例病人术后随访4~14个月.平均6个月,全部病例骨折愈合,功能恢复良好。髋关节功能评定:90分以上3例、80~89分9例、70-79分3例、63分1例,优良率达75%。结论 股骨假体周骨折类型不同,处理方法应不同:股骨颈端到小粗隆下缘的劈裂骨折,采用钢丝捆扎;全劈裂骨折移位明显,更换较小型号的假体,再用钢丝捆扎固定并植骨;小粗隆下缘到股骨干髓腔狭窄段的上缘骨折,选用长柄假体植入再用钢丝捆扎,假体远端加锁固定或选用环抱器固定;股骨干髓腔狭窄段以下的骨折,采用钢板固定或环抱器固定并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假体周骨折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环抱器 钢丝 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在犬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段贤斌 卢小虎 +1 位作者 郭津含 易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43-747,共5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诱发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TSH),探讨超声检查在动物实验诱发TSH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开展B超早期诊断TSH提供有效实验基础及实验依据。方法:80只2~3个月大小的幼犬在一侧髋关节内注入2‰的去甲肾上腺素,诱发髋关节...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诱发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TSH),探讨超声检查在动物实验诱发TSH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开展B超早期诊断TSH提供有效实验基础及实验依据。方法:80只2~3个月大小的幼犬在一侧髋关节内注入2‰的去甲肾上腺素,诱发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在不同时间行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三相骨显像,X线、B超、关节液、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示早期关节滑膜小血管扩张、充血,滑膜绒毛增生、水肿,关节内渗出积液,99mTC-MDP三相骨显像表现为股骨头早期缺血,B超检查示关节间隙增宽,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结论:B超检查能反映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早期变化,可为临床开展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 髋关节滑膜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膝关节稳定性评价(140例随访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鸿辉 Y.M.Goudarzi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14,共3页
本文分析14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临床检查及Stryker膝关节测量器检查结果,评价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膝关节的稳定性。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重建术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21例
16
作者 林宏生 王德就 +1 位作者 陈新 查振刚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63-66,共4页
采用SGD骨科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骨开放性骨折21例,取得满意疗效。该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支架能方便准确地对骨折端进行复位和固定,对骨折端具有加压作用,固定牢靠:穿针部位避开骨折处,且穿针数目少,术中软组织损伤... 采用SGD骨科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骨开放性骨折21例,取得满意疗效。该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支架能方便准确地对骨折端进行复位和固定,对骨折端具有加压作用,固定牢靠:穿针部位避开骨折处,且穿针数目少,术中软组织损伤少;术后调整容易,不影响非固定部位的关节活动。21例中除1例术后再截肢外,余20例未见骨不连,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0.5%,伤口感染率仅4.8%。严重胫骨开放性骨折治疗宜尽早彻底清创,骨折暴露复位,采用SGD骨科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既有利于骨折愈合,也有利于软组织修复及减少伤口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 外固定支架 胫骨骨折 开放性骨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创伤对男性垂体-性腺轴激素的影响
17
作者 吴佩 芮景 +3 位作者 周洸 马毅 潘锐 朱丽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13-213,共1页
手术创伤对男性垂体-性腺轴激素的影响皖南医学院戈矶山医院普外科(芜湖241001)吴佩,芮景,周,马毅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潘锐芜湖地区卫校生理教研室朱丽霞近年来对创伤后激素代谢的变化日益重视,其中创伤后垂体-肾... 手术创伤对男性垂体-性腺轴激素的影响皖南医学院戈矶山医院普外科(芜湖241001)吴佩,芮景,周,马毅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潘锐芜湖地区卫校生理教研室朱丽霞近年来对创伤后激素代谢的变化日益重视,其中创伤后垂体-肾上腺轴,垂体一甲状腺轴的变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创伤 垂体性腺轴激素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疗法治疗老年肩周炎临床研究
18
作者 查振刚 王德就 +1 位作者 潘锐 张松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6期137-138,共2页
从1989至1997年,运用系列疗法治疗肩周炎106例(108肩),男40例,女66岁,平均年龄528岁。治疗分两步。第一步:用纯中医药新疗法治疗50例(50肩),同时用西医药治疗56例(58肩)作对照。随访3周表... 从1989至1997年,运用系列疗法治疗肩周炎106例(108肩),男40例,女66岁,平均年龄528岁。治疗分两步。第一步:用纯中医药新疗法治疗50例(50肩),同时用西医药治疗56例(58肩)作对照。随访3周表明两组无治疗病例,有效病例分别只占16%与71%。第二步:针对第一步无效按随机原则再分别分成两部分(组),每部分各36例。第一部分采取仅麻醉下手法松解加关节囊内液压扩张疗法,而同时运用第二部分采用中西医新型综合疗法,并以第一部分作为对照。同样,治疗施实连续三周随防,并运用第一步同样疗效观察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第一部分优良率为667%,而第二部分优良率占100%,因此,运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肩老炎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中医药疗法 老年人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动力性重建5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潘锐 李志忠 王德就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94-96,共3页
对中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目前有多种观点,采用动力性重建的方法国内较少报道,我科从1993~1997年间采用该方法治疗5例患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993~1997年收治膝关... 对中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目前有多种观点,采用动力性重建的方法国内较少报道,我科从1993~1997年间采用该方法治疗5例患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993~1997年收治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本身损伤患者5例。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动力重建 韧带损伤 膝关节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颈内单发性巨大滑膜软骨瘤病1例报告
20
作者 陈斌 张松生 +2 位作者 蒋光愉 王德就 查振刚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滑膜软骨瘤病 股骨颈 病例报告 单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