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强度电磁场对创面愈合过程中表皮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鸣生 何斌 +4 位作者 朱洪翔 吴博 庞文君 李叶扬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6-669,共4页
目的:研究低强度电磁场对皮肤表皮干细胞的分化与调控和对创面表皮再生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皮肤深II度烧伤的动物模型(共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及实验组(3组频率分别为1Hz,10Hz和50Hz脉冲磁场输出5mT,每组各10只)。收集创面组... 目的:研究低强度电磁场对皮肤表皮干细胞的分化与调控和对创面表皮再生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皮肤深II度烧伤的动物模型(共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及实验组(3组频率分别为1Hz,10Hz和50Hz脉冲磁场输出5mT,每组各10只)。收集创面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β1整合素及角蛋白14(K14)免疫组化,观察皮肤表皮干细胞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分布情况。并对比两组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创面感染率、毛囊数量。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提前(P<0.01)。实验组间对比以50Hz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较明显(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率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1),实验组间对比,以50Hz组创面愈合率数值较大(P<0.01)。β1整合素和K14表达于基底细胞和毛囊细胞,实验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50Hz频段效果最为显著。结论:低强度电磁场能促进烫伤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是促进创面表皮干细胞增殖与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脉冲 磁场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前妇女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林静华 徐武华 张素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412-413,共2页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绝经前妇女脑梗塞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5 4例绝经前妇女脑梗塞患者进行分组并作回顾性研究。结果 :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风心病、结缔组织病、阳性家族史是绝经前妇女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分组研究发...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绝经前妇女脑梗塞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5 4例绝经前妇女脑梗塞患者进行分组并作回顾性研究。结果 :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风心病、结缔组织病、阳性家族史是绝经前妇女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分组研究发现 ,老年前期妇女发病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有关 ,而中青年妇女的发病则与脑外栓子栓塞、免疫异常、脉管炎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妊娠、家族史也是中青年妇女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 :绝经前妇女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与同年龄段的男性以及老年女性有所不同 ,值得在病因诊断和预防工作中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前妇女 脑梗塞 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 肥胖 高血压 风心病 结缔组织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武华 徐俊 +3 位作者 苏江 胡昔权 张素平 陈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49,I002,共3页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研究神经胶质细胞(NGCS)在脑内的分布及其在AD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8例临床诊断的AD患者和5例非痴呆老人(ND)的大脑皮层以及海马和杏仁核分别进行Bielschowsky氏浸银染色和Holzer氏...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研究神经胶质细胞(NGCS)在脑内的分布及其在AD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8例临床诊断的AD患者和5例非痴呆老人(ND)的大脑皮层以及海马和杏仁核分别进行Bielschowsky氏浸银染色和Holzer氏磷钼酸结晶紫染色,并对老年斑(SPs)神经纤维缠结(NFTs)以及NGCs进行定量对照研究。结果 ①AD患者上述部位可见大量的SPs及细胞内、外NFTs和神经纤维毡丝(NTs),其分布各有不同,ND大脑上述病理改变的程度远无AD患者严重。②AD患者脑内可见明显的以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为主的胶质增生反应,NGCs主要分布在SPs附近甚至核心,其数量和突起均明显多于ND大脑。③NGCs的分布与SPs(而不是NFTs)的分布似乎关系更为密切。结论 AD患者大脑内存在广泛的以NGCs增生和活跃为特征的慢性炎症反应,NGCs可能在AD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临床 病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